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战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国战隼-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旅长,转动轴肯定废了,叶片也大部分损坏,这样的强度之下我分析其他子系统也都废了。要把发动机拆出来分解掉才能出正式报告。”苗雨回答。

    薛向东微微点了点头,转身就往外走。

    李战和聂剑锋连忙跟上,李战心虚地说,“旅长,这个真不关我事。”

    “我再问你一次,你完全按照要求来操作了吗?”薛向东严肃地问道,火眼金睛盯着李战。

    李战的心脏跳了跳,叹了口气说,“有个程序我没按照手册来。”

    “什么程序?”薛向东逼问道。

    李战无奈地回答,“我没有按照规定关闭加力,发动机当时处于加力超限状态。旅长,打掉两枚怪物空弹后,我还有四枚空弹。这种情况下要飞两个马赫以上非常困难。当时加速已经呈现疲态,如果关闭加力速度就达不到要求,我只能硬着头皮超时加力了。”

    果然和你小子有关!

    一般来说怎么可能同时开报废两台发动机,就算超音速飞行也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战斗机不超音速那还叫战斗机吗?军用航发就是用来超音速飞行的,研制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了各种情况。

    正如楼以望所说的,一架战斗机的部件里面,最耐用的就是发动机。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汽车以及其他需要用到发动机的运输器。一台汽车使用个六七年也许会有各种大大小小的毛病,但是发动机大故障是极少出现的。当然,设计师没有想到会有李战这样的飞行员,汽车发动机的设计师也想不到一些中国人三年能开十八万公里。

    原因找到了,八成是加力时间超出了设计冗余值发动机处于超负荷状态工作时间太长导致的“粉碎性骨折”。

    可是这能怪李战吗,薛向东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当时李战还带着四枚空空导弹,而二点三五马赫的极速是无挂载的情况下飞出来的速度包线。

    “你还算是敢作敢当的。”薛向东无奈地叹了口气说,“这个你不用解释,这一次不用你背锅,我找老陆去。为协助他们搞一次实兵实弹对抗演练费我三个发动机,这次亏大了。”

    李战连声附和道,“是啊是啊,这次真亏大了,什么没捞着搭进去三个发动机,两架战机要下岗了,这个,我这个训练可怎么搞?”

    想到训练这一块,李战顿时皱眉苦脸起来。他是没飞机了的,现在又把杨锦山的座机开废了,聂剑锋把林飞的座机开废了,一下子没了两架战机,加上已故的01号SU…27SK,鹰隼大队十二架SU…27SK、SU…27UBK已经损失掉了三架SU…27SK,也就是说此时此刻鹰隼大队只有三架SU…27SK在岗,六架SU…27UBK中有两架担负战备值班任务,有两架用在了二大队和三大队的改装训练中,最后两架是战备战机。

    也就是说,鹰隼大队目前能够用于训练的只有三架SU…27SK了。

    李战强烈地感受到了危机,这种情况非常的危险,他凝重地说道,“旅长,换发吧,换发,把今年拨付下来的新发动机换上,先保持足够的战机在岗,不然上面检查战备情况就麻烦了。”

    “那可是新发动机,拢共就三台,是给新机准备的。”薛向东犹豫起来。

    那是三台全新的AL…31F航空发动机,不是长城的一点六排量小型汽车发动机。买一台AL…31F的钱能买十套李大队长那样的大别野还有很多钱剩下。若不是北库基地的地理位置很重要,上级是不会把紧缺的新航发配发下来的。要知道前两年沈霍伊那边有大量的机体只缺发动机。

    李战说,“咱们不是歼十一的B型吗,用的是太行啊,AL…31F不合适吧?”

    “能用太行就能用AL…31F。”薛向东说。

    李战又说,“等苏两七的机体寿命到了拆下来作为备用航才一样可以的。不然现在我大队就三架飞机能用,空司要求最低战备战机是四架,我们还差一架。要不先把07号修好?”

    薛向东沉思了起来。

    聂剑锋是要开UBK的,他和唐磊磊是一个机组,既是战备值班机组也是带训机组,所以07号SU…27SK修好后是要还给林飞来使用的。李战可以调剂一下,把四架战机分成四个组,让每个人都有训练的机会。

    UBK比SK珍贵,使用强度比SK要大得多,而且要担负繁重的战备值班任务,所以李战轻易是不敢动那些宝贵的双座机的。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歼…11B入列了,那些老UBK也要继续发挥余热给二大队和三大队进行改装训练,因为歼…11BS的产量很低,根本不够分。

    薛向东会答应的,他很重视战备标准这方面的工作,比作战训练更加的重视,这也是101旅独自撑在北库地区的意义,李战很了解自己的旅长。

    然而,薛向东缓缓摇头,说,“不,就算新机用不上,也要给UBK留着,双座机更重要。”

    李战很意外很失望,“那,那战备战机数量不够啊。”

    “你歼七呢,洞三拐号不是在吗,你开这个先顶上。空司对数量作出了明确要求,但是没有对机型作出要求。而且你那个歼七都EGG了,准三代机完全可以顶一阵子的。”薛向东说。

    李战顿时傻眼了,“这个完全没法比的啊,准三代机那也是二代机,和苏两七怎么比呢?”

    “是吧,一个三百五一个九百,当然是没法比,你就先受受委屈,等新机下来了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房贷没压力吧?”薛向东眯着眼睛说。

    “不是拉杆费的问题……我……”李战哭笑不得。

    薛向东一挥手,说,“就这么定了。这两架苏两七是修还是报废,等评估了再说。都是走到了寿命尽头的飞机了,必须要慎重地评估,经费有限得精打细算地花。”

    他说完就走了。

    李战看着薛向东离去的背影,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秋去冬来走过了这么一段时间,以为再没有机会开歼…7了,结果到头来最后陪着他的还是037号歼…7EGG。

    “我就甩不掉你了是吧?”

    PS:基础更新完毕。


………………………………

第323章  新同志牛军

    一直以来李战还有些得意的,因为他有备份机,这是非常特殊的待遇。一般来说不是每一名飞行员都固定一架飞机,飞行员有冗余,几个人开一架飞机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李战不但不用和别人轮流开一个飞机,为了保证他随时能够飞行,还给他配了一架备份战机,这样的待遇差不多是毒蝎子拉屎独一份了。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到他手里的飞机除了037号歼…7EGG一直硬扛着过日子之外,其他的都为国捐躯了,以至于他走到了需要借飞机用的凄惨田地。

    李战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情况,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开歼…7EGG就开歼…7EGG。

    “月底和御猫飞行团的对抗,难不成我开歼七去和他们的歼十一B歼十A对打?这太扯了。”李战无奈地对聂剑锋说。

    鹰隼大队谁都可以不上,李战必须要上。非要量化他的战斗力的话,他一个人能顶三个,这是保守估计。而李战的空中作战指挥能力是非常强悍的,这对鹰隼大队来说非常的重要。

    聂剑锋说道,“肯定要保证你能开苏两七的,让其他人开歼七。”

    “届时开作战会议的时候再研究。”李战说,“这段时间的作战训练的我还是开歼七,机型的切换你们都没有我熟悉。”

    “好,那你委屈一下。”聂剑锋说。

    李战大义凛然地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让弟兄们开苏两七,我开歼七,我完全能够克服这个困难的。”

    “还贷有压力的话我给你点,我存折里还有十万块。”聂剑锋说。

    李战摆手,“不用,我能扛得住。”

    聂剑锋笑着说,“真能扛得住才好。你那别墅几百万,每个月得还一万多呢吧?工资都还差点,拉杆费再上不去可就紧张了。”

    “能行的,我基本不花钱,全用来还贷问题不大。再说了,再紧张也就是这一两个月的事情,等新机下来一切都好了。”李战说,“你抓紧时间把房子的事情搞掂吧,如果你决定在北库安家了的话。”

    聂剑锋说,“在北库安家你觉得怎么样?”

    李战沉吟了一下子,说,“北库不错,空气好风景好地方大,住着神清气爽心怡神旷,与世无争的生活节奏比较适合养老……”

    “好了我知道了,北库不适合我。”聂剑锋无奈地摇头说,“我还年轻还没到养老的时候。”

    李战认真的说,“我建议你在北库买套房子,哪怕以后调动了也可以放在河边进行出租。北库的经济以后肯定是旅游业,房子不愁不产出。或者你在旅游区那边再投入一些。”

    聂剑锋无所谓地摊了摊手,说,“那就买个房子算了,起码有个窝。”

    革命军人四海为家,他们又是经常往外跑的飞行员,一脚油门上千公里之外,要四处驻训轮训,一年有两天在家里住都算是难得的,有家和没家一个样。所以自从选择了这个行当,李战也好聂剑锋也罢其他飞行员也好,都早有心理准备四处漂泊四海为家。

    非战争年代军人的牺牲是广义的,不是为国捐躯才是牺牲,把青春岁月、家庭生活这些放到一边一心一意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同样是一种牺牲。

    “有一种失败叫占领,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此时后退的一小步是为了将来能够前进一大步。我没事,真的,我就开歼七了,新机到位之前我就开她。”李战凝重地说道。

    聂剑锋无奈摇头,“不是聊我房子的事吗,怎么又说开飞机的事,这个话题不是已经过去了吗?我知道你心里难受,可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要怪只能怪你自己飞行的时候不注意尺度。”

    “什么尺度,和尺度有什么关系,我那不也是为了顺利完成任务吗?”李战辩解道。

    聂剑锋说,“我不跟你争,反正你怎么都是有理的。接下来怎么办,我是正常训练还是帮二大队三大队改装?”

    “正常训练。”李战说,“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和御猫飞行团的对抗。二大队三大队的改装训练没那么迫切,他们用苏两七搞改装训练,等新机到位了他们还要再进行适应性训练。B型的变化比较大的,听说航电系统全都换了一遍。”

    聂剑锋说,“明白。歼十一B的相关资料应该快到了,咱们也应该准备开学习班了。”

    李战说,“这个事你和唐磊磊负责吧,让韩红军和李梓锌他们也参加。”

    这是当时改装SU…27的理论学习班教员组班子。歼…11B脱胎于A型,而A型就是SU…27SK的国产型号,因此绝大部分理论知识是一致的。对鹰隼大队的飞行员来说,需要适应和了解的主要是航电系统和新座舱的操作。所以鹰隼大队改装歼…11B不需要进行专门的长时间改装训练,而二大队和三大队在使用UBK战斗教练机完成改装训练之后,同样再接受一些适应性的训练就能完全掌握歼…11B的使用办法,形成战斗力短则三个月长则六个月。

    “暂时这么定,你赶紧去航医室检查,我先去战术情报中心看看。”李战说。

    聂剑锋冲李战的背影喊道,“老李你记得去啊,不然老宝把体检报告给你写花了看你怎么办。”

    “我心里有数。”李战摆了摆手跳上勇士通勤车,对裴磊说,“去战情中心。”

    裴磊一脚油门沿着平行公路往战术情报中心狂奔而去,十几分钟后就到了原第二塔台现在是战术情报中心值班台的塔楼下。他没通知张特,径直的拾阶而上来到原本是塔台指挥室的战术情报中心值班控制室里。

    里面没几个人,有两名年轻的技术军官坐在左侧的岗位上,张特站在右侧的控制终端前面查看着什么,似乎在自言自语。李战举步走进去示意要站起来的技术军官不必多礼,冲张特说,“小张,我给你说的事情搞得怎么样?”

    张特年纪比他还要大,但是他是话事人,北库战术情报交互中心的建设工作连薛向东都做不了主,财政大权什么的全都在李战手里。李战也习惯了这种说一不二的工作。

    “大队长你来了。”张特举手敬礼,李战还礼后,他说,“我做了前期研究,具体情况请牛军同志给你介绍介绍吧。”

    “牛军?新同志啊?”李战四周看了看,除了那两名技术军官和张特外在没有其他人。这个中心本来编制就比较小,原本计划到位的两名同志被临时抽调去做别的项目了,以至于张特一个人要干三个人的活。那两名技术军官是旅里抽掉出来的,水平一般化。

    “是的,军区从科大调了个这方面的年轻专家过来,大大提高了我中心的技术能力。”张特说着扭头冲通讯室里喊,“牛军,大队长来了你出来一下。”

    不多时,通讯室里转出来个人。

    李战看到那人的时候,整个人都呆了。

    “是你?”

    “是你?”

    张特一愣,有情况!

    “牛军,真的是你啊!”李战下意识的往前走几大步后又猛地顿住了脚步。

    在他面前站着的是一名留着标准短发的女少校,穿着一身陆军冬常服,臂章挂着的是总装的,大眼睛圆脸身材修长挺胸翘屁股的,尤其是冬常服那长裤,穿出了模特一般的气质。金丝眼镜戴着很清澈,度数应该是不高的,更添了几分文化气质。

    李战看到牛军脑袋里闹出来的第一个印象就是这位学妹还在学校的时候就被选中为新式军服的标准模特。也就是说07式女式军服的基本标准是以她的身材为基本的。

    “师兄,真事你啊,我以为是重名的。”牛军同样很意外,顿时开心的笑了起来,露出一口白白的整整齐齐的牙齿。

    “这,这是什么情况,你这么跑这里来了,你不是在总装工作吗?”李战满脑子都是疑问。

    他指了指张特,说,“小张,我们俩认识,你忙你的。”

    然后对牛军说,“进去吧,进去咱们好好聊聊。”

    说着就把牛军推进了通讯室里关上了门。

    外面,张特和那两名技术军官目瞪口呆,暗暗想到,大队长这个作风也太直接粗暴了,就地正法啊?

    然而通讯室里的气氛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龌蹉暧昧,而是非常的严肃凝重。李战坐在那里,皱着眉头,问,“怎么回事?你怎么跑这里来了?”

    这位名字极其男性化的师妹不是一般人。李战和她同在华清大学学习,李战两年后去了航校,她继续留在华清大学学习,李战到了训练基地后,她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了。到李战下部队,也就和她断了联系。

    李战说,“据我所知你还在学校的时候就已经被总装点名要走了,你这是什么情况?”

    牛军坐下来,一米六七个子的她穿着制式女式军皮鞋给李战不小的压力,尽管李战身高有些一米七六。

    她把手上的文件夹放在并拢的大腿上,说,“挺突然的,接到命令我就打背包过来了,我也没有想到。上级说这边需要我这个专业的人手,我们主任说我缺基层工作经历,就让我过来了。”

    牛军说着,犹豫了一下,问道,“师兄,我给你打过电话,都说不知道你去哪了,我还写了信寄到你们航校去的,你有没有收到?”

    “电话我知道,实在是太忙了忘了给你回电话。不过信件,你还寄信了?”李战比较意外。

    牛军重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