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王泰夫妇的面,有些话不能说。
再说了,一切都是臆测,他若是说出来就变味了。
到那时,天知道王浪军会不会以他的臆测顺水推舟,那就得不偿失了。
人精,王浪军知他不会明言厉害,梭目瞥了他一眼问道:“比如你明白这面网盾消耗三军将士的羽箭意味着什么……”
“啊,这,这不行,你不能这么做。
你要是让三军将士把羽箭射完了,他们拿什么狙杀突厥人,这是作死的节奏……”
程咬金遍体一颤,冷汗直冒,急切的抓住他的手臂摇晃着说道。
这是要人命啊!
皇上与三军将士岌岌可危,直接危机到家人的安危……
这让他心急如焚,也没有什么比家人的安危来的重要。
若非他被皇上下旨召回来参与进来,也不至于落到这步境地。
毕竟他仅仅只是一位福将,对皇上的护卫军没有多少约束力,导致他的将令不好使,反被李方打压与排挤在外。
直接导致了如今的局面。
但王浪军对他这种情况只能哈哈了,旋即说道:“他们的死活与我何干?”
“什么?
不是,你小子不能这么做啊!
再说皇上与三军将士全军覆没,必然引发朝局动荡,波及你麾下的那些人与狄小姐的生死,他们都会为皇上陪葬啊!
难道说你放任他们的死活而不顾,或是以他们来迷惑皇上设计此局,意图谋朝篡位……”
程咬金越说越激动,但王浪军甩开他的拉扯截话说道:“你想多了。
先不说你的臆测具有激将我出手拯救皇上与三军将士的意图、对我没用,单说我的人没那么容易死。
而韵儿更不会有事,懂么?”
“这不可能,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程咬金瞪着王浪军不假思索的反驳,王浪军一边欣赏他焦灼的模样,一边摸着下巴笑道:“是么?
若是覆巢之下没有完卵,那也是对你们而言。
对我与我的人不存在这种威胁。
因为这种威胁早已被我提前化解了,所以死贫道不死道友才是真理。
你想多了哈!”
死贫道不死道友?
还提前化解了危机?
这怎么可能呢?
不信,程咬金愣是不相信,瞪着牛眼睛盯着王浪军说不出话来了。
包括王泰夫妇二人,亦是被王浪军的话惊呆了,难以置信啊!
那根本不可能啊?
毕竟狄韵是一个弱女子,手无缚鸡之力,而王浪军麾下的那些人已身陷长安城,指不定被长安城内的守军给包围,或是抓起来关到牢房里去了,她们怎么可能会没事?
或许他们现在没事,但这一前提取决于皇上没事,皇上一旦遇害,所有人都得死啊!
这是不争的事实。
涉及皇上的生死就是天大的事,触之难以善了……
但王浪军触及皇上,皇权与朝廷命官,以及律法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他说出的话怎么会有假?
不,不行,程咬金极力的忍耐着心神上的焦灼,急红了双目,但他忍下来了,撕扯着干裂的嗓子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移花接木。”
这一计划早在四天前就开始布局了,王浪军不隐瞒的回了他一句,毫无压力,一心安抚爹娘。
相反,王泰夫妇皆是一脸的惊异与欣慰,不禁对视一眼,传递着有子如此、此生无悔,以及计划还有这一环的意味。
这让程咬金看得心里发毛,想不通,越发焦急,垂足顿胸的说道:“你说说怎么个移花接木?还有你到底想干什么?”
“我想干什么,你急什么?”
这就好玩了,王浪军笑眯眯的说道。
急什么?
他还有脸说?
程咬金气得不轻,可又不能对他发火,惹怒他整死皇上与三军将士就全完了。
这该怎么办啊?
心急如焚,心惊肉跳,顷刻如年一般的煎熬着心神,时间不等人啊!
“浪军啊,你不要玩火自焚,一旦你见死不救让皇上遇害,纵然你的什么移花接木之计圆满实现了,保全了你麾下的那些人,但这天下也没有你立足之地……”
(本章完)
………………………………
第153章 移花接木
“天底下没有我的立足之地,你确定?”
在老程焦急的劝说下,王浪军拍着他的肩头,意味深长的反问,那可能么?
啥玩意?
和着他的意思是皇上与三军将士遇害,太子上位不追究他的死罪一样?
这可能吗?
打死俺老程也不信,程咬金一念至此,甩开他的手说道:“你小子太自大了。
真以为你机智过人,还拥有超凡的草木内劲,你就可以天下无敌、无畏了吗?
若是这样,你会被你的自大给害死的……”
“你又想多了哈。
第一,你臆测我自大自狂,无惧一切,纯属胡思乱想,我从来都是谋而后动,不打无准备的仗。
第二,我不想打仗,唯求赚钱逍遥世间,没有谋朝篡位的心思,一如既往,时至此刻也没有变过。
第三,依我看来,突厥人不会让皇帝轻易地死去,只为皇上手中的宝图与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他们的目的,轻易不会改变。
何况是在他们占据绝对优势,具备着蚕食三军将士活捉皇帝的情况下,他们怎么会让皇帝死去呢?
而以皇帝为首的护卫军射出羽箭,逐渐消耗羽箭,只会让突厥人更加具有优势,慢其心,涨其活捉皇帝的心思。
因此,皇帝不会一下子死翘翘,你大可不必担心皇帝的安危。
第四,你应该知道皇帝针对我一系列的打压与奴役意图,加上三军将士屡次放箭袭射于我,我对他们的死活不关心,他们死了我才开心。
综上所述,我立于不败之地,你凭什么说天底下没有我的立足之地?”
真是一大笑话,王浪军侧靠在娘亲的怀里,被娘亲洋怒着点指额头也不在意,笑眯眯的盯着老程说道。
这话不假,全在他的算计之中。
毕竟突厥人卷土重来,不死不休的图什么?
他们无非是为了传承天书,而想获得传承天书就必须夺取皇帝手中的宝图,以求获取传承天书万无一失。
要不然,老匠头拥有半张宝图,经历数年,以及无数人在无数年月里都没有开启传承洞府获取传承天书?
这才是关键,重中之重。
没有人眼看着煮熟的鸭子让它给飞了。
再说了,兔子急了也会咬人,难保皇帝在濒死之际毁掉宝图,闹一个鸡飞蛋打,不值当。
而活捉皇帝,不但可以获得皇帝手中的宝图,而且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何乐而不为呢?
最起码抓到皇帝可以作为人质,打击李唐习习图之。
针对这种局面,论谁也不会放弃活捉皇帝的机会。
因此,针对皇帝,他又设了一个局……
只是程咬金想不通诸多问题,但也被他这一番话安稳了一些,坐靠到网带上问道:“好吧,是我想多了,那我问你,你的移花接木之计是什么?”
只要皇上不死就好了。
至于三军将士爱谁谁了,死了也不打紧,他见惯了将士横尸遍野的场景,无所谓了。
毕竟皇上的护卫军一再射杀王浪军,把王浪军得罪死了,不死一些难以消弭王浪军心中的恨意。
而他被这些将士袭射了两次,到现在还在射击,心中也有恨,死就死吧。
再说了,以王浪军超凡的能力,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乃至拉起一支队伍征伐天下,没毛病。
试问像他这种人才,哪一个势力与国家不欢迎他呢?
这话不明说,意在试探他的动机。
因此,程咬金听到皇上没有生命之危,急切的想知道王浪军的意图……
王浪军惬意的享受着娘亲的溺爱,不矫情的看着羽箭越过网盾掀起的雾气滚浪反问:“你知道我麾下有多少人么?”
“不是两百多人吗,难道……”
这话有问题,但问题出在哪呢?程咬金听出他的弦外之音,蹙眉说道。
毕竟皇上对王浪军拉起一支私军很忌惮,刻意下旨密探查过人数,两百多人。
这些人除了十几个守在陇伊村内,基本上都被王浪军派到长安城去了。
可是如今看来并不是这样?
人数不止这些,这就透着无尽的变数,而瞒过大内密探的眼线就是其一。
大内密探是吃素的?
他们,乃至所有人都被王浪军耍了,怎么做到的?
瞒天过海之计而已,王浪军不禁想到当时遭遇李方下令三军射杀自己,破坏了把突厥人一网打尽的机会,还要违心的替皇帝解毒,自那时起就开始布局的情景,不屑的说道:“在我设计网捕围困皇帝于陇伊村的突厥人之前,在白石山与突厥人打了一仗。
在那一战中,突厥人存活下来两千多人,他们始终处在白石山一带,仅少数人赶到陇伊村参战。
当陇伊村的网捕行动被李方破坏之后,我就下令与你们一起围捕突厥人的保安队撤到白石山一带,密切监视着留在白石山一带的突厥人。
这些突厥人原本就置身事外,在他们被我一夜打怕的前提下,畏惧的遁逃到外围去了,变成最大的漏网之鱼。
而我麾下的一部分人尾随在突厥人身后监视着……”
“哦,也就是说,你还有一半人马隐藏在树林深处,但他们与你的移花接木之计有什么关系?”
程咬金迷糊了,想不通隐在树林里的保安队与身处长安城的人有什么关联,不解的问道。
王浪军只翻白眼,也不知道他是装傻还是真傻秀逗了,没好气的说道:“既然我的人掌握着突厥人的动向,自然会给我传递信息。
在我得知突厥人隐藏在树林里不走的时候,我就让抵达长安城的人大肆采买与招人。
以招来的人换上他们的衣装掩人耳目,以便他们悄然无声的撤回来。
仅留下老袁等几个重要人物迷惑大内密探的视线。
而大内密探,乃至长安城内的守军,根本挡不住老袁,秦琼,姜婉婷与肖天四人掩护韵儿撤退回来的步伐。
因此,除了他们五人未归之外,其余的人都撤回来了,余下一些招收的工人,几乎完成了移花接木之计……”
“什么?你,你,你小子究竟想干什么?”
程咬金被眼前的小人精吓到了,立马联想到王浪军会携带麾下的人举家离开大唐谋出路,不在意皇上的死活,顿时惊呼出声。
这是死贫道不死道友的做好写照。
而且一举多得,不但让皇上与三军将士与突厥人死磕到底,而且还能乘机打劫传承天书,事后远走高飞。
这份心机,动机,怎么能让他不着急?
(本章完)
………………………………
第154章 计连环
无量山东坡下方,万箭齐发虐空。
羽箭宛如阴云咻咻飙射,连绵不绝地掀起一阵阵青灰色的雾气,翻涌滚浪,遮蔽了骄阳光芒。
在这骇人听闻的喧嚣声中,王浪军跟没事人似的道出了移花接木之计,惊得程咬金怀疑人生,连带王泰夫妇二人亦是听得惊呼出声。
“军儿,你派遣保安队进入长安城设施移花接木之计,想干什么?”
针对这一问题,王泰下意识的接话问道,急出一头热汗。
因为他不知道王浪军实施了移花接木之计,换句话说王浪军没有提前告诉他,让他身为人父的尊严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所以心里不好受。
再说一家老小的安危,以及未来的出路都受到移花接木之计的影响,搞不好就是万劫不复。
而他仅从王浪军口中得知未雨绸缪之计,以少数人留守陇伊村与潜伏到树林里监视敌人的动向。
这是为了一家老小的安危,以防万一的后手,也是防止皇上与三军将士抹杀一家人的接应外援。
毕竟王浪军根本没把皇上放在眼里,还是当众诋毁,鄙视等等排斥皇上,让皇上难堪,此为灭门之罪,不得不防。
这样做也是为了防止突厥人反扑回来袭击一家人的策略。
因此,他很欣慰的接受了王浪军的后手计划,顺利进行中却出了意外,被李方假传圣旨胁迫到此地……
而李方显然对他的一家人抱有灭杀之心,现已得到了证实,被李方下令三军射杀一家人啊。
针对这一危机,他惊骇莫名,尚在庆幸王浪军的绸缪计划救了一家人,否则一家人或许已经死了。
只是他联想到王浪军的移花接木之计,具备着反出大唐的意图,灭门之罪。
这是明摆着的事。
实施移花接木之计就是欺君之罪。
而不救皇上,置皇上于死亡绝地,以及各种抵触、鄙夷皇上的言论,条条都是死罪啊!
犯下诸多死罪,犹如纸包不住火一样,迟早会让皇上追究他的一家人,落下一个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的下场。
这该怎么办?
王浪军看向坐在右侧的父亲还未说话,便听见左后侧的娘亲说道:“你问军儿想干什么?怎么不去问问皇上想干什么?
皇上治下不严,或是默许李方下令三军将士射死我们一家人,连带程将军一并射杀,算怎么回事?
我来告诉你,皇上一心置我们于死地,你还顾及皇上干什么?
皇上死不死与我们不相干,我们一家人差点就被皇上给害死了。
若非军儿机智过人,预先一步埋下绸缪计划,早已死了,知道吗?
事到如今,军儿的移花接木成功了,就可以带着一家人远走他乡,离开大唐活得更好……”
这是她的心里话,憋着没说,但如今顾不得了。
身为武将之女,她自幼习得一身武艺,不惧征战沙场,杀出一方栖身之地。
再不济逃到边界占山为王,自给自足,活的逍遥。
这是她的心愿,不求儿女入朝为官大富大贵,但求子女衣食无忧,活的逍遥自在即可。
因为她身居陇伊村受够了村民的欺凌打压,所以她厌倦了尔虞我诈的生活,不想子女跟她一样活的太累。
她的心愿,王泰门清,知她没有以老娘的口头禅说话留面子了,担忧的反驳:“孩他娘,你说什么傻话?
这种话也能乱说吗?也不怕程将军误会我们一家人反出大唐,引人臆测我们勾结外贼谋朝篡位,传扬出去损毁名声遭人唾弃,牵连娘家人获罪,该怎么办?”
一语双关,既训戒了妻子又在探查程咬金的口吻意图,切具备着拉拢程咬金的意思。
毕竟程咬金接连两次被皇上的三军将士袭射,心生芥蒂是肯定的,必然与皇上相互猜忌,君臣关系自此出现了裂痕。
因此,他拉拢程咬金维护一家人的安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反正程咬金已经身入局中,难以撇开关系了。
如今仅仅欠缺一个明确的态度而已。
针对这一问题,程咬金心知肚明,但懊恼与患得患失不是他的性格,也不做解释,仅对王浪军说道:“你小子给俺老程交个底,究竟想干什么?”
“不干什么,也就是教皇帝怎么做人,咋样?”
王浪军享受着来自娘亲的维护温情,浑不在意的摆着手抛出一句重磅炸弹。
啥?
教皇帝做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