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泰在不经意间成为所有人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有些不可思议。
不得不说,世上事很奇妙。
刻意而为,多半不如意。
但有些收获,总在人性魅力下悄然酝酿而成。
其中的因果得失,谁又能说的清道的明呢?
这时,晁通喘息着缓过劲来,沙哑着嗓子说道:“刚才从草原上来了一男一女,二人皆是一头玫发,穿的花哨。
包括他们说出生硬的京腔,里里外外透着外族人的气息。
但他们带来一大包药粉,声称药粉可以克制疫情。
并激将我们用药粉救人。
没想到我们刚刚找了十个外族人试药,让试药的人发了狂。
引发将士们追杀本官……”
“呃,他们要杀你,你就往我这里跑,几个意思?”
王泰不乐意了,但听出晁通话里有话,故意找茬呵斥,给将士们出气。
他的人生病了,但心智健全。
冥冥中意识到什么?
特别是他从晁通一再强调那对玫发男女的妆扮,总觉得怪怪的。
再加上晁通的眼神,伴随说话闪烁不定,必有隐情。
这让他心底里泛起了希望的曙光。
晁通察觉自己暗示王泰的举动成功了,着急上火的说道:“本官几个意思你还不明白吗?
你应该知道边关将士面临饿死的危机。
这种危机全拜你儿子王浪军所赐,你觉得自己不该王浪军犯下的错误说的什么吗?”
“哦,你这是倒打一耙,想拉我做垫被的,安的什么心?”
王泰听明白了,但没有直接应下晁通的招数,反而愤怒的呵斥,做戏做全套。
晁通眼见将士们愤怒的瞪着自己,视而不见的看着王泰说道:“本官一心为所有人声张正义。
想为王浪军犯下的错误,让你替王浪军承担。
这是一包药粉,由你亲自试药。
若是试药而死,为王浪军犯下大错抵命。
若是试药成功……”
“滚,你不能让王泰试药,山下试药的人都快死了,快滚……”
“玛德,晁通贼子,你想害死王泰,让我们成为王浪军的敌人吗?”
将士们怒而声讨晁通,但王泰拦阻在队伍前面说道:“大家安静,听我一言。
我确实要为我那逆子犯下大错给大家一个交代,我答应试药。
无论生死,都与大家无关……”
“啊,不要啊,你不能试药死在这里……”
“不要,你是我们活下去的希望,不要试药……”
………………………………
第72章困境
“唳”
银鹰在王浪军夫妇二人的注视下振翅高飞,去执行骚扰黑衣人一党的计划去了。
至于银鹰会面对什么压力,暂且不清楚。
不过肯定是一场持久性的恶战。
毕竟银鹰要应付无数练气士的追杀,只怕是危机四伏的战斗。
狄韵眼见银鹰消失在正午的阳光下,担心的说道:“夫君,银鹰回返弹汗山骚扰敌人,只怕凶多吉少。
不如召唤金鹰去协助银鹰,或许还能与敌人周旋一段时间。
否则银鹰一旦被敌人设伏谋害了,对我们的计划不利啊?”
“或许夫人说得对,但金鹰现在正在帮助薛仁贵他们转移过来,帮助为夫那濒死的父亲救助染上瘟疫的民众。
在这场救人的行动当中,缺少金鹰震慑人心不能成事。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再说吧?”
王浪军何尝不知道派遣银鹰骚扰敌人,拖延时间,其实就是让银鹰去送死。
毕竟银鹰的智力远不及奸邪的敌人。
一旦敌人设计银鹰,极有可能圈杀银鹰。
不过银鹰若是不回去骚扰敌人,对整个计划行动构成威胁。
首先,敌人发觉没有金银双鹰骚扰他们,势必会怀疑他王浪军不再迷魂大阵之中。
这是很浅显的道理,敌人不可能不生疑。
加上敌人来了援兵,不知道是些什么人,他们助长了黑衣人一党的气焰,会是依仗异宝护身,钻入迷魂大阵之中查探他是否被困大阵之内,岂不坏事了?
但银鹰不停地骚扰敌人,就给敌人制造出乱局。
敌人无论是堤防银鹰的袭杀,还是误以为银鹰拼死护主,从而不会生出他不在迷魂大阵之中的想法,都是势在必行的牵制方式。
对此,他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他总不能留下银鹰,让敌人生疑入阵,发现他不在大阵之中,悍然追击而来,他拿什么抵达这股强大的敌人?
何况敌人来了援兵,迫使他更加不能让敌人得知他移花接木的把戏,以免导致满盘皆输。
至于他让金鹰去支援银鹰,此计可行。
不过金银双鹰一旦全部离开他的视线,他就没有传递消息,辅助保安队布局敌人的助力了,仗就没法打下去了。
总而言之,他没有大军正面对敌的实力,就必须掌握军情信息,为斩首行动做准备。
说白了就是伺机促成敌人入瓮,逆转乾坤。
这就需要掌控天下的情报。
至少也要锁定几个关键人物的动态,让他判断局势,做出正确的反制行动。
否则他没有神仙能掐会算的能力,拿什么反制敌人?
无形中让他陷入困境,危机四伏之境。
狄韵明白也知道这些情况,但还是担心银鹰牺牲得太快,导致整个计划的失败。
不过她眼见夫君决定了对敌方式,侧眸着夫君淡笑的俊脸说道:“那好吧,我们就期待银鹰不要中了敌人的圈套吧。
如今我们面对的问题是瘟疫。
夫君没有什么对妾身的说的吗?”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她的心神。
不过这会儿,她似乎想到夫君似乎已经找出克制瘟疫的方子了。
就像那些给隔离区的人的药粉。
药粉是她们在回归的路上,采药炼制而成的。
对此,她没有抱什么希望,眼睁睁的看着夫君炼制药粉,一个没问,一个没说,很默契。
对她来说,若是一再追问夫君克制瘟疫的方子,似乎是在扎夫君的心,明知道没有希望还问什么?
何况她看见夫君采药,炼药,误以为夫君炼制药粉缓解疫情而已。
于是她就没有追问夫君克制瘟疫的事情。
唯有在心里干着急。
但现在不一样了。
因为她发现夫君让薛仁贵率领保安队前来协助公爹救援染上瘟疫的民众,说明什么?
说明那些药粉可以克制疫情。
要不然,依据她对夫君的了解,决计不会让保安队全员奔赴疫情之地,染上瘟疫送死的。
所以她喜忧参半的追问夫君药粉的事情,生气了。
王浪军微微低头,瞅见夫人气鼓鼓的俏脸,微微摇头说道:“哈,夫人是在怪为夫没有事先告知夫人,为夫已经找到克制疫情的法子了,是么?
好吧,夫人别生气了,其实不是夫人想的那样。
首先,为夫在被困迷魂大阵那会儿,就开始怀疑黑衣人一党用什么制造瘟疫害人的。
这个问题其实自从为夫治愈不了瘟疫就开始形成的。
而为夫抵达弹汗山,被困迷魂大阵之中,冥冥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再经为夫催生草木抵御黑红烟云的侵袭,总觉着那火道人与制造瘟疫祸害人的事情有关。
毕竟火道人的师兄弟,联合布阵克制为夫,可谓是煞费苦心,针锋相对。
若是为夫拥有催生草木防御的能力,早就被他们克制死了。
其次,既然他们的灵根对为夫有克制效果,为夫怀疑他们用自身的灵力制造瘟疫害人,让为夫无法治愈。
这是属性相克的根源所在。
也是黑衣人一党算计为夫的主因。
只不过这些事情都是为夫的猜疑,没有实证证明这种猜测。
然而,为夫在归途中,利用对黑红烟云特性的深入了解,与用药物去克制那种黑红毒气,察觉出与疫情相同与相克的药性。
最后,为夫确定了黑衣人一党制造瘟疫的来源,取自火道人师兄弟的灵力。
灵力为练气士拥有,针对普通人自是滴滴见效,让人发狂致死。
那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的灵力。
因此,为夫直到接近边关才完成了克制瘟疫的研发成果,夫人就不要再生气了?”
“哦,好的吧,这是大好事,妾身高兴还来不及呢,哪里会生夫君的气啊?”
狄韵顿时眉开眼笑的靠在夫君怀里,缓步向前走着说道,害羞了。
她觉得自己想多了,又对夫君不够细心,没有发现夫君一直都在为攻克疫情而努力的事实。
结果还冤枉夫君,让她羞愧难当,不敢见人了。
王浪军一笑而过,不在意的说道:“夫人不生气就好了。
我们当务之急不是考虑疫情的事情。
这些事情可以交给保安队来执行,救人,扩军,笼络人心都不耽误。
而我们要面对大战风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啊?”
“呃,莫非夫君不打算下江南,查出走水的内幕?”
“想啊,不过正面,主战场必然会在李二身边爆发,迫使我们不能离开主场,怎么办?”
………………………………
第73章迷雾重重
王浪军夫妇在商讨反制敌人无从入手的纠结中,向薛仁贵等人接近。
而这个时候,暂时被所有人抛弃的边关将士,心如死灰的看着王泰服下药粉,口吐黑血倒地翻滚的惨相,都吓坏了。
完了,王泰要死了?
王泰死了,王浪军回来会杀人的?
不过好在大家都要被瘟疫害死,不怕王浪军回来报复了。
可是心里为什么这么不甘心啊?
绕是现在看着王泰吐血欲死,面临王浪军回来杀人的危机,这心里还是想见王浪军?
为什么会这样呢?
看来还是不想死,盼望着王浪军赶回来救人?
纵然王浪军回来会为王泰报仇杀人,心里也抱着侥幸心理,期望着王浪军的回归?
这是人贱无敌吗?
可能为了活着,人不贱一点,就没有活下去的勇气,反被瘟疫带来的恐慌给生生吓死的。
毕竟大家早已指望不上那高高在上的皇上了。
皇上早已放弃边关将士的死活了,为什么?
边关将士的不甘,汇入王浪军夫妇赶赴内战爆发,自相残杀之地,都牵扯着李世民一代帝王身上。
此时,李世民端坐在金銮殿上,俯瞰跪在大殿之上的群臣呵斥:“废物,你们都是废物,朕养你们有什么用?
岂有此理,到现在为止,朕都不知道敌人在哪里?
你们告诉朕为什么会这样?
或者说是朕被你们蒙蔽在鼓里,你们想造反?”
他说着话就站起身来,怒指着跪在大殿之上颤悸不止的群臣,气得满面铁青。
说实话他恨不得杀了眼前的大臣,一个不留。
只因他觉着这群贪图富贵荣华与权势的人,都是草包,废物点心。
人人怕死畏战。
至此存亡时刻,他们不顾灭亡之危,一味地推卸责任,算计别人敷衍了事。
这类人让他看透了。
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贪婪无度,不知廉耻。
关键是不知道敌人的一切动态,对朝廷极度不利。
这让他心里没底,惶恐不安。
毕竟他心里很清楚,他派遣臣子与大军去拦截王浪军转移出去的家人,很可能会失败。
失败就意味着他孤军作战。
那么他现在尚不知道敌人的一切动态,算怎么回事?
试问仗有这样打的吗?
明明刀架在脖子上,随时都会砍下脑袋,失去性命,失去一切,可他就算不知道敌人的任何消息。
就好像是一把虚空刀,穿越时空杀人的威胁。
何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便敌人不出手杀上皇宫,他也会失去民心,失去一切。
这种情况导致他等不起啊!
可是李世民看着眼前的众臣,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帮助,恨得只想杀人了……
“皇上息怒,保重龙体……”
众臣唱谕,差点把李世民气得吐血了。
“闭嘴,朕不想听你们废话,你们给朕拿出一个章程来应对乱局,否则定斩不饶!”
“回皇上,臣有本奏。
臣参奏王浪军居心叵测,在这个时候转移家人,王浪军包藏祸心。
其一,王浪军有没有谋划谋反朝廷的行动,有待追查。
这一点取决于王浪军按兵不动的基础上。
但王浪军如今转移家人,刻意转移朝廷的视线与兵力,推翻了我们对王浪军仁义论断,王浪军是在谋反朝廷。
否则王浪军不会选择这个时候转移家人,牵制朝廷的兵力与视线,配合敌人祸乱大唐江山!
其二,迄今为止,整个朝堂官员与地方上的公差,都没有发现敌人的踪迹,这太不可思议了。
难道我们大唐无人乎?
整合了天下的官员公差与将士,都查不到敌人的蛛丝马迹,这不能说明什么吗?
以臣之见,实为普通人无法探查先天高手祸乱江山的踪迹,仅此而已。
那么,先天高手应灵气复苏相继涌出。
但他们都在暗中较劲,观察,预备着伺机渔利。
这是少林高僧传来的消息。
由此可见,一些外门高手暂时没有对朝廷动手,也没有发现黑衣人一党对大唐不利,就剩下王浪军的人脱离了朝廷的监控。
毕竟王浪军拥有金银双鹰从空中转移人员。
以及陆地神仙帮衬王浪军谋划着什么?
这一切事实证明王浪军对朝廷存有不轨之心。
其三,若说王浪军没有谋逆大唐之心,王浪军为什么不救治染上瘟疫的人潮,让染上瘟疫的人潮冲击大唐?
这是一股死亡人潮啊皇上。
哪怕是这种人潮没有多少战斗力,仅凭他们带来的瘟疫,足以吓死天下人啊!
而王浪军转移家人的方向,正是向着瘟疫区域前进。
若是王浪军没有办法克制疫情,王浪军怎么会让他的家人去送死?
那么,王浪军刻意而为之,所为何来?
综上所述,不都是证明王浪军谋算大唐江山的证据吗?
还望皇上三思而后行,及时派兵征伐无量宫,保我大唐千秋基业……”
礼部尚书跪奏,声声催人泪下,痛诉王浪军的罪行。
不得不说他分析的很透彻。
这也是漠北方向闹瘟疫,断了情报来源,导致双方失联,出现了误判。
或者说是其中有文章,有人事先截断了各地送来的情报,再以假消息呈报朝廷,导致了这种局面的发生?
须知生死存亡时刻,将士们势必会向朝廷求援与传达前线的战报,这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除非前方的将士死绝了。
要不然断然不会与朝廷失联的。
那么其中哪一个环节出了偏差,暂时不得而知。
“臣等附议,恳请皇上下旨征伐无量宫,尽早平定叛乱,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皇上下旨吧,否则就来不及了……”
“臣恳请皇上以大唐基业为重,下旨征伐无量宫……”
众臣分相进言,逼迫皇上征伐无量宫。
李世民听得火冒三丈,当堂暴怒道:“混账,你们这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