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起码他为狄溥创造了祸害天下人的先决条件,实乃帮凶,罪该处以极刑。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转移家人,传承香火了。
这也行就是上层人之间的博弈,一步错满盘皆输,就连家人也会受累。
虽然他只是一个敲边鼓的角色,但是参与到上层人的战争之中,难免是一样的下场。
因此,他根本就不相信王浪军会放了自己。
而王浪军此刻把他交给李二,或许可以平息李二对王浪军的误会,与王浪军联合起来抗敌。
这对打赢这场战争至关重要。
可是王浪军根本没有杀他,抓他去平息李二的误会的意思,让他猜不透王浪军的动机?
难道王浪军真的大发善心,放他回去保护家人?
谁信?
别说王浪军现在处在极度危险之境。
就算王浪军重情重义,也不会放了他这个敌人吧?
须知王浪军睚眦必报的性格,对敌人,放过谁?
没有吧?
王浪军似乎猜到他在想到什么,不屑的说道:“嗯,你别怀疑我的动机不纯。
当然,我要你回到狄溥身边,自然要你迷惑狄溥的视线,拖延时间了。
理由你自己想,总之你不能让他知晓大唐境内的乱局就行了。
当然,我还在迷魂大阵中苦苦挣扎,你记住了,这一点很重要,懂么?”
“呃,真的吗?
您就不怕我在狄溥面前暴露您的行迹,破坏您的计划?
要知道您一旦泄露行迹,一切努力都会付之东流。
您舍得,还是另有打算?”
袁天罡懵逼的问道,来了精神。
他一改萎靡不振的身心,像打了兴奋剂似的,站起身来想把王浪军看清楚?
看清王浪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毕竟王浪军从迷魂大阵之中暗度陈仓,跑出来反制敌人,几乎是变被动为主动,且处在暗中控局,渔利。
这种战法对王浪军很有利。
可是一旦狄溥知道王浪军的计划,岂不是全完了?
这才是袁天罡不相信王浪军的地方,王浪军放他走似乎说不通?
那么只能说明王浪军别有用心。
似乎是王浪军算准了他会对狄溥说与不说王浪军的行迹,玩心理战,看扁他整个人了?
这算什么?
宛如大人虐小孩子一样,全方位掌控的蹂躏,戏谑。
失败,挫败,太欺负人了?
这怎么可能呢?
袁天罡真心不爽,来火了。
王浪军懒得理他,在空中蒿草松开捆绑袁天罡的脚脖之际,牵制夫人的手,转身就走着说道:“你随意就好。
不过我要提醒你一句,不要再回大唐,你好自为之吧。”
“呃,您走了,真的就这么走了啊?”
袁天罡其实想冲王浪军嘶吼,你太欺负人了,给我一个痛快,让我去死吧?
没有这么欺负人的。
这是让自己生不如死啊!
他的心思明了,印证了他败的一塌糊涂的心境。
关键是连带他未来的命运走向,似乎都被王浪军看透了?
可是这还不够狠。
最狠的是诛心,王浪军似乎算准了他回去面对狄溥会怎么选择,让他自己都开始怀疑人生,扎心了。
相对于他的心灵挣扎,狄韵亦是不懂夫君放走袁天罡的用意,在行进中侧眸着夫君的侧脸问道:“夫君真的要放走袁天罡么?”
“为什么不放他走呢?”
王浪军浑不在意的笑道,一脸的惬意。
看上去很开心,就像是打了一场打胜仗似的,高兴坏了。
狄韵越发不解的说道:“这还用说么?
放走袁天罡就会破坏我们的机会,至少有一半的几率破坏计划。
再说了,我们若是把袁天罡交给李二,不正是解除无量宫遭遇各方势力围攻的契机么?
至少可以让李二撤走围困无量宫的大军。
无量宫就安全了,便于我们暗中行动,逼出敌人伺机而动。
这样做不是最好的反制方式么?”
“嗯,夫人分析的很透彻,也都说在理上。
只不过夫人忽略了狄溥的野心,也高看了袁天罡的能力。
总之袁天罡为了落下一个好名声,以及保护他的家人,这辈子就这样了。
他除了帮我们迷惑狄溥,落下好名声之外,别无选择。
当然,袁天罡若是发疯的与我们作对,其实正好搅局,或许效果更好。
毕竟这场战争参与进来的势力太多了。
多得我们应付不过来,需要利用外力借力打力。
相对来说,我在意的是狄溥的真正目的,懂么?”
王浪军看透了袁天罡的处境,故意放走袁天罡当搅屎棍,效果一定够味。
而银鹰在弹汗山监视着袁天罡与狄溥的一举一动,根本不怕袁天罡向狄溥告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来不及反应。
这就上了一道保险环,袁天罡告密也就不足为奇了。
倘若袁天罡告密,让狄溥知道他的行迹,急匆匆的杀过来,或是改变计划,就中了他的打草惊蛇之计,在狄溥暴露动机的情况下进行反制行动。
因此,这是他的双簧计,无论哪一种都不介意,只存在应对措施与打法不同罢了。
“啊,那狄溥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啊?”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
第90章不着急,看戏
“夫君,你怎么能这样啊?”
狄韵嗔怪的跺着莲足,跟随夫君向前走着说道,很是担心。
结合狄溥是狄家子弟,暴露身份就会让狄家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促使她的一颗亲情心凌乱了。
王浪军也知道她在担心什么,笑着劝慰道:“夫人别想多了。
其实狄溥的身份是个迷。
不到最后,狄溥是不会公然暴露身份的。
因此,狄溥不会自报家门,让人针对性的布局,反制。
夫人也就没必要为家人的安危担心了。”
“好吧,妾身知道了,可是我们现在去做什么?”
狄韵自知轻重缓急,不敢在天下动乱之际顾念私情,转移话题说道,想知道下步行动。
她也就把夫君放走袁天罡的事情抛之脑后了。
当务之急是解除无量宫的困境。
还要让民众不再毁谤王浪军的名声,平息战乱,方可诱敌现身,伺机反制敌人。
否则一切皆休。
可见难度系数太高了。
至少她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一筹莫展。
王浪军与他携手越过一道山脊,顺着正阳照耀的树林坡度向下奔行着说道:“我们回去看戏就好。”
“啊,看戏,夫君确定没有说错话?”
狄韵听得一愣,无形中止住了奔驰的脚步,差点被夫君拉倒在地上,趔趄着继续奔行着问道。
看戏,这太不了思议了。
再说了,哪有戏看?
看什么戏啊?
一头雾水,她感觉自己的脑瓜子秀逗了?
王浪军在调整夫人跟随自己奔行的节奏之后,避重就轻的分析道:“其实夫人最该考虑的问题是谁最着急上火?”
“哦,难道不是我们最着急上火,继续破局自救么?”
狄韵懵了,如实回答,只不过说的中气不足。
在这一刻,她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出了问题,难道自己想岔了?
要不然夫君不会这么问话?
她觉得自己跟不上夫君的脉搏,有些羞愧,好气哦!
她气自己不争气,不能帮助夫君分担压力,感觉自己很没用,气呼呼的懊恼不已。
王浪军无奈的摇头说道:“夫人别多想,正因夫人有一颗仁心,不希望无量宫军民与民众受到伤害,无形中偏移了思路。
夫人当知道无量宫有五行阵守护军民的安全。
军民一时半会不会有危险。
这也正是我们检测五行阵的防护强度的最好时机,直接关系到我们夺取第二,第三,乃至更多灵气泉眼布阵防护的大事,必须经历的过程。
何况珩贤子不是吃素的,他会保护军民安全的。
相对来说,可能只有我会被天下人栽赃陷害,背上黑锅。
不过这不重要,我不在意这些虚名。
相反,我的处境比李二强多了,不是么?”
“好的吧,是妾身想岔了。
可是妾身也不觉得李二比夫君的境遇更惨啊?
李二不是下旨征伐无量宫,一心助纣为虐,让夫君背上黑锅,骂名,伺机渔利么?
李二怎么可能过的比夫君惨?”
狄韵还是不信的分析道,很担忧夫君自此背上骂名过日子,那该怎么办?
她也知道名声对夫君来说,不在意。
然而,现在的她不得不考虑子女的未来,总不能让子女背上父辈人的骂名,过着人人喊打的日子吧?
须知父辈人不可能守护子女一辈子的。
生老病死阻拦不了。
那么即便是王浪军闯下的威信,威慑力有多大,也只能震慑生前的人,死后哪里还有什么威慑力?
相反,王浪军对天下人的威慑力过大,在死后只会让人反弹这种压迫力,变成刮骨刀,为难王浪军的子女。
这就是人性。
若是她没有与王浪军发生墨水湖底鱼水欢的事情,她也不会想得这么深远,顾及子女受害。
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显然,王浪军没想这些事情,再次反问道:“夫人说的都没错。
但别忘了李二派兵进攻无量宫,正是皇宫空虚的时候。
这难免不会让敌人有机可乘。
再说了,只怕李二身边无官可用,众叛亲离了。
同时,李二面临着国破家亡的危机。
哪怕是李二渡过难关,也要面临饥荒,失去民心,失天下的危机。
那么李二岂不是最该着急上火的人么?”
“夫君的意思是有人谋朝篡位?
可是那可能么?
毕竟当务之急是铲除外来的敌人与修道门派的人。
唯有做好这件事情,朝中谋反的人才能谋朝篡位,坐稳江山。
否则他们会被外人灭杀一空,根本不能成事。”
狄韵不相信的说道,总觉得夫君太过淡定。
乃至于是麻木的行为。
这种情形让她不安,她生怕夫君变成冷血的人,不顾民众的死活,让天下人继续动乱,自相残杀。
这个苗头让她难以接受。
王浪军可不知道她在想什么,摇头说道:“夫人当知道一个道理,民以食为天。
而民众没得吃,就会吃人的。
因此,民众会吃死李二,懂了么?”
“妾身不懂,只觉得尽早结束这场战争,免生伤亡太过……”
“好了,我们赶回去看李二的好戏,一切都明白了……”
王浪军夫妇二人争论着向无量宫奔行,似乎认定了李二的尴尬处境。
……
长安城,皇帝,金銮殿上,争议正烈。
“启奏皇上,十几万人围攻无量宫未果。
其中,以火攻无效,水攻不进,射箭不透,即便是聚集了数万人用刀斧砍伐五行阵气罩,都没有任何效果。
这种情况,依据处在五行阵外面的先天高手,硬憾气罩无效之后透露,五行阵凝聚出的气罩,依靠无量山山体内的灵气泉眼供给消耗,源源不绝。
持续下去,我们也攻不破五行阵气罩。
关键是拖延下去,乱民会从南北夹击到长安城,危机临头啊?”
魏征出班跪奏,期望皇上回心转意。
只不过其他文武大臣一致反对,让魏征的奏章变得毫无意义。
反到吵得李世民愤怒的站起身来说道:“够了,朕就不信邪,集合了一大批先天高手,搭配十几万人潮攻不破五行阵。
传旨,不间断的攻击五行阵……”
“报,北方战报,各地贵族势力遭遇袭击,洗劫一空,损失惨重,十室九空……”
李统领急匆匆的奔进金銮殿跪奏军情。
可谓是一语惊人心,令文武大臣乱了方寸,怎么会这样?
须知贵族势力,无论哪一家都拥有自保之力。
特别是在民众染上瘟疫发狂,根本不可能形成一股团结的军队,也就无法攻破贵族势力的庄园城堡了。
可是如今听见了什么?
听见贵族势力都被人洗劫一空,出大事了?
“皇上,势力家族遭人洗劫一空,必有隐情,不可不防啊!”
“启奏皇上,这一定是王浪军对朝廷杀了一个回马枪,干的好事,下旨迎头痛击王浪军叛贼吧!”
………………………………
第91章自作孽不可活啊
“什么,王浪军组织的叛军?
他从哪里招来十几万叛军,你们告诉朕,这么多叛军从哪来的?”
李世民惊怒的环指着众臣嘶吼,彻底傻眼了。
前一刻,他还下旨三军不间断的进攻无量宫,誓要攻破五行阵的防护罩。
一旦攻破五行阵,就能执掌无量宫,赢得一份生机。
最不济在攻破无量宫之后,没有抓到王浪军与其家人,传扬到敌人的耳中,会是什么效果?
显然,敌人肆意挑拨他与王浪军死磕的计划落空了。
那么敌人就会与他摊牌,开战了。
要不然敌人整出这么大的阵仗图什么?
何况他手中还掌握着天书,以及大唐江山,是敌人必须争夺过去打造军团征伐世界搜寻到光团,才能开启传承天书。
为了这个目的,敌人一定会打上门来。
只不过他没有时间拖延下去,让自己失去民心,失去一切。
因此,他才不得以的将计就计,表面上被众臣逼宫,下旨三军进攻无量宫,让众臣得逞暴露更多情报。
以便他对众臣秋后算账。
这也是诱敌之计。
只不过这样做,他又黑了王浪军一回,设想着让王浪军替他背上一切罪名。
原本计划进行的很顺利,成功在望。
胜利的曙光已经照亮了他的心神。
可惜他迎来王浪军十几万叛军的情报,情以何堪?
这不是打脸吗?
尊严面子丢尽了。
但这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重要的是他搞不清楚王浪军从哪里招来十几万叛军,反扑朝廷?
这意味着他一败涂地。
因为敌人尚且不知是谁,且组织民众人潮涌向其他州郡,并向京城逼近。
如今再添上王浪军的叛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试问他拿什么阻挡这两股敌人?
这且不说。
需要说的是他要面对毁谤,栽赃陷害王浪军的事实。
毕竟王浪军从北方率领十几万叛军向长安逼近,打破了他安排人造势,黑王浪军背锅的局势。
一旦所有人知道这个消息,他何以自处?
是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那是肯定的。
届时,傻子都明白他在黑王浪军,自是会对他这位帝王失望透顶,不用在打仗,他已经失败了。
失民心,失天下。
这不是他所能承受的事实。
问题是这个事实一旦形成,就是他的末日,殃及李氏满门,都得死啊!
怎么办?
他急疯了,自是对众臣动了雷霆之怒。
众臣人人自危,跪地磕头,噤若寒蝉,吓坏了。
皇上要杀人了……
魏征也有这个直觉,本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