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泉信玄恐怕是要失望了,虽然他以攻为守,但我并不打算固守。主动出击,才是破敌上策。”
打定主意后,青城发号施令,大齐军立刻跑动起来,准备变阵了。
看着大齐的三层包围圈,面对攻击性的战阵脆弱的如同一张薄纸,上泉信义和藤原都等不及要去撕碎了,然而主帅上泉信玄却迟迟没有下令,反倒是在心中暗想道:如此薄弱的防线,主攻还则罢了,作为防御工事,岂非太随意了?总觉得,这段青城是另有打算呢。。。。。。
“兄长,下令吧!我们都等不及要扳回一城了。”
眼见上泉信玄迟迟不下令,其弟等不及发问到。而听着他的话,上泉信玄的思绪被打断,沉吟片刻后轻点了点头,下令道:“动如雷震!一点开花!”
海川军得令,在上泉信义的带领下,向着正东方的大齐军包围圈发起了冲锋。而看着他们行动起来,青城并未急着变阵,反倒是一副任他来攻的样子。
“雷影、疾风,你俩去吧。记住,没我将令不得反击,坚守即可。”
“喏!”
二将得令,迅速冲入阵中,于正东方和海川军相遇,带着大齐的将士们坚守防线。
疾风最是勇猛,他看着冲在前面的海川枪兵,紧握着手中巨刀,脚一点地微微跃起,躲开了三人的枪击,并在落下的同时用力挥舞巨刀,一刀砍断了海川军最前列的三根长枪,其后的步兵迅速将没了兵器的海川将士拉入阵中,乱刀砍死。
然而海川军虽死了三人,但第二排的五人又迅速补上,一心想要打开大齐战阵的缺口。
“哼,有胆不怕死的就来吧!”
疾风眼见敌将再度攻来,转身抬腿踩在身后盾兵的盾牌上,借力跃起,并顺势在空中转身,同时高举手中巨刀。等他面向敌军之后,巨刀砍下,两个海川枪兵鲜血横流,当场毙命。
疾风右手挥刀,左手则抓住了另一人的长枪枪头,落地之后用力一拉,紧接着一脚踢在那人的面门,巨力袭来,那人口吐鲜血,应声倒地。
剩下的两人一心想要为同伴报仇,面对着身前空门大开的疾风,他们奋力刺去。然而疾风不见有丝毫慌乱,反倒是冷笑着看向两人,但也不见有躲闪的打算,是否自持过高了呢?
“噗!”
就在两人即将刺到疾风时,突感心口巨力袭来,一阵刺痛,忍不住喷出一口血来,手中长枪再也握不住,倒在了地上。而仔细看去不难发现,两人的心口上竟插着两把短戟。
正是雷影来援!原来疾风并非托大,而是两人多年的配合让他和雷影产生了极高的默契。方才疾风杀敌之时,雷影就在其身后默默注视敌军,眼见疾风顾不上最后两人的攻势,雷影忙掷出自己的兵器,配合疾风清理了第二排的敌军。
两人皆是武艺出众之辈,兼且配合无间,一时间海川军竟不能进犯丝毫。而看着两人英勇非凡,上泉信义深知破阵只能是将对将,兵对兵,因此和藤原对视一眼后,两人分别选定了自己的目标,冲向雷影、疾风二将。
“我来会你!”
“休要逞凶!”
上泉信义冲向疾风,藤原则挑上雷影,四人战作一团,一时间难分胜负。而看着二将被牵制住,海川军面对大齐军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
前排的枪兵痛击着大齐的盾兵,后排的步兵则蓄势与齐军肉搏。看着战况进行至此,青城心中暗想道:雷影的对手。。。。。。那人的路数像极了上泉信玄的新阴流,该是他的徒弟吧。不过雷影的戟法也是出众,应该不输于他。反倒是疾风那边,上泉信义武艺高强,疾风略有不敌。虽说眼下两人未分胜负,但疾风仗着的是自己过人的臂力,若持久战下去,难保不露出破绽。
“青城,恕我多嘴,你为何还不变阵?”
梁峰眼见青城并无下令的打算,沉不住气问了一句,因为在他看来,海川军主动出击,又有兵力优势,固守难保不失。而沉思中的青城听到梁峰问话,不禁笑道:“梁大哥,兵力上敌多我少,贸然出击恐有不妥啊。”
“那,我们就这样干等着?”
“当然不会”,青城不假思索的回了梁峰一句,随即说道:“我是在想,如何把海川的兵力分化,让上泉信玄的两万大军部分孤立,进而逐个歼灭。”
梁峰思索着青城的话,沉吟片刻后点了点头,眉头微皱着说道:“如此的确为破敌上策。但,说起来轻巧,如何能分化他的兵力呢?”
青城沉思片刻,仿佛是做出了一个决定,叹息道:“我军已渐有伤亡,的确也不好继续等下去了。好,就给他一个战机,且看这上泉信玄的临战变阵如何!”
说罢,青城高举手中令旗,紧接着迅速落下平伸,令旗指向前方,然后收回令旗,翻转手腕,两面令旗的顶部相对,发号施令完毕。
大齐军见主帅发令,急忙变阵,只见三层包围圈以正西方的将士为中心,迅速向两侧靠拢,逐渐形成了一个六圈的半圆防线,并且正南、正北的将士逐渐逼近海川军,枪兵在前,步兵紧随其后,随正东方的将士发动了反击。
一时间,上泉信玄那“十”字形的战阵,三个分队都被大齐军包围反击,唯有正西方,也就是上泉信玄所在的位置露出了缺口。而看着青城的变阵,上泉信玄眉头一挑,心里暗自思索。
“不愧是大齐名门,兵力弱于我,所以不宜采取固守的战略。但段将军,你这般不顾一切的反击,可是给了我战机啊。”
心中这般想着,上泉信玄抓住机会发号施令,高声喊道:“侵略如火!后军出击!”
上泉信玄喊完,起身后的传令官也都随之高喊传令。而收到将令的海川军开始了变阵,只见“十”字战阵的横向两个分队变攻为守,以盾兵在前固守齐军攻势,后方的分队趁着缺口大开的时机,自两侧绕向齐军的后方,打算以步兵冲锋,迅速歼灭齐军的后排弓箭手。
“果然如我所料!好一个侵略如火,那我就以离卦阵门对你的‘火攻’!”
青城看着海川军果然自那里冲出,大喜过望,双手高举令旗,右臂迅速落下,发号施令。
大齐阵中后方的弓箭手看到了青城的将令,纷纷拉弓搭箭,转身蓄势待发。而等海川军绕到他们面前之后,所有的弓箭手攒射敌军,射倒一片。
其身后的两排步兵也都转过身来,偶有躲过弓箭手射击的海川将士,则与之展开了肉搏。一时间战况焦灼,并没有像上泉信玄想象的那般轻易歼灭齐军后方。
“好一个段青城!原来那缺口就是为我打开的。持久战下去,后方将士兵力不足,恐会被灭,反正这一轮进攻也杀伤齐军过千人,不必急在一时,还是先收回来吧。”
上泉信玄也是将帅之才,一眼就看穿了青城的意图,急忙下令喊道:“不动如山!左右援护!其四回防!”
海川将士得令,最外侧的枪兵被盾兵换下,开始撤退。而绕到齐军身后的分队也开始向两侧移动,准备回防。
“想走?没那么容易!终于是让我等到战机了!”
看着战机出现,青城急忙下令,只见他双臂高举,然后迅速落下,两面令旗指向前方,紧接着收回令旗,手腕翻转,两面令旗的尾端相对,发令完毕。
“少主下令反击了!冲啊!”
雷影和疾风刚刚摆脱了对手,眼见青城发号施令,急忙带着大齐的将士们变阵。
只见齐军最靠近海川军的内三圈将士迅速向前冲去,似乎是想重铸圆形包围圈。然而奇怪的是,后三圈的将士步兵在前追击,弓箭手在后射击,也是步步紧追着海川军绕后的分队。而内三圈的将士在冲锋一段距离后,并没有顺势重铸包围圈,反而是向两侧后撤。
看似停止追击,实则青城另有打算。外三圈的将士紧追着绕后的海川军,内三圈的将士其实是在配合包围。到最后海川军另三个分队都撤离了,而绕后的那个分队,则落了单,被齐军包围了起来。
“盾兵外围防护!弓箭手配合阻击援军!步兵随我冲杀!”
“杀!”
疾风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多时的步兵都随他冲向海川落单的将士。后者突然就被包围起来,兵力又少于敌方,而且外面的同伴也援护不及,一个个都傻了眼。
此时上泉信玄也看出了青城的计划,瞬间色变,暗想道:不好!兵力的悬殊,又被段青城改变了。。。。。。
………………………………
第一卷:少年壮志,初露锋芒 第六十七章 胜负已分,主帅上阵!
青玄决战,阵决的第二个回合上泉信玄反守为攻,以十字战阵主动出击,想要一举击溃齐军的包围圈,打开缺口。而青城将计就计,故意给了上泉信玄战机,后者果然入套。
原本兵力两倍之于齐军的海川军,在兵力上有着明显的优势,然而就如同上泉信玄所想的那样,青城再次将这个悬殊给改变了。
他之所以会说“又被青城改变了”,是因为他有听上泉信义给他描述两人矿场之战的过程,还分析过,那一战青城以少胜多,关键就在于逆转了兵力的悬殊。
此次交战开始至今,上泉信玄一直都在提防青城故技重施,然而后者一开始就摆了个包围圈,将兵力分散开,就是为了迷惑上泉信玄。
青城当然会想到上泉信玄对他的防范,因此从一开始就在迷惑他,到后来主动给他机会让他感觉战机到了,虽说当时上泉信玄也有担忧,但战机稍纵即逝,他又不想错失,这才入了青城的局。
眼下海川军落单的那个分队已经被雷影和疾风顺利包围,上泉信玄虽第一时间下令支援,然而齐军外围有盾兵防护,内侧还有弓箭手攻击,一时间也冲不破这包围圈。
而落单的分队里并无上将坐镇,反观齐军这边,有雷影和疾风这两员大将同时坐镇。加上齐军秩序井然,一切都是按主帅的计划行事,海川军呢,则彻底乱了阵脚,因此不消片刻,五千海川军就被斩杀殆尽。
青玄阵决两个回合,互有攻守,结果是齐军伤亡两千多人,但海川军呢,已经损失了近八千人。两军的兵力悬殊,也从一万对两万变成了八千对一万二。
这样的兵力差距,对有着将帅之才的青城来说,已经不算难题。此刻他看着自己的计划终于成功,海川军锐气大挫,满意的点了点头后,心中暗想道:兵力的优势不再,上泉信玄该放手一搏了吧?他应该想到了我的第二路大军,深知久拖必败啊。
梁峰看着青城神乎其技的变阵,以及此战的现状,沉吟片刻后不免叹息道:“青城你果然是上将之选啊。上泉兄弟以八门阵法的皮毛就困了我们四月之久,想不到你对此阵法的理解和熟练更加过人。只用了两个回合,你就已经胜态尽显,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了。”
听着梁峰的夸赞,青城轻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梁大哥你真是谬赞了。不过胜态尽显这句话,现在说还为时尚早啊。上泉信玄没有了兵力的优势,不会再和我们纠缠下去,该是到发起总攻的时候了。”
青城提到总攻时刻,梁峰不禁眉头一挑,不解的问道:“这就总攻?他已经两败于你手,不该是先休整兵马,谋定再动吗?”
“通常情况下确是如此,但眼下,他没那个时间了。”
青城似有所指,梁峰也不是无谋之辈,沉下心来细想片刻后,他恍然大悟道:“是了,侯爷率领的第二路大军将至,如果再拖下去,即时海川军腹背受敌不说,我方可就是三万多兵力的压倒性优势了。如此看来,他只能是放手一搏,试图在你这里打开撤退路线了。”
梁峰分析的不错,青城点头示意。而他沉吟片刻后,看着跃跃欲试的海川军,富含深意的一笑,说道:“况且,我也不打算给他等下去的机会了。”
青城的确不打算给海川军喘息的机会,他见雷影他们已经顺利歼灭落单的海川军,立时发号施令,变阵再战!
只见青城双臂高举过头顶,然后迅速落下向前方平伸,接着竖起了右手的令旗。大齐军看到主帅令下,急忙开始变阵。
此刻海川军的三个分队分别在正东、正南和正北三个方向进攻着齐军的包围圈,想要打开缺口,而齐军在收到青城将令后,突然展示出了一种新的变阵。
只见三层包围圈的将士原本都在防御着海川军的进攻,青城将令下达,最内侧的弓箭手开始疯狂攒射外围的敌军,并且,盾兵、步兵和枪兵全都跑动了起来,然而这一次却不是绕圈跑了,反而是四散。
最开始是中间一圈的将士中,突然有八个人带头向外围冲去,而自他们身后,也各有一队人跟着他们冲出去,并且秩序井然。每个小队都有盾兵在外围防护,但每个小队的兵种配备又都不同。
而且他们移动的速度很快,看似是散,实则有目的的移动着,只是海川军突临此状,似乎并没有看出他们的目的,只道是齐军不敌,开始撤退。于是他们就打算追击,然而问题就来了,他们只有三个分队,而齐军看上去并无明显的队伍划分,如何追?
“这是八门阵法的变阵!三个分队各自向东、南、北三个方向追击,逐个击破!”
发号施令的是上泉信义,他毕竟是见过且施展过八门阵法的人,自然能看出齐军并非撤散,而是在有目的的移动。若真让齐军变阵完成,上泉信义深知其后的威力会更加难以抵挡,因此他没有等兄长的信号,就急着下令了。
然而其兄长在远处看着上泉信义的动作以及海川军的反击,心下一沉,暗叫一声“坏事”,想道:信义太着急,反倒掉进段青城的圈套里了!
这般想着,上泉信玄似乎已经对此战不再抱有希望,沉思片刻后,转过身与身旁的藤原说道:“藤原少主,此战危矣。眼下信义完全是中了段将军的计谋,而我必须为你们做好撤退的准备,因此我需要你。。。。。。”
上泉信玄似乎在交代着什么,而藤原听完他所说之事后略显惊讶,又尽显佩服,他们究竟说了些什么呢?此事容后再表。
再说青城那边,他看着上泉信义指挥的反击,心中大喜过望,忍不住叫道:“成了!不怕人知,就怕人不尽知。这上泉信义以为自己略懂八门阵法的皮毛就能妄自猜测我的变阵了,殊不知正好落入我的圈套!梁大哥,做好上阵的准备吧,海川军就要败了!”
说着,青城再度发号施令,只见他双臂朝前方平伸,之后高举右臂,两面令旗一面朝前方、一面朝上方。雷影和疾风收到将令,开始指挥齐军再次变阵。
原本四散的齐军,正式分裂成八个小队,定睛细看更不难看出,这八个小队正好分割了海川军的三个战阵。而不等海川军的三个战阵逐个击破齐军,齐军竟先一步发动了反击。
八个分队交替跑动着,最终围着海川军其中一个战阵又布下了三层包围圈,最外侧的盾兵阻挡着另外两个分队的支援,中间一圈的弓箭手攒射被包围的海川军,少有能躲过弓箭手射击,并想冲破包围圈的海川将士,也都被雷影和疾风亲自率领的最内圈枪兵、步兵斩杀。
同样的战法再次取得了青城意料之内的胜利,海川军第二个战阵也被齐军成功吃掉。而看着眼前这一幕,上泉信义彻底傻了眼,他万万没有想到,青城竟用一种战法,几乎将他们斩尽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