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斯蒂芬根本不信:“哼,朝廷都干出利用数万死尸陷害浪军的丑事,不敢抓人吗……”
“果然如此……”
“那你们还不交人……”
………………………………
第353章 震慑效应
“啊,你别误会,朝廷没干这种下作的事情。
其中另有隐情,朝廷正在追查尸体事件,请你们相信本相一次,一定会给王浪军一个满意的交代!”
魏征摇手否认,却见对面的女子根本不信,遂招来魏晨说道:“你还不滚过来,躲在一旁干什么?”
万众瞩目,皆在看戏。
偏偏自己看不得,找谁说理去?
再说那高挑的美女太狠……魏晨瞥了一眼斯蒂芬吓得只缩脖子,不愿接近她,但在叔父的淫威下不敢忤逆:“叔父,您老有什么吩咐?”
“你,看你这怂样,丢人现眼。
回头在收拾你,你现在立刻去见徐大人,把这里发生的一切让他转告皇上。
另外告诉徐大人,血腥镇压!”
魏征见他宛如老鼠一样,避开对面女人的视线,不情愿的走过来,气得劈头盖脸的训斥。
其实他没有见过斯蒂芬脚踹侍卫,宛如踢石子,草人似的,踢飞了接近保安队员的所有人的景象。
毕竟有人公然打着反叛朝廷的旗帜,侍卫不可能视而不见。
但有人冲上去阻止,皆被斯蒂芬踹飞了。
即便是魏晨看热闹也不例外,自然超出了他的认知。
当畏惧斯蒂芬武力的魏晨听了叔父的话,如蒙大赦,屁颠屁颠的答应着向外跑去。
“哗啦”
围困四人组的侍卫自发的让道,放行。
即便是李统领也没有阻止,反而希冀的看向魏征,传递你看办的眼神。
好么,你也知道害怕啊?
魏征气的不轻,撇开看他的视线,转向对面的女子说道:“你都看见了……”
“我看见什么了?
看见朝廷给无量宫送去数万死尸,调虎离山,转移了浪军的视线,便于你们趁机劫走老夫人一家三口……”
斯蒂芬环手于胸,挤起一对高耸的双峰,沐浴骄阳,分外诱人,却自觉良好的说教。
这让魏征对她的品性只皱眉头:“事已至此,本相说什么你都不会相信。
不如说说你的来意?”
显然,王浪军派遣她们四人组前来,不惜让秦怀道卷入是非漩涡,毁掉秦琼一世英名的危险闹事,肯定有所作为。
唯独不是挑战行为。
倒不如说成震慑朝廷,达到什么目的,更加贴切。
从这一点上看,他对王浪军的举动,深感钦佩,有种相见恨晚的质感。
只可惜生不逢时,双方处在对立面,头疼不已。
然而,斯蒂芬不管这些,直言不讳的说道:“来意么?
有,你听好了。
浪军说了,朝廷送还家人,和平共处。
反之,在我们追查到劫走老夫人一家的凶手之前,人挡杀人,佛阻弑佛。
无论是谁,阻挡者死。
若是这样还救不出老夫人一家,你们就等着浪军杀入皇宫,血洗李姓,开战的时刻吧!”
“好,在皇上没有下旨彻查此事之前,本相陪你们追查凶犯……”
魏征果断的做出决定,不放心四人组胡闹下去,会发生什么不好的大事。
同样的,李统领也有这种顾忌。
正好可以跟着四人组追查凶犯,完成皇上赋予的任务,有点死里逃生的窃喜。
不过斯蒂芬得理不饶人:“魏老头,听说我家老爷在你府上被人绑架了,说,是不是你们朝廷干的好事……”
“不,不是这样的,本相带你们入府搜查可好?”
咯噔,魏征心头一跳,生怕眼前不知羞耻的女子发飙杀人,说着话引领四人组入府。
然而,斯蒂芬跟在他身后说道:“哼,你最好把我家老爷藏得天衣无缝,让我们追查不到。
否则,我们一旦追查到证据,就是把你大卸八块之时……”
这话透着赤裸裸的危险,杀意凌厉。
魏征直觉着背脊发凉,不敢答话,生怕答应下来,反被某些人栽赃陷害,直接把王妈送到自己府上,那就死定了。
只能忍气吞声的引领四人组追查凶犯。
这一追查,闹得满城风雨,依据王泰身上散发出的气息,一直追查到渭水南岸,便失去了气息的方向。
这让斯蒂芬很恼火,转身杀入长安,继续追查。
这时,徐茂公收到魏晨的报信,赶到皇宫,把刚刚合眼的皇上吵醒,相会于御书房,在一番奏报实情之后说道:“皇上,此事闹大了,势必震荡天下,还望皇上明鉴!”
他这话说得隐晦。
暗射王浪军一怒杀入长安,估计没人挡得住,皇上有可能死于非命。
同时,某些人向无量山送去数万死尸的丑事,传扬天下,绝对会让天下人非议当今的朝廷,后果不堪设想。
李世民炙红着双目,瞳孔涣散的盯着徐茂公,有气无力的问道:“爱卿可有对策?”
“回皇上,微臣赞同魏相的说法,血腥镇压!”
对策没有,徐茂公面对皇上包庇长孙无忌一党,又不对太子皇子与后宫进行肃清整顿,着实没了主意。
这是一道不可触碰的红线。
相反,这道红线却是王浪军记恨的根源。
可以说自打王浪军陷入谋朝篡位事件当中以来,就被跨越红线的人算计,针对着。
可想而知,王浪军不会放过这些人。
而这些人为了不让皇上责罚,冒险给王浪军送去数万死尸,还劫走了王浪军的家人。
即便如此,王浪军没有一怒杀入长安,为什么?
这是强势威逼,迫使皇上交人,杀人。
当然,这种推测似乎不合理,很可能是残余的暗势力中人从中作梗,挑起恶性事件,报复行动。
但朝廷密探已把无量宫监视得水泄不透,暗势力中人根本无法逃脱密探的视线,从中挑事。
这也说明,密探当中有人被收买了。
因此,收买密探的人直指长孙无忌一党。
这才是魏征建议血腥镇压的原因,只有杀一部分人,查出背后隐情,救出王妈一家,方可平息王浪军的怒火。
相对来说,徐茂公与魏征都捕捉到长孙无忌要扶持太子皇子上位的动机,故而奏请皇上立屠刀,以杀止杀。
杀,杀谁?
李世民何尝不想杀人,但考虑再三也没下旨杀人:“爱卿与魏征忠于李唐社稷,朕铭感于心。
这件事牵扯太多,容朕思量一二,再做定论。
好在王浪军派人追查凶犯,那就先让她们去闹腾,以观后效,爱卿以为如何?”
“臣遵旨,但臣担心朝廷不提前追查出凶犯,也就失去了与王浪军缓和关系的机会啊!”
徐茂公不便多说,跪地领旨。
李世民一惊色变,拍着发烫的额头,咬牙说道:“传旨,以肃清暗势力为名,调集大军进京……”
“啊,皇上三思……”
………………………………
第354章 漩涡中的毒计
徐茂公的劝谏,李世民根本不听。
这让徐茂公很失望,失落之余回转到房玄龄府上。
房玄龄把他迎入正堂,分宾主落座后问道:“徐大人闷闷不乐,想必入宫收获不小?”
“房大人见笑了,天意如此,与之奈何?”
徐茂公自嘲的苦笑起来,接过下人奉上的香茗,品出了苦涩的味道。
看得房玄龄摇头苦笑:“徐大人善于谋略,却拿王浪军没撤。
相比于皇上顾全天下,权衡之下求稳,安天下,可能不会听取徐大人与我等的意见啊!”
“是,皇上决议调兵进京了!”
徐茂公提起这事,就觉着挫败。
在谋略上,不如王浪军缜密,总是处在被动挨打的局面,感觉一生白活了。
这源于他为天下计,劝谏皇上向王浪军低头没成,顿觉里外不是人,彷徨失据。
人生价值观,似乎沦丧于此?
相反,房玄龄是文官,与他不同,顺着他的话说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想来皇上为了朝局失衡,不可能斩杀长孙无忌一党,使得我等清流把持朝政。
应了那句话:水至清则无鱼。
另一方面,王浪军派遣女流之辈,打着屠尽李姓的反叛旗帜大闹长安,势必把某些人给王浪军送去数万死尸的丑闻传扬天下。
这会让皇上的尊威丧尽。
皇上也忍不了王浪军以这种方式羞辱,碾压皇家人的声誉。
说不好听点,这就是在把皇上推向深渊。
皇上一定会怀疑王浪军意在谋朝篡位,采取的方式是败坏皇家尊严,直至天下离心,便于王浪军上位啊!
因此,皇上又怎么可能不调兵进京呢?”
“房大人高论,徐某受教了!
不过我认为皇上调兵进京,只会刺激王浪军带兵杀入长安,得不偿失啊!”
徐茂公如梦方醒,但抱有己见。
房玄龄也是苦笑着摇头说道:“是啊,皇上下了一步臭棋。
但从某些人抓走王张氏一家来看,皇上这步棋下的妙……”
“哦,莫非是皇上想一箭三雕?
嘶,皇上的心思灵透,不可琢磨啊!
首先,皇上调兵进京,震慑试探王浪军是否进犯长安,也是防止王浪军带兵杀过来的布局。
同时,调兵进京勤王,可以镇压某些人逼宫造反。
这是目的之一,也是敷衍王浪军兴师问罪的借口。
其次,皇上就像房大人所说的一样,未免朝局失衡,不想斩杀长孙无忌一党,至少不能都杀了。
但事已至此,杀一部分人免不了。
而要杀人,皇上也不可能背上斩杀开国功臣,落下妒贤嫉能的名声,故而借助王浪军派人大闹长安的机会,借刀杀人。
最后,皇上要想权衡,兴盛天下,就必须拉拢王浪军,也要稳固满朝文武,海纳百川,和平共处,方可达成所愿。
这其中的微妙关系,皇上拿捏得恰到好处,似乎一切尽在皇上的掌握之中?”
徐茂公反应过来,摸着胡须,莫测高深的剖析起来。
这牛鼻子老道终于开窍了。
房玄龄自知他不傻,且在谋略上除了王浪军无人可及,只是被眼前的事态所迷惑了而已。
“嗯,徐大人说得好,不过徐大人说露了一人:王浪军。
他的智谋才是最可怕的。
首先,他的家人被劫,不但没有杀入长安,反而派人大闹长安,所图甚大啊!
抛开他的目的,单说他这份城府,深不可测啊!
现在想来,他派人大闹长安,似乎只是表面上的现象,强势威逼皇上送还他的家人。
实则是宣扬某些人给他送去数万死尸的丑闻。
反过来推论,天知道他会用数万死尸做什么文章?
而他就这么待在无量山一带练兵,以及建造独立王国,似乎掐算好了眼下的时机。
这个时机是皇上不敢妄动,免得此时招惹他而陷入被动绝境。
毕竟数万死尸让皇上不占理。
还有王张氏一家人被劫与朝廷脱不开干系。
在这种情况下,皇上一旦招惹王浪军,势必让王浪军借此机会毁掉皇上的声誉,打着皇权无道的旗帜,公然谋反。
届时,天下人也不会认同皇上,同情朝廷官员。
貌似是揭竿起义,推翻腐败朝政的序幕。
因此,皇上不敢妄动,使得王浪军借此机会画地自重,打造他自己的独立王国,无人骚扰。
这是攻心计的精粹。
他王浪军深不可测啊!”
房玄龄补刀,徐茂公一脸错骇,不禁悲戚的说道:“这都是某些人闹出来的好事啊……”
“是啊,某些人权利攻心,害人害己!”
房玄龄既悲戚又愤懑的说道,一时间没了主意。
即便是自誉满满的徐茂公也是无比头疼,继而愤恨的说道:“我想王浪军一定会整死某些人的,他们以为躲到监牢就能盼来月明吗?
白日做梦……”
…………
此时,不仅仅是两位朝中大员密议朝局,而是整个长安城内的所有人都在揣摩朝局,意识到要变天了。
相对来说,以斯蒂芬为首的四人组,带着魏征与侍卫大闹长安,整得长安城内外鸡飞狗跳的。
而这种叛逆的消息,不胫而走,传到皇宫监牢,急坏了一帮大臣。
“长孙大人,您看王浪军派人大闹长安,皇上都不闻不问,任由他欺凌皇权,盅惑人心,实为反叛之始啊。
若是任由他闹下去,皇上一定会问罪我等……”
吏部尚书冲坐在地铺上的长孙无忌行礼说道,引发众臣附和,希望长孙无忌拿主意反击。
长孙无忌半眯着眼睛大量众臣,在他们急躁不安之际,宛如梦呓的说道:“天要下雨,拦不住。
娘要嫁人,败坏妇道……”
几个意思?
众臣听傻眼了,彼此对视,皆是一脸的懵逼,长孙大人此话怎讲?
想不明白,就这么看着长孙无忌熟睡过去,打着鼾,方才错骇的议论起来。
“各位大人,如今皇上任由王浪军大闹长安,恐怕是想借刀杀人啊!
再说了,抓了他的家人,迟早会暴露的,怎么办?”
吏部尚书既气愤又苦涩的说道。
这让众臣面面相觑,各抒己见:“杨大人,不如就按照长孙大人所说的一样,让人败坏王张氏的名节……”
“嘶,这太恶毒了,一旦让王浪军知道,后果……”
“后果个屁呀,王浪军正在强势威逼皇上,就差一步逼死我等,还不如败坏王张氏的名节,镇住王浪军那小杂种……”
“嗯,无毒不丈夫,本官赞成……”
“就这么干…本官倒要看看王浪军得知他的老娘被万人骑,会怎样,哈哈哈…”
“桀桀……”
………………………………
第355章 猫腻乍现
“哒哒”
一队骑兵奔出宫门。
只见人高马大,却身无战骑兵的装束。
相反,人人斜背着一个黄色包裹,包裹把一面小旗子压在背上,迎风招展,驾驭马缰,一路狂奔。
当他们抵达长安街十字路口,分向四面……”
袁天罡似乎猜到公子的真正目的,担心李二下旨调兵进京,指不定就会开战了。
王浪军摇头,抬手制止他说下去:“老袁,你要知道最急的人是李二。
他承受不起我娘出事的后果。
再说了,我也不知道娘亲被人绑架到什么地方去了。
倒不如给李二上紧箍咒,一劳永逸!”
“唉,但愿如此吧!”
袁天罡不在多说,保留了自己不看好这场博弈的意见。
于是,一场拉锯战持续展开了。
前三日,斯蒂芬四人组把长安城闹得满城风雨,甚至于血腥镇压,闹得人心惶惶的,不得安宁。
而李世民也把王张氏一家人救回皇宫,藏起来了。
另外,摄服了十几名狱卒,与众臣玩无间道。
总之,长安城内外闹得不可开交,也杀了不少人,乃至流言蜚语四起。
这让李世民很被动,但他隐忍不发。
相反,这让王浪军很是纳闷,但不知内情,也就埋头建造无量宫,在接连半个月的时间里,打造出一个浩大而完美的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