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海殇- 第3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分宾主坐定,谢友长谢总兵尚未客套,便微笑问道:“甫一入门,启蓝便叹息出声,不知所为何故?”

    我再次轻叹出声:“总兵大人见笑,在下只是睹物思人罢了!”

    谢友长点点头,捻须浅笑:“戚大人高风亮节,实乃我辈之楷模。如今告病还乡,我等同袍实为之惋惜。但有后人如启蓝,率领如此规模舰队回航,足以告慰前辈,激励今人。”

    且不论他这话到底是虚情还是假意,但是仅就他褒奖戚都督一辞,就让我心中对他好感倍增。于是我立即谦逊几句,双方又是一团和气。

    屋里坐着的人不多,除了谢友长和副将严志光,也就是几位水军提督在场。听说我是从西洋回来,又带回了大批量的军用战舰,他们不可能没兴趣。

    但是范围被很好的控制了,毕竟有些事传扬出去并不见好,我的身份其实也是半尴不尬,如果换了个保守派的人在此为官,只怕我未必能得到如此礼遇。

    “启蓝此去西洋六年有余,如今回来,做得好大事业!何不向我登述之一二,也让同袍博知广闻呢?”谢友长端着茶,向我提出了请求。

    对于这个要求,我自然是欣然接受。我这次回来的主要目的,就是想把先进的海军理论、海军装备留给大明,让更多的人觉醒起来,重振我大明朝的威风!

    于是接下来我从离开大明后东渡东瀛、西去西洋开始讲起,拣紧要处向这些广东军事要员讲述了这几年的经历。

    当然,我讲的都是与军事直接有关的内容,其他的个人信息我一概忽略,而且时间有些,我讲的粗枝大叶,但就是如此,也让这些军官们听得如痴如醉。

    特别是讲到近两年,我如何帮助英国备战,最终在英吉利海峡大破西班牙无敌舰队的事情,更是让这其中的海军提督豁然站了起来!

    这些心中尚有血性的军人们,最重的就是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听到我率领所有大小舰只上百艘,参加千艘规模的大型海战获胜这对这些只在近海做些简单巡航训练的水军提督产生了极大的刺激!

    特别是西洋人海军如此强大,竟然还对大明朝有着非分之想,更是让这些将领们倒吸一口凉气!

    我试探着问了一句:“谢总兵,在下前来之时,曾在南洋与印度洋见到大量西班牙舰队,正对大明朝虎视眈眈。何不借此机会,请朝廷增加海军配置、以强我海防呢?”

    谢友长与一众将领对视一眼,脸上露出若有若无的怒意。沉默良久才谓然叹道:“张江陵走后这些年,朝纲不振,朝臣弄权,虽然也有正义之辈力主大纲不失,但改革之事,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

    说完,他又深深看了我一眼,话说的颇为惋惜:“当年张江陵百年之前,放了你自由出海。对晚辈你倒是仁至义尽,但朝堂之上、多少仁人志士渴盼有能人继承首辅遗志,却只能空留满腹的牢骚了。”

    我听的出来,这位总兵对我当初的离开心有不满。我知道,在改革派和军方的眼中,我在很大程度上是二叔祖的继承人,但是自家事自家知,有些事情是不足为外人道的。

    于是我长叹一声,摇头感叹道:“总兵大人所言甚是,但当时情景,张四维的手下已经着锦衣卫来捉拿于我,我是怕自己空有报国之心,却无前行之力啊!”

    听了我的肺腑之言,谢友长默然半晌,最后长叹一声道:“我与启蓝虽是初见,但却是与你神交已久,自然知道启蓝的苦衷,只是慨叹国运无常罢了!”

    副官严志光接口道:“听戚都督讲,启蓝离了大明,一路赶往东瀛,用尽智谋力气维持了东瀛的分裂。如今他们虽然来攻高丽,但是毕竟分为两方,难以形成合力,比之统一的东瀛已然缩小了不少。”

    谢友长再次叹道:“正因为此,我才更懂启蓝的一心为国!顾虽然你远在海外,但我等却是长长念着你能回来!”

    旁边一名小将军雀跃道:“如今不仅归来,还带回大批战舰,北方战事定能好转呢!”

    说着他又转向谢友长,渴盼的问道:“总兵大人,孙将军方才所言甚是,我们何不借此机会,扩充海军,强大实力,正好又有孙将军的船只做模板,何乐而不为呢?”

    谢友长叹了口气,却不答话。严志光轻轻拍了拍小将军的肩膀,赧然答道:“这些年,张江陵当年力推的一条鞭法日渐废弛,地方财政日益萎缩,朝廷……”

    他看了我一眼,继续道:“嘿,朝廷里又有谁是真心为国的!纵然是继承了张江陵一半职位的那位大人,也不过是在巨浪中奋力苟且,不至于身死他乡而已吧!”

    谢友长听他这话,立即打断道:“志光,不可多言,以免隔墙有耳……”

    说着,他使了个眼色,几名侍从默默出去大量巡查,没有发现异常的人,谢友长方才长出一口气:“志光,当心祸从口出啊!你总是记不住。”

    严志光歉然的点点头,复又看着我小声道:“我说的这些,启蓝想必是知道的,对吧?”

    我点头低声道:“当年我曾劝先叔祖早做打算,安排继任者,他考虑安排多人,分文武而继之,却不料依然难以抵抗破坏的力量。”

    谢友长叹道:“戚都督到了广州之后,大兴海防,砥砺舰船,却不料那些逆贼以此为由,诋毁戚都督有谋逆之心!幸亏在朝中几位大人的斡旋之下才得以保全了性命,带着职务告病还乡。算是留了一份香火吧!”

    严志光又补充道:“听说戚都督回到蓬莱安心养病,但自去年其身体大不如前,我等曾着人前去探望,状态相当一般。启蓝既已回来,当会早去探望于他的吧!”

    我点点头:“自我远离西洋,便一路逶迤的赶回来,切我已听内人讲了戚都督情况,自然是马不停蹄的。”

    在这里,我没有多解释我与华梅的关系,这些将领却是高兴不已。谢友长笑道:“李大人乃是我多年的上司,他的女儿找到启蓝这样好的归宿,我们也是欣慰不已的!”

    于是不经意间,我们又攀了一层关系,他们视我为军方的女婿,更是亲密了不少。

    谈了一阵子话,下人通报酒菜已齐备,我们自然是少不了一番热闹。席间他们又说了不少朝廷和地方的内情,虽然感怀于他们的赤诚,但大明朝廷的腐败溃烂还是令我心惊心痛不已!

    我惊的是人竟可以如此无耻,天下难道没有丝毫规矩?

    痛的是二叔祖当年呕心沥血,一心铺在国家,可是今天,他的继承者、反对者们又在如何去从根本上毁灭这个国度呢?

    看来必须要以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了!

    外面起了风,我的心也随着风儿一路向北,飘向了远在胶东半岛的戚都督!

    等着我吧!戚都督,我已回到大明,马上就到!
………………………………

428。悲伤的重逢

    谢友长等人是好人,也是正人君子,但并不是我要找的人。

    所以尽管我们相谈甚欢,但却并不足以留我在此过久,我的第一目标还是去探望戚都督。他们所提供给我的消息让我安心不少,至少戚都督短时间内没有大碍,令我甚是欣慰。

    当日尽欢,在谢友长的暗示下,我留下了一艘中型北海帆船作为友谊的象征,交给了翘首以待的广州总兵府。

    这种船只也是目前大明朝整体造船水平接近、一定时间内或可量产的型号。若是我留下英式盖伦战列舰,却反而可能是拔苗助长了。

    谢友长为官多年,自然知道我的意思,千恩万谢自然是少不了。同时为了表示谢意,在知道我目前身份尴尬的情况下,以广州总兵府的名义给我开具了一张通行证。

    有了这张不大的文书,我在大明朝的海疆行走将顺当很多。当然我也知道,相比于我的身份尴尬程度,一艘船恐怕换不回这样效力的通行证。

    谢友长做出这样的决定,只怕还是更多的想卖改革派一个人情,顺便也给了我一个顺水人情吧。

    当然,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人本来就是逐利的,又有谁是清澈如白纸的呢?

    在汕尾港送别于我的人很多,大都是广州总兵府的将领,他们中间有不少都是戚都督的门生故旧,见到我一如见到戚都督,那场景倒是让我心中酸涩不已。

    启航之后,我目送着汕尾港渐渐远去。从那些将领的眼中,我只看到无尽的希冀、苍凉和无奈。

    不知为什么,尽管准备如此充分,我却依然对未来说服朱翊钧这小皇帝不抱希望。

    如果他能够被事实所打动,改变自己不上朝、废改革的举措,让明朝再次伟大,那他便不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了!

    可是如果不这样做,我又能怎么办呢?眼瞅着大明朝一步一步垮塌下去?直到被满清鞑子再次统治?开始那黑暗的三百年?

    我做不到。所以我必须做些什么,哪怕需要我来扮演那个恶人呢!

    面子什么的最不重要了,这个世界上,除了我最亲近的几个人,我又有必要在乎谁呢?

    在我胡思乱想的档口,我的舰队驶过泉州、途经杭州,一路北上到了胶东半岛。这是我这一世身份的家,也是我前一世本身的故乡,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这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故土重临,我心怀激荡是完全有理由的。

    戚都督的故乡在蓬莱,据谢友长讲,戚都督病退之后便回到了故里安享晚年,所以我直奔蓬莱而来,也不算无的放矢。

    蓬莱,自古相传就是仙家之地,秦始皇在始皇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前二一九年东巡时曾来过胶东。他一路逶迤路过黄陲,到成山,登芝罘。

    后人断定始皇帝东巡的根本目的是为寻找神山,求长生不老药。所以说蓬莱是“人间仙境”绝不为过。

    在蓬莱历代所属的登州府署内,有一块秦朝丞相李斯手书的刻石。相传是李斯陪始皇帝东巡路经蓬莱时写的。

    据说当时秦始皇在蓬莱站在海边,只见大海一望无际,不见神山的踪影。他忽然在波浪中发现一片红色,便问身边的方士:“那是什么?”

    方士本来就是满嘴跑火车的主,张口就是拜年的话,便回答始皇帝说是仙岛。

    始皇帝又问:“仙岛叫什么名字?”

    方士仓促之间,无法应答,现编的果然费劲儿。情急之下突然见水中海草随波飘动,灵机一动,便用草名答道:“那岛叫做蓬莱。”

    蓬莱从此得名。

    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此地精致优美、犹如仙境,尤其是仙阁凌空、神山现市、渔梁歌钓、万里澄波等著名景观在内的蓬莱十景,更是美轮美奂,堪称人间景色的翘楚。

    可是此时我回到故土,却全无欣赏景致的心情,急匆匆的赶往戚都督的府邸所在。

    骑着快马,一行不过十余人,须臾便到了目的地。戚都督官居一品,此世又并非受到前世那样的彻底打压,所以基本的仪仗还是有的。

    按照规制,他的居所规格是五间五架,修的青砖大瓦,倒是颇为气派,不过看墙角里隐现的杂草,只怕这些下人们见戚都督病重,也是各怀心思,做事并不细致却是一定的。

    到了门口,翻身下马,门卫的二人不算年轻,我还没有开口,这二人已经激动的迎了上来:“孙将军!您果然回来了!”

    一名门卫说着眼睛就有些发红,另一个立即补充道:“我们都是当年蓟州大营里的军士,认得您!如今戚都督病退,我等不忍舍弃,便追随来了!他老人家日日惦记着您那!”

    我听了这话,心底一热,眼睛顿时就一红,刚才我就依稀觉得二人眼熟,他们这一说我立即想了起来,他们正是当初在蓟州大营时戚都督的那几个亲兵之二。

    “承蒙你们不离不弃!启蓝感佩至深!”我诚恳的向他们说。

    二人立即向我行了标准的军礼,再不墨迹,强忍着激动伸手将我向里请去。

    我过了正厅,一路穿行来到后堂,最终在后堂院子里看到了独坐的熟悉身影。

    他背对着我,斜斜的靠坐在小几旁,出神的望着不远处的几棵枣树。

    听到背后有轻微的脚步声,他头也不回、声音略带沙哑的说道:“又要立秋了,这几棵枣树怕是今年要大熟。你们且将枣摘了,拣好的酿成酒枣,若是有船来,就让他们给启蓝捎了去吧!”

    听了这话,我再也忍不住泪水,“噗通”一声单膝跪地,尽力忍住哭腔、泪眼望着他道:“都督!晚辈启蓝。。。。。。回来了!”

    戚都督听到我的声音,身躯猛地一震,却不曾回头:“莫非我大限将至、生出幻觉,竟似听到了启蓝的声音。”

    我终于忍不住大哭出声,哭喊道:“您不曾听错!确是启蓝回来了!我真的回来了!”

    戚都督听了这话,缓缓的转过身来,低头着实努力的看了我半天,方才露出喜色道:“启蓝回来了?过来让我看看!”

    我立即站起身,几步上前,在他面前俯身下去,让他细细的看清我的脸。

    同时,我也看清了他如今的样貌!几年不见,当初那个精神矍铄的老将军已经瘦得脱了相,眼窝深陷、形容枯槁,若不是看见我之后泛起神采的眼神,只怕七分已经不像活人!

    我心中顿时抽痛无比!时光啊,你慢些走!给这位老人多一些时间吧!

    戚都督望着我,端详了半天,方才露出一丝憨厚愉快的笑容:“真的是启蓝孩儿回来了!黑了!瘦了!成熟了!”

    听到“启蓝孩儿”这个称谓,我再次抑制不住心中的悲痛,放声大哭:“回来了!我回来了!”

    后面的华梅等人见我哭的如此伤心,知道戚都督时日无多,也只是暗暗掉泪,整个院子里一时间哭成一片。

    戚都督视我为子侄,我又何尝不视他为叔父?当初我离开之时,就多次劝他跟我一起走,但这位忠贞的老将军婉拒了我的好意,执意留在这片他奉献了一生的土地上!

    如果当初带他离开,他的身体会不会好一点?一定会的!至少不会受那么多闷气,糟那么多心!

    可是如今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在他紧握着我的胳膊之时,我同时双手反握住他的手腕,绿色的灵气悄无声息的透体而入,探查到的结果更是让我心碎不已!

    戚都督年龄大了,又一生戎马,何曾保养过自己?到了晚年落下一身病体。如今我有了绿石之力,完全可以治疗他的疾病,但是此时的戚都督生机将绝,生命力几乎耗尽,这个却是谁也挽回不了的!

    心如刀绞,这四个字恰如其分的形容了我此时的心情。但是看到戚都督一脸笑意,我也不忍心再掉眼泪,只能忍住悲伤,眼泪尚未擦干,便换上了一副笑脸!

    “都督你看!我给你带来了很多好事物!多有延年益寿之功效,您且服着,用完了我再着人送来!”我强笑着,让人们抬进了一件件我带来的礼物。

    这些东西大多都是我从欧洲带来的补健之物,放在平时,当真是价值千金,但此时送出我却没有丝毫怜惜,只觉得带的太少、太晚、太不够!

    如果能用这些东西换回戚都督的健康,再多十倍、百倍,我也是发自心底愿意的!

    可惜,时不我予,可怜天不助英雄!此时此刻,我又能做些什么呢?

    戚都督笑眯眯的望着我一件一件的给他介绍着这些东西的功效,他听得很认真,但我知道,他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