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俏郎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俏郎君- 第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然如此,皇上也没得选择,不如装作不知道,顺水推舟拿下隐士高手,让他们去捉拿罪魁祸首,岂不是一举多得?”

    徐茂公伺机谏言,说得头头是道。

    一下子就把事情的脉络捋清了。

    充分展现出他的智谋。

    这让魏征刮目相看,下意识的附和道:“皇上,徐大人所言极是。

    否则依据我们掌握王浪军的个性,他断然不会如此放过隐士高手。

    毕竟隐士高手威胁到他无量宫上下所有人的安全。

    特别是针对狄韵,亲朋家人,堪称致命威胁。

    只需稍加不留神,这些人都是袭杀他亲朋好友的刺客,防不胜防。

    可是他放任刺客离去,与他无情斩杀将士,又复活将士的举措不相符,他为什么不杀了刺客再复活刺客为己用呢?

    这难道不是更加好用,指哪打哪?

    但显然,他没这么做。

    我想他考虑到复活的死士,实力锐减,思维固化,不利于他智取行军办事的风格。

    说不好,实力不足以对付天竺人。

    因此,他才放心大胆的甩给皇上征服隐士高手,平缓彼此之间的实力与关系。

    当然,这和他无心谋朝篡位的个性相符。

    总之,这些推测,附和徐大人的谋算,还望皇上三思而后行!”

    魏征看出来了,王浪军又在谋算皇上,不禁有些后怕而无力的分析起来。

    这是王浪军杀戮果决,处事缜密给他带来的恐慌心理。

    这种感觉,他在皇上身上都没有体会过。

    而李世民深邃的看了二人一眼,挥手示意二人向外走着说道:“二位爱卿分析透彻,朕心甚慰。

    这件事就交给二位爱卿去处理,谋划,尽量满足王浪军的需求,同时把他拉到朝廷战线上夺取光团。”

    他这话说得有点酸,口不对心。

    但事已至此,他也淡化了奴役王浪军的初衷。

    唯剩下拉拢,捆绑王浪军打造盛世王朝之心了。

    虽然这很难,但是他坚定的认为,这事没商量,不成功便成仁!

    “遵旨!”

    魏征与徐茂公止步行礼说道。

    李世民摆了摆手,遂环视了隐士高手弥留在外围窥视的情形一眼,放心了不少。

    旋即,他又转向无量宫方向,遥望王浪军坐在刺藤城墙上,散发出淡淡金芒莹韵的态势低语:“朕不会输给你的,你也逃不脱婚姻绑架……”

    “皇上慎言,王浪军似乎贪财,何不让他种田卖粮,兴私访售卖新生物品,充实国力……”

    魏征凑近皇上谏言,赶巧徐茂公想到一计,凑过来说道:“皇上,王浪军这条大船招摇天下,很容易被天下人的口水给淹没了。

    何不推波助澜,助他大兴私访,引来天下人的乞讨,看他怎么办?

    若是我们再伺机挑唆,拿下他并不难……”

    “嗯,二位爱卿的意思是,他表现得越是狠辣,心里也就越是忌惮某些人与事?”

    “皇上圣明,人言可畏,他必然忌惮。

    再说了,小小一个无量宫,绝非他故步自封之地。

    这是一个不好的苗头。

    唯有把他引向外族,番邦,譬如那遁空的八团光团,他就很上心……”

    君臣三人密议,一场崭新的阴谋围绕着王浪军全面铺开……


………………………………

第549章 李二的憋屈

    “嗯,这个办法不错。

    不过这还不够,魏爱卿替朕拟旨,让王浪军的金鹰送给李靖,查探浮空山光团一事是否属实。

    想必王浪军不会拒绝?”

    李世民在小祥子的搀扶下,迎着朝阳缓步前进,似是被朝阳刺了眼,而眯着眼,抽抽着面皮说道。

    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他没什么感觉。

    就像他踩踏在染血的陷坑与田野之地,且遍布尸体,恍若无睹。

    而这一地残缺不全的尸体,散发出刺鼻的血腥气息,硬是没让他蹙眉,看一眼。

    这一切似乎都消融在阳光中,淡化了存在感。

    其实,他此刻只想得到光团,证实光团才是开启天书传承的钥匙,风靡了心神。

    而这种事,魏征跟在他有后侧偷窥了一眼,立马猜透了皇上的心意,朗声说道:“臣领旨,皇上如此试探王浪军不失风度。

    同时这也是刺激隐士高手的大事。

    臣以为向他们透露这个消息,顺便拉拢人心?”

    “哦,爱卿认为他们需要朕去拉拢吗?”

    李世民微微蹙眉的瞥了他一眼,反感的说道,暗忖朕险些被他们杀了,没追究他们的罪行就不错了。

    这是他怀恨在心的真实想法。

    不过他也知道,无论以前利用他们对付王浪军,还是以后借助他们之手夺取光团,少不了他们卖命出力。

    在这种情况下,理应拉拢他们为己用。

    但不能做的太明显。

    那样只会娇纵他们的狂傲,难以约束。

    而这种无法约束的助力,在关键时刻,就像前不久发生的事一样,很可能反噬他自己。

    因此,他听懂了魏征的意思,似乎是分化拉拢,或是收服其中一部分高手。

    毕竟隐士高手,在先前的战争中冒犯了他的皇权尊威。

    若是按照律法处置,判个斩刑不为过。

    当然,这些高手向来闲云野鹤,自由惯了,本就不受人约束,朝廷也管不了。

    一旦把他们逼急了,必然造成两败俱伤之局。

    这可不是他想看到的结果。

    因此,他不能追究高手的罪责。

    相反,高手群体也拉不下颜面,向他低头认错,变成朝廷的走狗,那会很跌份的。

    不过他们对天书传承势在必得。

    这就让他们难以抛开他这位皇上,安身事外,或是做对了。

    似乎唯有联合起来夺回光团,才有分享天书传承的机会。

    于是,双方关系很尴尬,微妙。

    无论哪一方低头认错,乃至拉拢讨好,都有失身份尊严,落了下乘。

    这才是魏征提议吐露信息,刺激高手群体主动投诚的意图。

    他想明白了,但碍于尊严,不承认罢了。

    魏征哪能不了解皇上的心思,当即接话说道:“皇上乃一国之君,岂能降低身份拉拢一帮山野村夫?

    他们充其量只是皇上驱策的马前卒而已。”

    “魏大人所言极是。

    只要我们把皇上意图派遣李靖统帅,率领大军刺探浮空山上的光团的消息,透露给他们,他们必然做出选择。

    第一,立即赶往浮空山一带,与朝廷大军联合起来,夺取光团立功,向皇上换取分享天书传承的机会。

    这是化解关系的最佳方式。

    不失风度,亦可伺机而动。

    对谁都有利,随时可抽身而退。

    不受约束,肯定是他们的首先。

    第二,他们若是认清现实,无力夺取光团,也没有能力夺走皇上手上的天书,就必须投效朝廷。

    换取一份可观的职位,以便皇上恩赐参悟天书传承的机会。

    第三,择日私会王浪军,投效或是联合行动,谋求天书传承。

    只是这种方式可能最难。

    毕竟王浪军太强势,无论谁与王浪军合作,貌似唯有诚服为奴,才能换取王浪军的绝对信任,从而达成所愿。

    再说了,王浪军不缺人才,也看不上难以约束的高手。

    因此,臣以为高手群体向皇上效忠,必须实行这一计策……”

    不待皇上回话,徐茂公走上前分析道,说得头头是道。

    只是李世民越发紧蹙眉头,不经意间转向无量宫,咬牙说道:“二位爱卿,不觉得这是王浪军算计朕的圈套吗?”

    说实话,他有这种直觉,被王浪军算计了。

    好像这一切都是王浪军刻意促成的局面,还必须进行下去。

    这种感觉,让他愤恨难平,不甘心啊!

    当然,这种感觉,源于王浪军大闹征伐土谷浑的大军,带来不良效应让他联想到王浪军不简单。

    要知道王浪军不仅在福临山打造出无量宫分基地。

    且扣下朝廷伤兵,为私兵,劳力建设基地。

    而在这期间,利用分基地的影响力,干扰他的判断,结合王浪军安排张博一家人移花接木,完全左右了他的思想,从而被王浪军牵着鼻子走。

    这才是他在这场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

    不过这说明什么?

    不仅证明他败的不冤,不甘而愤恨,而且败在恐惧之中颤悸。

    首先,他认为王浪军这种智谋的性质,极其恶劣。

    若是暗中律律判决,诛杀王浪军的九族都是轻的,条条都是死罪。

    可问题是王浪军触犯了株连九族的死罪,他还不能,也无能为力的去追责。

    这种感觉就像是被人骑在脖子上,当众拉屎的羞辱。

    这让他打心眼里恨不得把王浪军生吞活剥了。

    因此,他面对魏征二人的谏言,对王浪军的忌惮,再次提升了一个档次,从而愤恨的追问了一句。

    而他这一问,让魏征与徐茂公下意识的对视了一眼,皆看出对方眼中的忌惮与无奈之色。

    就在这时,二人相继发现秦琼护送公主回归的身影,徐茂公率先转移话题:“皇上,王浪军让秦琼带回玉玺……”

    “这是大好事啊。

    看来王浪军并没有反唐之心……”

    魏征随后附和,相继眉开眼笑的恭喜皇上。

    李世民暗骂一句老奸巨猾,嘴角抽抽的说道:“朕怎么觉得王浪军是在推波助澜,利用玉玺打消朕的疑心。

    以便朕去夺取光团,给他铺路……”

    “皇上,我们不能把王浪军想的太完美化了。

    那样只会让我们心生畏惧,难有作为啊!”

    魏征苦着一张圆脸,由衷的说道,暗忖皇上这回被王浪军整惨了,千万别吓破胆了啊?

    李世民凝望着处在失落着行走,且一步三回头的女儿李丽质,气得咬牙切齿的说道:“魏爱卿去办吧。

    另外,徐爱卿也不能闲着,立马对王浪军展开人海战术。

    朕要让他自顾不暇,主动向朕求和,迎娶公主,达成双赢局面。

    否则,你提头来见吧!”

    “诺,不过王浪军索要交代……”

    徐茂公一惊冷汗直冒,当即跪地领旨谢恩。

    这对他来说就是一个翻身仗,机会。

    李世民冲他摆了摆手说道:“活捉长孙胖子,查明真相,报给朕给他一个交代……”

    “皇上,长孙胖子牵扯到皇后,太子皇子殿下,只怕……”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那王浪军不也是要面对家人的离心之苦吗……”


………………………………

第550章 不欢而散

    朝阳下的狼藉之地,一片忙碌景象。

    “沙沙”

    一队队,一列列的将士正在打扫战场。

    “咳咳”

    十来万人的规模。

    除了有人被打扫战场,掀起地面上的血腥气息,掺和在沙尘中随风飘荡起来呛得咳嗽之外,没有人多嘴说话。

    气氛诡异,压抑,乃至死寂。

    更奇怪的是他们没有在收尸中,感触到同胞的死,带来的那种悲痛感触。

    反而流露出茫然无措,了无生趣的神色。

    特别是他们看着皇上一干文武组合,对他们不假辞色,不屑一顾的姿态,一时之间接受不了。

    一种被抛弃的感觉。

    一种曾今效忠,信仰的理想,梦想颠覆三观的残酷现实。

    一种生无可恋的质感。

    当然,不乏一份恨意,一份仇视。

    还有一份向往。

    一份希冀之情。

    总之,被抛弃的将士此时的心境凌乱不堪,一塌糊涂。

    他们就像木偶一样,在保安队员挥手示意下,打扫战场。

    即便是看见秦琼护送公主从身边走过,恍若无睹。

    就像是看空气一样,透明化了。

    针对这种现象,李丽质悲在心神上,感觉这是父皇的过错,父皇为什么抛弃三军将士?

    这会损失人心,失去天下的?

    不过这一切都是父皇侵犯浪军带来的隐患。

    明知道这样,父皇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难道父皇把自己赐给浪军都是在图谋浪军的科研成果吗?

    要不然,浪军为什么对自己不屑一顾,且下达驱逐令,无情的把自己赶出无量宫?

    这不是真的。

    这一切都不是真的?

    谁能告诉自己,这不是真的?

    可是,心好痛,又怎么会是假的?

    李丽质三步一回头的向外走着,想着,亦泪目,泪奔的洗涮着自己心神上的苦楚,无处发泄。

    她很无助,很孤寂,乃至伤痛。

    以至于,她每走出一步,柔弱的身子都是一阵颤悸。

    这让护在她身边的秦琼看得一阵不忍,顾不得礼法约束,伸出手扶住她的臂膀向前走着说道:“我知道你心系着浪军。

    可是浪军曾今说过一句话,符合你此刻的心境。

    伤痛的经历使人成长,成熟的捷径。

    当然,前提是你正确理解伤痛的方向,时刻铭记。

    以免好了伤疤忘了疼,迷失方向,迷失自我……”

    “谢谢,我知道了,也知道该怎么做了,谢谢!”

    李丽质聪慧过人,立马悟出他话中的意境,诚心道谢。

    何况这话出自浪军之口,似乎成了她此刻的疗伤灵药,滴滴见效。

    这或许就是情到深处自然醒悟的疗效吧!

    而这在秦琼看来,李丽质承受的压力不必任何人少。

    首先,李丽质作为公主,在顾及皇家尊严的前提下,不能做出任何给皇家抹黑的事情。

    哪怕是一句话都不能乱说。

    而在公主被王浪军驱逐之际,理性的选择默认,退走。

    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美德。

    换做一般的公主,指不定大闹一场。

    以势压人,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大闹特闹。

    虽然这种方式不成体统,但是它毕竟彰显着皇家人的威仪,没人不服气。

    只是王浪军除外,是个特例。

    不过没人知道啊。

    显然,李丽质也不一定了解王浪军的脾性,在不了解的情况选择退走,是美德,也是明智的选择。

    知进退,明得失。

    懂分寸,默默离开。

    这绝对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其次,李丽质这一走,也就背上了被王浪军抛弃,休妻的名声。

    这无疑是一个判死刑的骂名。

    对女子来说,生不如死。

    而对李丽质公主来说,承受的似乎更多一些。

    试问李丽质被王浪军驱逐出去,再被天下人指责,皇家人批判,何以为人自处?

    说轻点,长相一般,对王浪军没有吸引力,尽给皇家丢脸。

    说重点,恶语中伤,逼死为止。

    但死了就一了百了吗?

    显然,逼死李丽质,比李丽质活着更有用。

    只因李丽质一死,就能做文章,逼迫王浪军屈从,或是背上骂名,许下好处等等,掩盖李丽质的死。

    毕竟皇家人讲究利益,不存在情感问题。

    最后,李丽质就这么回宫,似乎走上了一条逆天改命的道路。

    成则达成所愿。

    败则害人害己。

    这种境地,强加在一个柔弱女子身上,不敢想象。

    特别是在皇上与皇后闹僵,又牵扯到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