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林抓着送话器询问的时候,齐宏和方成河到了。应急预案一启动,两位首长五分钟之内全部到位。
“没电了,我看不到仪表,启用备份电源,没反应,再启动,还是没反应。”李战显然是一边盲操一边报告。
盲操对任何一名飞行员来说都是基本素质,对李战这种已经人机合一的飞行员来说就更不是事了。常人眼中让人眼花缭乱的座舱,每一个开关每一个仪表的位置,飞行员都滚瓜烂熟。手一伸出去,绝对不会超过半厘米的误差。李战更是一戳一个准。
“各系统没问题,都正常。”李战再一次报告。
这是坏消息中唯一的好消息了,只要飞机主要系统正常,飞行员遇到的困难就只是无法从仪表获取飞行数据。然而,在夜里,这已经是相当可怕的情况了。
“应该带把手电上来的,我没办法确定是仪表系统失效还只是单纯断了电源。”李战说。
什么都看不到,也就无从判断,只能感受战机的状态。起码两杠两舵是正常的。
齐宏接过指挥权,扫了眼雷达员递过来的数据,李战的高度在五百米,他果断道,“洞三拐,爬升到三千,航向一百八,巡航速度,听我的指令。”
“明白,爬升到三千,航向正南,巡航速度。”李战复述指令。
什么都看不到意味着不知道自己的高度空速航向,只能凭借感觉来盲操。好在,在断电的前一瞬间,李战对飞行状态是心里有数的。
齐宏的指令非常的合适。
飞行员在天上,周遭都是黑暗,时间一长就会失去空间感,对空速极快的战斗机来说,仅仅五百米的高度,等到凭借地面灯光恢复空间感的时候,差不多是坠毁的时候了。
因此,立即爬升获取更多的高度是当务之急。
所有人都清楚037号战机今晚是满油飞行的,这会儿还有大半燃油,不用担心燃油余量的问题。再个把小时都是可以的。
李战凭着感觉爬升,在他感觉差不多到三千米的时候,齐宏适时的传来指令,“洞三拐,高度好,进入巡航,等待指令。”
暗暗点了点头,李战有了信心,自己的感觉是比较准的,他恢复平飞进入巡航速度。
一分钟后,齐宏指令,“左转九十度进入盘旋,保持高度。”
“我怎样保持,什么都看不见。”李战腹议一句,回答,“明白,进入盘旋,保持高度。”
无疑,现在的情况是地面通过雷达获取李战的位置,向他下达操作指令,保持战机的飞行姿态。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确认李战就在场站上空三千米绕着大圈盘旋之后,齐宏立马命令所有战机紧急返场,距离远的备降桂西和粤东,为李战清出了空域和航线。
座舱断电极其少见,不过,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凭借经验是完全可以借助地面参照物降落下来的。李战虽然不是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但是以他的水平是完全没问题的。
那么大风大雨打雷闪电而且发动机还着着火他都落地了,这个真的不算什么。
可是,再加上一个前起落架故障,那就蛋疼了。
又是一个一等特情。
想到这里,齐宏忍不住问,“机务干什么吃的,怎么搞的保障?”
师长发了火,大家都紧张得不行。
在那边和几个参谋紧张商量预案的方成河抬起头沉声说,“给李战保障的是楼以望,四团机务大队很有经验的机械师了,照理说不会出现这些低级疏忽。我看八成是意外。”
控制了一下情绪,齐宏回头看了眼以政委的身份做着参谋长工作的方成河,把送话器拿到嘴边,“洞三拐,报告一下情况。”
“塔台,我没情况,什么都看不见。”李战心里暗暗想着,师长当政委当傻了吗,净是问废话。
齐宏问,“感觉怎么样?”
“感觉……挺过瘾的。”
“……我问你对战机的感觉如何。”
“这个,我很爱她啊,可是她不爱我,老是出毛病。”
塔台的值班人员忍不住笑出声来,凝重的气氛轻松了不少。
大家都听得出来的,李战不是在故意揶揄齐宏,而是根本无从说起啊!失去了直观的数据,还能有什么感觉?说句难听的,这会儿发动机再起火,李战怕是也不知道了。
“说说你的想法。”齐宏不纠结了,直接问道。
就算什么都看不到,飞行员也是最了解情况的,没有之一。
李战当然是有感觉的,人坐在座舱里怎么能没感觉,否则他如何确定战机除了座舱断电和起落架故障外没有其他问题。
“强行迫降。”李战直接给出方案。
齐宏回头看了一眼,随即道,“保持盘旋,等候指令。”
“明白。”
这回不着急,李战油多得很。他忍不住盘算起来,耗到差不多油报警了再落地,起码有九百块拉杆费进账。
仔细算了算,六月份得有三千多的拉杆费了,也就是说,六月份的工资突破了一万元!
“啧啧。”
“洞三拐,什么情况?”齐宏听到奇怪的声音,紧张地问道。
李战才意识到激动过头发出了声音来,左右看了看,一片黑,道,“没情况,就是有点无聊。”
……
塔台这边的值班人员又是一阵轻笑。面临如此险情依然谈笑风生如此放松的,李战绝对是前无古人了。好多年前二师有位副师长同样是遇到了前起落架无法放下的险情,当时那叫一个紧张,最后是硬着头皮下来的,战机的机头擦着跑道面滑到了一侧的草地上去,人没事,战机是基本报废的,修都没法修。
现在李战遇到的情况显然更加复杂,不但是晚上,而且座舱断电了。
“歼七多少年没遇到座舱断电这种故障,好嘛,让这小子给碰上了。怎么说来着,都叫他扫把星?”方成河苦笑着对走过来的齐宏说。
伏案的于成林直起身子,向齐宏报告,“师长,有两个方案,第一,强行迫降,也是李战的主张。第二种方案是张威提出来的,张威你来讲。”
张威咽了咽口水,不无紧张地说道,“具体操作是在跑道上安排一辆皮卡车,装上明显灯光标志,在李战降落滑行的同时,皮卡车以最快的速度行进,把战机和皮卡车的相对速度尽量缩小,李战根据灯光指示放下机头,把前起落架搁在皮卡的后斗里,皮卡车随即挂入空挡,避免与战机的连接脱落,完全依靠战机的制动力实现停止。”
异想天开。
齐宏脑子里首先闪过的是这个成语。
“如果过程中皮卡车失去平衡侧翻,损失会更大。怎样保证皮卡车在承受战机前起落架的时候保持平衡?这不是拍电影,是几条人命。”齐宏沉声说道。
众人沉默,显然他们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但是还没有想出解决办法来。
………………………………
第057章 异想天开的方案
以经济巡航速度盘旋,李战至少能在天上坚持最多两个小时。
相比过去几次争分夺秒的险情,这一回的时间足够看一部电影了,而且看之前和看之后还有时间上厕所。
塔台和037号战机的对话很频繁,塔台不断地把数据报上去,李战根据感觉来调整,塔台这边确认调整到位后指令保持。这个过程看着简单,实则相当的不简单。
雷达获取战机相关数据需要时间,指挥员把数据报给李战需要时间,这里面存在一个延迟的问题。在这个延迟的时间里,战机不是静止的,而是一直在保持运动。于是会产生误差。到了李战凭感觉调整飞行姿态,调整到位到雷达获取数据又出现一个延迟的时间,同样这个过程里战机保持运动,误差继续增大。
消除误差的办法很简单,指挥员要准确判断留出最精确的余量,李战更是要让自己的感觉无限接近精准,并且有意识的留出余量。陆空双方都必须非常默契才能完成好“地面充当眼睛”的盘旋方式。
齐宏把人员分成了两拨,一拨负责全力协助李战保持盘旋姿态,选出精兵强将组成另一拨作为救援指挥组争分夺秒研究方案。他亲自带领救援指挥组,塔台工作交给了方成河。
张威提出来的方案是有实现的可能的!
到底行不行,做个实验来评估。
在齐宏的一声令下,相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同样是一次考验部队应急作战能力的突发时间。地勤相关部门终于成了主角,此时在天上的李战包括塔台的值班人员,全都成了配角。
037号战机能不能降落下来,除了李战,全看地勤这些部门的协作和试验结果。
平行公路上,气象台前面,机务拖来了一架歼…7E,场站最好的一台皮卡车停在战机前方,周遭打了好几盏大功率照明灯把现场照得如同白昼。齐宏、于成林、张威和气象员张源站在战机和皮卡车之间,围成一个小圈子讨论,其他参谋在他们身后随时准备进行计算,地勤人员奔跑忙碌着。
方案是张威提出来的,实际上他灵光一闪想到了似乎某部影视作品里有这么一个桥段,认为有实现的可能,没有想太多就提了出来。现在搞这么大场面是他始料不及的,但是到了这一步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张威手里拿着画板,大声说道,“在皮卡车上装载沙包等重物提升车辆的自身可以达到增加稳定性的作用,但是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到皮卡车的速度。我的解决办法是在皮卡车前方安排一辆或者两辆大马力的加速性能好的车辆,使用牵引绳进行连接,拉着皮卡车往前跑。只要皮卡车的速度达到一百六十公里,战机的相对速度就只有八十公里每小时左右。相信以李战的能力,他是能够准确把半放下状态的前轮准确地落在后斗里的。”
看着张威侃侃而谈的样子,齐宏越来越感觉到这个办法成功的几率极低。每一个步骤都不容易实现,但凡一个步骤出了偏差,死的就不是李战一个人了。
于成林很果断,道,“不行,环节越复杂越容易出问题。你不要忘了,李战的技术很过硬,但是座舱断电了,他根本得不到数据。塔台和他之间的数据共享存在不能克服的延迟,是完全没办法及时在迫降过程中给予及时的纠正指令的。”
张威一下子萎了下去,他的压力太大了,曾几何时遇到过这种情况,哪怕有,压力也不是他一个小参谋有资格扛的。
一鼓作气势如虎,再而衰,三而竭,讲的就是他这种情况。
齐宏一直在急剧地思考,当然是有第三种方案的——弃机跳伞。然而,不到最危急的时刻,决不能弃机。这并不是以个人的意志来转移的,而是有严格的规定。至少现在李战的生命尚未受到威胁。
再者,只凭主起落架迫降成功的案例是有的。
但李战现在遇到了更复杂的问题,只能根据塔台指令进行盲操。归根结底主要要看李战的意见。
念及此,齐宏很快做出了决定,先试验,如果拿不出可行方案,他决定命令李战弃机跳伞。领导要有担当,这是老师长离开之前的谆谆教诲。损失一架战机没有什么,顶多年终总结站起来挨顿批,人没了可就什么都没了,而且还是已经那么耀眼的标兵!
“于副团长,马上安排试验,你亲自上!”齐宏命令道。
牛耀扬跑过来立正请示,“报告!首长,我请求驾驶皮卡车!他们都没我重,而且我是我们团里驾驶技术最好的!”
“同意。牛耀扬驾驶皮卡车,马上就位准备。”齐宏没有丝毫的犹豫就答应了。
二师那么多官兵,有很多干部齐宏是叫不出名字的,但是绝对认识牛耀扬。不仅仅是因为牛耀扬是师篮球队的主力,主要是因为牛耀扬是具备典范素质的士官。这种现象在部队很常见,首长叫不出少校中校的名字,但是对某位士官却熟悉得像老朋友。
两人马上就位准备。
于成林坐在了战机座舱里,牛耀扬驾驶皮卡车,全部移动到主跑道的一端进行实地试验。从那里开始加速行驶,以此来实际判断“前起落架”架在皮卡车后斗的方案是否具备可行性。
掌控战机的必须要是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让于成林上去就十分合适了。不需要齐宏详细交代,于成林非常清楚张威方案的含义,知道要做什么。为了方便联系,于成林和牛耀扬之间使用对讲机保持联络,戴了耳机,频道呈保持通话状态。
所有的灯光打向了主跑道,救援指挥组转移到主跑道旁边的草地上,齐宏爬上消防车的车顶站立着观察。
西县场站是大场站,主跑道长度达四千米,能够起降现役所有型号的军机以及民航所有型号的客机,过去还军民两用了一小段时间,部队经商被叫停后又变成彻底的军用机场。副跑道都比一般的小机场主跑道的规格要高。
因此滑跑距离是没有问题的,参谋们已经做过多次周密的计算。这么长的跑道,也正是驻扎此处的战机降落少用减速伞的原因。
皮卡车需要二十一秒钟才能从静止加速到每小时一百六十公里,歼…7战机则只需要五秒钟。要做到的是在到达每小时一百六十公里的时候,两者要在最短的距离上汇合。
皮卡车先启动了,呜呜呜的柴油发动机发出不堪重负的声音加速奔来,牛耀扬持续向于成林报告速度,于成林凭着感觉放刹车推油门,战机的速度越来越快。牛耀扬报出“一百六十了”之后,灯光马上停在了那个位置上,于成林则注视着速度表,在越过灯光的时候,战机速度二百公里每小时。
齐宏一看距离,两公里多了。
这个办法不行。
………………………………
第058章 把轮子甩出来
张源走向从消防车顶下来的齐宏,直接说道,“政委,这个办法根本行不通的。就算所有的环节都严丝合缝,失败的可能性也是极大。”
“你想想,四五十公里的时速,六七吨重的战机撞在皮卡车上,皮卡车受得了吗?”
“皮卡车只是相对战机静止,但实际上是在向前运动的,可以缓冲点很多冲击力,我认为方案可行。”于成林从通勤车上跳下来,拆下白色劳保手套,沉声说道,“但是前提是,李战必须要非常精准地把前起落架放到后斗里,而且要精确地控制战机的速度。”
座舱无光状态,什么都看不见。
齐宏问于成林,“还要再试试吗?”
“不必了,没有更多的意义。”于成林摇头。
张源皱眉思索了一下,道,“如果要采用这种方案,我建议征求李战的意见,我认为他不会同意的。”
“他有什么理由不同意?”齐宏看着张源问。
张源说,“他不会拉着战友陪着他死。”
这句话出来,所有人都沉默了。
谁都没有察觉到一个细节——难道张源很了解李战吗?他们除了那一次在塔台的简短交流,压根不认识啊!
飞控人员早就在草地这边部署了临时指挥位置,在这里一样可以与李战进行陆空对话,而且相关数据也会实时的传到这边来。
时间不多了,必须要尽快拿出决定来。
齐宏马上和李战建立联系,呼叫道,“洞三拐,我是一号,地面有一个方案,利用皮卡车作为前起落架支撑,协助你迫降,你认为如何?”
不用他多解释,李战马上就想明白了是什么办法,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