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俏郎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俏郎君- 第4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夫人别急,那个黑脸大汉未必就是尉迟恭。

    咱们再缓缓,不着急。”

    王浪军语不对心的安慰夫人,心里怪怪的。

    黑脸尉迟恭都出动了,看来李二是下了狠心啊。

    就是不知道李二打的什么主意?

    于是乎,王浪军夫妇处在树丫上干着急,苦等奇迹发生。

    就在这时,无量宫爆发了最猛烈的战斗。

    “轰轰轰,咻咻咻”

    数万人集火攻击五行阵气罩,荡起一阵阵火花四溅。

    斜阳夕照,五行阵周边溅射出金灿灿的光芒。

    集合了十万人的喊杀声,只把无量宫震荡的颤抖不宁。

    无量宫内部,珩贤子处在东丽宫之巅,俯瞰着聚在广场上乱哄哄的军民,心乱的徘徊在楼顶说道:“完了,完了,李二发疯了,他一定是下旨了,才让民众与朝廷大军殊死进攻无量宫,再这么下去,五行阵也扛不住啊?”

    五行阵的运转,取决于无量山山体内的灵气泉眼供给能量。

    不过泉眼里的灵气有限,不可能长期攻击五行阵的运转。

    这源于无量山是天阵当中的一个节点,能量源泉,但天阵失去灵性,或者说整个天阵没有激活,导致无量宫的天阵节点没有灵气补充,变成独立难支的死泉。

    绕是灵气泉眼有自我恢复灵气的能力,但恢复灵气的速度赶不上数万人一直攻击的消耗量,导致此局。

    如今,五行阵被人攻击得摇摇晃晃,濒临溃散,崩碎边缘。

    英子也知道这个情况,眼见珩贤子在眼前晃悠,心烦意乱的说道:“你别转了,再转就把我转晕了。

    依我看你还是走吧……”

    “什么,你让我走,走到哪去?

    再说了,我既然答应王浪军守护无量宫,哪怕是战死在无量宫里也不会离开的!”

    珩贤子一愣止步,转向英子失声说道,走,往哪走,走的了么?

    无论是站在仁义道德上,还是处在威慑军民,稳定大局的位置上,珩贤子都不能离开。

    否则会出大事。

    毕竟内部出问题,根本没法防备。

    珩贤子若是走了,王浪军的家人,乃至英子等等所有人的性命,就没有人能够保护了。

    这无疑是自杀式的出走。

    珩贤子自是不敢擅离职守了。

    否则珩贤子早就去请师门中人赶来支援无量宫了。

    “可是你不走,不去请援兵前来支援无量宫,大家都得死啊……”

    “不行,我走了,你们死的更快……”

    婆罗花,
………………………………

第96章婉儿谋略

    珩贤子与英子正在为走留的问题争论不休。

    二人的观点不同,但为了维护无量宫安全的目的是一样的。

    这时,上官婉儿从楼道里撩罗走上楼顶,在走近珩贤子二人之际说道:“珩贤子前辈大可离开无量宫,寻求援兵前来解救无量宫的危局。”

    “嗯,你什么意思?

    莫非你想陷我于不仁不义之境?”

    珩贤子寻声望去,瞅见上官婉儿笑盈盈的走来,原本动怒的心情消了一多半。

    不过珩贤子还是不能接受上官婉儿的提议。

    离开无量宫,让所有人处在危机之中,他珩贤子说什么都不答应。

    但英子却与珩贤子的想法完全相左,接话说道:“就你仁义,就你大义凛然是吗?

    难道别人就没有仁义之心,对无量宫没有维护之情吗?

    别把自己看成至高无上的皇上,自命不凡?”

    “呃,我成皇上了?

    哈哈,这是我听到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话。”

    珩贤子一愣转向英子笑道,倒是缓解了一些紧张的气氛。

    似乎一下子回到从前,无忧无虑而玩世不恭的心境。

    释然了这些日子紧绷的心绪。

    也许是上官婉儿参与进来,无形中减轻了珩贤子与英子的负担。

    可怜他们二人没有管理过势力,这次是伤神费力。

    再加上动乱连连,战斗不断,越发刺激,加重了他们二人的心理负担。

    这人吧,心神压力过大,又绷得太紧,迟早会出问题的。

    他们二人就是这么个情况。

    眼下,上官婉儿的到来,又替他们拿主意,打破了他们紧绷的心弦,也就放飞心神了。

    上官婉儿处在无量宫里观察他们的言行好多天了。

    之所以没有出头打理无量宫上下的事物,实际上上官婉儿在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判断他们的动机与心性。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上官婉儿在王浪军离开无量宫之后,心气神都萎靡不振,根本没心思管理无量宫里的事物。

    若非最后得知王浪军活的好好的,上官婉儿有可能会郁郁而终。

    自那以后,上官婉儿所幸不再管理事物,转为暗中守护无量宫,也就开始监视珩贤子与英子。

    目的在于不放心他们二人的动机。

    或者说上官婉儿要替王浪军守护好无量宫里的一切,不让任何人侵犯无量宫的利益,替王浪军看家。

    因此,上官婉儿自是对他们二人不放心了。

    这不,眼看着珩贤子与英子遇到难处,乱了方寸,上官婉儿立马赶上来出主意,接话说道:“行了,其实你不当皇上也不行了……”

    “啥,你什么意思,把话说清楚了?”

    珩贤子一惊跳起来嚷嚷,吓坏了,这是要干嘛啊?

    当皇上,就自己,珩贤子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说珩贤子的师门规制严苛,杜绝了珩贤子涉世入朝为官的条款,违者清理门户。

    单论皇上成天处理不完的奏折,让珩贤子去批阅奏折,还不如杀了他来的干脆。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上官婉儿这么说了,又怎么能不让人震惊呢?

    上官婉儿眼见他们二人吓坏了,莞尔一笑道:“哟,怎么了,听你这口气,让你当皇上都不乐意了?

    你可知道这天下有多少人做梦都想当皇上?”

    “不是,别人想当皇上管我什么事?

    我在你眼里就那么俗,俗的染上了俗世的权贵之气,让你误会我珩贤子想吞并无量宫是不是?

    什么当皇上,你的意思就是在试探我对无量宫的动机?”

    珩贤子生气了,板着脸盯着上官婉儿低声呵斥,冤死了。

    就知道会这样。绝世唐门 fo

    这都是王浪军惹出来的好事。

    要不是王浪军拍拍屁股走人了,把无量宫留给自己打理,哪里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别说珩贤子动怒了,就算是英子也被上官婉儿的话气到了,呵斥道:“上官丫头,你几个意思啊?

    你知不知道这种话是在侮辱我们的人品,可不是小事。

    希望你把话说清楚了,别闹出误会对谁都不好?”

    “哦,确实有误会,但误会的也是你们自己吧?

    第一,你们两位高高在上,无论说话还是做事都是我行我素的,从未与无量宫里的人商讨过对吧?

    当然,你们遇到大事,也曾知会过主母王妈。

    但知会一声算什么?

    在你们看来,是让主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仅此而已。

    可是你们忽略了别人的感受。

    只怕在主母心里不是滋味,怀疑你们霸占无量宫也不稀奇。

    你们说是谁误会了?

    第二,你们这种独断专行的行为,自我孤立起来,让军民心神不安,自是乱哄哄的了。

    若非公子打造出一大批死士处在最外围,接近五行阵气罩的位置上,守护着军民的安危,整个无量宫里的人早就哗变了。

    这是上下离心的误会。

    完全有你们一手造成的,没错吧?

    第三,你们缺乏料敌先机之能,没有在敌人围困无量宫之前,做出应有的防护措施。

    或者说你们当时没打算长期守护无量宫。

    以为公子会很快赶回来主持大局。

    以至于你们错失良机,未能对无量宫布局防守,请求援兵固守无量宫。

    这是你们一手煮成的误会。

    第四,我让你当皇上,其实是想让你去皇宫把皇上掳掠过来做人质,要挟皇上解除围攻无量宫的大军。

    这对于你来说很容易。

    当然,这件事情要秘密进行,最好乘夜潜入皇宫,在掳掠皇上之际让皇上在皇宫布局,制造敌人掳掠皇上,要挟皇上禅让皇位,约定三日后齐聚皇宫执行。

    如此一来,你不就做了一回假皇上吗?”

    上官婉儿在他们二人之间来回的巡视着说道,说的有条不紊,有理有据的。

    一席话就把珩贤子与英子说傻眼了?

    关键是这些问题,他们二人从来都没有想过。

    一时之间真是脑阔疼。

    不觉间意识到做管理者的难处,似乎要面面俱到,否则就像他们现在这样,尴尬死了。

    不过问题有缓急,珩贤子抛弃了尴尬的一面,焦急的抓着脑壳说道:“掳掠皇上,还让皇上布局,栽赃陷害敌人,这算什么事?

    关键是目的何在?

    这对我们无量宫有什么好处啊?”

    “对呀,上官丫头,你把话说清楚了,别藏着掖着,让我们心里窝火,很难受的。”

    英子也听糊涂了,根本不知道上官婉儿想干什么?

    总觉着这是添乱,越闹越乱,还怎么收场?

    须知把皇上掳掠到无量宫,就会暴露无量宫很多秘密,这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

    再说了,请君容易送君难。

    这都皇上算计到禅让皇位的境地,也就是把皇上得罪死了,无量宫何以自处?

    王浪军何以自处?

    那皇上李二又该怎么办,怎么想?

    总之这个善后的工作无法解决,英子与珩贤子自是不答应这么干了,那是自找麻烦。

    “哈,瞧你们吓得,比我这个弱不禁风的女子都要不堪,至于么?”

    “喂,上官丫头,你别站着说话不腰疼,掳掠皇上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是作死的节奏……”
………………………………

第97章理性中的煎熬

    “哦,我的话这么让人难以理解么?”

    眼见珩贤子与英子二人急了眼,上官婉儿巧笑嫣然的说道,就跟没事人似的。

    不过上官婉儿心里并不好受。

    毕竟在上官婉儿心里,珩贤子与英子靠不住。

    这不是武力高低的问题。

    而是珩贤子与英子二人的处世,处事方式,让上官婉儿不放心公子的无量宫交到他们二人手中,败坏沦丧消亡。

    就像现在这样,无量宫面临危局,他们二人一筹莫展。

    这可不是当权者,主事人该有的作风。

    关键是事已至此,他们二人还不知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思广益,寻找破局良策。

    哪怕是他们明知道上官婉儿有才能,也没有找上官婉儿出谋划策。

    这种心态就不符合管理无量宫。

    否则就是在葬送无量宫的未来,让军民失去信心而崩溃离弃。

    届时全完了。

    因此,上官婉儿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无量宫的困境,解决积压在军民心神上的诟病,上官婉儿的压力山大。

    当然,做这些事情,是上官婉儿唯一可以不去想公子,得相思病。

    以及做出成绩来,好让公子回归之日,知晓她上官婉儿为公子所做的一切,都是发自肺腑,无怨无悔的事情。

    这就是上官婉儿想要展现给公子的情意。

    不过这个解决一切危难的良策可不好构想。

    为此,上官婉儿没日没夜,茶饭不思的思虑着对策,直到此时才下定决心,献计犯险。

    整个计划在于犯险二字。

    不过珩贤子不理解,急得团团转的说道:“你这丫头说什么废话啊?

    要是能理解你的意思,我们还问你干什么?”

    “嗯,那好吧,我给你们解释一二。

    第一,掳掠李二虽然冒险,但是李二一旦失踪,势必惊动天下。

    这就取到了围魏救赵的效果。

    届时,围困无量宫的大军,得知李二失踪的消息,必定收兵赶回皇宫寻找李二的下落。

    同时会惊动有些人谋朝篡位。

    也会引发敌势力云集长安城,图谋不轨。

    毕竟天书还在皇宫之内,是所有人的最终目标。

    因此,这是一劳永逸,既能解决无量宫的困境,又能把敌人的视线引到皇宫大内的一举多得之计。

    第二,掳掠李二,实质上是在保护李二的安全。

    李二在这场战争中的危机,不亚于公子的危机,也是众矢之的之一的人。

    那么李二消失不见,连同天书也不见了,会发生什么呢?

    很显然,打天书与皇位主意的人都会冲入皇宫探查虚实,争夺天书与皇位。

    毕竟这些人不知道天书消失了,在打天书主意的驱使下,都会云集于皇宫大闹一场。

    这就把敌人诱出来了。

    如此一来,就转移了敌人针对,算计与栽赃陷害公子的危机,堪称移花接木,诱敌入瓮之计。

    第三,练气士来无影去无踪,会成为盗走天书的嫌疑者。

    那么这趟水就搅混了。

    混水摸鱼就成为所有打天书主意的人的念想,自是会蜂蛹而动,彼此仇视争夺,不愁敌人不上套。

    这就是掳掠李二,致昏李二让其昏睡几日,就能反败为胜的策略布局。

    总之,掳掠李二使其昏睡过去,就能让整个朝堂失控。

    继而引发暗中作祟的势力相继浮出水面。懒人听书 

    如此一来,整个局势恶化到自相残杀的境地,此为祸水东引,便于我们伺机渔利。

    这是李二不念旧情,不能平息战乱该有的一劫。

    当然,李二的劫难,唯有你珩贤子才能办到,使其昏睡过去,你再把李二掳掠到无量宫密室里,当货物存放好了。”

    上官婉儿坐到凉亭中的石凳上,环视着他们二人仔细的解说。

    只不过战场瞬息万变,纵使算计周全,也难免会出意外。

    当然,有计划的行动,比起盲目无知的瞎撞,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至少上官婉儿知道,针对珩贤子这种人,不给出一个完善的计划,珩贤子不仅不会去执行,而且还会一意孤行的办错事,逼着上官婉儿为其出谋划策。

    珩贤子听傻眼了,愣是找不到破绽。

    但作为修道之人,尚有师门规制管束着德性,珩贤子怎么可能干出掳掠皇上的事情,触犯门规?

    可是上官婉儿没有迫害皇上的意思。

    反而是假借掳掠皇上的事实,诱捕制乱天下的罪人。

    严格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这就像是善意的谎言一样,让珩贤子陷入苦恼之中,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听从上官婉儿之言,去掳掠皇上诱敌入瓮?

    绕是一向能压制珩贤子的英子,这会儿也不敢多言了。

    英子知道这种事情关乎珩贤子的未来。

    无论是涉及到珩贤子的师门规制,不可触犯,还是干系到珩贤子的心境,修炼问题,都不容许别人插言。

    否则就会影响到珩贤子的决定,在心神上烙印下不可磨灭的遗恨,只怕会成为珩贤子进阶的魔障。

    因此,这件事情除了珩贤子自己做决定,谁也帮不上忙。

    上官婉儿眼见珩贤子陷入纠结中,不顾英子使眼色的阻止,冷声讥讽道:“珩贤子,枉你自誉清高,素以仁义自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