《大明海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海殇- 第4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移,并运到了别处。

    在那之后的许多年里,从阿兹特克逃出来的印加人四处流浪,散落在整个新大*陆适宜人类生存的各个角落,并不断受到西班牙人的追杀和倾轧。

    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并不是西班牙人和这些印加人有什么深处大恨,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从他们身上搜刮出曾经被带走的那些财宝,榨干他们的最后一丝鲜血。

    可是几十年压榨下来,却只发现了为数不多的一点财物,与想象中的数量差着几个数量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让西班牙人——也包括其他对这些财富虎视眈眈的国家的强烈疑惑,这些家伙到底把财富藏在了哪里?

    以他们的航海技术,根本不可能将这么庞大的财富转移到更远、更安全的地方去,所以一定还藏在加勒比海周边的某个地方。

    这也间接的促成了加勒比海上长达数百年的航海热、寻宝热,所谓加勒比海盗的原本身份,其实不过就是加勒比海上寻找遗落财富的自由职业者罢了。

    只不过经过后世的不断演绎,这些原本肮脏、贪婪、没有下限的可怜群体被披上了一层浪漫的外衣,让无数对海盗生活着迷的青年人们沉醉不已。

    但在当今这个年代,海盗却是个卑贱的职业,尽管他们所做的事情和西班牙海军所做的事情一样,但却因为缺少合法授权,成为了所有人集体声讨和打击的对象。

    前些年,阿兹特克王国遗民的精神领袖——格里哈格乌斯凑齐了所谓的阿兹特克四件圣物,这在包括西班牙在内的航海国家之中带来了不小的波澜。

    很多人都在关注,看看这四件圣物到底能带来什么样的效能。可是观察了很长一段时间,这四件圣物本就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除了让一些阿兹特克的遗民们住的近了一些之外,别的真的什么效果都没产生。

    可是就在近期,这个格里斯哈格斯却对所有阿兹特克的遗民发起了前所未有的倡议——打捞沉船、重新拥有财富!

    这件事随着来往于新大*陆和欧洲大陆之间的航船快速的发酵,很快,包括英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瑞典甚至奥斯曼在内的航海国家都注意到了这件事,并迅速引起了强烈的关注。

    这些国家的态度也相当有意思,一开始都持观望态度,但是在西班牙和荷兰强势介入之后,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尽管也有一部分明眼人提出质疑——西班牙积极不奇怪,一直对这些“歪门邪道”嗤之以鼻的荷兰为什么也来趟这趟浑水,这就让人非常搞不明白了。

    但是所有的质疑在一句“谁会嫌钱多呢”的回答之下烟消云散,其他本来抱着观望态度的国家都开始坐不住了,纷纷加入了新大*陆打捞沉船的行列之中。

    现在的欧洲已经进入了新一轮军备竞赛的节奏里,尤其是法国和荷兰加入了海军军备竞赛之后,每个不甘人后的海洋国家都在拼命的扩充自己的海军实力。

    而建造海军最缺的不是别的,就是钱!

    在任何一个年代里,高技术产品、特别是武器装备的建造——基本上都是靠着真金白银堆砌出来的——除了二十世纪十几二十年代的俄国。

    这么庞大的之处,想要通过国内经济增长来保障几乎不可能,因此才有了大航海时代欧洲航海强国满世界跑马圈地、搜刮资源的几百年血腥史。

    在这样的主基调下,这次传出的沉船传闻就像是摆在饿狼面前的肉块,即使明知道其中有风险,也让这些国家不得不撸起袖子,第一时间赶往新大*陆去抢着分一杯羹。

    这个道理再浅显不过——如果是真的,别人去了,我没去,那是我傻;别人去了,我也去了,那就拼实力;别人没去,我去了,那是上帝垂怜于我。

    可如果是假的,别人去了,我也去了,那也不算我傻;别人去了,我没去,那我坐在家里也坐卧不宁,谁知道他们是不是悄悄吃干抹净了;而如果别人没去,我去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他们明明先去了的!

    就这样,浩浩荡荡的舰队从欧洲的各个出海口出发,沿着不同的线路陆陆续续赶往新大*陆,而大家的目标都不约而同的指向了一个人——阿兹特克人的精神领袖,格里斯哈格斯!

    只要抓住他,也只有抓住他,才能拥有第一手的沉船消息,才能抢得先机,第一时间赶到相对正确的地点,并展开迅速而有效的打捞工程!

    人们赶往新大*陆的阶段持续了足有将近四五个月,等到绝大多数国家的舰队都赶到中美洲附近之时,时间已经将近仲秋,看看的到了年末。

    我和佑熙的舰队没有去别处,而是和汉森*扬的舰队一起,直奔北美洲的纽约港而来!

    在这里,有我最亲密的战友,在这里也有根据我的思路,在这些年中陆陆续续从欧洲大陆、从南洋、从印度洋迁移过来的数十万人口!

    而这数十万人已经在这些年当中,将人口数量上涨了百分之十一,如果加上最近搬来的这些租种的农户,我们在北美洲的人口已经达到了将近百万人之众!

    见到玛维和九鬼政孝之时,我不由的笑了。

    几年不见,玛维已经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汉子打扮,哪里还有当年游侠的风范,完全是大农场主、大商会头目的派头。

    同时也看得出,这些年他十分的操劳,在这片原本杂草丛生的土地上,他付出了很多的辛苦和努力,土地从荒芜变的肥沃,而他的头顶却从郁郁葱葱变的稀疏斑驳。

    “你辛苦了!玛维!”我走上前,拉着玛维的手,沉声说道。

    “先生!幸不辱命,这里的发展很好,完全是按照您所说的,稳扎稳打、全面开拓的步骤在往前走!”玛维同样激动不已。

    我松开玛维的手,看了九鬼政孝一眼,他也看着我。我们相视一笑,不必多说,而他也很自然的站在了我的身后,算是正式归队了。

    这一次他万里驰援玛维,在最关键的时候将本来焦头烂额的玛维从深渊里拉了出来,这分量不言而喻。

    但是我和他肝胆相照,说谢字就远了,只能说他做他该做的,我做我该做的,仅此而已。

    “荷兰人和我们的合作很愉快,也很紧密,我们的分工十分明确。”玛维带着我往前走着,口中介绍着。

    “这里已经按照您的想法,被命名为纽约,那个岛被称作曼哈顿,而荷兰人的新阿姆斯特丹则向北移动了五十英里,这样我们也就可以互补干扰。”玛维说着,笑的很开心:“您真的选择了一个很好的盟友,先生。”

    我看着广袤土地上辛勤劳作着的人们,在柔和的海风吹拂之下,心里忽然生出一种感触——这里,这片新的土地,到底是不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值得我去努力和奋斗的、将成为我新家的地方呢?

    看着从远处跑来的查姆查姆,她长高了不少,也从浑身上下的兽皮打扮换成了相对正常的衣服,后面跟着的塔木塔木依然带着面具,但是看起来已经没有那么离奇诡谲,这样真好!

    他们身后,是索尼娅和她的黑胡子老公,看起来他们生活的不错,孩子也长大了,三个!真是幸福的一家人!

    看着眼前的一切,我的心中充满了激动的暖流!

    靠着双手,靠着智慧,这里的额一切都在发生改变!

    按照我的想法!

    这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肤色,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习惯,但是却有着共同的思想——让生活更好!让未来更好!

    所有人都在奋斗,是的,不管是用哪种方式。这里条件艰苦,不奋斗就得死。

    但是同时,这里也没有那么多门槛和约束,只要你有想法、只要你肯努力,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这里,无论你是农民、船工、木匠、商人、医生还是厨师,只要你肯努力,就有自己的土地,就有自己的未来!

    简陋一点,又有什么不好呢?从零开始,才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不是么?

    之前的十多年,我拼尽心力也救不了大明,那么,我就建设自己的土地!

    自己的王国!
………………………………

573。百慕大区

    做一件事,或者更准确的说——干一项事业 ,如果真的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则就像培育一个孩子,看着他一点一点长大,心中总是无限感慨。

    新大*陆的北端,已经从我几年前来时的一片荒芜变得生机盎然,处处都透着向上的朝气。

    这片土地的治理严格落实了我的要求,不搞血腥扩张,将所有有志于合作的人都吸纳进来,聚沙成塔,一起建设我们自己的家园。

    比如曼哈顿岛,原本岛上有一个土著人的群落,生活在曼哈顿岛上已经超过六十年。当时我指定要这块岛之后,玛维就带人去了岛上,并不像西班牙人或者英国人那样,对其进行杀戮驱赶,而是采用了谈判的方式,和平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那些土著人最后要了多少价钱?

    按照通行的汉森*扬的说法,“他们索要的东西价值大概六十荷兰盾”。

    折算下来,也就是十几英镑的价格,但就这些已经让他们大喜过望,愉快的搬离了曼哈顿岛。

    所以玛维的确是做了一笔好买卖,如果所有的土地都可以按照这个价格成交,我几乎可以买下整个世界!

    当然,这只是个幻想。在一些地方,我们也遇到了并不友好的对待,死过人。

    而这种情况被玛维和运送库恩兄弟来此的老塔克一起,很直观的向那些不希望和平解决问题的印第安人展示了什么是科技的力量,什么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所以到目前为止,整个纽约州、新泽西州,大部分宾夕法尼亚州和小部分马萨诸塞州、缅因州,以及西弗吉尼亚州北部、西部地区已经全部在我的治下。

    再往南边,就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弗吉尼亚州,这些英国人自从我离开之后,一直在以弗吉尼亚为根据地,和南边的西班牙人大打出手,替我挡住了绝大部分的火力。

    当然,这样免费便宜的打手,是不要指望我会感谢他们的,当打手,就要有当打手的觉悟不是么?

    至于我们再北边的荷兰人,说真的,我只当他们是运输工和马车夫,而他们自己也却是胸无大志,并没有和其他各国逐鹿中原的意思。

    当然,这本身也在我们的合作框架之内——荷兰出钱,我出力。作为荷兰人的打手,我有这个觉悟。

    很快,我就将自己的战略战术重点回归到了这次来新大*陆的本源问题——应对英国人的威胁上,至于如何应对,我只能说一切都是按照我们的计划,有条不紊的在向前推进着。

    格里斯哈格斯在我到达纽约之后,很快就乘坐玛维的小船来见了我。

    面授机宜之后,格里斯哈格斯又乘着船,趁夜悄悄的走了。

    四天之后,所有已经赶到新大*陆、却在茫茫然搜索的人们忽然收到了来自那个“奇怪半岛”上格里斯哈格斯的“秘密请求”!

    这份来自佛罗里达州最南端的请求是递给意大利人的——因为有一个神秘的意大利舰队最先到达了佛罗里达,并与众人都在寻找的格里斯哈格斯产生的接洽。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意大利人似乎并无力去满足包括格里斯哈格斯在内的阿兹特克人的请求、独力帮助他们从深海中打捞沉船。

    更“可怕”的是,除了未能践行自己帮助捞船的誓言,他们还违背了自己曾经做出了保密条款,向外界发出了分包业务的“要约”邀请,将阿兹特克人的秘密计划一下子公之于众!

    “沉船就在百慕大地区!”

    一时间,这一条消息就像插上了翅膀,飞也似的传遍了美洲大*陆,让操着各种不同语言、架势着不同船只人们的心瞬间被拧到了一起。

    百慕大地区吗?

    无数的船长深深的凝视着这块位于百慕大群岛、迈阿密和圣胡安之间区域的三角区域长时间的发着愣。

    从近一百年前哥伦布航海到达此处,直到今天,百慕大三角依然是所有航海者的噩梦!

    “消息可靠吗?”不少人在听到百慕大三角这个名字之后打起了退堂鼓,毕竟钱这东西虽然好,可是有命赚钱、还得有命花钱不是?

    人世间最可悲的事情就是人要死了、钱没花完;从某种角度上讲,这远比人还没死、钱花完了更可怕。

    所以一些原本就对这笔横财并不算十分迫切的人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可是现实条件就是,有些人有资格打退堂鼓,有些人却没这个资格!

    比如,当法国、荷兰、西班牙的舰队都决定继续向前、竞争探索打捞沉船之时,英国人便完全没有了选择,只剩下硬着头皮往前冲一条途径!

    而就在这个时候,英国舰队的总负责人德雷克爵士的旗舰“女王荣耀”号船长室门前,赫然迎来了一位完全意料之外的“贵客”!

    阿兹特克遗民的精神领袖、四圣物的传承者、大司祭、沉船遗宝打捞行动的首发倡议者——格里斯哈格斯先生!

    对于格里斯哈格斯的到来,德雷克心中简直只能用“喜出望外”四个字来形容!

    如果一定要换几个字,那就是“天上掉馅饼!”

    德雷克清楚,这件事成与不成,其实根本和来此的舰队数量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恰恰正是眼前这个一身黑衣、挂着隐蔽神秘坠饰的小老头儿!

    因为他的手里有第一手的位置信息!只要有了这个信息,自己的打捞行动就不再是大海捞针,而是有针对性的单刀直入!

    这样一来,自己的行动就可以从“寻宝”变成“取宝”,一字之差,谬之千里!

    难道是自己最近祷告的比较真诚,上帝真的显灵了?

    德雷克问自己,看着格里斯哈格斯的眼神里也充满了热情洋溢的意味。

    毕竟面对金主,谁不是这样一副灿烂的笑脸呢?

    至于格里斯哈格斯会提出什么要求?那重要吗?

    答应他就是了。

    反正等找到了沉船,打捞上来之后。。。。。。

    哼哼哼哼!

    接下来,双方的会谈是诚挚而富有建设性的,格里斯哈格斯充分展现了自己作为阿兹特克遗民精神领袖的强大力量,向德雷克爵士公平的述说了阿兹特克人民向往自由、希冀找回祖先财产的愿望。

    当然,他也十分懂行的表示,只要德雷克能帮助他们打捞起沉船,无论拿到多少财宝,其中的三成都将作为酬劳,被装上德雷克的船只,运回欧洲大*陆。

    德雷克在此时也充分的表现出一名英国贵族应有的风度,他首先感谢了格里斯哈格斯对自己、对英国的信任,同时慷慨激昂的表示,他将“全力支持阿兹特克人民拿回自己的财富!”

    至于报酬,德雷克则十分认真的表示:“三成太多了!更多的资金应该被用在改善阿兹特克人民的生活上,我们只要一成的酬劳就足够了!”

    而德雷克的高风亮节很自然的引起了格里斯哈格斯的高度赞扬,他称赞德雷克是“文明社会派来的神的使者”,并用四圣物做法,为德雷克进行了神圣的祈福。

    就这样,双方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之中达成了合作协议。谨慎的格里斯哈格斯还与德雷克继续商议了许多行动的细节,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最后,双方分别按照英国和阿兹特克人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