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战隼- 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渠红波非常的不愿意用道尔营,一旦用到了这一招,说明27号雷达站已经黔驴技穷了,就算赢了也没有多少光彩可言。可是对于急于扳回一局的27号雷达站来说,哪怕是惨胜,也比再次失败强!

    道尔营所属的炮兵旅,乃至炮兵旅所属的集团军领导机关,实际上都很愿意和空军雷达部队试着搞一搞协同作战,这是他们的首次协同防空作战训练,为以后的联合作战积累一些经验,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

    因此道尔营很重视此次协同作战训练,直接整营拉过来,十几台发射车组成了一张火网,等待着李战的出现。道尔野战防空系统的优点在于将导弹、雷达和制导集中在一个装甲平台上面,没有单独的发射车、雷达搜索车等。一部道尔车就是一个高度集中的基础作战单元,机动灵活展开速度快甚至能够在行进间作战。除此之外就是指挥车和保障车以及运弹车,整个野战防空系统得到了高度的精简。

    最关键的是,道尔野战防空系统的理论最小射高仅有十米,导弹速度能达到2。5个马赫。

    李战除非钻地里去,否则一旦被道尔野战防空系统锁定,基本上是难逃一死的了——道尔野战防空系统过去的单发实弹射击毁伤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八,双发实弹射击毁伤率是百分之百!

    那就是一种专门对付低空高速、低空低速目标的野战近程防空系统!

    道尔营接到了27号雷达站的目标通报,十几个火控雷达不断的以山口为中心对外搜索,主要方向朝向了东北面的无名峡谷深处。道尔营的营长经验非常丰富,他没有把全部力量都集中在一起,而是把四个发射连摆成摆成了椭圆形,每个连相距十公里,以导弹最大射程十二公里来算,是构成了一张密不透风没有空白的防空火力网的。

    第一次和空军部队协同作战,陆军老大哥自然是会使出浑身解数来教小老弟做人的。

    渠红波那边把敌情向道尔营做了通报后,就什么也做不了了,唯有等待。部署在山顶的机动雷达车的搜索距离有限,此时也失去了目标。李战再一次显示在所有人的视线里。

    李战十分确定一点,就算被27号雷达站给发现了,与他们搭配作战的固定防空部队以及地空导弹部队也没有办法对他进行模拟攻击。

    在国土防空体系里面,空军地面防空部队主要针对的是大型的中高空目标,比如战机、导弹导弹等,是打入侵国土的飞行目标的。因此,固定防空导弹部队属于空军,中远程地空导弹部队属于空军,一些空军地空部队装备便携式防空导弹的目的是用来保护己方部队的,与陆军的使用原则有一些区别,而陆军则以近程防空装备为主,主要是野战防空、战场防空,是伴随地面作战部队作战的。

    因此,李战笃定,只要他能保持这个高度这个速度在峡谷里穿行甚至在大漠戈壁上飞行,27号雷达站就拿他没办法。

    他怎么也想不到27号雷达站居然会把陆军老大哥的道尔营给找来了!


………………………………

第159章 真打啊!

    “二连锁定目标,两发攻击!”

    037号歼…7e从山口里夹带着一股风,火箭一般冲出来。道尔营埋伏在山口正面的二连第一时间捕捉到了目标,火控雷达迅速完成锁定,发射长在报告的同时就摁下了发射按钮!

    道尔防空导弹的作战流程大致为目标搜索雷达捕捉到目标,随即向将目标信息传给制导雷达,制导雷达稳定跟踪目标后给出发射准备的信息,在五秒之内完成战车和导弹的功能检测。

    接收到发射指令后,弹上电源启动,起爆弹射器将导弹弹上大约二十米的空中,导弹点火加速飞向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制导雷达始终保持对目标的锁定跟踪。

    通常来说,从确认火控雷达锁定到发射导弹,整个过程不超过二十秒。

    目标肯定完蛋了,没有人会怀疑这一点。

    两枚9m332防空导弹分别从两台战车的垂直发射筒里被起爆弹射器弹了出来,点火后根据转弯指令直扑向037号歼…7e。

    此时,不管是指挥车里的营长连长还是作战车里的成员,都并不知道他们要攻击的是一架有人驾驶的歼…7e,而不是无人靶机!

    李战有二十秒的时间。

    如果是他之前驾驶的037号战机,那么他连二十秒的时间都没有。四团这批歼…7e移交过来之前,是得到了一些改进的,航电方面基本比照g型进行了改进。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加装了全向告警器。

    告警器蜂鸣的时候,李战差点被吓尿了。

    在他完全想象不到的情况下,突然被火控雷达锁定,这样的惊吓可想而知。恰恰,他原本就计划在处山口后向东转向,沿着北库山脉的东南侧继续做超低空飞行,如此就可以在进入大漠戈壁之前获得更多的掩护。

    此时,被火控雷达锁定后,他的思维根本跟不上条件反射的动作,下意识的操作动作做出来后,神经中枢才作出相应的反应。这得益于他过去一段时间里获得的战场下意识反应意识。

    如果是其他人,一定会按照正常的规避动作来操作,因为大家都知道只是模拟攻击,并不会真的有导弹飞过来。如此一来便注定出大事了。

    战场下意识反应意识救了李战。

    他认为27号雷达站也许协调了地空导弹部队的便携式防空导弹分队埋伏在了山口,直到他清楚地看到正前方大约八公里外出现了两枚拖着长长尾焰的导弹直扑过来,他才猛然意识到那绝对不是便携式防空导弹。

    那是什么鬼?

    不是模拟攻击而已吗?

    “我顶你个肺啊来真的啊!”李战下意识的破口大骂!

    道尔营锁定目标后两三秒,037号战机就发出了雷达告警,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战正在做加速飞行,并且稍稍上了一些高度,到导弹发射的大约二十秒时间里,李战的每一个操作动作的选择,其实从理论上都是逃不掉两枚3m332导弹的追杀的。

    此时,037号歼…7e在一千米的高度,速度八百多公里,恰好李战出山口后把油门杆推到了底,也就是说战机正在奋力加速。

    此时,两枚导弹距离李战约十公里。

    对于正在做加速运动并且最终会加速到两马赫以上的导弹来说,十公里的距离大约只需要用掉五秒的时间。

    双方是对向运动,并且都是斜向上。这是道尔导弹最舒服的攻击姿势了,却是目标战机最难以逃脱的飞行姿态。

    李战的第一个动作是打开了加力开关。

    第一个操作动作至关重要!

    哪怕你后面的所有操作动作都选择正确了,只要第一个动作错了,你同样没有生还的机会!

    按常理来说,在十公里的距离上遭遇导弹迎面来袭,飞行员应该立即掉头尽可能地拉开距离,采取耗尽来袭导弹能量的办法规避掉导弹。3m332导弹的最大有效作战距离大约是12公里。如果转向逃避是有很大机会能躲开的。

    问题在于,李战根本不知道来袭的导弹是道尔防空导弹,他也根本不可能在这样的距离上依靠目视判断出导弹的型号!

    战机掉头会损失掉大量的速度,不管你用任何可以实现掉头的机动动作。

    速度是一切,是活命的根本!

    能量决定一切!

    李战第二个动作是让战机呈现出垂直爬升的姿态,已经打开了加力燃烧室的037号歼…7e像是被人从高空用力拽了一把,在短短三秒的时间里,继续获得了六百多米的高度。

    此时,第一枚导弹已经快要进入杀伤距离。

    3m332导弹使用的是近炸引信,探测到目标进入了杀伤范围,引信启动引爆战斗部,利用预制碎片对目标进行杀伤。

    告警器蜂鸣的频率已经连成了一条线,和发动机剧烈的轰鸣声充斥满了座舱。李战猛地蹬舵压杆,战机机头猛然朝下同时疯狂地做滚筒机动,看上去就是有千万吨重一般翻滚着直线的向下掉。在短短的两秒钟内,037号战机掉了一千多米的高度。

    迫近了10个g的过载使得战机的机身结构发出了剧烈的呻吟,机翼表面出现了空气被超音速破开产生的雾状波动。战机的空速没有超过音速,但是李战翻滚的速度太快,翼尖的实际运动速度跨了音速!

    “营长!那是有人驾驶飞机!他在往下掉!”发射二连的连长终于发现不对劲了,瞬间冒了一身冷汗菊花紧缩,狂吼着报告,同时飞快地打开舱门爬到外面去,戴着耳麦往037号战机的方向看过去。看到了037号战机疯狂的大过载机动。

    两枚导弹同时懵逼了,但是依然顽强地执行了制导雷达传输过来的指令,在发现目标向可逃逸区跑之后,导弹进行了急转弯,弹屁股向前跑,弹头顽强地向急剧往下掉的037号战机指过去。

    于是,两枚导弹都先后超过了设计可承受过载范围。

    3m332导弹可以承受最大30个g值的过载,037号战机不过逼近10个过载而已,怎么会超出了设计可承受范围呢?

    并不是简单对比计算的。

    一般来说,按照规定公式进行计算,目标如果达到10g的过载,导弹在迎头攻击的情况下要完全指向目标,需要承受200多个g的过载。

    尽管这是理论上的数据,但无论如何两枚导弹已经被引入了大大超出极限的大过载机动里面。于是,两枚3m332导弹没有悬念地空中解体了,战斗部继而同样没有悬念的在强大的撕裂力量的作用下爆炸了!

    “嗖~嗖~”

    道尔营的营长快要把眼球瞪裂了,破口大吼着:“哪个王八蛋打的!那是有人驾驶飞机!那不是靶机!不是靶机!全营解除作战状态!全营解除作战状态!王八蛋!全营解除作战状态!王八蛋!!!”

    第二波导弹按照作战程序打了出去。

    从发现是有人驾驶战机到发射二连的连长报告再到道尔营营长作出反应,其实也不过短短的二十多秒时间。在所有人都被完全不敢想象的一幕震傻的情况下,营长的脑袋也出现了那么好几秒的空白。

    而在这极短的时间里,被他们轮番攻击的037号战机已经用最大超过10个g的大过载翻滚俯冲甩爆了第一波两枚3m332导弹。

    此时,第二波导弹直奔已经接近地面的037号战机,忠实地执行了制导雷达的指令。尽管第二波导弹的发射车第一时间强行关闭了制导雷达,但是已经获取的目标数据已经传输到了导弹上面,在如此近的距离,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他们得到的通报是打的靶机,所有的准备和流程全部都是按照实弹打靶来进行的,哪个连哪台车先打,目标从次要方向过来又应该怎么打,全部都是有好几套预案的。

    能够在不到半分钟的时间里紧急停下来,客观地讲不能完全责怪道尔营。

    第二波导弹来袭,然而李战已经进入了失速状态,他最大的危险不是导弹,而是此时距离地面仅有五百米的高度,大约在导弹腾空的时候。

    他是在跨音速的情况下进入失速尾旋的。失速也好尾旋也罢,都是每一名飞行员必须要掌握解决技能的险情,甚至飞行员要放单飞必须要掌握改出的办法,可以说是基础的技能之一了。

    但是,失速尾旋有很多种。

    李战在跨音速滚转俯冲的状态下进入失速尾旋,是从来没有模拟过的非正常飞行姿态。

    副油箱、四个多管火箭发射器,全都好端端的在挂架上,李战想要抛掉,但是他非常清楚,此时任何一个多余的动作都会让他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从雷达告警器发出警报的那一瞬间开始,他的每一个操作动作都必须绝对是精准而且是必要的。他必须要让战机的每一寸部位都完全的跟随着他的意志来动作,但凡有哪怕一点点的偏差,明年的今天就是他的忌日。

    他在仅仅五百米的高度进入失速尾旋,坠落不过三秒钟的时间,世界航空史上从未有过在这样的高度进入失速尾旋还能改出的成功案例。留给他的实际上只有两秒钟的时间,这是不可能完成改出动作的操作的。

    就算他能完成,战机存在回馈延迟,同样于事无补。

    应该考虑跳伞了!

    可是!

    如果跳伞,那么今天山区超低空突防所获得的一切飞行参数都将会不复存在!这样的结果是完全不能接受的!至少李战认为当前没有谁再能飞出这样的极限数据来!

    他硬生生的在两秒钟内完成了改出动作的操作,只有一次机会,做完了,希望寄托在037号战机身上。

    “老伙计,咱们一起回去!改出!改出!!改出!!!”


………………………………

第160章 我抬手就是一通乱打

    “老伙计!我们一起回家!改出啊扑街!”

    037号战机成精了,听见了李战心中超高频率的呐喊,她改出了,在距离地面约摸八十米的位置,李战敏锐地感觉到了操作杆有了回馈的力度,他的反应速度极快!

    在不到一秒的时间里拉起了战机!

    机头高高昂起的037号战机的机翼向后伸张,弯曲的幅度之大快要折断了。发动机喷口被强行地指向地面,距离戈壁的地表仅有十米,喷出来的强大气流冲向地面,扬起一阵浓浓的灰尘,而很多小石块全部被强大的风力狂扫到一边。

    李战压杆改平,战机恢复平飞,机头朝上喷口朝下的姿态在距离地面十米左右的高度保持了差不多两秒钟!

    发射二连的连长如果认识,那么他一定会惊呼——你他妈的用歼…7E飞了一个眼镜蛇机动出来了???

    李战开始上高度,一口气刚准备松出来,下意识的往右翼一看,猛地发现又有两枚导弹凶猛地扑过来!

    “我操你大爷的老子是自己人啊!”

    他快崩溃了!

    道尔野战防空导弹系统的理论最小射高是十米,此时是在平坦的大漠戈壁上,这样的高度是能够打出来的,而且此时目标正在上高度,对导弹来说是再好不过的攻击姿态了。

    没有高度没有速度,李战还能怎么办呢?

    跳伞吧,数据保不住了,此时跳伞还有一丝生机。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跳伞的话数据保不住,被击中的话数据同样保不住,怎么死的有区别吗?”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我就没想过活着回去!”

    李战迅速调转方向,机头指向了来袭导弹,然后,他打开了火箭发射器的电门。

    他居然要用火箭弹拦截来袭的导弹!

    在尽量放慢空速的情况下竭力稳住战机的姿态,李战九九归一心平气和,像老僧入定一般从容地瞄准,然后从容地摁下了发射按钮。战机不断地颤抖着,90毫米口径的火箭弹不断的被打出去,二十八道火舌扑向来袭导弹。

    李战没有放弃利用每一项武器的机会,他切换到机炮射击模式,重新瞄准,再一次摁下了发射按钮,30…1型30毫米航空机炮不断地吐出火舌,炮弹像是快速流动的虚线一般扫向来袭导弹。

    来袭导弹的距离和速度,火箭弹和机炮的弹道差以及近炸引信启动的距离,所有的这些全部只能依靠目测判断和心理计算。火箭弹全部是碰炸引信,要击中目标才会爆炸,而机炮则是按照近炸、碰炸两种引信交替装载的。

    在两种弹药的切换之间,李战重新瞄准的心算只在一瞬间。而他调转机头指向来袭导弹完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