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针对这种功臣,皇上却乘机侵犯无量宫。
说实话,这种事情,换做他自己,也会心生怨恨,即使不反唐,也会抵触朝廷。
何况人家王浪军的先天身份摆在那里,尊严不可辱。
再加上王浪军睚眦必报的性格,怎么可能不对皇上惩治,鞭打,蹂躏一番?
没杀人,斩杀皇上,那就是王浪军的义举了。
时下,王浪军任由家人跟随皇上回归长安,摆明了息事宁人的姿态,过往不究了。
然而,王泰一家人遇刺,无论皇上怎么开脱,都难以推卸责任。
因此,王浪军对皇上施压,难道很过分吗?
皇上都快变成孤家寡人,失去一切了,还不敢失败的与王浪军死磕,岂不是钻了死胡同,找死吗?
这是他此时此刻对皇上的评价。
而李世民与他的片面逻辑推理不符,考虑的是全面,未来大计,当即怒斥:“错,他表面逼迫朕屈服。
实则暗中试探,图谋不轨,懂吗?”
“什么?
这不可能?
难道皇上认为他真想推翻李唐江山,谋逆皇位?
他凭什么?”
尉迟恭挺直腰板,正视着皇上愤怒的面容,狰狞的说道。
他这话其实没毛病。
这要从几个方面分析。
第一,王浪军就是一介草民,毫无根基。
这种出身谋求皇位,自古有之。
但那都是民怨沸腾,灾祸连连,民不聊生的年代,崩出一位草莽英雄,打出名声,赢得天下人心的拥护,方可篡位。
除此以外,似乎没有草民篡位的先例。
第二,隋唐乱世之后,再经突厥人杀入大唐境内,指使天下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刚刚恢复一些生机。
这个时间段,可以说民心向和,而畏战。
毕竟战乱年代的苦楚,凄凉,困苦等等一幕幕惨景历历在目,论谁都不愿子女陷入其中,断绝香火。
这是时代观念造成的心理。
因此,人心拥护着皇上,拥护李唐江山不倒,自然反对,抵制任何谋逆之徒,逆反这种难得的盛世。
第三,全国各地都在抓生产,恢复民生的大计。
而且是以州郡自治,归属追随皇上打造,捍卫李唐江山的文武大臣治理。
那么这些人岂能眼睁睁的看着李唐江山易主?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旦李唐江山崩碎,属于他们的一切功绩,荣华富贵都化为泡影,谁能接受?
再说了,他们统治着一州一郡的子民,即使没有继续捍卫李唐江山之心,也有自立门户之意。
若是他们洞察李唐江山即将倒塌,他们一定会号令治下民众,伺机而动,谋天下。
也就是说,王浪军造反,这些人铁定不服。
综上所述,王浪军几乎没有篡位的可能性,除非王浪军是个傻子,莽夫,强势篡位,但不长久。
故而,他这会儿觉得皇上的分析太偏激了。
当然,在他看来,皇上不甘落败,才有此过激之论。
只是李世民也明白这些事实,但身份不同,眼界迥异,遂接话说道:“凭什么?
你不懂,朕告诉你他凭什么试探,打压朕。
第一,朕认为他还不完全了解长孙无忌一党,以及长孙无忌与其替身,上演的戏码内情如何。
这其中的问题,即便是朕的密探,也没有查清。
朕怀疑长孙无忌有谋反的意图与行动,想必王浪军也有所考虑。
因此,他要借此机会,试探朕的决心,举动。
以便他伺机而动,占据上风。
同时,他是在逼迫朕杀了长孙无忌,杀鸡儆猴,一举震慑朕的朝廷,所有人,不再与他为敌。
这是他立威,自立门户,确保无量宫超然于外的手段。
第二,你也知道朕派遣密探四散而去,做什么去了,你心里没数吗?
这必然让王浪军洞察了,才有这份信笺恐吓,懂么?
第三,你难道没看出来,他想把朕逼死吗?
而逼死朕,无论谁上位,对他这位超然的存在,除了巴结示好,似乎没有选择。
毕竟打不过,还要期望他研发的农作物,科研成果兴盛天下,收服民心,坐稳江山。
同时,还要防止各州郡的文武伺机造反,阳奉阴违。
这比朕活着,对他更好掌控一些。
因此,他巴不得朕去死,死在无能之下,他也不背责任,乐见其成。
第四,你没见魏征,徐茂公,乃至房玄龄,杜如晦之流,都没有任何行动吗?
他们不傻,都被王浪军的魄力给震慑住了。
如今,天知道他们在盘算什么?
综上所述,你认为朕该怎么做?
还要去求他王浪军平乱吗?”
“握草,他这么阴狠?
可是我怎么感觉跟做梦似的,不真实……”
尉迟恭一脸懵逼的看着皇上说道,整个人都傻叉了。
对此,李世民恨铁不成钢的瞪着他冷哼一声说道:“摆驾回宫,朕要去惩治谋逆者,还要不忠之臣……”
“啊,皇上,你确定这不是王浪军的圈套……”
“握草,你对朕这么没信心,朕就算中了他的圈套,也势在必行,起驾……”
尉迟恭犯傻,李世民怒吼。
于是,局势骤然逆转,紧张起来了……
………………………………
第568章 过错之祸
李世民一怒撇下李渊的灵柩,起驾回宫了。
他的举动,几乎在他起驾行军之际,便由小花传达到王浪军的耳中。
时下,星月银华,搭配万点篝火,把无量宫辖区点缀的如梦如幻。
“呼沙”
一阵夜风吹过。
微凉的风儿,撩起迷彩服衣领翻飞,王浪军站在粮仓外面的平台上,凉爽的欣赏着这一幕夜景。
悠然自得,似乎没有看见跪在平台下方山坡上的肖天与蒋婉婷二人。
直到袁天罡从二人身边走过,抵达公子身边行礼说道:“公子,他们犯了错,不如让他们去劳作赎罪吧?”
他这话有私心,说的双目都闪烁不定的。
只是王浪军没看他,忽略不计了,仅瞥了一眼二人说道:“你们二人在营救我的家人途中犯了大错。
按说罪不可恕。
而且你们一直以来,坚守着江湖习气,任性妄为,不顾后果。
说实话,你们这种不知悔改的性子,令我很失望。
算了,我就放任你们自由,离去吧。”
“嘭嘭嘭”
肖天与蒋婉婷没有言语,仅一个劲的磕头。
这会儿,二人后悔死了。
确切来说,他们二人自打私自行动失败之后,心神就没有安稳过片刻。
一直背负着负罪感。
且处在隐士高手群中,舍命维护王泰一家人都安全。
但错了就是错了,错的害人害己。
甚至于让无量宫毁于一旦。
这种错误,太大了。
再说了,他们二人自打跟随公子以来,都是公子在维护他们自己的权益,利益。
而且毫无建树。
相反还被公子多次救命。
以及化解了偷盗玉玺的罪名。
这是让他们二人更加内疚,自责的地方。
这会儿,都想以死谢罪了。
可是二人都知道,公子反感这种无能之辈,若是自杀必然适得其反。
于是,二人心如刀绞,只想公子饶恕自己一回,将功补过。
这让袁天罡看得大为满意,遂转向眺望夜空的公子说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他们的错处在公子设计出的机关陷坑之上。
哪怕是朝廷大军攻进来,也没有毁掉几处陷坑,足见公子设计的陷坑的神奇。
因此,不仅仅是他们二人对陷坑抱有依赖性,上下所有人,都有这种依赖性。
否则,就这十几万大军攻进来的态势,军民搭配几千俘虏兵,根本没有抵抗能力,直接哗变了。
这是其一。
其二,当时,隐士高手攻入无量宫,无视陷坑的阻拦。
无视弩箭的阻击。
无视银鹰的俯冲阻挠。
那是长驱直入。
虽然当时他们没有直接攻上无量宫,但是那是他们心有顾忌,不敢把公子得罪死了的敷衍战而已。
不过即便如此,他们的武力把军民吓坏了。
这种心态,会因朝廷大军攻进来而崩盘哗变的。
而这种局势,给我们这些管事带来重压,聚在一起商议对策。
虽然没有商议出反击的合理方式方法,但是提到过以陷坑层层阻击来犯之敌。
可能这是他们二人在营救老爷夫人的途中,利用陷坑恶心隐士高手,以便鼓舞军民的士气。
因此,他们二人的错误,并非全错。
我们都有份。
再说,这也是他们一番好心,只是错估了隐士高手的实力而已。
第三,如今正是用人之际。
这十几万俘虏兵需要人监视,约束,震慑,管教,方能加快速度兴建基地。
而他们二人皆是一身武艺在身,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此用人之际,怎么能驱赶出去呢?
第四,他们在犯错之后,以身作则,守护老爷夫人的安全,人人受伤不轻。
可他们自知犯错,跪在这里半日之久。
于情于理,即便有错,却又不是他们的全错,公子也不该从重处罚。
要不然,老朽都觉得寒人心了。
还望公子三思而后行!”
“呃,老袁啊老袁,你倒是一张嘴,很能说啊?
不过还是让他们自己说说吧?”
这货厉害了,王浪军都被他说动了,很是无语了。
不过这种错误不该出现。
特别是不该出现在管理阶层。
若是不处理,很可能带来无穷的隐患。
而他善于智谋,以抹杀隐患于萌芽状态为要,方能以无懈可击之资迎战任何阴谋诡计。
这才是修身应敌之道。
否则就会陷入内患不断,外患凌乱而平繁的状态。
那样的局面,他是真心不喜欢。
就像现在一样,他都不喜欢处理自己人,很反感。
而肖天这会儿只有悔恨,也不善言辞,不顾磕头咳出血来的额头上的伤痛,以及血液滑落到嘴角上,痛心疾首的说道:“奴才犯错,无话可说,但请公子赐我一死!”
“公子,奴婢不求公子原谅我们的过错,但求一死谢罪……”
跪在肖天身边的蒋婉婷一脸决然的说道。
这让王浪军无语的摇头苦笑,都不知道说他们什么好了?
不过这样以来,更加证明他们二人的愧疚心理。
并没有顺着老袁的话叙述犯错的经过,做出讨好的辩解。
这是他这位主人乐意看见的率性,忠心。
这就够了,无需废话。
一念至此,他冲二人摆了摆手说道:“行了,你们让老袁安排一下,去劳动改造吧。”
“对对对,走,我带你们去劳动改造。
你们看看,薛仁贵,保安队员,有一个算一个,都在劳作。
带头引领俘虏兵大兴基地。
你们可不能偷懒……”
袁天罡说着话就把二人拽下山去了。
肖天二人原本不想下山,但害怕用力过度,把管家摔下山去就不好了,遂抵触的向下走。
“管家,这不好吧?
这不符合公子制定的规章制度,公子以后还怎么服人?”
“就是啊,我们犯下不可饶恕的死罪,差点把无量宫陷入死境,绝对不能这样和稀泥……”
“好了,好了,你们说的没错。
不过我正好有个任务,需要你们去完成。
你们若是完成的好,将功补过没问题。
再说了,你们都是公子身边的护卫,别人比不了,有点特殊优待,谁敢嚼舌根,找不自在啊?”
眼见二人抵触,袁天罡苦口婆心的劝谏,布局。
说的话莫名其妙的,耐人寻味。
即便是站在粮仓外面平台上的王浪军,听得直蹙眉头,暗忖这货想干嘛?
想不通。
再说无量宫辖区忙得热火朝天的,缺乏管理者。
应该是老袁忽悠肖天二人吧?
算命的,全凭一张嘴吃饭。
嗯,就是这样?
于是,他就把老袁的话当回事。
这时,小花再度飞到他的肩头上说道:“主人,情况有变。
李二起驾回宫,与老爷夫人汇合一处。
但抵达长安城通化门外,被大军阻挡在外,隐有被包围的趋势。
看样子,有人造反,老爷夫人有危险了……”
“呃,这下麻烦大了,玩过火了……”
“那我们怎么办,主人赶紧去救人吧,要不然就来不及了……”
时局变化,人心凌乱了……
………………………………
第569章 城门战
正当王浪军为营救家人左右为难之际,通化门外出事了。
时下,风云际会,阴云遮掩了星月银华。
哪怕是通化门外火把通明,也被风云吹淡,遮掩了大部分光华。
这让无数人影,处在通化门城墙上,俯瞰城下火把光辉下的人群,全身一片朦胧的影子。
似乎这天地间的一切,即将被阴云淹没,吞噬了似的。
阴风森森,煞气逼人。
还有一份莫名的压抑,紧张感,萦绕在所有人都心神上,挥之不去。
这时,一溜红龙从东北方向逼近,打破这种压抑的氛围。
“哗啦啦”
护城河炸开一片水幕。
水珠四散崩飞,刹那间弥漫了百米长的河道,形成一道水花四溅的水墙。
“啊,护城河里有人……”
“不好,他们是刺客……”
站在通化门上方城墙上的将士,一阵惊呼。
但他们也只是隐见水幕之中,飞出一道道黑影,眼睁睁的看着,什么也做不了。
而冲出水幕的黑影,身在低空中张弓搭箭。
“沙沙,哗啦啦,咻咻咻”
伴随他们落足河岸草丛,形成一字攻击队形,聚众向百米外的人群射箭。
箭雨直指人群当中的王泰一家人,笼罩,覆盖过去。
这让王泰吓得面如死灰,惊叫不绝:“啊,刺客……”
“保护孩子……”
王妈比他干脆,说着话就把一双儿女护在身下,以背部面对箭雨。
而在他们的魏征与徐茂公,似乎没什么表示。
仅仅只是脸色不好看,冒冷汗而已。
当然,他们这是见证护卫在四周的隐士高手无动于衷,才强行镇定惊惧的心神,保持处变不惊的威仪。
“沙沙”
隐士高手下意识的围绕着王泰一家人组成防御圈子。
当箭雨临近,分向发力,荡出一道道无形的气劲,嘭叮叮当当,一阵乱响,箭雨崩飞开去。
没有一支箭,射穿气劲幕墙,威胁到王泰一家人的性命。
眨眼睛化解了一次危机。
只是对面的黑衣队,接二连三的射出箭雨:“咻咻咻”
不死不休,存心射杀所有人?
这让隐士高手疲于应付,无力冲上去斩杀黑衣队,彻底解决危机。
这时,徐茂公看不下去了,扯开嗓门喊道:“徐茂公在此,谁在通化门上值守,还不射杀黑衣人,等什么?”
“哗啦啦”
回答他的是第二阵水花四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