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战隼- 第2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可怕的是他们还不知道已经丧失了部分主动权。

    “雷达发现,减速减速。”

    骤然之间,十几个小点点出现在显示屏上,李战迅速命令韩红军减速。李战能看到的韩红军同样能看到,雷达很快的给出了目标的相关数据甚至机型的性能参数,他马上控制着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开始在高空游弋徘徊老老实实的当好预警指挥机。

    李战娴熟的操作着界面,通过战术情报交互系统把目标信息同步传输到了战术编队的十架歼…11B去。

    大家一看大红鹰整整齐齐的战术编队在六千米的高度往北飞都不由的轻轻笑了起来。当前的态势十分的有意思。鹰隼大队起飞后先是向北飞再折向东拉开距离,继而向南绕了一个大圈子,实际上一直在演练空域之外飞行。

    当鹰隼大队的机头朝向西,也就是朝向四号战备场站的时候,他们的位置已经在大红鹰的侧翼。

    利用歼…11B长航程的优势打了一个漂亮的左勾拳。不管是空中作战还是地面作战抑或是海上作战,对敌人最有威胁的战术里侧翼迂回攻击是排在前列的,也是最常用的战术之一。纵观战争史无数战斗,失败一方大多是在侧翼失守时开始溃败的。

    因此常言:守住了侧翼就守住了胜利。

    换言之,侧翼攻击奏效的话离胜利也就不远了。

    鹰隼大队跑到了大红鹰的右翼而后者完全不知,后者的败迹初现。

    大红鹰就这点本事吗?

    显然不是的。

    李战发现雷达搜索到的目标只有九个,大红鹰还有三架战机没有出现在雷达搜索范围或者隐藏在某处。国产AESA雷达系统的对地对海搜索能力十分强大,但却不是绝对的。

    李战开歼…7往北库山脉里一钻同样能过避开绝大部分对地雷达的搜索,更别说性能更好RCS更小的歼…10B了。

    还未出现的三架歼…10B是个不大不小的隐患。

    不多时,九架歼…10B解散了编队,分成了三个三机编队拉开了品字型作战编队往北库战训基地飞去。从他们的距离来看,显然是组成了覆盖整个演练空域的搜索网络。李战甚至怀疑他们的每个小队只有一架战机开启雷达进行搜索,引导其余两架战机作战。

    双方的目的都是全歼对方,这次演练没有基地可守也不需要守,谁能制胜空天谁就是最后的王者。

    李战还在等待着机会,等待着那个信号的出现。

    距离在持续拉进,三分钟后就会进入歼…10B的雷达搜索范围。

    突然之间,九架歼…10B同时做规避机动,在彼此相距数十公里的情况下居然能够做到动作整齐划一,齐齐的向左大坡度转弯俯冲。

    韩红军沉不住气了,说,“鹰头,他们发现我们了?”

    标准的脱离规避机动,几秒钟之内就拉开了十几公里的距离,眼看着就要跑到鹰头指挥机的雷达探测范围之外。

    “不一定,成达不好对付,他一定是察觉到异常了。”李战沉声说。

    他猜得没错,成达的确察觉到了异常。


………………………………

第384章  空中偷窥狂

    成达做了精心的战术安排,除了三架战机作为预备队先一步进入北库山脉隐藏起来,其余战机组成大作战编队向北一线推过去。

    这只是佯动,目的在于调动蓝军的行动。

    然而,起飞后成达心里一直不踏实,而且他坚信不是因为跟随行动的037号歼…7EGG超级版拍摄战机而不踏实,是莫名的心悸。好像有人在暗中偷窥,那也许来自背后的不怀好意的目光让人浑身寒毛竖起。

    不得不承认成达的直觉非常的精准,此时的1616号歼…16战机正在用它那强大的雷达搜索能力充当着小型预警机在三百公里外的万米高空偷窥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大红鹰的九架歼…10B组成的大战术编队无所遁形。

    有时候飞行员的直觉非常的准确。

    而有时候在作战的时候飞行员会下意识的相信直觉而不是仪器。

    所以成达毫不犹豫的提前进行了转向,比计划提前加速进行规避机动。明明知道歼…11B的机载雷达探测距离不会比歼…10B的远多少,可成达依然作出了很耗损航油的提前规避机动,战斗如果打成胶着状态己方会很不利。

    指挥员的决策显然是不能完全用理论来解释的,恰恰是思维比较跳脱的指挥员常常能过赢得更多的胜利。

    成达的下意识反应让他的部队躲过了鹰隼大队的第一击,而且极有可能是致命一击。

    眼看着再有三十秒就能饱和发射了,结果对方跑到了范围之外。李战也不觉得郁闷,顺风顺水的仗打起来也没有意思,遇强则强才是王道,你来往我斗上几个回合方能充分地发挥磨刀石的作用。

    空中偷窥者瞪着眼却很快什么都看不到了。目标肯定还在探测范围之内,但是他们显然已经进山了,再先进的机载雷达也没有办法穿透山体看到背后的目标。

    损失了高度的大红鹰们损失了优势了吗?并没有。成达敏锐的直觉让战斗的天平重新恢复到了相对平衡的状态,鹰隼大队的战场单向透明优势仅仅保持了不到一分钟。

    发现目标跟踪锁定目标指挥战术编队投入战斗,这个过程再快也需要至少三分钟的时间才能进入攻击阶段,李战实在是快不了起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红鹰们溜了。

    双向不透明的情况下就好比在交战双方拉起了一道幕布,各自在一侧耍太极打拳击各种战法战技齐上阵,直到某一刻那道幕布突然消失了战场态势明朗了起来,谁的那一招奏效了谁的哪一招又毫无意义便一目了然了。

    胜利是由指挥员的决策堆积起来的,一个决策接一个决策,任何一个决策都能够影响到结果,任何一个决策关系到的有可能就是成千上万的士兵的生死。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担当不了战斗指挥员。

    此时李战需要尽快作出作战决策。

    是等待还是继续前出?

    还没出现的三架歼…10B是作出决策的最大不稳定因素,一旦被他们抄了后路,整个作战计划就面临着瘫痪的危险。需要用上备用作战方案显然不是什么好选择。

    李战只思考了三秒钟就作出了决定,“深夜酒吧女神,目标肯定会回转,你们保持航高运动到北库山脉西侧山口,长机打开雷达搜索一下,等候我的指令,完毕。”

    “保持航高调整到北库山脉西侧山口,深夜酒吧女神收到,正在开进,完毕。”深夜酒吧女神的长机飞行员唐磊磊回答。

    北库山脉山口是著名地点,在全军范围内都是很有名的。这一切是因为当年那里差点成了李战的滑铁卢甚至是飞行生涯的最后一站。因为沟通的关系,当时协助27号雷达站搞联防的陆军野战防空部队的道尔营使用了实弹,两批四枚导弹差点把李战驾驶的037号歼…7E给干了下来。整个过程恰好被当时跟随道尔营采访的摄制组给拍了下来,自此成为内部绝密教材,那位摄影师还因此得了一个二等功,去年升官当科长了。

    鹰隼大队的官兵们自然是知道那个山口是大队长的成名之战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地点,平时飞行经过的时候都是要瞻仰一二的,因此对那里的地形地貌气象天气十分的熟悉。

    深夜酒吧女神小分队从低空进入北库山脉西侧山口,唐磊磊谨慎爬升高度后打开雷达进行搜索,但依然没有发现。

    李战这边的偷窥狂也依然瞪着大眼睛贱兮兮的东张西望寻找着大红鹰们的踪迹。国产新型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优点简单地说就是工作更加细腻精确了,蛛丝马迹大多会现出原型来。

    但是李战是第一次在实战中运用该雷达,实际作战效果如何他心里不是很有底气。关键还是对新装备新技术持谨慎态度。基层官兵是直接使用武器装备的唯一群体,他们评价一款武器的标准通常是唯一的:好用不好用。

    107毫米多管火箭炮没有任何技术先进性可言,可你能说那是一款失败的武器吗?恰恰相反,它是世界著名武器,与AK系列步枪齐名的代表性武器。

    有源相控阵雷达的风吹了好些年了,从技术角度看是比无源相控阵雷达由很大优势,普通的多谱勒雷达就更不用说了。但这个东西对中国空军来说还是个新鲜玩意儿,不把玩上一段时间显然是不太可能挖掘和发挥出其全部作战能力的。

    略微思考,李战下达了第二道指令,“小韩,继续上高度到一万二,向前推进五十公里。”

    “明白,上高度一万二前进五十公里。”韩红军早憋不住劲了,推杆拉杆加速上高度保持航向向前进。

    演练空域已经实行了军事管制,除了部队参加演练的战机,其余任何飞行器都不能飞临该区域,所以完全不用担心空域层的使用问题了,这就是战争。

    李战提前实施他的投饵环节了,简单地说就是以1616号歼…16指挥机作为诱饵,把大红鹰的歼…10B都吸引过来,四个战术小队从埋伏的三个方向杀出来对目标进行分割伺机各个击破,或者干脆一波流混战一番。

    让李战诧异的是,当他把距离拉近到差不多两百公里且高度在一万二的时候依然没能发现大红鹰们的踪影,李战甚至能过从雷达上看到北库山脉西侧山口埋伏着的深夜酒吧女神小分队了。

    不会是都撞山里了吧?

    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一闪而过就再没有出现过了。大红鹰如果连基本的山区低空飞行都搞不来那么他们可没那么大脸去当第一个给战机搞个性化涂装的部队。在讲求整齐划一统一行动的中国军队里,同一个军种里出现两种涂装是很难相信的事情,可这已经成为事实了,意味着中国空军开始谋求更加符合现在以及未来军事形势的新形象。

    “这个大红鹰有一套啊。”李战心服口服的说。

    至少迄今为止他还没有遇到过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藏住身影的对手。

    这反而激起了李战的好胜心,“对抗演练开始有点意思了,小韩,加速向北库山脉冲,我就不信他们还能隐身不成。”

    “明白!”

    李战继续下令,“东北老爷们,你们去支援深夜酒吧女神,火神无敌和超级霹雳舞者你们执行B方案,绕到北库山脉北侧去,各单元是否明白,完毕。”

    “东北老爷们明白,支援深夜酒吧女神,完毕。”

    “B方案,绕北库山脉北侧,火神无敌明白,完毕。”

    “超级霹雳舞者收到,B方案,完毕。”

    各个小队迅速调整部署,迅速形成了一个口子朝东北方向的“V”阵型,底部是深夜酒吧女神小队和东北老爷们小队,他们担负主要攻击任务,而火神无敌小队和超级霹雳舞者小队则组成了“V”阵型的两边,担负的是赶羊入圈的佯攻任务,两个部分之间的任务可以视情况进行转换。

    大红鹰们不会永远待在北库山脉里,他们总归要出来的。无非两个可能,要么直接爬升,要么沿着北库峡谷从西侧山口出来。前者等于自投罗网,成达好不容易扭转过来的战场态势又会朝不利于他们的一面发展,虽然他现在还不清楚情况。

    也就是说李战判断大红鹰们肯定会沿着北库峡谷低空飞行从西侧山口出来,一个巧妙的小迂回就把自己放在了鹰隼大队的侧后方的有利位置。他们不可能从北库山脉的东侧山口出来,因为那里不但靠近边境线,而且足有五百多公里远,这么绕显然太远了,歼…10B那点载油量根本无法支持这么长距离的低空飞行之后再来一场激烈的空战。

    谁也没有第二次升空的机会。

    因此,大红鹰们很有可能从西侧山口出来,他因此在那里布下了重阵。可是如果大红鹰们偏偏不走寻常路选择直接爬升拉高呢?存在这种可能性,但是作战决策都极少有百分之百把握的,有个七八成已经是非常高的了。

    而且,李战既然已经考虑到了各种可能性自然是有应对的作战方案的。

    生死攸关的选择悄然转移到了成达手里,他的下一个决定有可能会决定了战斗的胜败,而这一切的转变他本人也许并不知道。

    两军交战一定程度上是在双方指挥员的你猜我猜之中推进的,而由此延伸出来的是战场情报的重要性,要获取战场情报就必须要有侦察行动。李战宁愿违规也要把037号歼…7EGG超级版派过去的原因似乎找着了。

    事实真的如此吗?


………………………………

第385章  生死在一念之间

    天色大亮之后是早上的八点三十分左右,从数千米空中往下看能过看到北库山脉被披上了一层金黄,明亮的天色之下俯瞰大地及目之处令人心旷神怡,好一个中秋时节。

    交战的双方却无心欣赏秋意渐浓的景色。

    比如雷达告警器鸣叫起来的同时有严肃的女声在说“注意!你被锁定!注意!你被锁定!注意!你被锁定!”,急促的“嘟嘟嘟”报警声和严肃得像麻辣女教师的女声足以让人肾上腺素飙升至峰值。

    不过韩红军没有着急,淡淡定定地转弯脱离。

    局势在这个时候开始明朗化了,李战分析的两种可能性都发生了。成达没有选择A也没有选择B,而是选择AB。这样李战顿生相见恨晚之感——如果是他他也会作出同样的作战决策。

    两架歼…10B高速跃升,从北库山脉深处腾空而起,如振翅高飞的雄鹰,单垂尾上大红鹰徽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它们以迅猛的姿态加速爬升占领了前方高空,随机打开了机载雷达搜索。

    在被锁定的瞬间,李战就意识到自己可能小看了歼…10B的机载雷达了。在一百五十公里的距离上,竟然能过做到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搜索和锁定,丝毫不比歼…16使用的大口径无源相控阵雷达弱。

    李战知道一些部队列装了射程达一百六十公里的中远程空空导弹,他本人甚至打过射程高达三百公里的超远程空空导弹,因此在被对手的火控雷达锁定后不敢掉以轻心,马上让韩红军进行规避脱离。不然一不小心被导调部被判定击落那玩笑就大了。

    轻松的摆脱之后,李战再转回来把目标放在自己的前半球位置的时候,却赫然发现那两架乍一看应该会扑上来拉近距离发射导弹的歼…10B在俯冲,转眼之间就再一次消失在了北库山脉的群山之中。

    咦?这个成达很沉得住气啊!

    李战瞬间想明白了,成达这是在投石问路,大部队还藏在北库山脉的群山里面呢。他不由的再一次想起了歼…10B的技术参数,那些干巴巴的数据是否贴合实际是个未知数,他不担心歼…10B言过其实,而是担心其的作战性能比理论上的还要出色。

    歼…10A是什么情况他是很清楚,但是B型的实际作战性能如何却只能通过枯燥的数据来分析了。

    根据他的观察,歼…10B似乎比歼…10A更灵活了,也许换装了太行发动机之后动力性能得到了提升,机载雷达的性能也非常的先进。A型和B型之间相隔了十多年,这十多年又是我国航电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可想而知它们之间航电系统的技术差距。

    最拿不准的问题是,大红鹰们的滞空能力实际是个什么情况。他们已经在北库山脉群山之中待了十几分钟了,山区低空低速飞行非常耗油,这么下去不用打他们都会因为燃油告急不得不返航。

    难道B型的续航力比面上数据更加厉害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