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查大受怎么如此不晓得轻重?当他当先锋,便是替本队扫清障碍、铺平道路,敌军探马杀不尽也就罢了,为何要追?为何要追呢?
想到这里,我不由的回头看了如梅一眼。我这兄弟也已站了起来,扎紧了勒甲条,看来是随时准备作战了!
果然师兄弟同心,那便等着其利断金吧!
于是我重重在军案上拍了一张,“啪”的一声脆响里,我高声下令道:“发兵!全军支援查大受,目标——碧蹄馆!”
………………………………
473。激战砺石岘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一首《破阵子》写出了多少边关男儿的豪情,诗词铿锵,百世留名,但只有真正的身在其中者才能细细品味道那难言苦乐的滋味。
正月里的高丽山区,哈出口气都带着霜。好在比起辽东已经暖和了不少,不然马儿奔跑出汗之后便不能停,停下来汗气不消,便容易患上疾病。
疾行三十余里,丝毫不敢停顿,只为前方的先锋营。查大受胆气过人,但应变不足。之所以让他打先锋,未尝没有锻炼培养于他的意思。
可是从如今的情况来看我却是着实有些后悔了。这小子知进不知退、知上不知下,若是贸然追到城边、被一口反吞了。。。。。。
损兵折将是小,影响士气是大。更何况查大受与家父的关系甚密,若是有个不测。。。。。。只怕就算班师回朝,家父也得多有责备。
不得已!不得已!只能往前追了!
。。。。。。
此时的查大受正在水火交煎的档口,却不知身后的李如松正在全力驰援。
他倒是机警的很,之前虽然与倭寇打的火热,但是却依然每隔一阵子向李如松派出传信使者,汇报当下的情况。
交战间歇之际,查大受遇到了几个居住在本地的土人,询问之下,几家子土人都说王京里的倭寇已分先后几波撤出王京,向东南去了。
查大受心下大疑,难道是倭寇闻听大明进军、提前撤退了?
想到这里,他决定深入到王京周边查探一番,也好向李如松汇报具体情况。
却不料在碧蹄馆以南几里处的砺石岘附近突然遭到了倭寇部队的伏击!查大受遇伏之后并不慌张,而是对着数倍于己的倭寇发起了猛攻!
但是打了半天之后,查大受心中也在后悔——一个时辰以前、天色刚放亮不久,自己就遇到了敌军的部队,看人数总体与自己相当,也在五百上下的人数,又是步骑混搭,查大受根本没把他们看在眼里。
结果甫一交火,对方便支撑不住、且战且走,一来二去就到了望客岘狭窄处。
却不料一进其中,调头逃跑的倭寇忽然转头反攻,用人命拖住了查大受的突击。查大受心中发怒,率军猛攻当面的五百敌人,却不料倭寇大将立花宗茂其余的近三千人分作两队,左右包夹查大受的前锋营而来!
查大受率军猛击、死战不退,箭射枪挑,连伤三员倭寇大将!
手下军兵见主将如此英勇,一时间各个奋不顾身、全力攻向就近之敌。倭寇眼见得被三面围困的大明军队反而比外面包围的己方军队更勇猛,仿佛被包围的不是大明军而是自己一般,一时间气势受挫、连连败退,查大受所部的压力骤减。
有了空间,自然要有所作为,要么进、要么退。四肢发达、头脑也并不简单的查大受立即选择了向后退却,直奔砺石岘方向而去。
后面的立花宗茂军紧追不舍,查大受打打停停、并不惧怯,一时间双方僵持不下,各有损伤,只是倭寇的损伤远大于大明,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查大受却非常清楚,这样下去,吃亏的最终肯定是自己,因为远处尘头大起,那边一定不是己方的援军——目前眼下的敌军已经数倍于己方,若是再来敌军。。。。。。
只怕前途难料啊!
眼下该怎么办呢?前面就是砺石岘,那里的地形狭窄难平,极不利于骑兵发挥。若是那边再有伏兵。。。。。。只怕这次大帅交代的任务就此便得作罢了。
只是自己家几代人都受李家照顾,自己更是有一个普通家人做到了副总兵的位置,即便是肝脑涂地也难报李家大恩的万一,自己不怕死,但是却不能死在这里!想到这里,查大受张弓搭箭,对着侧前方堵截之敌就是连珠放箭!
一连五箭飞射而出,侧前方的敌人瞬间倒了一片,查大受见状大吼一声“冲!”
士卒也知道此时不拼命就是个死,又见敌人士气受挫,一声发喊,困顿中再次聚集成锋矢阵形、向着砺石岘方向的敌势薄弱之处猛冲过去!
。。。。。。
包围查大受的立花宗茂在东瀛也算是顶尖武将,特别是在九州地方更是名声在外,这次东西对抗,作为世仇的岛津家投靠了羽柴秀吉,那么自己率领着大友家的残部自然是投入了柴田胜家的麾下!
到了高丽之后,这些腐朽无能的高丽人在自己的战刀之下一溃千里,根本连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这让立花宗茂着实有些骄傲了。
原本以为,与高丽紧挨着的大明朝也不过如此,趁着这次入侵高丽,正好突入大明,这对地形狭窄的东瀛来说,算是逆天改命的大事也不为过!
结果,好么,自从大明朝一出兵,包括自己在内的东瀛势力就没有赢过,当初怎么占领的土地,如今又怎么吐了出来,再加上后勤不畅,如今的战事也是越来越艰难,再不来一场胜仗,只怕这队伍就带不下去了。
不久前的军议上,向来强势的伊达政宗和一直隐藏在暗处的佐竹义重一起提出的诱敌深入的计划,受到了柴田胜家的全力支持,立花宗茂本人也很认可。
这次前方的探子带回消息,有一队大明军已然开拔,向着王京方向不断深入。看来他们的确是认为己方大势已去,想来一举攻下王京、奠定胜局。
自己正好负责这个方向,看来对阵大明军队的首胜要由自己拿下了!
立花宗茂十分激动,却不料甫一见面就吃了大亏!
东瀛有个著名的战术,叫做“钓野伏”,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山地等复杂地形,通过势弱将敌人引诱进埋伏圈,再一举包围歼灭。
这一招在东瀛屡试不爽,但是今天对着这大明朝的骑兵队一施展出来,却立即被打的鼻青脸肿!
之前在东瀛,大家追是追,逃是逃,分的挺清楚。可是这大明朝的人不讲规矩,一上来就把自己诱敌的队伍全歼了。。。。。。全歼了。。。。。。全歼了。。。。。。
埋伏在暗处的己方上上下下都看呆了,还有这样打仗的吗?一点儿不讲战术,纯粹是一边倒的单方面殴打好吗?这样残暴,这样暴力,大明军的良心不会痛吗?
可是抱怨有什么用呢?好不容易围起来的包围圈,对面一个冲锋就过去了!
费尽心思扎起来的“城寨”,在东瀛屡试不爽,要攻下来得费半天劲儿,结果人家几炮下去就灰飞烟灭了。。。。。。
这仗打的闹心,更是憋屈,立花宗茂继续一场大胜来舒缓心中的郁气,可是越着急,事情却越不按自己想的来!
自己三千二百人对上对上五百上下的骑兵,一时间居然打的旗鼓相当,直到敌军来到砺石岘附近,立花宗茂才算心下稍安。
狭窄的地形里面,有池边永晟的五百多、将近六百人的足轻队伍,只要他们能扎住岘口,己方援军再一到,砺石岘中的这五百骑兵不就成了瓮中之鳖?
冲锋!冲锋!立花宗茂挥舞着继承自父亲——准确的说是义父的铭刀*雷切,大声嘶吼着指挥队伍一波一波冲向不远处正在来回冲杀的敌人!
。。。。。。
再这样下去不行啊!查大受越打越是心惊,敌人虽然战斗力不算强,但是一波又一波,哪里是之前得到的情报那样早已散去的样子?分明是在向这里集结!
尤其是东南方的尘土越来越近,看那尘头低矮而杂乱,密布而缓慢,想必是大规模的步兵正在靠近,一旦被围。。。。。。
后果不堪设想!
面前就是砺石岘,只要冲过了这道狭窄而幽长的豁口,自己就能逃出生天!查大受心中把观音菩萨、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九天诸佛求了个遍,只求这砺石岘中没有敌人的伏兵!
然而,人之不如意十之八*九,事情往往不会按照人们的预想去发展——就在进入狭窄地段之后向前冲杀之时,队伍面前不远的位置忽然升起一杆大旗!
看那大旗上用汉语和倭寇文字书写的“池边”二字,查大受心底一片冰凉!
天亡我也!天亡我也啊!
查大受仰天长叹,在这激烈无比的战况之下,硬是默默的发了三五秒钟的呆。随即他再次望向面前之敌,高高的举起了手中的长枪:“冲!冲!全歼面前之敌!”
查大受所部的先锋营也知道此时已到穷途末路,也俱心怀死志,向着面前的池边永晟所部冲杀过去!
刀兵相接,血肉横飞,抱着杀一个算一个、杀两个赚一个的心态冲杀的大明军先锋营一时间锐不可当!
但是在狭窄的通道里,五百人成为了几乎不可逾越的一道血肉城墙,而身后的敌军追兵却越追越近,就要完了吗?
就在众人心下绝望的一刻,在面前池边永晟所部的背后突然发起一声震天的呐喊:“杀!”
这一声吼叫激的查大受浑身一震,下意识扭头观瞧,却一眼望见了大帅李如松那红黑相间的战甲!而他率领的铁骑正从背后猛烈冲击着池边永晟的队伍,敌军一时间大乱,顾首不顾尾,自相踩踏多有发生!
“援兵到了!援兵到了!”查大受高声嘶喊,他只觉的眼眶湿热、呼吸不畅,几乎就要流下泪来,但又强自忍住,将这满腔的百感交集化作一声“杀!”
“杀!”手下残缺的先锋营集体爆发出一声呐喊,随即便见先锋官查大受一马当先、直戳戳的冲向了身在重重保护之下敌将池边永晟!
一方面保护主将,另一方面擒敌之首,先锋营的士卒们纷纷腾出手来,对着池边永晟身前的倭寇足轻就是一阵攒射!
“噗噗噗”之声连响,池边永晟面前的倭寇惨叫着倒下了一片!就在敌军惊疑不定之时,查大受纵马上前、长枪全力往前一递,“噗”的一声,将池边永晟自前心贯通至后背,死的不能再死了!
敌军主将身亡,几百人的阻截队伍立即崩溃,开始四散奔逃起来!
而查大受所部追击敌军的同时,也终于和李如松所部成功会师!
碧蹄馆之战终将正式展开!
………………………………
474。血战碧蹄馆
两处兵力合二为一,大明的军势顿时强大了不少,但是相比于倭寇远远不断的增援还是太少!太少!太少!
回头观瞧,两山之上的敌军只怕不下三万!后面还有尘土相继扬起,看来仍有预备的援军在其后接应。该死的!还说什么倭寇已然撤离出王京,那出现在这里的不是倭寇主力又是谁呢?
该死的高立人,居然说什么“倭贼尽去、京畿已空”!而我居然就信了他们!难道真的是我李如松判断错误?而那孙启蓝小子预判正确吗?
我不甘心!怎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他明明只是个毛头小子啊!
可是眼下的情况来看,明明是他对了!这实在令人恼火,却又无可奈何啊!
怎么办?怎么办?
李如松左右环顾,如今大明的军队以被四面包围,若是不及时突围,只怕明年的今天就是自己的忌日!
所以再不犹豫,铁槊一横,指着来时的西北方向叫了声:“全力突围!”
自此,整场战争当中最为惨烈悲壮的碧蹄馆之战正式打响!
三千多陷入倭寇重围的大明骑兵开始全力突围,但是倭寇又怎么会这样轻易放过眼前的“肥肉!”
立花宗茂的两千余人距离李如松最近,登上丘陵之后立即对着骑兵队的侧翼一个“三段击”!
伴随着沉闷的枪声,瞬间就有几十骑哀嚎倒地!但是整支队伍却丝毫不为所动,宛如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刃,轰然撞进了正面阻截的倭寇队伍!
对于骑兵而言,应付远程射击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快速接敌!只有迅速扎进敌人堆里,才能保证自身的相对安全。
果不其然,当骑兵队与身后的倭寇合围队伍犬牙交错之后,便再也没有受到过火绳枪的袭击!
白刃战,拼的是综合实力。由于大明朝的骑兵武器装备、身体素质、协同配合上远超倭寇,所以每当短兵相接时,都是大优势碾压的格局,但是在绝对的数量之下,质量的价值就被大大冲淡、乃至消失不见。
李如松的骑兵队击穿了一层又一层的倭寇阻挡之敌,但是更多的倭寇却又像蜘蛛吐丝作茧般的包围上来!
这一仗直从早晨杀到正午,担任诱敌阻截的十时连久所部已经被歼灭近半,身后的小野镇幸所部急于救援,从侧面包围向李如松与查大受之间的空当。
查大受的队伍相对势弱,这一下立即被切断了与李如松之间的联系。可是同为辽东铁骑,大家彼此间沾亲带故,倭寇想要这样分割包围那还了得!
李如松一声令下,两军向着夹在中间的小野镇幸部夹击猛攻,这支部队瞬间就被打残,只能抱头鼠窜,向着开阔处寻求出路!
然而,尽管大明的部队击溃了敌人,但自己却也陷入了十分不利的境地——小野镇幸所在的位置是一大片田地,土质松软,十分不利于骑兵的机动冲击!
等两边儿的骑兵一冲进去,立即就陷入了田地的迟滞之中无法自拔,速度立即就讲了下来。
被打的晕头转向的十时连久一下子看到了眼前的机会,他立即率领着残部开始反扑,想要把李如松的铁骑全部逼迫进那片田地,他本人更是挺着长枪,向着李如松步步逼近,大吼大叫着发出了主将单挑的挑衅!
李如松气得三尸神暴跳、七窍里生烟,心说话你是个什么东西,也配和我单挑!
但是一方面语言不通,一方面己方军队已经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看着面前的十时连久拿着长枪耀武扬威,真恨不得立即冲上去,一刀将这个不知深浅的垃圾挥做两段!
就在他犹豫纠结之时,只觉得眼前一花,“嗖”的一声锐响擦身而过,眼睁睁看着一支铁脊破甲箭划过半空,狠狠的钉在了十时连久的胸口上!
十时连久应声而倒,重伤流血,被属下拼死拖出战圈,其所部顿时大乱!
李如松回头观瞧,之间自家兄弟李如梅正将大弓背会背上,对着他高喊:“兄长!杀鸡焉用牛刀!如今敌将已死,不向外冲更待何时!”
李如松抹了一把脸上的血,对着李如梅哈哈一笑,挥手指向十时连久所部溃逃的方向一指,大明军齐声发喊,奔涌的河流决堤一般冲向那个缺口!
冲出去了!冲出去了!
但是又有什么用呢?在我们所不知道的情况下,柴田胜家已经与羽柴秀吉达成了一致——或许是秀吉的计策,想给大明军和柴田胜家之间再添一把火,其手下黑田长政等众将已率领进二万五千人赶至,与柴田胜家所部合计近六万人,死死的咬住李如松的三千人围攻不散,誓要吃掉这支陷入重围的孤军。
客观的说,按照双方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