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剑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剑妖- 第4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等公子隽屁股坐热,一名边戍卫的偏将便已当先发问,显然他对于公子隽的到来心怀颇多疑问。

    “安厥山么?”公子隽嘴里咀嚼着这个名字,心里却是一片冷然。

    早在数日之前,那安厥山就丧命于展白的剑下,只是这几天特意封锁了外界与边戍卫的联系,才使得消息没有传进来。

    当然,此事的真相自是不能说的,至少在收服边戍卫之前,是不能说的。

    “将军何故此问?”公子隽故作不明道,“安将军作为边戍卫主官,既不在家宅之内,自然应该是在军营了,只是为何现在还不见他踪影?”

    四名边戍卫的偏将闻言,心下不由一沉。

    公子隽简单的一番话却透露了两条信息。

    首先,安厥山并没有在其府邸之内,想来也是,公子隽既然都亲率六率出城了,自然是已经知晓了白日的那一场大战,那么按照道理,遣人去骁骑将军府询问一番也是应有之意,只可惜,显然当时安厥山并未在将军府中。其次,公子隽也不知安厥山的去向。

    那么,问题来了,安将军去哪了?

    难道真的在前来救援的路上,遭遇匪寇堵截,遇到不测了?

    “难道安将军遇害了?”公子隽突然惊呼一声,面带悲怆之色。

    “这怕是”四名偏将神色黯然。

    “好贼子,这些匪寇到底是何来历,他们又哪里来的胆子竟然敢公然袭击边戍卫?”公子隽猛地一掌将面前的长案拍碎,大怒着长身而起。

    “公子,此事怕没这么简单啊。刚才,您也看到了,那些匪寇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凭他们的实力,怎会让边戍卫折损如此惨重?”一直没有说话的褚绪许突然开口了,言语中,矛头直指边戍卫。

    “哦,还有这种事?”公子隽故作不知道。

    “公子明查,刚才这一路行来,末将细细数了一下,营寨内边戍卫的士卒足足少了一半,想必白日里的那一战折损不可谓不惨重啊。”褚绪许故作诚实道。

    “你们有什么要解释的么?”公子隽目光一转,直投向那四名偏将。

    或许是因为心虚,又或许是真的觉得羞愧,那四名偏将竟然不敢与公子隽直视,纷纷埋下头去。

    “再这样,这都是我们边戍卫的事,还轮不到你一个藩王品头论足吧?”其中一名偏将小声的嘀咕着,显然对于公子隽的越俎代庖很是不满。

    这名偏将或许只是想发一些牢骚,所以嘀咕的声音很是轻微,只可惜,很不幸,与此同时,因为气氛的压抑,让整个军帐静的落针可闻。

    于是乎

    。。。


………………………………

第六十三章 收编

    “哦,如此说来,此次孤王率兵来援,倒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了喽?”公子隽的脸立即就阴沉了下来。

    别说他堂堂一国世子,即便是寻常身份,被人这般冷嘲热讽,心中也绝对痛快不了。

    说话间,公子隽投向那四名偏将的目光中便隐隐多了些阴鸷。

    不识时务么?若真是如此,那就怪不得孤王了。

    却说那四名偏将低埋着脑袋,并没有察觉到公子隽眼中的冰冷,而此时的沉默,除了兵败的羞愧外,更是不无敷衍之意。

    世子身份虽然高贵,可一日不是君王,就管不到边戍卫的身上。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别看这四位偏将地位不高,可要不买公子隽的账,还就真就不买了。

    当然,这其中,四人心中也不乏些许忧虑。

    一来,这伙匪寇来的出现的太过匪夷所思其次,骁骑将军安厥山失踪的也是莫名其妙最后,就是这公子隽举兵来救的意图也分外的透着蹊跷。三者联系一起,总会给人一种身置阴谋之中的感觉。

    这一切难道真的是一场阴谋么?若是如此的话,那公子隽又有何说图的呢?

    四人虽不是傻子,却也精明不到哪里去,饶是抓破了脑袋也是想不通。

    “此次,承蒙世子殿下前来相助,这份情谊咱们心里记下了。只是这边戍卫毕竟不是咱们掌着,所以,事后该如何,还需要等到安将军回来之后安排。”终于,有一偏将开口了,话说的委婉,竟是有了送客之意。

    “可若是那安厥山回不来了呢?”只可惜,四人心里想的美,可公子隽又如何遂了他们的意思,咄咄逼人道。

    “即便安将军不幸死于乱军之中,按律咱们也自会有其他将军前来调遣,这就不劳世子殿下费心了。”偏将中有一脾气暴躁的,被公子隽一逼,立即就如点燃的炮仗一般炸开了。

    这话番铿锵有力,甚至隐约中大有指责公子隽染指边戍卫之意了。

    “原本,孤王以为,你们之中总该有聪明之人,只是现在看来”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公子隽再也没有耐心虚情假意下去了,短短的接触,他已经看出,这四名偏将根本就是朽木不可雕,既然如此,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世子殿下这是何意?”有一偏将终于后知后觉的感受到了什么。

    这次,公子隽却是再懒得开口,理也不理,只是会意的向身旁的文不器看了一眼,后者立即从怀中掏出了一方绵帛。

    金黄色的绵帛,其制式很像是君王敕令。

    “楚王敕令,跪。”文不器展开绵帛,长身而起。

    立时间,整个军帐内,除了公子隽外,其他人全部跪了下去。

    “寡人自登基以来,虽每日勤政,却依旧忧思重重。尤以如今多事之秋,边关战事,连战连败,致使多方城池为贼寇所占今有查,郢城边戍卫骁骑将军安厥山,不思忠君,竟勾结绿林匪寇,意图里应外合,视百万臣民若掳掠资财,特召令世子隽,择机剪除此,以绝后患,以往党羽,不可怀柔,就地正法,钦此。”

    洋洋洒洒,半文半白的官话敕令一出,却已是让那四名偏将面若死灰。

    “末将不服,此乃伪造圣旨。”似乎意识到大难临头,那脾气最火爆的偏将,猛地从地上站起,怒目圆睁直视公子隽,“真相自在人心,末将不服。别说此敕令太过蹊跷,即便是真的,也定然是君王受了朝中奸佞的挑拨。”

    “哼,你的意思是说孤王是奸佞喽?”公子隽不气反笑。

    “是与不是,你心中最清楚。”那偏将毫不气弱的与公子隽直视。

    “那这敕令,你是接还是不接呢?”公子隽话音一转,饶有兴趣道。

    “不接,除非有上峰的军令。”偏将脖子一梗,势要强硬到底。

    “看来,安厥山的党羽就应该是你了。”公子隽似笑非笑道。

    “你这是指鹿为马。”偏将大怒。

    “哎,蠢货,果然是蠢货啊。这样的人,即便留着也是有弊无益啊。”公子隽摇头晃脑的叹息了一声。

    此次前来,公子隽的目的无疑是明确的,那就是收编了这边戍卫,以扩充世子六率的实力。为此,来之前,特意做了两手准备。

    若是这些偏将识时务,他倒也不吝赐予功名利禄,毕竟有了这些偏将做喉舌,便能轻松的掌控住这数百强军。可如若不能,那便只能快刀斩乱麻,以雷霆手段,将一切不安定的因素给予斩断,比如随便安上一个谋逆的名头。

    正如那偏将所说,文不器手中的敕令确实是伪造的。

    可那有如何?

    公子隽原本就没打算拿它哄骗这几个已经视作死人的偏将,而是为了给军帐外的那数百军士一个合理的交代而已。

    “安厥山已经在郢城伏法,经他招供,此四人正是他的党羽,给孤王拿下,就地正法。”公子隽再无多说下去的兴致,一声喝令,褚绪许等人便齐齐出手,掏出各自的兵器,向着那四名偏将杀去。

    一时间,不大的军帐内,立即掀起激烈的厮杀。

    这四名偏将的修为倒也不弱,又是久经战阵之人,只可惜,一来他们人数太少,孤立无援。其次,所面对的无一不是个中好手。最终,只是挣扎了片刻,便尽皆伏诛。

    四名偏将虽然被杀,可这里闹出如此大的动静,自然传道了军帐之外,顿时就引起了边戍卫不小的骚乱。

    只可惜,公子隽早就预料到了这种结果,所以,他此来已经带足了人马。

    在近三百名世子六率精锐武士的威慑下,五百名边戍卫的将士,在没有搞清楚军帐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的情况下,哪敢轻易动手,最多也就只能嘴上发些质问。

    很快,公子隽便从军帐内走了出来,文不器跟褚绪许两人分左右紧跟其后。

    面对边戍卫的群情激愤,公子隽没有多说,只是示意文不器再次拿出那一纸敕令,当场宣读。

    立时间,整个营寨内鸦雀无声,边戍卫的将士们显然被这个消息震的哑口无言。

    这剩下的五百将士,大多都是底层的兵将,别说有没有质疑这敕令真伪的胆量,便是见识也多有不如。

    在他们想来,敕令乃是君王的号令,这天下间,谁人敢伪造,那可是谋逆的大罪。所以,在潜意识里,便已经相信了敕令中对安厥山泼的臭水,只是没想到,往日里威严不无的安将军,竟然会做出这等谋逆之事。

    “哎,人心不古啊。若是放在五年之前,我大楚国富民强,每战必胜,这军中即便有些许污垢也不敢如此明目张胆。只可惜,到了现在,却因为边关不宁,而使得某些人竟然心生二意,对此,孤王心中当真是恨极啊。”公子隽适时的开口,却也算是变向的为边戍卫将士解答了心中的疑惑。

    这安厥山之所以敢勾结匪寇,不是其隐藏的有多深,只不过是因为觉得楚国境遇每况日下,方才生出了二心罢了。

    如此解释,倒也合情合理,虽经不起推敲,但至少表面上难以找出漏洞。

    毕竟成王败寇,现在不管是安厥山,还是下面的偏将,已经都是死无对证,还不是公子隽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而对这剩下的五百边戍卫的将士而言,疑惑过后,紧袭而来的这是迷茫,对未来的迷茫。

    现在边戍卫但凡能说得上话的军官已经全部都死了,又刚刚遭受了大败,那日后又该何去何从呢?

    “在此之前,父王已经传给了孤王口谕,暂将边戍卫编入世子六率,至于日后如何,却是要等到兵部定夺了。”对此,公子隽自然早就有设计好的说辞。

    一番话过后,见再无疑异,便号令三军,返回原来的驻地,进行整编事宜。

    “自今日起,整个郢城便再无掣肘了。”目送着边戍卫在世子六率的带领下,返回原来的驻地,公子隽立于黑暗之中,嘴角不由的露出得逞的笑容。

    。。。


………………………………

第六十四章 一步九霄的契机

    展白并没有亲自掺和公子隽收编边戍卫的行动,他毕竟只是谋士,而非官员。职责所在是定计,而不是事必躬亲。再者,他也觉得没有掺和的必要,公子隽若是连这点事情都做不好的话,那也别想着谋取九五之位,该去哪凉快就去凉快好了。

    新婚燕尔,展白很是享受了几天的宁静生活,每日里,携着褒允,或在府邸内你侬我侬,兴致来了,甚至会结伴在这郢城内逛一逛,倒也悠然自得的很。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七天,展白这才自我结束了假期。当然,这并不等于他就要去藩王府内听调,而是草草的派人跟公子隽言语了一声后,便一头扎进了新进开设的密室之内。

    炼器,对展白而言,并不容易。

    所谓术业有专攻,展白在剑道的修行上确实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悟性以及天赋。可与炼器一道就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了。

    此时的展白倒是有些想念宁小凝了,若是有她在的话,他也不需要在此事上劳心劳力了。当然,这春秋之洲上也不乏炼器大师,甚至其手段比之其他几洲的更加精湛。

    只说在着鼎洲之上,有一个炼器榜,上面所罗列的赫然是名传整个鼎洲的炼器大师。能够上榜的炼器大师后面无不罗列着少则数柄多则甚至达到百柄的神兵利器,全部都是出自他们之手。而这其中,位列前百名的炼器大师有近乎六成出自春秋之洲。

    只可惜,相比于炼器的手段本领,展白更在意的是信任。

    他信任宁小凝,可以毫无顾忌的将任何他想要的东西交给宁小凝来打造,却很难随意的交给一个不相熟之人。更何况,此次他要炼制的东西,实在是太过重要敏感了。所以,在没有宁小凝的情况下,展白宁愿选择自己亲力亲为,也不愿假手他人。

    之前,展白从公子隽手中得到了很多的江山印,数量之巨,甚至可以打造上百柄法宝。可实际上,这海量的江山印只是为了一把剑而已。

    一把剑,却需要数百斤的江山印,此事若是传扬出去,不知要被多少人骂成败家子了。可展白却是只嫌少不绝对不会有丝毫暴殄天物的内疚。

    此时,展白正襟危坐,一脸肃穆,所拜读的赫然是一本炼器的典籍。

    说是典籍,其实并不确切,毕竟真正的炼器典籍,无不被各个炼器大师视作禁脔,更多的只是口口相传,绝少会流传在外。至于展白手中这本,不过是前两日从郢城的市集中买来的大陆货,说记载的更多只是一些炼器的尝试而已。

    但凡炼器,尤其是炼制法宝,所需要的材料中,最主要的无疑就是江山印了,没有江山印也就无所谓法宝,最多只能算是普通的兵器或者玄灵宝器而已。可炼制法宝又不可能全部使用江山印,其中的原因,除了江山印极为珍惜价格不菲外,更多的还是形制。

    无论什么法宝,总要有形。可江山印却有一个极为特殊的特性,那便是一经炼化就会变成无形之物,虽有种种玄妙,却是脆弱不堪,犹如气息一般,或许只是一阵风就有可能让其分崩离析。所以,只有将这股无形的江山印熔炼到实体的炼器材料上,才能真正的发挥出真正的威力。

    而炼器大师之所有称为大师,受人尊敬,其中之所有又有高低强弱之分,更多的便是在这有实材料的炼制以及用特殊法门将其与江山印相融的手段高明与否了。

    越是高级的炼器大师,越是会选用最合适的天才地宝炼制出品相、特质极佳的法宝实体,同时也越是能够让这法宝实体跟江山印融合的相得益彰,甚至堪称完美。

    而显然,作为门外汉,展白在这两方面都毫无优势可言,甚至于没有半分可取之处。

    话又说回来了,展白不是鲁莽之人,在明知道自己没有炼器天赋甚至没有半点炼器手段的情况下,为何还要一意孤行呢?

    展白粗略的浏览完手中的书卷,然后缓缓的闭上眼睛,似乎是在脑子里组织一下自己这第一次炼器该如何下手。

    “五十斤重山印,五十斤远山印,一百斤江海印,想必应该足够了,说不得还能有一些结余,正好可以留下来给允儿打造两柄长剑法宝。”展白喃喃自语了一番,不论神色还是语气,竟然没有一丝对于有可能炼器失败的隐忧。

    难道他就真的这般自信么?

    当然不是,展白之所以如此笃定,只因为,他根本不是为自己打造法宝,而是炼化神格。

    前文说过,那东华九霄唯剑宗真正的面目其实就是一枚神格,独属于展白的神格。一旦完全炼化,便是其身登仙位,甚至直达最顶之层,于展白而言,无异于一步登天。

    既然如此,展白又怎么会错过这一捷径呢?

    当然,前途是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