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你们这些所谓的流民,实质上都是朝廷派来的捣乱大军。
这从你们听从组织者哄抢本公子的物资,证明一切。
在本公子看来,你们有组织有纪律,统一行动,不是军队是什么?
而作为战败的军队,就该有死的觉悟。
因此,你们都是俘虏。”
这话一出口,俘虏群体骚乱起来,但没人反驳什么。
而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了,处在战争的人只有两种,一为死尸,二为俘虏。
而且由胜利者定性,执掌生杀大权。
至于怜悯,冤屈,抱歉,都不存在的。
于是,俘虏群体恐慌起来,人人害怕得要死要活的,不知所措。
看着这种乱局,袁天罡凑到公子身边说道:“公子,您打算怎么处置俘虏?”
“劳役惩戒,只待朝廷答复之后再做定论。”
王浪军撇了他一眼,掷地有声的说道。
这让袁天罡一阵脸疼,觉着公子与朝廷杠下去没好处,反而会越来越发麻。
当面对的局面扩大,尖锐性的问题会越来越多。
到那时,仅凭公子一人应付不来,即便有自己与保安队协助公子针对朝廷,也是捉襟见肘。
毕竟几百人对抗整个李唐天下,无疑是火中取栗。
何况还要监管四万多俘虏,哪来的人手管制他们,他们也不会老老实实的做俘虏啊?
这些俘虏一旦哗变,不好控制。
再说了,他们完全可以用树枝灌木,石头等物品搭桥,或是堆满刺藤城墙,翻越过去逃生。
根本防不胜防。
这源于俘虏太多,一旦伺机四散奔逃,在偌大的刺藤城墙圈子里,仅凭三百多保安队员,拦不住多少人。
考虑到这些,袁天罡试探性的说道:“公子,不如我们转移到草原上……”
“打住,天地间的灵气复苏,与无量山坍塌脱不了干系。
由此看来,无量山山底下隐藏着秘密,有待发掘,也是灵气聚集之地。
若是按照风水师的说法,此地就是龙脉所在地。
你觉着本公子会离开龙兴之地么?”
王浪军实话实说,没有隐瞒他的意思。
他心里确实对无量山山底下的秘密势在必得。
或许秘密就是开启脑海里的信息的钥匙。
在这种考虑下,他绝对不会离开无量山一带。
当然,离开无量山一带就是向朝廷示弱,也是远走高飞自立为王的迁移行动,朝廷绝对不会容忍的。
除非悄然离去,事先不让朝廷得到一点风声。
否则,朝廷即便是崩毁江山,也不会放任他这位可以改变李唐命运,兴盛一方的强者,强敌离去,留下毁灭江山的隐患。
因此,他无论放弃亲朋好友,做不仁不义之人离去,还是提升实力,以及面对朝廷等问题,都无法离开。
不过袁天罡担心的说道:“公子,您说的对,但您如何面对即将来临的风暴……”
“慈不掌兵,以杀止杀。”
王浪军风淡云轻的回了他一句,心里憋着一句话没说:老子杀到李二害怕,乃至颠覆李二的朝廷,只要李二敢来硬的,没谁不可杀的。
袁天罡一惊色变,这是要逆天的节奏啊?
有些纠结,不放心的说道:“公子这话说得好,只是我们的人可不多啊!
这点人看管这些俘虏都成问题……”
“是么?”
王浪军回了他俩字,遂转向山下的俘虏呵斥:“你们这些俘虏就该有俘虏的觉悟,做苦役。
这是本公子赐予你们活命的机会。
你们千万别珍惜,选择造反,逃生,以便本公子杀人泄恨。
以免本公子屠杀俘虏,落下一个杀神名声,不好听是吧?
因此,从这一点上看,本公子还是善良人。
当然,善良人也有善良的规则。
第一,针对俘虏,口粮减半,劳作时间倍增。
第二,实行监管制度,也就是你们这些俘虏相互监视着劳作,谁先发现别人躲懒,逃走等等触犯俘虏制度的人,皆可饱食三日。
第三,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人,斩立决。
第四,拉帮结派,造谣生事,玩阴险狡诈伎俩的人,死不足惜。
第五,开设奖励制度。
这一条针对老实肯干,拥有一技之长,或是了无牵挂衷心于这片土地的人,都有奖励。
轻奖,以食物为主。
重奖,脱离俘虏身份,成为陇伊村的村民。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规章细节,由袁管家给你们一一罗列出来。
所有人必须服从,违反者绝不姑息。”
他的这番话给俘虏的冲击很大。
面对这种奖惩制度,惩罚的条令过重,但凡违反条令的人都得死。
不过奖励制度很诱人。
即便是半饱劳役,也比外面强很多。
加上这可是留下来成为陇伊村村民的天赐良机啊!
一旦转正,跟着王浪军吃香的喝辣的,那就是神仙般的日子啊!
这让俘虏群体动心了。
但其中不会劳作的军士就苦了,不会干农活,日子不好过了……
而袁天罡不管这些,当听了公子的话之后,接话说道:“公子,此法可行。
但公子这么做,就有可能接受所有人留下来的现实问题?”
“你是担心朝廷借机生事么?”
王浪军不在意的反诘,这一点是肯定的。
只不过他根本不怕,就怕朝廷不来找事,玩阴险,那就不好玩了。
显然,袁天罡也是担心这些问题,遂接话说道:“公子别忘了,这些俘虏的亲人都在外面,很麻烦……”
“行了,你还是带人去放火烧林,完善奖惩制度吧……”
“是,公子心中有数就行,老奴这就去办事……”
………………………………
第338章 朝廷反应
正当王浪军处理俘虏之时,被他白日放走的五名军士回归长安,并向各位主家汇报了王浪军屠杀军士的情况。
这其中包括王浪军火焚流民大军,以添盐加醋的方式把王浪军说成十恶不赦之人。
于是,以魏征为首的几位重臣,火急火燎的赶到皇宫,觐见皇上奏报军情。
临了,魏征站到御书房右侧,心神不安的说道:“皇上,微臣以为这次把王浪军逼急了而杀人。
不过臣以为王浪军绝对不会屠杀所有流民大军。
因为他杀了所有人,就没有人为他建造家园了,所以臣觉得他放回的五名军士谎报虚情……”
“嗯,魏爱卿言之有理。
但朕想知道你们认为王浪军想干什么?”
李世民端坐在太师椅上,面无表情的环视群臣问道。
他问的这个问题很尖锐。
刚说完就把魏征等人吓得冒冷汗,难办了。
显然,他们都知道皇上只想要结果,但如今事办砸了,还惹怒了王浪军,怎么办?
貌似以前所做的努力,全白费了。
还要面对王浪军的怒火,天知道该怎么办?
不过皇上要结果,魏征一阵头疼,脸皮抽抽着说道:“皇上,臣建议淡化处理王浪军的事。
再以安抚笼络王泰,只待王浪军划下道来,再做定论……”
“呃,各位大臣以为魏爱卿之言如何?”
李世民憋着火气,转向左侧的房玄龄等人问道。
其实,时至此刻,他还为收拾残局而头疼。
首先死了数万人,牵扯太多无辜,累及军士的家人受到影响。
仅这些需要用黄金白银去安抚人心。
这笔费用动彻上百万,国库可没这么多金银开支,谁来承担?
其次,这一次的动荡,波及到数十位大臣遭殃。
这其中抛开大臣的子辈伤亡问题,仅数十位大臣因王浪军而获罪,该杀还是该放,最让他闹心。
原本他认为流民大军可以从王浪军那里夺回改良农作物种子,从王浪军手上扳回一局,迫使王浪军不敢贸然与朝廷开战,反而要避嫌,不敢露面。
如此一来,他无论怎么处置王浪军口中的假公济私的大臣,王浪军都管不着了。
只待风声一过,王浪军追究起来也没什么意义了。
因此,他一直都在等待好消息,可是迎来当头一棒,问题大发了。
这种状况,魏征想得到,房玄龄也不例外,听闻皇上问话说道:“皇上,臣以为王浪军太过强势了,不宜正面交锋。”
“臣附议,王浪军正在气头上,无处发泄。
一旦朝廷有所行动,他必然展开反扑,难以阻挡。
再说了,朝廷动荡尚未平息,几乎无力出兵讨伐王浪军。
因此,臣恳请皇上以和为贵……”
徐茂公抱拳行礼说道,引发其他几位大臣相继附议。
只不过他们没有说出明确的策略,应对王浪军的反击,这让李世民异常恼火,又不能发泄出来,憋屈的要死。
旋即,他加重语气说道:“朕已经没有退路了,希望你们给朕一个明确的答复?”
“皇上,臣以为王浪军不会杀入长安。
毕竟他刚刚协助朝廷平息了一场动乱,英雄名望深入民心。
这种时刻,他若是杀过来,也就抹杀了他的一切丰功伟绩,背上不仁不义的骂名。
因此,他既然无法杀入长安,而密探又无法刺探他的布局情况,唯有采取以静制动办法,见机行事。”
徐茂公接话说道,心里其实也没底。
只因他猜不透王浪军的心思,也就无法对症下药,设计应对策略。
即便是房玄龄也不例外:“皇上,徐大人说得对,为今之计唯有以静制动可破王浪军的反击。
不过要做些文章。
比如笼络王泰,让王泰亲自去陇伊村试探王浪军的虚实。
还要联合民众的力量,以舆论压力,迫使王浪军不敢轻举妄动。
如此,朝廷便有调兵遣将的时间……”
“哼,调兵遣将,亏你们说的出口?
朕为你们,多少大军可以战胜王浪军?”
李世民恼怒的站起身来,霸气侧漏的呵斥,心说这种计策朕想不到吗?
房玄龄感觉不妙,接话说道:“皇上息怒,保重龙体为要啊!”
“臣等附议……”
大臣相继跪地响应。
差点没把李世民气吐血,厉声呵斥:“闭嘴,朕被逼到这个地步,生不如死。
这都是你们这些肱骨之臣闹出来的好事。
事到如今,你们却拿不出应对的策略,还敢怂恿朕以静制动?
这算什么?
缩头乌龟,还是让朕眼睁睁的看着王浪军画地自重,建立起一个独立王国,不闻不问吗?”
“回皇上,就王浪军画地自重一事来说,若非臣等事先有所顾忌,以流民大军,结合军士强行夺取王浪军的改良农作物种子,难度并不大。
只是担心王浪军震怒杀人,臣等没敢实施强硬手段。
因此,臣等虽然以流民大军冒犯了王浪军,但他一定知道我们也留手了,从而保留下一份情义。
至少没有敌对,撕破脸。
故而,他画地自重已经是无法阻止的事实。
既然无法阻止,不如设法与他交换物资,购买他的改良农作物种子。
毕竟他的人手不多,也欠缺各种各样的物资。
朝廷可以跟他交换,接近,拉关系,缓和彼此之间的矛盾,再伺机而动……”
魏征跪在地上,硬着头皮说道。
在他的提议下,一场情感易物计划悄然形成。
就像是一张疯长的大网,不断地延伸,扩张,张到极点网捕王浪军。
…………
如此同时,王浪军自知娘亲内疚难眠,来到娘亲照看弟妹二人睡眠的帐篷,轻声细语的说道:“娘,事情已经发生了,您也不要太放在心上。
放心吧,一切有军儿搭理,出不了事。”
“唉,娘知道军儿有本事,可是军儿能解决你爹的事情吗?”
王妈转身看着走入帐篷的军儿,泪眼婆娑的问道。
此时,她心里矛盾极了,无论是做错事引发大战死了很多人,留下隐患,而且她还把自己推到夫君与儿子中间取舍的境地,伤心费神的,凌乱了。
这种情况,状态,处理不好很伤人。
王浪军也为此事而来,果断的说道:“娘,这回恐怕您要下决心,抉择未来走向了……”
………………………………
第339章 谋划未来
夜幕下的陇伊村,篝火点点。
火光映照出十几名保安队员的影子,隐现在幽光闪烁的三座帐篷东侧的篷布上,来回的游荡。
“噼啪”
篝火偶尔炸起一团火星子。
使得巡逻的保安队员显露出一份真容,不难看出他们焦虑不安的神态。
他们都在护卫公子一家人的安全。
同时又惦记着白日失职的遭遇,内疚自责,不知道公子会怎么惩罚自己?
相反,王浪军坐在中间帐篷内,等待娘亲的答复,心情很复杂。
因为他觉着不妥善处理娘亲与那位自私自负的老豆之间的事,必然后患无穷,所以选择处理。
只是娘亲不表态,他就为难了。
总不能逼迫娘亲抛弃老豆,划清界线,从此老死不相往来吧?
显然,这是处理此事的最佳方式,一了百了。
他有这个想法,但不知道该怎么张口?只能暗示娘亲做决断。
王妈再傻也明白军儿的用意。
只可惜她冲不破恪守妇道,相夫教子,男尊女卑的教条紧箍咒,心里很乱。
好一会儿,王妈感触到军儿的坚决,试探性的说道:“军儿认为娘的未来走向,走哪一条可以让王家阖家欢乐,光宗耀祖?”
“娘,军儿没法回答娘这个问题。
不过娘先听听军儿的分析,再做决定。
首先,老豆是什么人娘最清楚,军儿不做评判。
但军儿要提醒娘一句,老豆没有带给娘一份安稳的生活,又抛妻弃子,致使一家人陷入绝境,贪图荣华富贵。
这意味着什么,娘心中有数。
其次,娘应该知道朝廷不会放过军儿,相反朝廷妄想剥夺军儿的一切,不可调和。
为此,朝廷会不择手段的对付军儿,势必从娘亲,弟弟妹妹身上下手,以便达到朝廷奴役军儿的目的。
然而,朝廷已把军儿惹火了,不敢轻易开战,作死。
想必他们会让老豆前来游说娘亲,或是接走弟弟妹妹,作为要挟军儿的筹码。
到那时,军儿除了与朝廷合作,答应他们的无理要求,别无他法。
可是这不是军儿想要看到的结果。
相反,军儿一旦彻底动怒,即便杀了李二的整个朝廷,斩尽杀绝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届时,军儿不知道还能不能护全娘亲与弟弟妹妹,所以……”
王浪军坐到床头上,看着熟睡的弟弟妹妹,低声说道。
这是他能想到的问题。
至于未知的阴谋诡计,肯定有,但无从得知。
有此可见,他自知缺乏人手,组建情报机构,以便随时随地的掌握敌方情况,把危险降到最低。
这些事,王妈想不到,但听了军儿的话,心如刀绞的说道:“娘知道军儿没有做错什么。
即便是军儿与你爹断绝关系父子,那也是娘与你爹欠你的。
再说你爹确实做的太过分。
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