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的茶水,其实不用多少词汇来形容,唯有一个词即可,那就是“清爽”。
便听张大家答道:“甘公子此等饮茶之法,胜却世间无数,今日饮得甘公子这一杯,其他饮茶之法,当真味同嚼蜡,奴家佩服,奴家佩服得五体投地。”
看着张大家一脸崇拜的模样,甘奇自得一笑,却不多言,取来另外一个茶杯,自己也泡上了一杯,然后抬起,微微一吹浮在水面的茶叶,喝得一口,口中一语:“一般一般,今日这煮水之壶差了些,当用紫砂壶,如此才是最佳。”
张大家已然是一脸崇敬之色,又再饮茶,正在享受口腔里的清香四溢。
却是那小丫鬟见得张大家脸上的神色,半信半疑,问道:“小姐,这茶当真如此好喝吗?”
甘奇看了看这小丫鬟,便顺手再泡上了一杯,笑道:“小姑娘,别撇嘴了,你也来一杯。”
小姑娘将信将疑接过茶杯,揭开杯盖,闻了一闻,饮上一口,脱口而出:“哇……真香!”
………………………………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失落
小丫鬟性子天真,脱口而出一语之后,又觉得自己不该如此反应,忍了忍享受的表情,又喝一口,心中却觉得真的又香又甜。
甜这种味道,在古代是不那么容易享受到的,特别是一般人家,想要吃到甜味,难上加难。虽然中国本就有甘蔗,甘蔗长在南方,此时还多在两广福建海南之地才有,唐朝就有比较成熟的熬糖之法,但是北方想要买到糖,价格贵得吓人。
在北方,有时候甚至蜂蜜反而比糖便宜,但是蜂蜜也是稀少之物,贵得吓人。古代的瓜果之类,甜度也远远比不得后世经过各种培育选优的瓜果,所以甜味这种享受,在古代平常人家,可见有多难。
所以这茶叶回味中的甘甜,古人远远比后世之人要敏感许多,更觉得味美许多。
说到古代中国的味道,还有一种不得不说,那就是“辣”,古代中国人,是没有享受过后世之人尝过的辣味的,因为中国古代没有辣椒,得一直到明朝中后期才有辣椒传入,慢慢栽种流传。
古代中国人吃的辣,大多来自茱萸这种植物,成熟的茱萸,带有一点点辣味,后世常吃辣的人来吃,那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辣味,其中还伴随酸味。
小丫鬟一口一口的喝,终于还是又开口说道:“小姐,当真甘甜可口得紧呢。”
主仆二人片刻就把一杯茶水喝完,还意犹未尽。
小丫鬟拿着茶杯,眼巴巴看着甘奇。
甘奇笑着给小姑娘再舔热水,口中说道:“如此还可几泡,反复来饮,如这般茶叶,四五泡就差不多了。”
小丫鬟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刚才说过的话语,反而接了一语:“甘公子,可不可以教一教奴家如此泡茶?”
“这有何难,照着刚才那个步骤来一次即可,水不可太热,也不可真凉。先洗后饮,洗茶不可太久,如此而已。”甘奇说道。
小丫鬟连连感谢:“多谢甘公子。”
小丫鬟的态度转变,甘奇也并未当回事,见得小丫鬟已经拿起水壶去给张大家加水,甘奇便道:“张大家,此来是有事相商。”
张大家放下茶杯,笑道:“奴家小名淑仪,甘公子不必如此客气。甘公子今日传授这泡茶之法,奴家无以为报,若是能在何事上帮衬甘公子一二,那是奴家的福气。”
淑仪,出自古代女子官名的用词,淑媛、淑仪、修容、修仪、婕妤、容华等等,听起来当真很有感觉。却是不知为何到得清朝,都成了什么贵人、常在、答应……难听至极。
“那就不多客气了,我正在组织一个赛球的活动,邀请了城中许多商户参与,那遇仙楼就是其中之一,此来也想樊楼派人参加,所以特地来此一趟。”甘奇说道。
“哦?赛球活动,需要多少人手?”张大家颇有兴致问道。
“一个队伍差不多二十人即可,多则很好,需要壮硕的汉子,队伍以樊楼冠名参赛。”甘奇说道。
“甘公子如此在意这赛球之事,奴家应了公子就是。”张大家答得极为爽快。
甘奇却有些诧异,倒是没有想到张大家一个楼内的花魁,竟然能做主这些事情,甘奇此来,本还想问问东家是谁,让张大家邀约一下,未想张大家直接就答应下来了,便问道:“淑仪姑娘可以做主?”
张大家微微一笑,眼眸灵动一闪,睫毛轻轻抖动,说道:“些许小事,奴家自是能做主的,奴家也想请甘公子帮个忙。”
“淑仪姑娘但说无妨。”
“奴家想请那演梁祝的戏班在正月初二到樊楼来演一天,不知可否?”张大家双眼带着期待看向甘奇。
甘奇微微一想,答道:“好说好说,不仅可演梁祝,还可在樊楼演上一出《窦娥冤》。”
甘奇真是一个生意人,便是知道张大家邀请戏班子,肯定是樊楼有大活动,窦娥冤此时不出,更待何时?
宋朝社会,一年下来,能真正全民娱乐庆祝的时候极少,就只有过年到正月十五元夕这段时间了。到得元夕,就是高潮,元夕一过,那就接着再忙碌一年了。就连官员休沐,一次大多也是一天而已。
“奴家谢过甘公子。”张大家起身福礼。
却是一旁的小丫鬟,此时自己动手几番,终于也泡出了茶,递到甘奇面前,一脸期待说道:“甘公子,奴家也泡了一杯,甘公子尝一尝。”
甘奇随手拿起茶杯,饮得一口,笑道:“就是这么回事了,不错不错。”
小丫鬟闻言大喜,又道:“多谢甘公子教给奴家这泡茶之法,奴家往后便让楼里所有人都以此法来招待客人,便说这泡茶之法,出自汴梁城甘公子之手,好叫他们都知道甘公子的厉害。”
甘奇看着这个前倨后恭的小丫鬟,笑了笑,并不多言。
小丫鬟却又自言自语:“甘公子姓甘,这茶水又清香,又甘甜。不若就叫甘氏泡茶之法,极好极好。”
甘奇看了看窗外天色,已然起身,说道:“淑仪姑娘,那在下今日就先告辞了。”
倒是那位张大家闻言一愣,脸上有一闪而逝的失落,却又是笑脸一福,说道:“奴家送甘公子。”
甘奇也是太不解风情了一些,只为正事而来,正事谈完了,就要走。才子佳人,本该风花雪月一番,一个弹琴唱曲,一个挥毫泼墨。
啥啥都还没有,就泡了个茶,甘奇就要走。
连那小丫鬟都开口问道:“甘公子不多坐一会吗?”
甘奇还摆摆手道:“不了,时候不早,下次再来。”
好吧,这回那位张大家,唯有真的起身来送了。上一次她就有过失落,这一次显然更加失落。
是否人性本就如此?就如张大家平常里保持高冷的格调,就能奇货可居,反而让人趋之若鹜,甚至成了整个汴梁城的头牌花魁。此时甘奇也是如此,并不热衷与这些花魁人物风花雪月填词作曲,反倒让这位张大家也倍感失落。
大概人性真就如此吧!
甘奇走在头前,张大家随在身后,小丫鬟若有所思慢慢跟着。
却是这一送还好,此时不过刚刚黄昏,正有许多人刚来,正往樊楼里进,见得张大家亲自在送一人,许多人都停下了脚步往这边回廊看了过来。
有人开口问左右友人:“那可是张大家?”
“正是张大家,也是奇了,张大家怎么还亲自送人出门去?”
“何人这般有脸面,还要张大家亲自相送?”
“莫不是皇子不成?”
“胡说,官家哪里来的子嗣?”
“嘿……我见过此人,他就是……”
“是谁?”几个人凑脸来问。
“甘道坚,你们不认识吗?甘奇甘道坚。”
“原道是甘道坚……”
“罢了罢了,往里面走吧,别停在这里看了,倒教人觉得失礼。”
“竟然是甘道坚,走吧走吧……”
“原来甘道坚长这般模样了,也不见他有多么俊秀嘛,比我还差了点。”
“走啦走啦……”
似乎又有人觉得失落了。
………………………………
第一百三十二章 甘家村的年
除夕,过年,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不知什么时候有了这么一个节庆。
之所以中国人会人为的把一年的结束与开始设定在这个时候,不仅仅是以为春天来了,也还因为这是农耕民族里唯一一段真正无所事事的时间。
乍暖还寒,积雪还未彻底消融,万物复苏还有那么一点点时间,土地不用管,气候又还寒冷,这么无所事事的时候,不用来节庆岂不是浪费了?
甘家村里,热闹非常,村里以甘霸为代表的暴发户们,用箩筐挑着钱进城,再用箩筐挑着好吃好玩好用的东西回来。
小孩子们聚在村口,见得有人回来,便会拥上去看看。
甘霸把自己的担子放了下来,从箩筐里拿出一个纸包,纸包打开之后,里面是蜜饯,蜜饯就是甜味的腌制水果,桃杏李枣柿,这是富贵人家的小零嘴。
甘霸笑呵呵先往自己嘴里连塞几个,然后把纸包摊开,一边嚼着嘴巴里的东西,一边喊道:“一人一个啊,一人一个,谁拿多了,讨打。”
孩子们伸着手,挤作一团,甘霸一个一个的发:“你的,滚蛋……你这个大啊,赶紧往后面去……你这小不点瘦得紧,给你两个,一边呆着去……”
发完蜜饯,听得孩子们的感谢,甘霸还笑着骂咧道:“你们这些小兔崽子,吃了老子好几百个钱,老子自己才吃四个,都滚蛋滚蛋……”
边说着,甘霸挑起了自己的担子,笑呵呵准备往家而回。
有一个小孩大喊一语:“霸叔,甘少爷寻你过去干活呢。”
甘霸闻言,骂道:“他娘的,不早说,待老子在这里给你们发东西,误事了……”
小孩子把蜜饯放在嘴巴里轻轻咬下一丁点,尝着甜味,反复嚼来嚼去,久久舍不得吞下,口中还答:“快去吧您呐,去晚了,少不得挨甘少爷的揍了。”
甘霸挑着担子,提腿就去踢,却是也没有踢到,气呼呼而走。
甘霸到得甘奇家中,正见得甘奇蹲在地上,奇怪问道:“大哥,你蹲地上作甚呢?”
却见甘奇拿着一个燃着火的小木棍,把木棍往地上一杵。
立马火光四溅,还伴随着“呲呲”声。
甘霸看明白了,问道:“大哥,你怎么把爆竹给拆了?这都不响了。”
爆竹,此时已经有了,只是火药的威力实在不大,影响火药威力大小的条件有很多,比如配方,配方是很重要的一点。但是配方还不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配方这种东西,就是一个数据,数据对了,就简单了。
主要还有硫磺硝石的生产工艺与纯度问题,乃至木炭的纯度问题,这些是很少有人注意到的。就说木炭,工艺上不难,甚至满大街都有人在卖,但是这些木炭,大多纯度不高。
甚至连后世九十年代的木炭,纯度也不高,木炭点燃在火盆里,时不时还会浓烟滚滚。直到机器来生产木炭了,木炭才真正变成了无烟。
所以这样生产出来的黑火药,威力也就大不了,甚至只求一声响的爆竹,合格率也并不高。
可见这些宋朝黑火药想要变成大规模使用的武器,还真不是配方就能解决的问题。
甘奇此时就是想看看这黑火药的效果,见得甘霸进来了,也不回答甘霸的问话,而是转头抬手一指,说道:“书房里我写了二百多幅春联,你带人挨家挨户去送一下,若是还不够,再来与我说,我下午在写一些。”
“大哥,你一个上午就写对联了?”甘霸问道。
甘奇点点头,却在拿手拈起燃烧过的火药,在手中碾了几下,摇摇头,把燃烧的小木棒一扔,拍了拍黑乎乎的手,站起身来。
“笔墨纸可贵着呢,大哥,你就是太心善。”甘霸又说了一句老台词。
甘奇摇头说道:“村里识字的不多,往年许多人家也舍不得花钱去买春联,今日反正无事,写了这么多,就当是练字了,你赶紧去送吧。”
“得嘞!”甘霸往书房里进。
甘霸带着人去送对联。
甘奇刚琢磨完了火药,又开始琢磨起了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昇,刚死了大概六七年左右,活字印刷也还没有真正推广流行起来,还只在几个印刷小作坊里开始使用,而且是两淮那一代。
活字印刷真正兴起,按照正常的推广速度,还得几十年时间。
甘奇正拿着一个木头小方块慢慢刻着,刻出几个字,排好,涂上墨水试一试。因为甘奇不久就要用上这些东西,这也是他进太学的时候要拿出来的法宝。
试验了几次,效果还不错,只是甘奇的雕刻水平实在不行,但是甘奇也很是满意。
甘霸那边正在送对联,也给甘正家送了一幅。
甘霸把对联往甘三爷的手中一塞,还不等甘三爷反应过来,甘霸又飞奔往下一家去了。
甘三爷站在门口,看着甘霸敲开隔壁的房门,口中正说道:“九叔,我大哥写的对联,特地吩咐我送来,你赶紧贴门口上。”
那位九叔接过对联,笑呵呵答道:“多谢多谢,要说你呆霸啊,如今算是走了运道了,有这么一个大哥,也算是出人头地了。”
甘霸嘿嘿一笑,说道:“九叔,我大哥可心善得紧,你们家这一年也赚得不少吧?九婶在相扑场外的茶摊,我大哥都不让我去收钱呢,地方都白给你们用了。”
九叔笑着点头,还道:“呆霸,先别走,你等上一等。”
说完九叔回头往屋里去,片刻又出来了,手中提着一串腊肉,说道:“带给你大哥,就说是九叔的一点心意,九叔家中也没有是好东西,就这腊肉还算拿得出手,也谢你大哥为村里铺的路,挖的渠。”
甘霸倒也不客气,一把接过腊肉,如抢一般,还笑道:“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九叔您这样的抠门人,还给被人送起了肉。可不得反悔啊,我走了,你可别到时候说是我抢你的。”
说完甘霸起步就走,生怕九叔后悔了。
九叔一脸纳闷,骂道:“呆霸儿,你这个小兔崽子,九叔我是那样抠门的人吗?”
“吃您老一块肉,可不容易。长这么大就没吃过您家东西,你可别追出来了,送出去就不能再往回要了。”话语还在说,甘霸已然奔出了十几步外。
隔壁的甘三爷,见得这一幕,心中莫名不是滋味,摊开手中的对联,看了看,往地上一扔,自言自语:“这般字迹,也敢写出来丢人现眼,还是我家正儿的字写得好。”
………………………………
第一百三十三章 破烂货
正月初二,樊楼里人流攒动,张大家不仅自己要准备表演之类,还得安排着诸多大小事情。
这一点是甘奇没有料到的,原来张淑仪这么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竟然就是这樊楼平常里真正的管事之人。
这个姑娘不简单,甘奇如是在想。
其实今日这樊楼,并非什么高端诗会,真正的高端诗会是那元夕当夜,所以今日并未来多少文人士子,来的多是平常里在樊楼捧场的一些有钱人。
要说樊楼这个地方,也是真正的雅俗共聚之地,作不来诗词的,前楼听曲听书,左右看舞看戏,比一般地方好上太多。文人士子们来此,大多都会越过前楼,过得雅苑,到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