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即使太子殿下被人蒙蔽,没有得到皇上回归长安遇袭的消息,在天明理政的时间段,必有所察。
届时,太子殿下救援皇上势在必行。
这就形成了太子由内向外,结合我们由外向内,两面夹击,灭杀反贼。
第三,魏征现已去请求王浪军援助我们,大概五更时分必有分晓。
王浪军若来支援,抹杀挑唆皇上与王浪军死磕的黑衣队不难。
他若是不来,我们在设法突围也不迟……”
徐茂公躬身行礼说道,字字珠玑,铿锵有力。
一语双关,既解答了皇上的疑问,又激励了全体人员的战心,士气。
另外,也在化解皇上心中的怨恨。
以免皇上一怒下令杀了王泰一家人,那就闹大了。
当然,他也知道王浪军在战场阴谋战,篡位战之中,必有牵连。
乃至就是主谋。
可是无论如何,他不相信王浪军有这么深的心计。
而且是在舍弃家人,不顾仁义孝道,导演了这曲阴谋大戏。
从心理,理智,心算上,他都接受不了。
因此,他觉着这是别人挑唆矛盾,栽赃陷害王浪军,铲除皇上,便于上位之后,再借题发挥征伐王浪军的奸计。
要知道,王浪军一旦成为谋杀皇上,谋朝篡位之人,必然被天下人唾骂,讨伐。
再说了,这也是背后主谋挑唆的起因。
起因生成,传扬天下,再以身份地位号召天下苍生讨伐王浪军,再伺机登上皇位。
这才叫一箭多雕之计。
只不过他现在想不通,这种毒计是长孙无忌整出来的,还是太子皇子自己,或是勾结长孙无忌唱的大戏?
毕竟他们任何一个,在接到皇上诏令,为太上皇下葬举办国葬祭奠,都没有露面,难免有敷衍重罪。
当然,他们可以把这种事,推卸到谋朝篡位之人截获了皇上口谕,诏令,来一个死不承认,不了了之。
只要在这期间,杀了皇上,一切皆有可能。
是以,他想到了这些问题,极力稳定皇上的肝火,谨防出错,无法收拾。
而李世民也想到这些问题,只是眼见黑衣队已经攻破了防御圈外层,抵达五十米之内了,心惊肉跳的说道:“徐爱卿言之有理,只是你看我们还能坚持下去吗?”
“皇上息怒,这只是暂时的表象。
只要我们抵消了黑衣队的冲锋锐气,他们的杀伤力必然锐减……”
徐茂公转身扫了一眼战况,遂回身解说。
其实这会儿,他的心也是颤悸的。
毕竟黑衣队分成两个攻击阵营。
首先,弓箭手阵营,聚在战场外围对皇上展开抛射。
其次,强攻阵营,他们在弓箭手以箭雨的配合,冲击防御圈子。
这种杀伤力很大。
毕竟将士以盾牌与武器抵挡上方的箭雨,就顾不了敌人的正面冲锋。
以至于,将士伤亡惨重。
而在这种劣势下,王泰战战兢兢的躲在高手身后,惶恐不安的窥视战场,寻求安全区域。
而王妈把儿女护在身后,与秦琼一起挡在前方,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箭雨。
加上挤在一起簌簌发抖的文臣,时刻都在变换身位。
他们生怕被箭雨射死的贪生怕死模样。
还有将士与黑衣队冲杀的激荡声音,惨叫声……
这一幕幕,全落在他的眼里,耳中,心神上既惊惧,又感伤的不是滋味。
虽然强自镇定,劝服皇上,何尝不是在安慰自己?
这一点,李世民也看出来了,冥冥中对自己决定不离开的口谕后悔了。
朕要陨落在这场阴谋诡计下了吗?
真是不甘心啊!
可是即将面临死亡,朕的骄傲,似乎快要被全部碾碎出体了?
时值此刻,朕是自欺欺人的等待来援,还是杀了王泰一家人,报复王浪军给朕带来灭亡的仇恨呢?
败就是败,但败落也要收利息……
他心中一动,转向王泰一家人说道:“来人,把王泰一家人抓起来……”
“皇上不可……”
“欺负一家妇孺儿童,你还真是一代明君……”
战场浴血当中,突生矛盾。
………………………………
第576章 阴谋端倪
眼见二球货要拿王泰一家人开刀,秦琼一个箭步挡在王妈身前,怒视二球货,讥讽鄙视。
李世民眼见王泰吓得瘫在地上打摆子,而王妈护着儿女从秦琼右侧探出毫无惧色的面容,顿时怒火中烧。
俗话说有其母必有其子。
在这种绝境,死亡来临之际,王妈临死不惧,这是什么心态?
再把她的这种胆色联系到王浪军身上,何其相像,讽刺人?
李世民只觉着尊严受挫,仇火升腾,当即怒视秦琼呵斥:“朕信你是仁义之士,你却来质问朕的不是?
朕是眼瞎了,还是耳聋了?
眼见,耳闻黑衣队嚷嚷着为公子王浪军灭杀昏君李二,都是幻觉吗?
在这种幻觉下,朕拿王泰一家迟滞黑衣队的进攻步伐,等待来援有错吗?
而你把朕看成什么人了?”
“呃,你真是这个意思……”
秦琼愕然色变,但仍旧不相信的看着二球货愤怒到扭曲的国字脸,失声问道。
他的话直接把李世民气的跳起来怒吼:“你什么意思?
竟敢质疑朕的仁心?
难道朕一直以来为天下人谋福利,殚精竭力,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做的还不够…咳咳……”
“皇上息怒,快看黑衣队后方有动静了……”
眼见皇上愤怒的想杀人了,徐茂公洞察到战场变化,顿时站到皇上与秦琼之间,大声说道。
李世民气吐血的愤怒一滞,在小祥子的搀扶下转向黑衣队后方看去,隐见晦暗不明的火光中,人影自相撞击,乱了。
只是战场上的声浪太大,听不见那边的动静。
只见其影杂乱不堪,不闻其声。
怎么回事?
这个问题,一下子吸引了不少人的视线与心神。
“快看,黑衣队的箭雨稀疏了……”
“那是因为黑衣队后方被人袭击了,他们才乱了阵脚。
这下我们有救了……”
“太好了,这帮乱臣贼子就该去死,杀光他们……”
“杀,杀光乱臣贼子……”
大臣呐喊,将士奋命,战心士气高涨。
而这会儿,风雨渐缓,伴随将士的反杀行动,驱散了阴风细雨浸体的感触,变得火热起来。
虽然很血腥,刺激,但是活着的喜悦,掺和在生死战场演绎。
只不过战斗很快就结束了。
当战场上的火把逐渐增多,满地死尸,血流成河之际,太子李承乾在将官的拥簇下赶过来了。
当李承乾策马飞抵父皇十米之内,翻身下马,跪地磕头说道:“父皇,儿臣救驾来迟,请父皇责罚!”
“皇上安好,臣等救驾来迟,请皇上赎罪!”
文武大臣跪了一地,在火把光辉下,显得豪华大气。
结合将士跪满了视线,气势磅礴,权威赫赫。
这与满地死尸形成鲜明对比。
分外的刺激人心。
李世民耳闻目见,背手于后,在长出一口气之后,环视太子文武说道:“你们何罪之有?
朕还要对你们救驾之功做出奖赏。
怎么会知罪于你们?”
“父皇,儿臣有罪。
直到前一刻,儿臣才察觉通化门前发生动乱。
当即招来侍卫询问,却被侍卫敷衍为奸细潜入长安,守将将士追查奸细闹出动静,让儿臣甚为担忧。
毕竟父皇不在宫中,儿臣又震慑不住宵小作祟。
故而,儿臣担心有失,便亲自督军彻查此事。
不曾想发现父皇被困,便拼死杀过来救驾,还望父皇明察此事,追杀背后主谋!”
李承乾不顾血染的蟒袍黏身,双手抱剑行礼,义正言辞的禀奏。
李世民坐下来静听,没言语。
这时,程咬金挪动跪姿出班,整得一身淡金甲胄磕碰作响,搭配抱着斧子铿锵有力的说道:“皇上,臣自打接到太子殿下的调令,便带领家丁杀过来支援。
前后不过半个时辰。
救驾来迟,请皇上赎罪!”
“皇上,微臣得知城门闹事,携带家丁赶过来,战斗已经打完了。
不过这场战斗太过蹊跷,似乎具有针对性。
只是时间太短暂,请皇上明察!”
杜如晦与房玄龄一干文臣,相继赶到现场,禀告内情。
情况很复杂。
说白了,他们都不知道皇上下达诏令,为太上皇举办国葬祭奠的事情。
太子李承乾也不知道。
而追查下来,正是通化门守将截获了皇上的诏书。
这下断了线索。
不过一切苗头与守将有关。
且将守将参与到伏杀皇上与王泰一家人的行动当中。
但黑衣队把他们杀了,自相矛盾。
这就耐人寻味了。
然而,人都死了,查无可查。
一时之间,让李世民很恼火,瞪着一干跪在地上请求责罚的文武大臣,森然怒吼:“朕把李唐江山社稷交到你们手中,你们却给朕这个答卷?
朕真是痛心疾首啊!”
“回父皇,这件事与王浪军脱不开干系……”
李承乾愤怒的进言,好像要把王浪军生吞活剥了才甘心。
说得咬牙切齿的。
这让王泰遍体颤抖,心惊肉跳的。
而王妈抱着哭得无力而昏睡在怀里的女儿,蹲在地上,看着李承乾狰狞的嘴脸,心里不是滋味。
本以为对不起大儿子,有内疚,结合狄韵不守妇道的举动与她无法相处。
以及当时的无量宫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根本不是儿女生活的地方。
哪里太过矛盾激化,不太平。
于是,她带着对大儿子的愧疚,对未来儿媳的抵触情绪,以及厌恶战场血腥,一心培养儿女成长的心,决定回长安生活。
谁曾想,一步踏入阴谋漩涡。
这会儿,她是真的心累,又为了儿女的安全担惊受怕,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了。
当然,这也是她对李承乾的话既憎恨抵触,又迷茫不解而生出的质感。
纠结在心,大儿子真的是背后主谋?
怎么可能?
不,不可能的……
她的心乱了,冥冥中侧眸秦琼求助。
秦琼微微点头,当即盯着李承乾说道:“太子殿下一口咬定,这场阴谋与王浪军有关。
不知道太子殿下有什么证据?”
“哼,证据,这不是明摆着的现实吗?
长安城内各方势力,府邸的人都严守法纪,未曾离开一步。
他们也没有军队调遣,袭击父皇。
试问这些黑衣人来自哪里?
除了王浪军豢养私兵,拥兵自重,有这种能力之外,还有谁可以调集这么多黑衣人谋杀父皇?”
李承乾越说越愤怒,就差没把秦琼给喷死,瞪死,暗忖好个秦琼,敢给本宫唱反调,不知死活。
秦琼冷哼一声,不为所动的说道:“可笑至极。
在场的所有人谁不知道王浪军的战斗能力。
哪怕是他的金银双鹰,随便一个都能轻松袭杀任何人。
试问,他要杀谁还不简单吗?
而杀完人,再做出伪造,不难吧?
那么,她为什么还要这么大费周章的伪造黑衣队袭杀皇上?”
“哼,这是王浪军故布疑阵,收买人心的阴谋。
他想把父皇的英明伟绩,打击,碾碎,便于他挑唆天下人动摇我李唐江山社稷的根基。
因此,他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李承乾理直气壮的反驳,引来十几位大臣附和。
“太子殿下说的对,这件事除了王浪军没别人干得出来……”
“关键是别人没这本事,能力,而他王浪军就是乱臣贼子……”
………………………………
第577章 反常的太子
“你们这是一派胡言。
凭什么说王浪军有能力反叛,别人没有?
这话只怕是某些人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托词吧?”
眼见几个文臣帮衬太子栽赃浪军,秦琼挡在太子怒视王妈之间,讥讽的说道。
他这话意有所指。
加上他一身迷彩服,衬托一张不屑的冷脸,在晃悠的火把光辉下就像看死人的神态,让李承乾打心底里憎恶,愤怒了。
这是公然诋毁本宫,找死?
本宫一定要整死他,谁让他与王浪军同流合污,休怪本宫无情了。
一念至此,李承乾愤恨的站起身来,顺势撩开蟒袍前摆,手按抱剑,瞪着他呵斥:“秦琼,你现在什么身份?
一介平民,以下犯上,该当何罪?
加上你暗射朝廷那位臣子,有能力谋反啊?”
“哟,太子当面,还怒了,莫非太子有什么难言之隐……”
秦琼冷笑着回敬了他一句,差点把李承乾气疯了。
这是诛心之语,杀人不见血啊!
立马让李世民瞟来冷漠,杀气酝酿的眼神,吓得李承乾遍体一哆嗦,顾不上问罪秦琼,当即跪倒在地上说道:“父皇,别听他一面之词,儿臣代父皇治理天下兢兢业业……”
“好了,说点有用的。”
李世民眼见隐士高手群不安分的左顾右盼,当即站起身来,冲太子摆手呵斥,威慑全场。
一句质问的话,尽显气场范儿。
王霸之气侧漏,引人瞩目。
一下子镇住了躁动的高手群。
毕竟对他们来说,不希望皇上与王浪军死磕。
乃至牵连到王泰一家人身上,闹到不死不休的地步。
这对他们而言,无疑是失去分享天书传承的机会,不甘心。
而唯有维持两方和平相处,且保全王泰一家人不受到太子,奸人的迫害,他们才能得利。
否则鸡飞蛋打,且被人惦记,不得安生。
于是,他们对太子杀人的眼神,隐有动手阻止的冲动。
而李承乾这会儿也看出来了,当即磕头说道:“父皇,儿臣知道有人怀疑儿臣谋逆。
可是儿臣不曾一刻忘本,替父皇处理朝政。
不求有功,但求维护长安的安定,迎接父皇凯旋。
若有半句假话,但凭父皇处置!
另外,父皇可能怀疑长孙大人有反心,有动机,也有能力谋逆。
这是长孙大人被替身迫害的不成人样,带来的后患。
经查实,长孙大人遍体鳞伤,其右腿伤重不能行走,故而不能前来迎接父皇。
在此,儿臣当众澄明,只希望父皇不要误会,从而放走了可疑之人……”
“呃,长孙大人伤残至此,还真是让朕意外啊!”
李世民一愣,不敢置信的看着皇儿,不阴不阳的说道。
要知道,长孙无忌的危害甚大。
抛开长孙无忌有能力谋逆,设计连环刺杀,谋朝篡位之计不说。
单论长孙无忌的替身闹事,长孙无忌就有渎职之罪。
这其中的变数,内情太过诡异。
无法让他安心,自然不会因皇儿的一句开脱之语,就放弃了对长孙无忌的警惕意识。
再说了,太子替长孙无忌说话,本身就不正常啊。
这是什么情况?
难道二人之间有什么关系?
不可告人的秘密?
谁让他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