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天书震慑着某些野心家的胆魄,处在观望之中不敢冒然行动,否则天下早就乱了。
毕竟皇帝为夺取传承天书携带重兵前往,威慑宵小染指天书的同时,也是野心家谋夺皇位的最佳时机。
致使朝局表面平静,但暗流涌动,爆发动乱的几率旨在顷刻之间。
而各方围困,逼迫,施压,耍奸套路与王浪军相关的人,就是要以这些人做人质要挟王浪军诚服于他们,最终还是在套路传承天书。
因为王浪军被世人传为开启传承洞府,获取天书的唯一人选,虽是空穴来风,但王浪军展现出的能力轰动天下,所以摄服王浪军谋夺天书就成为最佳的途径。
而如今秦府内数百人陷入生死绝境,皆是有些人刻意布局的结果,暴露出他们的野心,直指传承天书。
若非王浪军的移花接木之计圆满成功,转移走了保安队员,这些人无根无名,让野心家抓起来就是栽赃王浪军豢养私军,勾结外贼谋朝篡位的把柄。
这可是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的死罪啊!
所幸的是保安队员全部离开了,余下数百招来的人装扮成保安队员,即便被野心家抓起来也无伤大雅,充其量以被人盅惑、不知情、不知者不罪不了了之。
这数百人罪不至死,野心家也不敢拿这些人泄恨,招惹天下人的指责过日子。
这就显示出王浪军的智谋能力,让袁天罡感慨不已,公子料事如神,高明啊!
只是这数百人的生计该怎么办?
难道要指望秦夫人从太上皇那里寻获生计出路?
……
秦府东北角,厅堂。
秦夫人跪在父皇面前,仰望着父皇的愁容说道:“父皇,您不能看着太子派人围困秦府,致使府内数百人陷入饥饿之中,朝不保夕,而坐视不理让天下人怎么看待父皇?
如今秦府里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别说秦府自从皇上剥夺了翼国公的头衔之后没有收入,就算秦府有钱也不能出府置办生活用品。
这是要逼死秦府内数百条人命,就连身为公主的我也不放过吗?
女儿恳请父皇给条生路?”
“朕知道你的难处,奈何朕也被太子那小崽子给软禁起来了,朕又能怎么办?
今早,朕当众训斥太子,他以进出秦府的人相互传递消息,谋朝篡位为由搪塞过去了。
毕竟王浪军无论是在当今皇后的慈恩寺坍塌事件、涉及谋朝篡位,还是在皇儿身陷陇伊村被突厥人围困之中,以及王浪军协助皇儿开启传承洞府,都有谋朝篡位的嫌疑。
而王浪军麾下的人聚集到秦府内,成为谋朝篡位的卒子,嫌疑犯,再被太子勘察取证监禁起来无可厚非。
加上太子身处皇儿失联与干系天书的情况下,不得不实施强制行动。
针对这一问题,朕也不能勒令太子做些什么?
再说了,太子派人以护卫朕的理由守在秦府外面,没有挑明围困与监禁秦府里的所有人,朕也不能挑明其中的利害关系。
这关系到皇位的敏感问题。
朕过时了,身边就这几个护卫而已,一旦参与朝局,就会被有些人冠以篡位之嫌,必定令朝局动荡,引发战乱就不好收场了。
因此,朕不希望李唐江山受到损伤,唯有静观其变,做过闲人。
不过朕答应你,会从太子送来的生活用度中拨一份给你养家糊口,你回去吧!”
李渊端坐在太师椅上,伸手虚抬,让女儿站起来,一脸落寂的叙说,朕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分一部分日用品养家糊口?秦夫人惊呆了,在心中不停地念叨着父皇的这句话。
她明白,父皇这是要把那数百人的死活置之度外了。
为什么会这样?
若是那数百人死在府内,就违背了夫君的仁义之名,这不是要陷夫君于死地,自尽谢罪天下人的境地吗?
夫君的脾性她最清楚,也意识到这是变相的逼迫夫君就范的意思,顿时乱了方寸,流下两行清泪。
有苦自己扛,自己尝,仁义之名留世翔!
这是夫君的理想,她初次尝到了其中的甘苦,不再哀求父皇什么,默默地转身离去,一步一颤,蹒跚而去,留下一个凄楚的背影……
因为她知道涉及谋朝篡位与那皇位的敏感问题,无论她怎么哀求父皇也无济于事,所以她看透、心凉了。
这让李渊一阵内疚,随即撇开观看女儿的背影,转向身侧的护卫说道:“你们查出什么没有?”
“启禀太上皇,我们查出秦府内除了秦琼,姜婉婷与肖天三人散发出武者的气息之外,就剩下袁天罡轻欲寡淡,其他的人都是普通人。
至于联络外面的……”
护卫抱拳启奏,但被李渊摆手打断了,旋即说道:“朕警告过你们不要联络外人干涉朝局,谁也不行,下不为例。”
“噗通”
四名护卫相继跪倒在地上,彼此对视一眼,由原先站在李渊左侧的护卫开口说道:“太上皇,请赎奴才放肆一回。
外人不知情,但我们是太上皇的贴身侍卫,看清了一切。
抛开皇上弑兄逼父谋夺了太上皇的皇位不论,单说满朝文武卑劣如斯,一再逼迫,诋毁,羞辱太上皇,他们想把太上皇置于死地才肯罢休啊!
远的不说,就说太子囚禁太上皇于秦府一事而论,狼子野心。
这分明是在逼迫太上皇强行出行,再暗伏高手行刺太上皇,为太子登上皇位扫清后患。
如今太上皇的安危危在旦夕,唯有寻求外援……”
“住嘴,你们的心思朕能不知道吗?
朕考虑的是王浪军转移了那批精壮的行伍之人,去哪里了,他想干什么?
结合天书即将出世,与王浪军脱不开干系。
因此,在王浪军的动机未明,天书未出之前,朕要争取秦琼的心,以他来钳制狄韵等人,静待王浪军露出谋反的蛛丝马迹,再论春秋。
至于太子也不好过,他不但要考虑皇上与天书出世影响到他登基的问题,而且还有防止宫中的谋逆者,让他去闹吧!”
李渊呵斥护卫,道出了一份心迹,不知道想干什么?
这让四名护卫面面相觑,意识到太子的尴尬境地…迷茫了…
(本章完)
………………………………
第160章 心机风骚
就在李渊按兵不动,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心思,试图笼络秦琼俘获狄韵等人轮春秋的时候,宫中也在争论这件事。
含元殿,右侧偏殿。
太子李承乾端坐在主位上,蹙眉巡视着殿内仅剩下的四位文武官员,人人一副口观鼻,鼻观心的模样,气不打一处来,最终锁定在魏征身上说道:“魏相对王浪军谋朝篡位的嫌疑有什么看法?”
“启奏太子,臣至今没有查到王浪军涉及谋朝篡位的证据,足见参奏王浪军谋朝篡位的官员别有用心,望太子明断!”
魏征居左而立,躬身抱拳行礼回话,心中不屑,太子等不及上位了吗?
想归想,但他不敢明言,也不能透露出任何关于皇权与天书的敏感话题。
因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身在朝局漩涡之中,稍有不慎就会落得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所以他自打从陇伊村回归之后就收敛了往日的锋芒。
这不是他改不了眼里不容沙子的性格,而是出于对皇上的忠心,想做一回旁观者清而已。
再说了,他带着皇上的旨意,旨在查出后宫盗取圣旨,协助外贼霍乱朝廷,谋朝篡位的人的使命,无心理会眼下动荡的朝局。
而潜伏在后宫内的奸人,还会继续作祟,不会放过皇上出行开启传承天书的大好机会,制乱朝廷,谋朝篡位。
这一份威胁比搭理纷乱的朝局更加急迫。
指不定因宫中的奸人引发出一场战乱,来不得半点马虎。
因此,他以查出后宫奸人拯救李唐江山为己任,一心扑在查找奸人的暗访之中。
只可惜后宫不是他可以随意出入的地方,他也不能进入后宫引发桃色绯闻,牵连家族株连的命运。
这让他心急如焚,查找奸人屡屡受阻,操碎了心,也毫无进展,无可奈何。
他的这一使命,太子心知肚明,从不过问,见他为王浪军说好话,温怒的反驳:“魏相言过其实了吧?
依据密探的奏报,王浪军奸滑成性,早在密探发现他派人进入长安城采买物资与招人的时候,就以找来的人换走了他麾下的人,他想干什么?
暂不说他麾下的人人人一身杀气,精悍的素养胜过了禁卫军。
但这些人神秘地消失在密探的视线之内,必定不坏好意,图谋着什么?
再说了,他协助父皇开启传承洞府至今了无音讯,与程咬金上次率领将士救援父皇时带走了十几只信鸽不相符,没有信鸽回音,是何道理?
而这种种迹象都与王浪军脱不开干系,但他谋朝篡位的嫌疑却被魏相撇的一干二净。
看来魏相不想说,那就请房大人说说吧?”
魏征哑然失笑,摇头退到一旁。
这把房玄龄吓了一跳,干我什么事啊?
分明是你这太子爷妄想皇位,想疯了整出来的事,却让我这皇上的近臣顶雷,摄服其它官员,真是要命啊!
这是强行让我站队吗?
真要站到太子爷的队伍中,那就牵一发而动全身了,搞不好会被皇上回归之后给办了,找死啊!
结党营私向来都是皇上忌讳的大事,要不得啊!
不,不行,都怪王浪军那小子牵连出这曲戏,那就演戏吧。
房玄龄心思不断,略做计较之后,戚戚然的行礼奏报:“太子明鉴,臣一直都在检查扬州水患遗留下的问题,忙的不可开交,所以……”
“好了,既然你们二位都有父皇下达的使命在身,还有尉迟将军坐镇长安城,公务繁忙,你们都去忙吧!”
李承乾暗恨着咬牙,挥手屏退他们说道,这几个老顽固,总有一天让你们后悔人生。
魏征三人告退,相继走出偏殿,余下长孙无忌与太子在殿内,不闻不问。
三人离去,李承乾刚要说话,却被长孙无忌率先行礼说道:“太子心急了,可曾考虑过后果?”
话不多,但一针见血。
这也是态度问题,变相的回绝之意。
显然,他被太子留下来,仅凭这一点就让人臆测他与太子在谋划着什么,有嘴说不清。
但这是李承乾想要的结果,见这位舅父动怒了,笑着说道:“舅父大人想得太多了。
您老也知道本太子的处境,一要面对来自李泰弟弟的反击,他会想方设法的攻击本太子,制造乱局陷害本太子很正常。
二,若是李泰派人行刺太上皇,无论太上皇的安危如何,都会烙下谋朝篡位的罪名,栽赃到本太子身上,无从辩驳啊。
三,本太子守护父皇的皇位责无旁贷,但皇上与王浪军一起去开启传承洞府,了无音讯,会让人把握机会谋朝篡位。
而玉玺被盗,涉及到王浪军的人,加上宫中有奸细做内应,对谋朝篡位之人有莫大的助力,不得不防啊!
四,无论奸细的动机,以及王浪军的意图是什么?他们都在为太上皇铺路架桥,直接危机到皇位。
要知道太上皇失去皇位至今不甘心,太上皇会放弃这个重登大宝的机会吗?
何况太上皇还有很多儿子,最小的皇叔还在吃奶呢?
这些皇叔难保不会被太上皇扶上皇位。
综上所述,把本太子推到尴尬的境地,舅父以为本太子该怎么办?”
这是大实话,他没有参假。
只是忽略了皇上驾崩,群臣无首的臆测。
因为皇上一旦驾崩了,忠心皇上的文武官员不得不为了家族站队,倒向一方求存,所以时不我待。
这是皇上与王浪军开启传承洞府,至今了无音讯带来的臆测,或是连锁反应。
毕竟古往今来窥视天书的人都死了,无论武学有多高,智谋有多么高绝,所有渗入无量山的人无人善终。
这就让人猜疑到皇上身死的现实,不做他想。
因此,李承乾急眼了,出于两手准备,围困了秦府,一边控制着与王浪军相关的人,一边试图拉拢文武官员维护权益,便于上位。
针对这些问题,长孙无忌心知肚明,可他打心眼里不能接受皇上身死的现实。
只因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就会害死整个家族的人,他不敢轻易地下赌注。
无奈之余,他严肃的盯着太子劝谏:“太子,你要明白一件事,皇上深谋远虑,早已布下口袋等我们往里钻。
单凭我被皇上留在长安城辅助太子治理天下就能说明很多问题,这是试探。
再说了,皇上让牛大进坐镇皇宫,无人可以撼动他的权威。
加上尉迟融率领三军将士镇守长安城。
他们二人协力维护皇上,暗中监视我们的一句一动,还望太子三思而后行!”
以退为进,这是皇上布下的棋局。
李承乾恍如梦中,惊出一身冷汗,旋即咬牙说道:“若是本太子助王浪军一把,让他死在传承洞府之内,连带……”
“太子慎言慎行,臣告退!”
长孙无忌惊张起一双牛眼,匆忙间告退而去,疯了,疯了,天下要乱了……
(本章完)
………………………………
第161章 喋血 皇权?
“嘭”
眼见长孙无忌抽身退去,李承乾站起身来摔落了桌案上的奏折,无视奏折满地翻滚,转向含元殿,隔着一道墙壁窥视那个皇位。◢随◢梦◢小◢说Щщш。
那个位子,他身为太子都不能坐,想坐想疯了。
原本他谋夺皇位的算计,以王浪军谋朝篡位为由加以平叛,借此机会铲除李泰与对他的皇位有威胁的所有人。
这包括那些不听使唤,倚老卖老,或是居功自傲的人,扫清绊脚石,荣登皇位。
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毕竟这是他登上皇位千载难逢的机会,错过了天知道会被谁登基称帝。
就像李泰,自始至终都在与他竞争皇位候选人,且屡次栽赃陷害于他,至于那些暗杀手段层出不穷。
无形之中,逼着他走向皇位,涉险以赴,只为登基求存而疯狂。
这是身为皇家儿郎的宿命,不成功便成仁,没得选择。
只是魏征不鸟他,房玄龄搪塞他,尉迟融漠视他,连带满朝文武都是墙头草,还被舅父排斥在外,他真心受够了这份窝囊气。
老子这个太子是摆设吗?
不,老子即是太子,就是皇上,那就从王浪军开刀……李承乾坚定了登基的信念,见摔落奏折引来了太子傅,坐到太师椅上问道“你都看见了,本太子孤立无援,全指望你谋划了?”
“太子多虑了。
稍安勿躁,太子且听臣分析朝局。
当今的朝局,虽说被皇上预设试探谋朝篡位的格局,文武兼备,只待谋朝篡位之人落网而已,但并非针对太子爷一人。
毕竟太子爷没有涉及到,因皇后在慈恩寺内引发出的谋朝篡位当中,身正不怕影子斜。
而这件事与皇上涉足无量山以来暴露出皇宫的奸细,勾结突厥人谋朝篡位的事实。
这就说明谋朝篡位的主子另有其人。
加上皇上把皇后禁足在皇宫之内,没有人干涉太子爷的行动。
以及太上皇困在秦府内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