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信庭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齐信庭侯-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闻镇海侯要去找青城了,林、杨二人对视一眼后双双施礼,前者更是说道:“勤苦侯爷走一趟了。”

    “不妨事,二位。。。。。。”

    “将令到!镇海侯接令!”

    就在这时,突然跑来了一名将士,高举主帅将令,高呼镇海侯接令。众将看到,更加不解,不知青城究竟是何打算。

    “本侯在此。”

    镇海侯唤来那人,接过青城将令,打开定睛细看,眉头不禁微微一挑。那人既说由镇海侯接令,旁人自然是看不得,惹得林、杨二人更加疑惑。

    “哼,亏得王爷百般器重他,竟然有事越过我等,直接赵上镇海侯,看来,始终不是一路人啊。”

    林峥压低声音和杨佑说了这么几句,后者听罢,点头应和,并说道:“王爷与段家素来不和,早先看到段青城时,也是满心厌恶。若不是小。。。。。。有人保举,想来王爷也不会重用他。不过,我听闻他早有婚约,恐怕王爷的一番心思,少不了要白费的。”

    不知杨佑因何会提到青城和欧阳岚的婚约,但林峥与他似乎都知晓孤鸿王重用青城的缘由,听到他谈及此事,林峥只是冷笑着点了点头。

    “哼,没落世家,谁会遵守和他的婚约。更何况对方是何人?那可是欧阳家,南境的土皇帝。那人更是欧阳家当代家主的掌上明珠,就算嫁入皇室,都会相敬如宾,换了是我,才不会嫁给这么个罪民之后呢。不过呢,我倒是希望他不识好歹,毕竟王爷最好面子,最重规矩,若段青城果真逆了王爷的心思,哼哼,那可就有好戏看了。”

    林、杨二人议论的自然就是青城与欧阳岚的婚约,其实此事可谓是举国皆知了。想当初,大齐首富欧阳家的长女,与大齐军中名宿段家长子联姻,实乃一时佳话。

    段家出事之后欧阳岚的父亲还曾与段飞岩谈过,或许辉帝正是担心两家珠联璧合之后的势力难以控制,才在此时对段家动手。因为那年青城十八,正是两家约定成婚的日子。

    欧阳家作为中土大地南境名门望族,自春秋战国以来兴起,时至今日早已是大齐名列前茅的大家族了。其在朝、在军、在商皆有莫大人脉,用句老百姓的话说,欧阳家几乎就是南境的“土皇帝”。

    而青玉城段家也是几代为将,军中威望极高,青城祖父段崇岭、父亲段飞岩更是战神般的名帅。如此两家联姻,互相扶持,放眼大齐也无几人可以抗衡了。甚至皇族。

    然而皇权一怒,忠臣被贬,名帅为民,段家彻底从大齐的高层剥离。加上青城执意要在建功立业后方能风光迎娶欧阳岚,让很多人都以为,是欧阳家要悔婚了。

    但事实却是,欧阳家极其看好青城之才、两家之亲,加上欧阳家家主又是出了名的爱护女儿,所以对欧阳岚的选择一向都是支持,对青城这个准女婿也很是满意,因此悔婚之说实则谣传。

    不过听林铮之意,似乎孤鸿王也有招婿青城的打算,也不知是因何而起。不过此事暂且一放,咱们说回眼下。

    镇海侯详细看过青城给他的将令之后,紧皱的眉头逐渐舒缓,半晌,他放声一笑,说道:“妙哉,妙哉啊!青城你果然不负乃父之名,段帅可以放心了,哈哈哈哈。”

    眼见镇海侯如此兴奋,林、杨二人也顾不上他对罪臣段飞岩的称呼了,急忙问道:“侯爷,何事如此激动?段。。。。。。将军呢?他人在哪里,因何不亲至,反而是传来将令?”

    镇海侯一边收起将令,一边笑着回道:“段将军自有妙计,诸位尽可放心。眼下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本侯现传下主帅将令:此战段将军另有目标,剿匪水军由镇海侯率领,于今日辰时初刻发兵,目标海川,全速航行。”

    林铮和杨佑不明白青城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两人也非庸才,毕竟在万厉军都身担要职,因此在他们听完将令之后,虽然没有想通青城的意图,但多少也听出了一些深意。

    “呵呵,明白了,段将军是以我等做诱饵,钳制海川,自己另行出海以作奇兵,确有高明之处。不过,被他这样戏耍,总是有些不爽的。”

    镇海侯听出林铮语气中的不满,急忙陪笑道:“林先锋何必与他一般见识,青城年纪轻轻不懂事,往后多着与他计较的时候。眼下还是剿匪要紧,请二位先锋下令,让各部将士们陆续登船吧。待到辰时初刻,大军出征!”

    “喏。”

    将令在镇海侯的手里,青城也说了大军由他统领,林、杨二人自然以他为尊,奉命行事去了。而等他两人走后,镇海侯脸上的笑意渐渐逝去,转为一副担忧的神情,看着城内某处心腹爱将家的方向,暗想道:青城,万事小心啊。。。。。。

    次日亥时初刻,海川人抵达目标地,却并非大齐任何一个沿海城池,而是海上一处岛屿。

    此次海川也是精锐尽出,由上泉信玄亲自挑选的三万大军,皆是由他一手锤炼出来,身经百战的士兵。上泉信玄意欲借此大战斩杀青城等大齐名将,削弱大齐的军力,势在必得。

    等大军陆续登岛之后,上泉信玄看着整齐列队的将士们,发号施令,说道:“第六小队、第八小队和第九小队留守此处,看好船只,如有发现立刻发信。第四小队去接应‘瓮中人’,让他们解除戒备吧。其余小队分别由我和信义带领,巡视全岛。”

    “是!”

    上泉信玄的大军,每一千人划为一个小队,共计三十个小队。他所说的“瓮中人”不知所指为何,但他下令后确有一个小队朝着岛上一处跑去,逐渐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其后上泉信玄和上泉信义各自率领十三个小队,分别向东、西方向沿岛巡视。约莫半个时辰后,并无发现的上泉信义和藤原就地休整,等待着其兄长前来汇合。

    上泉信义环顾四周,然后盘腿席地而坐,拿出腰间的酒葫芦仰头灌了一大口酒,将之抵于藤原,并笑道:“少主不必如此紧张,此战有兄长在,万事大吉的。来来来,坐下喝口酒吧。”

    藤原听闻上泉信义所说,沉吟片刻后眉头微皱,接过酒葫芦却并没喝,反倒是说道:“不知为何,我竟有种不好的预感。这里太过安静,又是夜间,师傅曾说过,‘目不可及之处皆能设伏,意料之外皆有危险’。眼下的环境我们不易掌控,因此我不喜欢。”

    上泉信义觉得藤原有些杞人忧天了,无奈的苦笑了一声,说道:“少主,这里可是我们的‘大本营’,有什么不放心的?难不成大齐人还真是神兵天降吗?”

    “或许吧,但是。。。。。。”

    “嘭!”“轰!”

    就在两人交谈时,刹那间火光冲天,远方犹如落下震天巨雷一般,声势骇人。上泉信义和藤原闻声色变,急忙判断炮声响起的方位,紧接着两人同时一惊,异口同声道:“战船!”

    “嘭!”

    两人正要前往查看,不想还没动身半步,突然,他们上方的高坡处落下了数不清的炮弹,落地之后瞬间炸裂,火焰趁势散开,队伍转瞬伤亡过半,乱了阵脚。

    “不要慌张!救治伤员,速速后撤!”

    “上泉信义!大齐段青城恭候多时了!”
………………………………

第一卷:少年壮志,初露锋芒 第六十二章  重拾尊严,真相大白

    随着第一声震天巨响过后,岛上多处炮声齐鸣,火光冲天,海川人闻声色变,全然乱了阵脚。而上泉信义和藤原看出最早的炮声来自他们战船坐在的方位,正打算前往查看,不想此时的他们,已然是瓮中之鳖了。

    早已埋伏多时的青城眼见上泉信义率部至此,急忙下令火炮齐发,高坡上的神臂雷炮弹如漫天火雨一般落入海川军阵中,转眼间就显示出了这等护国神器应有的杀伤力。

    上泉信义率领的十三个小队,总计一万三千人,在经过几轮炮轰之后瞬间伤亡了大半,已溃不成军。而看着上泉信义正重整部队,下令撤离,青城大喝一声,叫停了炮击,然后手持惊雷闪神枪,率部攻了下去。

    “上泉信义!大齐段青城恭候多时了!”

    忽闻青城话声,上泉信义震惊无比,既没想到青城会早就来到这里,更没想到青城算准了他们也会来,并且提前安排了伏兵。不过上泉信义也并非寻常将领,转眼间已想明白了青城的战略。

    “可恶!中了这家伙的诱敌之计。他们根本不是今日才出海,而是早就来了!”

    上泉信义还在想着青城如何懂得来此设伏,后者已然冲下山来,其后更有上万大军,分八个小队,以不同的方式对上泉信义所部发起了猛烈地进攻。

    一个小队万箭齐发,一个小队推动滚木巨石,还有一个小队淋油点火,剩下的则冲锋陷阵。虽指责不同,但进攻有序,配合无间,上泉信义看在眼里,似乎还有些熟悉。

    “啊!这是八门阵法!”

    “哼,让你之前班门弄斧,今天我就好好‘赐教’一番,看枪!”

    形势不容上泉信义再细作观察,因为青城已经冲到了他的面前,并一枪点出,惊雷闪神枪锋芒尽现,刺向了上泉信义的面门。

    面对青城这等悍将,上泉信义不敢掉以轻心,急忙抽出腰间的佩刀,整个人向左一晃,躲开青城攻击的同时一刀刺向了青城的咽喉,正是其兄传授的武道,新阴流。刺喉穿!

    见上泉信义反攻,青城艺高人胆大,握着枪尾的左手往高处一抬,竟以枪身抵住了上泉信义的刀尖。紧接着左手向前一压,枪头朝后,枪尾朝前,枪身压在了上泉信义的手腕上,眼见就要脱手弃械。

    上泉信义急于挣脱青城的掣肘,左脚高踢攻向青城的胸口,后者同样一脚直踢,以金刚腿对上上泉信义的攻势,将其逼退数步,手中佩剑也被青城夺下,一把插在了地上。

    “哼,今日我要为临海城的百姓有仇报仇,你两兄弟谁也别想跑得了!”

    说着,青城就准备再次欺身而上。上泉信义心知不是青城对手,转身就要撤离,然而他刚跑没几步,眉头微微一挑,武者的灵觉让他停下脚步,堪堪躲开了身前落下的两支短戟。

    正是雷影堵住了上泉信义的后路。他先是凌空跃起,掷出双戟拦住了上泉信义,落下的同时双脚聚劲,对上了上泉信义的双拳,两人平分秋色,不分胜负。

    而雷影落地之后抽出双戟自身前交叉挥舞,上泉信义被迫后退,青城正好一脚踢来,踢在他的后心,致使上泉信义一个站不稳,就要被雷影取下首级。

    “不!”

    一旁的藤原正与疾风交战,忽见上泉信义危机,惊呼一声就要前去救援,正好被疾风抓住机会,一刀砍向了他的后脖颈。

    本来疾风与这藤原的武艺不分高低,虽说前者臂力惊人略占上风,但后者的剑法精妙,也拉回不少差距,真要分胜负,非是以命相搏不可。而藤原却因上泉信义乱了阵脚,正好被疾风抓住机会,自然不会错失。

    一时间,海川这边两个高级将领同时步入险境,真就如此顺利的让青城大破贼军了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一个快到看不清动作的身影突然冲出,转瞬即到了上泉信义的身前,以佩刀的刀刃挡住了雷影的双戟,同时一脚踢在他的手腕上,雷影只感到一股尖锐如剑锋般的刀气袭来,瞬间被迫使脱手,松开了兵器。

    那人顺势复踢一脚,踢在雷影的短戟上,将之踢向疾风,不仅挡住了他的攻击救下了藤原,脚劲之强更是逼退疾风。刹那间,这人竟以一己之身,解除了海川两大高手的危局,功力之强更是让雷影和疾风望其项背,不用说,此人必定就是海川军主帅,上泉信玄了。

    “兄长,你怎。。。。。。”

    “先别多问,护好少主。”

    听着兄长的嘱咐,上泉信义急忙跑到藤原的身旁护卫着他。而随着上泉信玄来到的,还有他那十三个小队的士兵。不过细细看去,他的部下也略有伤亡,但损失较小,不似上泉信义部一般。

    而看着上泉信玄赶了过来,青城先是叫回了疾风和雷影,三人汇合后青城细细打量着上泉信玄的部下,发现伤亡不大后,青城眉头微皱,暗想道:上泉信玄实有将帅之才,恐是提早发现了梁大哥的伏兵,这才没有造成过多伤亡。不过上泉信义这边倒是取得了计划内的收获,双方的差距已然没有太大了。

    青城率部冲下,高坡上的炮击自然不再继续,而此刻双方对峙,谁也没有发声,只到梁峰率领着部下赶了过来,上泉信玄看着二人的样子,沉吟片刻后,竟鼓掌称赞道:“信义初睹将军风采,就曾夸赞将军有日下无双之能,在下本以为已经拿出了足够的重视,却不想还是轻敌了。今日将军之安排的确鬼神莫辩,在下心悦诚服。”

    听闻上泉信玄夸赞自己,青城没有表示出得意之色,反倒是一脸严肃的样子,厉声训斥道:“我不需要你的心悦诚服,上泉信玄你听着,尔等的小伎俩我已悉数识破,现在大军在侧,尔等如同瓮中之鳖。识趣的就束手待毙,可避免无谓伤亡,如若不然,休怪段某残酷不仁了!”

    青城话音落下,身后的将士们瞬间高声应和,声势逼人。他们都是青城亲自挑选的将士,除了万厉军先锋营的人之外,还有些是临海城的驻城军,组成了这个“剿匪一队”。

    在这些人中,有的是抱着建功立业的热血投身从军,有的则是被众人嘲笑但一心想要夺回尊严的老兵,不管是哪一类人,在跟着青城顺利伏击海川贼寇之后,亲眼所见青城的运筹帷幄,料事如神,以及海川人未战先伤的颠倒局面,都无比为之兴奋。

    在他们看来,能跟着青城这等主帅杀敌立功,是所有从军的将士们,最渴望的待遇了。因此当青城严厉的训斥海川人后,他们自发的高声应和,就是对青城最大的支持!

    “你看到了吧?”

    “是啊,重新回来了。”

    疾风问了一句,雷影深明其意,点了点头后说道:“之前不管是临海城外少主救人时,还是在矿场对敌时,士气都还需要我们的带动才能高涨。但眼下无人带动,他们也能自发的鼓舞军心,鼓励自己,这就说明,他们被人践踏的尊严,已经逐渐回来了。这就是少主的魅力,原来的段帅也是如此,不管是何等局面,何等敌军,只要有他在,就能让人发现。。。。。。”

    大齐军士气高涨,反观海川人则如惊弓之鸟一般,小心翼翼的盯着青城等人,生怕不知何时再来一波炮击。而看着双方的情况,上泉信玄脸上罕见的露出一副略显担忧的表情,片刻后消逝,重新恢复了波澜不惊的样子。

    “段将军却有奇才,竟能找到这里提前设伏,看来在下留守此地的‘瓮中人’,和去找他们的千人小队,已经被将军消灭了吧?”

    听到上泉信玄提及此事,青城轻笑了一声,回道:“若不是那些人和他们的异样反应,我也不会想到这‘东硅岛’与你们之间的巧妙关系。”

    此岛原来名叫“东硅岛”,而听着青城竟然连它的名字都叫了出来,上泉信玄眉头一挑,追问道:“将军你,真的都知道了?”

    上泉信玄似乎仍有些不信青城已看清全局,语气中充满了怀疑。而他说话间还有意无意的瞟了一眼青城身旁的人,也不知是在看谁。当然青城自然是捕捉到了他的这一举动,只是他心中已有数,也不需在此时发难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