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事情又来了,皇帝赐了宅子,但是董允骥却不肯住进去,说是父母在应尽孝,哪能自己去御赐的宅子上逍遥自在去,请皇上收回成命。宅子赏都赏了,哪里能收回来呢?可是董允骥的理由也十分的高大上,万事孝为先,的确没有放着爹娘不孝顺自己个逍遥的道理。
既然皇帝要给董允骥施恩,赏赐的宅子不能收回来,于是,皇上招了定国公进宫了。
定国公从宫里出来后,没多久定国公府要分家的事情就传了出来。请了族中耆老,开了祠堂,点齐家财,如同三堂会审的架势,正正经经的分起家来。
因为定国公府分家一事对外是打着要董允骥不能抗旨不尊的名号,所以主动为其分忧,特意提前分家让董家二老爷跟二夫人能跟着儿子搬到御赐的宅子上让董允骥尽孝。定国公府分家因为是友好和平的进行,所以并没有出现任何的丑闻,顺顺当当的不过两日功夫就把家给分了。
有皇帝这座大山压着,就算是定国公跟太夫人十万个不乐意,但是也不敢抗旨不尊,还要开开心心的大大方方的公公正正的分了家。
因为是和平分家,所以分家的时候徽瑜等一众出嫁了的女儿并未回去。倒是家里的男孩子全部都列席,毕竟这是一件事关家族大事。
董允诚看着端坐在自己对面的董允骥,只见他耷拉着脑袋没什么精神的样子,就安慰道:“二弟不用内疚,这件事情与你无关。”
董允骥抬起头看着董允诚,眼眶红的就如同那火烧云似的,语带几分哽咽,“我真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我只是不想自己个搬出去,想要在爹娘祖母跟前尽孝,没想着要分家……”
太夫人垂目,她心里却是明明白白,二房早就想要分家单过了,这次的事情不过是顺势而为而已。这么多年她就是希望董家能昌盛繁荣,原以为二房这辈子都要依附着大房过日子,必然不会兴风起浪损害了董家的利益。可是先是董徽瑜嫁了靖王,如今又有了董允骥年纪轻轻就成为三品按察使,而且靖王妃所生的大郡主十分得皇上喜爱,二房气候已成,如果她继续这么僵持着,只怕这个家就真的散了。
不如好聚好散吧。
这么多年她亏欠二房,所以在家财的处置上,除了祭田之外,还有只有历代的定国公才能继承的祖产,其他的财产全部都是对半分,就连她这辈子所攒下的资财也已经言明,等她百年之后两兄弟平分。她现在能做的就是希望这次分家没有伤了大家的情分,希望这些孩子们一颗心都还在董家。
“百善孝为先,你这样做又有什么错。”董允诚道,“若是你只顾自己,丝毫不惦念着二叔二婶,不要说祖母跟我爹娘,便是我都绕不过你。”
这话说得真是把所有人的面子都给圆了,董允骥一直对这个大哥很钦慕。自幼读书他就从没有追的上过大哥,在他的眼睛里大哥就是那高不可攀的山峰,可谁曾想有朝一日,他居然会比他大哥的官运还要旺盛。这样的感觉是没有办法讲出来的,有几分兴奋,可是又有些失落。
。。。
………………………………
第二百五十二章:不太妥当
第二百五十二章:不太妥当
“大哥。”董允骥喊了一声,“我们虽然分了家,但是永远都是一家人。”
“这就对了,咱们都是董家的儿孙,就算是不在一个房檐下过日子,那也是血浓于水的至亲,你能记着这点就足够了。”董允诚拍拍董允骥的肩膀,“行了,快去收拾吧,要忙几天呢。”
董允骥就点头告辞了,等他走后,太夫人就看着大老爷跟董允诚说道:“你们父子跟我进来。”
这几年下来,太夫人苍老了很多,双鬓的白发已经遮掩不住,颤巍巍的走进内室在崔妈妈的搀扶下坐在临窗的大榻上。榻上的坐垫紫金色绣团花纹,富贵华丽。
“娘。”
“祖母。”
大老爷父子相继落座,对视一眼后,大老爷首先开口,“您有什么吩咐?”
太夫人的眼睛就落在了大老爷的身上,双眼已经染了些许的浑浊之意,看东西时微微眯着眼睛。太夫人的脊梁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挺得笔直,而此时却有些微微驼了。
“叫你们来是有两件事情要说,想来你们也能猜到几分。”太夫人缓缓的说道。
大老爷微微沉默,董允诚则是轻轻颔首,“祖母要交代的事情孙儿能猜到几分,您请放心就是,就算是二叔一家分出去也是董家的人。”
太夫人就笑了,长长叹口气,“自然是董家人,可是虽然都是董家人到底也分个亲疏远近。”
董允诚微抿了唇,大老爷的脸色也不太好看,太夫人这话里的意思他们都懂得,只是也不愿意去懂得。很多时候,真相反而是最伤人的。
“娘,现在说这个是不是太早了?”
“不早。”太夫人自然看出了儿子的犹豫,所以声音格外的坚定。
“祖母。”董允诚开口了,“其实爹也早有思量,就是一直没能下定决心而已。”
听到孙儿的话,太夫人的神色缓和了些,“既然这样,那么现在就是下定决心的时候了。在这样摇摆不定,不管是宁王那边,还是靖王那边都不会把你们当自己人。”
随着董允骥赐府加官分家一事尘埃落定,太夫人就知道董家到底是分成两条路迈向不同的方向了。她活着就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因为这样最终的结果还是会让董家自己受到损伤。宁王是左右人都比较看好的人,所以依附在宁王身边的人比靖王更多。可是这两年来靖王一路走高,凭着自己出色的政绩跟手腕愣是在朝堂之上杀出一条血路。如今了闻大师对昭姐儿的青眼有加,董允骥被皇上重用,这些都是令人忽视不得的信号,她一辈子走过来了,她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直觉不会出事。
“那您的意思是?”大老爷问道,眼中带着几分犹豫,其实他猜得出来母亲的意思,但是他就是不愿意亲口说出来。
太夫人微垂了眉眼,淡淡的说道:“我已经老了,府外的事情也全靠着听说,这件事情你自己做主就是。须知道自古以来君主喜欢的都是纯臣,再这般的三心二意,将来定国公府堪忧。不管你选择哪一边追随,都是你自己看好的,将来的结果也需要你自己承受。”
屋子里一片寂静,这是一个比较沉重的话题,更令大老爷意外的是,没想到太夫人居然没有直接说出依靠哪一方,而是让他自己选择。可这样一来,反而更让他犹豫了。
董允诚静静听着没有插话,就听到祖母又说道:“这是第一件事,还有另外一件事情,我听说允骥从南边带来一个女孩,回头让老二家的带来给我看看。”
大老爷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件事情母亲已经知道了,连忙站起身来告罪,“都是儿子不好瞒着您还未讲明,主要是这件事情还没能有个具体的章程,就想着等到二弟那边把事情理清楚了再跟您说,没想到还是惊扰了您。”
听到大老爷的话,太夫人反而笑了,意味深长的讲了一句,“允骥这孩子强出他爹百倍去,这个孩子带回来的时机正好。你去跟你二弟说,只要这孩子出身清白,模样周正,规矩上还能勉强入眼,要是允骥那孩子真是喜欢……就应了吧。”
这话一出不要说大老爷,就是董允诚都吃了一惊。
“娘,这不太好吧?”大老爷为难了,他儿子娶得是一代大儒燕温茂的嫡出女儿,书香门第,家世清贵。可是要是他亲弟弟的儿子娶得却是一民间孤女,这要是传出去不知道多少人背地里戳他脊梁骨说他没安好心呢。这也太冤枉了,他压根就没想过要在董允骥的婚事上动手脚,更何况还有北安侯看着呢。
“这件事情不用多说,你让你二弟二弟妹亲自来跟我说,我会跟他们讲明的。你二弟一辈子混吃等死毫无前程可言,允骥他娘性格好强心性聪明,只可惜到底是眼界浅了些。如今允骥被皇上托于高位,若是允骥的媳妇出身高一些,皇上反而会不安心了。更何况打着救命之恩的幌子,允骥也能被人赞一句知恩图报之人,岳家不显皇上也能安心。”太夫人轻叹一声,眼睛微眯,“翻过年就要去江苏上任,那姑娘是南边的人肯定更熟悉当地的情况,反而会是允骥的好帮手。能在危难之中救人,可见这姑娘有胆有识,允骥这趟差事危险丛生,有这个贤内助在旁我们远在京都也能更加安心一些。强龙不斗地头蛇,这姑娘虽出身民间身为孤女却能安然至今,想来是个胸有乾坤之人,也不算是委屈了允骥了。”
看着大老爷还有些不情愿的样子,太夫人又加了一句,“娶妻娶贤,当初你二弟那样纨绔我却能为他放低身段亲自求娶了邢家女为何?如今老二媳妇那两个孩子都教导的很好我当年的苦心就没白费。为了董家我对不住你二弟,却不能连带着你二弟的孩子都跟着受了局限跟委屈。如今也一样,既然那姑娘是个好的,出身这种东西只要蒙上一层美丽的外衣,同样能惑人眼睛。更何况这外衣都已经送到了手中,既已分家,将来二房越强越好,与国公府守望相助更为妥当,你可明白?”
大老爷自幼精明,此时自然听得懂,这么一想果然觉得自己有些时候还是狭隘了些。只是想着别人看待他的眼光,却忘记了既然兄弟已然分家,这家不仅要分的漂亮,还要让两房更亲热才好。那么突破口选在二房最近僵持的允骥的婚事正好,想明白了才觉得自己距离母亲的差距还有很远很远,做董家的当家人不能只顾着自己的私利,还要看得更长远才是。
大老爷心服口服,董允诚心里也是倍感震惊。
祖母所承受的,远比他们想的要多得多。
董家分家一事,算是京都贡献了年前最后一段话题,等到这个话题热度消了,也到了年根底下。
徽瑜收到了董二夫人送来的信,邀她去新家看看。徽瑜看着信上的内容就笑了,姬亓玉正在这个时候进来,瞥见徽瑜面上的笑容就问道:“笑什么呢?谁的信?”
“我娘的信,让我去新家看看。”徽瑜欢快的说道,“我娘说了在府里给我留了一个小院子,就跟在国公府时一样,那院子的名字还是叫琉璃馆,里面的摆设布置也跟原先一模一样……”徽瑜说着说着眼眶就有些发红,大约董二夫人是怕她心里难受,心里记挂着国公府里那自己曾经长大的琉璃馆,所以就索性给她把国公府的琉璃馆克隆到了新家里面。
姬亓玉眉梢动了动,“岳母想的果然周到。”岳母就是想得太周到了,让他这个做女婿的做夫君的压力好大。“你想什么时候回去看看?”后天就是三十了,就算是要去也就只有明天一天的时间,时间安排的太紧了,只怕就算是去了也只能看一看稍稍坐坐就要回来了。
“我们今晚回去,在琉璃馆住一晚明早回来怎么样?”徽瑜从出嫁后就没有在娘家住过,以前是在国公府,规矩大,礼节多,这样的话她是不敢开口的。就算是董二夫人允许了,太夫人也不会允许的。“我娘还说我祖母见了吉小翠,说是允了我二哥的婚事,我娘正在家里怄气呢,我也怕他们真的闹起来,过去看看也能安心。”
本来董二夫人就不满意吉小翠,结果太夫人直接给拍板了,董二夫人能高兴吗?她不高兴,他们一家子都不会高兴,才搬了新家别闹起来被人看了笑话才好。
姬亓玉闻言还真是有些意外,没想到定国公太夫人反而会同意这桩婚事,不过越过董二夫人这事儿是有些不太妥当。
。。。
………………………………
第二百五十三章:落落大方
第二百五十三章:落落大方
第二天一大早徽瑜就准备出门,姬亓玉今儿个并未早起离开,徽瑜起床后还看到他颇感到惊讶,“怎么没去早朝?”徽瑜忙着穿衣汲鞋,洗漱装扮一时间屋子里特别的热闹。
姬亓玉就坐在临窗的大榻上缓缓的说道:“你不是要回娘家吗?”
“你陪我回去?”徽瑜扭头看他,却不小心忘记了雪莹正在给她梳头,把头皮给扯疼了,眼泪都差点飚出来了。
雪莹就要跪下请罪,徽瑜生怕姬亓玉责罚她就忙说道:“不管你的事儿,你梳你的,是我一是给忘了你在梳头。”
姬亓玉本来是很生气的,听着徽瑜这明显回护的话只好把自己的怒火给憋了回去,既然徽瑜都求情了,他也不好说什么,只得顺着之前的话茬说道:“岳父岳母搬了新家也该去探望一二,正巧我也想见见你闺房的模样。”
说起来姬亓玉好像还没有正经的去过她的闺房,徽瑜一时间也开心起来,就点点头说道:“我也想看看。”当姑娘的时候觉得每天的日子都是苦逼的,现在做了人家媳妇觉得每天的日子虽然不苦逼了,但是将来的压迫感更紧迫了。“你请假了?”无故旷工不上朝这样的事情不太好吧?
“我休沐。”姬亓玉慢慢悠悠的说道,似笑非笑的看着徽瑜。
徽瑜就囧了,主要是年关姬亓玉太忙,她都忘记了她还有假期这回事儿,那就太好了。
欢欢喜喜的吃了早饭,抱着昭姐儿就踏上了回娘家的马车。
董家二房的新宅子距离定国公府不远也不近,恰好就跟靖王府、定国公府形成一个三角的关系。位置虽然不如王府跟国公府金贵,但是在京都也算得上是二环之内了。
徽瑜知道姬亓玉要去,吃早饭之前就让钟妈妈派人赶紧给她爹娘送了信儿。所以这会儿马车到了的时候,就看到府门外董二老爷跟董允骥已经在迎接了。
“爹,哥。”
“岳父,舅兄。”
两人下了马车笑着打招呼,董二老爷憨憨一笑,一时间犯难了,是把王爷当王爷招待还是当女婿招待?当王爷招待那是要他敬着王爷,当女婿招待那是女婿敬着他。以前在国公府的时候他都是跟在哥哥的后面笑就好了,现在自己当家做主了,他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还是董允骥不动声色上前笑着给姬亓玉行了个礼,“给王爷请安。”就算是王爷愿意喊他一声舅兄,那是看在自家妹子的面子上,他却不能托大。
董二老爷也明白过来也立刻见了礼,姬亓玉连忙就把人托起来,一路走了进去。
董二夫人在二门口等着呢,看着一群人走进来,就知道人到了,也忙迎了上来。
徽瑜一路走进来,就发现院子里伺候的大多都是国公府伺候二房的原班人马,规矩待客自然都是极熟练地,丝毫没出错,心里就安安点点头。
两下里见过礼,徽瑜就抱着女儿跟着董二夫人进了后院,姬亓玉就被岳父跟大舅兄去了前院书房说话。
“这府邸瞧着倒是气派,挺不错。”徽瑜把昭姐儿放在榻上,自己起身脱了大氅,屋子里烧着地龙暖和的很。
“这宅子早就空了大半年,说是之前住在这里的是吏部致仕的侍郎大人。这宅子维护的比较好,而且我们搬进来之前内廷府那边特意过来收拾了一遍,自然是好的。”董二夫人说着就眉飞色舞的,说起来这个女婿倒是真贴心,招呼都不用打内廷府的人来了就把事情给办齐整了。之前她还以为要让人过来收拾个十天半月的,谁知道皇上的旨意下来没两天就都妥当了。
徽瑜听着董二夫人这么一说还真是有些惊讶,这事儿姬亓玉都没跟她说,不过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