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小灰的到来,全是王浪军担心李二不食人间烟火,李二流落在荒郊野外难以生存,死球了就不好了。
这不,李世民刚刚下船,碰上甲士乱战,吓得躲在树林里发抖,显然是怕死了。
小灰这才出来奚落李二。
李世民愤怒的瞪着小灰说道:“朕后悔不能飞上树掐死你这只笨鸟……”
“切,光说不练假把式,想活命跟我走,快点哦”
“你,你飞慢点!”
小灰按照主人的激将法,刺激着李二的神经,就把李二引领到一条地下道入口,让李二穿行地道,回归皇宫去了。
当李世民重见天日,已是正阳偏西时分,从后宫假山走出来,闻声寻到护卫后宫佳丽的李统领说道:“李爱卿,战况如何了?”
“啊,皇上,您这是怎么了?”
李统领一惊收回了处在军阵后方观看前方冲杀的视线,转身看见李二一身褴褛的模样,跪倒在地上说道。
李世民虚踏右手让李统领站起来说话,双目却在战场上巡视着说道:“战场瞬息万变,给朕汇报军情?”
“回皇上,微臣不敢妄加揣测,战斗太过糜烂,更本分不清敌我。
其中有各大家族中的家仆。
也有叛变的将士。
还有一些身着各式各样普通装束的人,伺机造谣,袭杀将士生事。
只把整个长安城内外的人,鼓动起来打乱战……”
李统领头疼的说道,皇上回来就好了。
李世民眼见皇宫一片狼藉,战乱四起,愤恨的说道:“传旨停战,上朝议事,缺席者按叛贼论处!”
“诺!”
李统领领旨退走。
余下李世民在锦衣卫的护卫下,行走在狼藉的后宫里,黑着一张脸什么也没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半个时辰后,李世民端坐金銮殿上,俯瞰着分列站在半残的金銮殿上的众臣说道:“谁告诉朕,整个长安城里的人为什么自相残杀?”
“回皇上,有人说皇上被王浪军掳走了,嚷嚷着要杀上无量宫救皇上……”
“不对,还有一部分人被王浪军收买了,与我们守军战到一处,王浪军该死……”
………………………………
第113章天怒人怨?
“混账,你们一句栽赃陷害就能开脱其罪吗?”
李世民自知众臣为自己开脱,就拿王浪军说事,气得拍案而起,怒指着众臣呵斥,气坏了。
当然,整个乱战的因由,若说没有王浪军的影子那是自欺欺人了。
王浪军占据的因由不浅。
严格来说,这一切罪过似乎皆因王浪军的到来,一发不可收拾了。
只不过李世民心知肚明,但不能以此为借口,推卸责任。
这场内战根本不干王浪军多少事。
相反,这是有心人私心谋利,反而中了敌人的挑拨离间,自相残杀,实为可恨。
最可恨的是这些人死不悔改,屡次三番用王浪军搪塞责任。
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
若是李世民不在无量宫经历了一场生死重生事件,还真怀疑王浪军总导了这场战争,也会相信众臣之言。
但现在不一样了。
或者说完全不信了。
因为李世民囚禁在无量宫地下室的时间里,听了不少事情。
这些事情对李世民不设防。
一开始,李世民还以为这是王浪军故意为之。
但后来发生的事情,推翻了刻意造假的事实,震惊了李世民的心神。
再说了,无量宫几乎被练气士轰击不断,自保都力有未殆,哪有人力物力与闲心去算计朝廷?
当然,这种现状,想法上心了,搁在以前,李世民绝对不会这么想。
大概是经历了这次重生,李世民想通了不少事情。
当然,这并不是说李世民不恨王浪军,只是一码归一码,恩怨分明罢了。
“皇上息怒,臣等惶恐!”
众臣唱谕,打嘴仗,商讨了两个时辰,也没商讨出什么实质性的事项。
没办法,众臣都是老油条,避重就轻,不着调。
李世民听得烦了,宣布退朝,留下魏征几个继续讨论:“魏爱卿,你怎么不说话了?”
“回皇上,臣有本奏。
一奏王浪军私授药粉于王泰救助染上瘟疫的人,伺机在北地组建军团,现已向长安奔赴,所向披靡。
军情显示,王泰军团两日之内进入长安地界。
兵锋所指,生灵涂炭。
这一切罪因源自于王浪军一手造成。
二奏王浪军掳掠皇上,事后又将皇上送还,实乃欺君之罪。
这是武和尚与练气士刺客打斗时,感知到皇上被人掳掠,飞向无量宫方向断定出的结论。
这个结论直接导致宫廷混乱,引发连锁效应,战乱四起。
虽然这其中是有心人从中斡旋,挑拨离间惹出来的混战。
但是没有王浪军掳掠皇上,混战不会升级到战火遍布整个长安城内外的程度。
因此,王浪军欺君罔上,图谋不轨,罪不可赦!
三奏王浪军制造瘟疫,茶毒天下。
这种留言现已传遍长安城,不知真假。
但空虚来风必有因,即使王浪军是被人栽赃陷害的,王浪军也是最可疑制造瘟疫的人。
第一,王浪军有克制瘟疫的药粉,为什么不早拿出来救治世人,偏偏留待江南走水,形成南北夹击之势,王浪军才拿出药粉救人,还让王泰假借救人的时机笼络人心,组建军团。
第二,王泰军团一路杀来,更加证明王浪军的动机不纯,十有八九就是制造瘟疫之人。
第三,如今,江南一带涌出的难民也染上了瘟疫。
这是要用瘟疫茶毒整个李唐天下的节奏。
整合起来不是王浪军制造瘟疫图谋天下,还有谁能感触这种事?17
综上所述,臣以为王浪军该死,最该万万死!”
魏征出班跪奏,说得义愤填膺,只把王浪军恨透了。
这就没办法了。
因为这场战争死的人太多了。
成千上万,血流成河,尸体遍布了长安城内外。
其中有魏征府上的人,还有三位亲人深受其害,惨死当场。
再加上朝纲败坏,皇宫残破大半,兼济皇上被掳受辱,让魏征一代丞相背上了一口大黑锅,什么罪责都降临到魏征头上了。
整合起来,魏征就把王浪军恨之入骨,再无好感,只想参奏王浪军,让皇上派遣大军征伐无量宫,弑杀王浪军给无数惨死的人一个交代,血债血偿!
李世民都听呆了,一时间接受不了。
须知以前,李世民最恨王浪军,而魏征始终帮王浪军说话,打掩护。
现如今,王浪军让李世民与魏征变换了心境。
世上事真奇怪!
当然,这不是说李世民不恨王浪军,而是针对这场战争,对王浪军的仇视不同罢了。
沉吟片刻后,李世民俯瞰着站在大殿上愤愤不平的魏征说道:“魏爱卿之言,似乎已把王浪军定为十恶不赦的人。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魏爱卿莫非说错什么了?”
“回皇上,微臣句句属实,恳请皇上派兵征伐无量宫,彰显朝廷军威,维护皇上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决不能让无量宫成为独立王国……”
魏征越说越激动,就差没把王浪军给说死了。
这时,处在大殿左侧的房玄龄插话说道:“皇上,魏丞相所言不差,王浪军确实罪不可赦!
这场战争累死无数,总该有人背锅,让天下人有个泄愤的目标吧?
否则朝廷扛下这份罪责,处理谁都成问题。
毕竟没人有这种本事总导这场战争,背上罪责也没人相信,反受其害,猜疑不定,影响太大了。
这也是损毁皇权尊威的大事,马虎不得。
还请皇上发兵进攻无量宫,为无数惨死的人报仇雪恨!”
“准奏,着令兵部召集将士备战。
特别是参与到这场战争之中的势力家族中人,聚集起来,整合举国之兵征伐无量宫。
若有反抗不遵者,按叛国贼论处!”
李世民听闻众臣一致征伐无量宫的奏报,点头下旨,杀意涌动,是时候一决雌雄了!
王浪军犯了众怒,天怒人怨。
这是王浪军的宿命?
李世民心有所思,一场战争紧锣密鼓的张罗着。
两日后,艳阳当空,三军雷动汇于无量宫周边,排兵布阵,决战一触即发。
由李世民主导的朝廷大军居东,依托山岭结营,对无量宫展开布局。
王泰军团居北,亦是围困无量宫的架势。
而练气士群体转移到无量宫西北,对无量宫形成三方围困之局。
面对这种局面,无量宫军民惶惶不安。
“天啦,几十万大军围困无量宫,还让不让人活了?”
“怕什么,打不了和他们拼了,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最可气的是老爷王泰为什么也要围困无量宫啊,到底为什么?”
“造孽啊,父子相残,这是人间悲剧,何其不幸?”
军民交头接耳的议论纷纭,说什么的都有。
这一切舆论压力全都汇聚到王浪军这里,且站在东丽宫之巅,俯瞰着这一切危机说道:“荣幸之至,都来了,看来我这个俏郎君名不虚传啊……”
“你只剩下臭美了,不知死活,你等着让所有人跟你陪葬吗?”
“公子,无量宫四面楚歌,我们该怎么办啊?”
………………………………
第114章总导决战?
王浪军眼见身边的人人人自危,追问脱险之法,摇头说道!“怎么办,等着看戏就好!”
“什么,看戏?
你确定自己没说错?”
珩贤子一听就炸了,闪到王浪军身前盯着王浪军的眼神问道,气坏了。
眼看着几十万大军围困无量宫,危在旦夕之际,王浪军说出看戏的话,无疑是诛心之论。
这个时候谁有心情看戏?
换句话说,谁看谁的戏?
明摆着的事情,那是外面的十几万人再看无量宫所有人将死之前垂死挣扎的好戏。
而不是王浪军口中自家人看外人的好戏。
相交之下,看戏就是王浪军虐人心,荒诞不经,得了失心疯的疯话。
或者说是死要面子,垂死挣扎,自欺欺人罢了。
王浪军自知珩贤子理解不了自己话中的意思,也不在意珩贤子的愤怒,嫌弃的摆着手说道:“对错在心,你着相了!”
“你什么意思?
谁着相了?明明是你拿话寻开心,换的一丝安慰,慰藉你那受伤的心灵而已。
你就别挣扎了,到死也有人陪你,你赚了,就别拿我们寻开心,说什么看戏的疯话了!”
珩贤子气呼呼的说道,差点崩溃了。
就没见过这种人,油盐不进得令人抓狂。
还能好好聊天吗?
老是拿话噎人,聊天聊死了事小,人都快聊的气死了。
王浪军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对珩贤子不感冒,看不够珩贤子,见了面就针锋相对了。
这会眼见珩贤子恼怒异常,王浪军淡笑着说道:“好一句疯话,那你就当疯话听好了。
若是我说李二会帮我们杀敌,你们会觉得更疯吧?”
“疯子,你是吓疯了,说疯话,偏巧我们把生还的希望交给你,就你这种疯子只会害人害己。”
珩贤子暴怒的指责王浪军,说着话气走了,躲到一旁生闷气。
王浪军视而不见,权当是一只苍蝇飞走了。
不过狄韵看得揪心,信了王浪军的话,又不敢确定的说道:“夫君,李二没死是真的吗?”
“对呀,公子说李二会帮我们杀敌,就是在证明李二没死,差点被珩贤子咋呼忘了大事。
是这样么,公子?”
上官婉儿眼见狄韵一口一个夫君的叫着,心里酸溜溜的,凑到王浪军右侧说道,心神活跃起来了。
须知谋杀帝王的罪过就大的去了。
这份罪名不仅背在王浪军身上,同样压在其他人身上,身心煎熬,寝食难安。
这无疑是一块心病。
好在时间不长,这块心病没能养成绝症,令人绝望。
不过也让上官婉儿不堪重负,背上一世骂名,无疑是生不如死的感触。
这下好了,王浪军把话挑开了,上官婉儿心花怒放的意识到王浪军在布局全盘计划。
要不然王浪军不会说李二会帮无量宫杀敌。
这是暗示,可是有人信吗?
至少上官婉儿都在怀疑王浪军这话的真假,几分真,几分假呢?
关键是那可能吗?
王浪军没有正面回答,左右而言其他的说道:“你们看看朝廷大军与王泰军团联合起来围困无量宫,真有趣。
这其中的隐情才是我所关心的问题。
你们不觉得这很奇怪么?”
“是啊,公爹组建的军团直奔无量宫而来,根本没有进攻长安的意思。
由此可见,其中有隐情。
但这其中的隐情透着蹊跷。
首先,是什么原因迫使王泰军团舍弃主要目标,围困无量宫,上演自相残杀的戏码呢?
这可是滑天下之大稽的大事。33
难道公爹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么?
其次,朝廷大军似乎也没有派兵迎击王泰军团,本身就说不通。
除非他们提前联合了。
否则其中藏有不为人知的隐情。
最后,练气士群体主动让开进攻无量宫的东北两面,让王泰军团与朝廷大军进驻东北两面,围困无量宫。
练气士怎么可能抛弃尊严面子,退居西面呢?
难道说练气士也和他们联合起来了?
那可能吗?”
狄韵举一反三想到这些事情,一颗心欢跳起来,再难安宁了。
这种推测一旦成立,后果不堪设想。
三方联合,围攻无量宫,只怕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架势啊?
不过这其中的蹊跷就耐人寻味了。
是什么人,什么势力促成此局的呢?
首先,李二没有这种能力,不足以震慑练气士屈服于朝廷,也不能压服王泰军团促成此局。
其次,练气士群体的成分太过庞杂,难以齐心合力成势,他们也不屑与朝廷及王泰为伍。
那么他们达成共识成事就更不可能了。
最后,就剩下王泰军团了,似乎更不可能。
那么会是谁在暗中操纵这场决战呢?
那都是狄溥一党一手铸成的战局?
或者说是王浪军的手笔?
狄韵很是怀疑,不确定了。
王浪军微微摇头笑道:“嗯,分析的很透彻,但没什么不可能发生的。
至少战局已成,证明敌人的手段高明。
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不是么?”
“不对,难道这场战局不是公子布局出来的?”
上官婉儿难以置信的问道,总觉着这世上没有人比王浪军聪明,也不能接受这种事实。
在上官婉儿心里,坚持认为王浪军才是总导演。
王浪军没否认,也没承认自己导演了整曲大戏,接话说道:“敌人一直都在设计我露面入局。
入局就背上了一世骂名。
虽然这是他们栽赃陷害我的骂名,但是形成事实就是骂名,污名。
这便于他们胁迫,钳制我其效力,卖命的奸计。
可是我始终没露面,且牵制他们的鼻子到处乱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