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猛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猛虎- 第2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甘奇还去打燕京了,初一听闻,把曾孝宽给吓坏了,辽人可是有十几万大军的,甘奇带着两三万人去打燕京,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所以曾孝宽是快马加鞭奔往燕京,想赶在甘奇还没有寻到死路的时候把甘奇叫回去。

    只是曾孝宽没有想到,等他赶到燕京城,这燕京城竟然易主了。

    凭着钦差的身份叫开城门,曾孝宽除了震惊,就是震惊了,一路上去见甘奇,曾孝宽都还在震惊之中没有回过神来。

    曾孝宽在燕京城皇宫前面的广场见到了甘奇,甘奇正在广场上点校兵马,准备往北。

    “孝宽,你怎么来了?”甘奇见到曾孝宽,也有些惊讶,好好的京官不当,怎么跑到打仗的地方来了?

    “甘相公,圣……圣旨……”曾孝宽把圣旨递上去,也环看着燕京城里的辽国皇宫,震惊之色依旧不见,他想问甘奇怎么就把燕京城给打下来了,但是他又不知怎么开口去问。

    甘奇接过圣旨,看完之后,笑道:“孝宽,你这圣旨来晚了,辽皇耶律洪基都逃了,而今这燕云十六州,尽在我手。”

    甘奇又把圣旨递给了曾孝宽,曾孝宽接过圣旨,支支吾吾问道:“那……甘相公,我回去如何复命?”

    “你就说我在燕京城东歼灭了辽国十万主力,再攻下了燕京城,辽皇耶律洪基连夜北逃,我正往燕山关隘进军,燕云十六州已然归宋!你先快马回去如此复命即可,我要带兵往北而去,来日汴梁再聚!”按理说甘奇与曾孝宽算是熟识,合该接待一下,但是甘奇急着走,只有以后再说了。

    曾孝宽愣愣点头,看着威风凛凛的甘奇一身铁甲翻身上马,皇宫广场上聚集的大军随着甘奇的马步已然出发。

    曾孝宽回过神来,立马兴奋起来,一股惊动抑制不住,燕云十六州归宋了?

    曾孝宽还是没有闹明白,觉得一切难以置信,但是再难以置信,眼前这座辽国皇宫真实无比,在印证着甘奇的话语。

    “对对对,得赶紧回汴梁报捷,如此大捷,当举国欢庆,当开宗庙,告慰祖宗……”曾孝宽激动得自言自语,回头就跑,不远又把脚步停住了,这一切是怎么回事他还没有弄懂,得找人去先问问,否则回了汴梁,皇帝陛下问起来,都不知道怎么答。

    燕京城内,忙乱成一团,铁甲的军汉来去纵横,到处抄家抢劫,路边却还有汉人在摆摊做生意,街面的店铺也大多开张了。改朝换代了,辽变成了宋,有人欢喜有人倒霉,也有人在最初担忧之后变成了无所谓。

    城门也开始打开了,准许人在经过盘查之后进出城池,时不时还有一队士卒出城而去,三五百号,目的地就是各处州县。

    两万五六千人马,甘奇带走了一万多,各处州县要去好几千,这城池之内抄家抢劫的好几千,几乎就不够用了。

    还有一位大燕国的枢密使,此时也带着大军回到了滦州,二十万大军,回到滦州的时候只有两万多了,裹挟之军,皆放回家了。

    大燕国狄枢密,在滦州城头见到了大燕国的皇帝陛下麻牛。

    皇帝陛下开口的第一句就是:“狄相,几十万人马呢?怎么都不见了?打败仗了?”


………………………………

第四百七十九章 皇帝与皇帝

    大燕国枢密使狄咏,看着皇帝陛下麻牛,一时之间还没有组织好语言。

    麻牛接着又问:“狄相,到底怎么了?”

    “我把裹挟的百姓都放回家了。”

    “这……”麻牛有些诧异,不过他又道:“无妨,朕在滦州这边四处招兵买马,已然招了十几万大军,如今咱们麾下,依然还有二十万大军,只需要好好操练一番,便也是纵横天下无敌手。”

    狄咏看着麻牛,似乎终于组织好了语言,开口说道:“陛下不是想知道我大哥甘奇何许人也吗?”

    “狄相请说。”

    “我大哥姓甘名奇,字道坚,大宋嘉佑四年状元及第,现为河北两路经略制置使,领河北两路所有军政要务。”狄咏一字一句说着。

    麻牛的表情也慢慢变着,加紧问了一句:“听回来的人说宋军打进燕云了?”

    狄咏点着头:“宋军已经攻入燕京,辽皇仓惶北逃,领兵之帅,便是我大哥甘奇!”

    “什么……宋军主帅就是你大哥?”麻牛这句话不是在问,而是在惊骇。

    狄咏点点头:“嗯,我大哥对于这场战事谋划许久,从燕云之地物价暴涨,到资助陛下起兵造反,到如今起兵北伐,更又在延芳淀一举歼灭十万辽军,彻底鼎定燕云之局,一举功成,其中运筹帷幄,步步紧逼,环环相扣,算计之间,毫无破绽,如天人一般。”

    狄咏一番话语,出自真心,他若不是从头到尾一直跟着甘奇操作这些事情,他甚至都想象不到这世间竟然还有这种做事的办法,被辽人经营了百年的燕云,早已是铁板一块,却是硬生生被甘奇想尽办法从内部把这块铁板给瓦解了。

    如今再想,哪怕是甘奇主动得罪辽国使节,给辽人借口把柄的事情,好似也是这环环相扣中间的一项。甘奇似乎还故意把契丹人给打死了,便是知道辽国有陈兵边境威胁大宋的传统,而且还尝过甜头。所以甘奇如此为之,好像就是故意要让辽国主动抽调整个燕云之兵马聚在一起。

    若非如此,大宋真要起兵去攻燕云,一城一池慢慢争夺,便是起几十万大军,也难以奏效,昔日是有例子的,宋太宗赵光义倾国之力北伐,不仅不成功,反倒把宋朝开国年间善战之军几乎损失殆尽,从此宋辽在军事上,再也不可同日而语。

    真要把这一切都串联起来想,甘奇若不是天人,又用什么来解释?

    麻牛听得狄咏把甘奇说成天人,心中五味杂陈,狄咏脸上的崇拜崇敬,溢于言表,这种表情,狄咏从来没有给过麻牛这个皇帝陛下。

    麻牛震惊之余,知道话已经说到这里了,问题也就出来了,麻牛开口问道:“狄相是准备作何打算?”

    狄咏直接答道:“我欲归去。”

    狄咏的这个选择,麻牛可以接受,狄咏一旦归去,对于麻牛巩固自己的权力是有好处的,所以麻牛答道:“那朕便不拦着你了,以后多多保重。”

    狄咏立马接了一句:“陛下可有想过自己?”

    这句话问得麻牛面色大变,他有不那么自信的话语说了一句:“朕也算是帮了那位甘相公,若不是朕把辽国主力牵制在滦州,那位甘相公又岂能这么轻松过得巨马河?想来甘相公是个明事理的人,总不能以仇报恩。既然大宋入了燕云,朕倒是愿意与他们相安无事的,朕就占燕云之东,西边的地盘就给大宋吧,如此两厢无事,想来也是一桩好事。”

    麻牛话语在说,眼神却一直没有离开过狄咏的脸,把狄咏的表情都看在眼中。

    “陛下,卧榻之侧,又岂容得他人安睡?”狄咏皱眉、严肃,但是没有威胁之意,而是好言相劝。

    但是麻牛却听出了威胁之意,语气已然不好:“朕也有大小二三十城,朕也有二十万大军,可比昔日燕云驻扎的辽军还要多,如此还不能安睡?弟兄们跟着朕,就是为了打天下享富贵,如今天下打下来了,富贵也合该让他们享一享,这是人之常情,难道朕帮了那位甘相公,他还要来起兵来打不成?”

    “陛下可有想过?三座大城,二十多座小城,拢共不过一二百万人口,却裹挟了二十万青壮为军,今年他们都当兵了,地谁来种?年后又吃什么?二十万大军,一人一柄兵刃都凑不齐,更不说甲胄弓弩,又如何打仗?”狄咏一语点出了问题的关键。

    “他宋人当真要来攻我?”麻牛厉声问道,兴许他心中多少还有一些侥幸,人总是要讲点道理的,我帮了你,你还来打我,这就没有道理了。

    “飞鸟已尽,良弓当藏,我语出真心,便是希望陛下能审时度势,我大哥是不可能不取滦州的,若是没有滦州,燕山山脉的防线就有了东边的缺口,我大哥又岂能安睡?”

    “朕几十万大军,还守不住一个榆关?辽人不可能从榆关进得来!”麻牛信誓旦旦。

    “陛下,言语说尽,终究无用吗?”狄咏语重心长。

    “兵器没有可以造,甲胄没有也可以造,没人种地,农忙的时候朕让军汉们回家干活就是,朕带着弟兄们提着头打下的地盘,就合该弟兄们享福,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你是想要我把弟兄们用命打下来的地盘拱手送人?这岂能说得过去,就算朕答应了,弟兄们也不会答应。”

    麻牛这是铁了心了,兴许这段时间当皇帝的感觉实在太好,权柄在握,将士无数,宫女太监不说,还纳了好几房妃子,进出皆是口称万岁之人。抢了钱也抢了地,正是分封功臣的时候,暂时也没有什么国事来烦扰麻牛。

    这样的皇帝当起来,除了舒爽快意,就是享福享受。去年还是底层连粮食都买不起的泥腿汉,今年就过上了这样的日子,谁又能舍得?

    狄咏依旧语重心长:“陛下可想过万一我大哥真的带兵来打,如何应对?”

    “辽人十万大军也攻不下这滦州城,朕就站在城头上,且看又有多少人来打!”麻牛很有信心,一边说话,手臂还一边在空中挥舞,尽显王者风范。

    “唉……”狄咏扬头,长叹一声,说了一句实话:“不是辽人攻不下滦州城,只是辽人急着要走,若是昔日辽人不走,围而猛攻,只需要十天半个月,城池必破。”

    “狄咏,你休要在此胡言乱语来乱朕心思,朕有大军二十万,岂能守不住城池?你与朕,终究不是一条心,你走吧!”麻牛来气了。

    “真要开战,徒增杀孽,徒耗了人命罢了,陛下有仁心,何必如此执迷?”狄咏这算是口舌都说干了。

    “徒增杀孽也不是朕的过错,你休要再说,你若再不走,朕便把你当敌人擒了。”麻牛说着话语,人还往后退了两步,他知道狄咏武艺了得,但是他也不怕,只要后退两步拉开距离,左右不远还有护卫甲士,狄咏就算再了得,打得过十个人也打不过一百个人。

    狄咏摇着头,终于不再多言了,转头往城池阶梯而下。但是他心中还是没有想过要走,而是准备进城里再去找一些昔日与他关系比较好的人,他还是不想看到开战之事,辽人才是大敌,不论是城内之人还是甘奇麾下的将士,都不该损耗在这里,而是应该把命拿去与辽人拼。

    麻牛见得狄咏下了城,立马叫来左右:“去跟着他,把他所有见过的人,做过的事情,都来与朕禀报清楚。”

    对狄咏动手,麻牛其实还是有些顾忌的,在军中,狄咏的威望甚高,而且这城下还有许多刚刚随着狄咏回来的汉子,真要此时忽然动手,必然乱成一团麻,麻牛似乎也还顾忌着人心之事,一旦此时内乱,动手打成一团,大好局面难保。

    麻牛对狄咏有忌惮。但是麻牛也不怕,因为昔日跟着他的那些心腹兄弟,而今一个个都是领兵大将,真要台面上翻脸,麻牛自信支持自己的人更多。

    只是麻牛这么一个安排,左右之人皆是一脸疑惑。

    “陛下是吩咐小的去盯着狄相吗?”

    麻牛眉目一瞪,说道:“难道不行吗?”

    “是是是,小人遵旨!”

    狄咏进城了,该见谁见谁,该说什么话还得说什么话。这不是狄咏不怕危险,而是他知道,就算说不通麻牛,他也要说通一些人,就算谁也说不通,狄咏也要给这滦州城制造一些乱子,埋下一些伏笔。

    因为来日,狄咏终究还是要跟着甘奇来打这座滦州城,此时不把滦州城的水搅浑,来日就得多死一些人。

    甘奇正在忙着接管关口,最重要的古北口,甘奇亲自到了,亲自安排加固关防的事情,古北口作为军事要地已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自从契丹得燕云一来,这里就只是一处道路路口而已,但是昔日的城关依旧还在。

    甘奇要趁着辽国大军还没有来之前,把这里的门换成新的,把城关之外挖出深沟,把城头的垛口都重新修复,把瓮城重新弄好。也还要在关口之外修葺出一些住房供守军住宿,伐木运石的准备工作都要先做。

    这些工程,是所有关口都得干的,以最快的速度办好。

    下一战,辽国必然举国之力而来,这里将是人间炼狱。

    甘奇忙碌非常,燕云各地也忙着改朝换代。

    曾孝宽快马加鞭飞奔汴梁城,七八日时间,他就带着这个大消息奔到了汴梁,若不是他刚刚学会骑马,这个速度还能更快。

    曾孝宽这一辈子应该从来没有吃过这种苦头,但是他这一路痛并快乐着,只为把甘奇大捷的消息赶紧传到汴梁去。

    紧赶慢赶,终于让他赶到了汴梁城,一进城,一时之间他还有些迷茫了片刻,不知道该先把这个消息先报给谁,先报到哪个衙门去。

    索性他一激动,下了个决定,也不去什么政事堂枢密院了,也不回家见老爹,直奔皇宫而去,到得皇宫之外便是大喊:“快禀报陛下,审官院曾孝宽有紧急军情求见!”

    左右守门军汉愣了愣。

    “还愣着干什么?北方军情,刻不容缓,快去禀报!”

    “曾……可是曾相之子?”

    “真是我,快去禀报!”

    “这就去这就去,稍后稍后。”军汉飞奔入内,先找太监,太监在飞奔进宫禀报。

    等得一刻,曾孝宽才入得皇宫,奔到御书房见皇帝。

    皇帝不等曾孝宽什么礼节,已然就等在门口,见得曾孝宽竟然直接拉住了曾孝宽手臂,就问:“什么军情,什么军情,快说快说!”

    曾孝宽一路是跑着进来的,哪怕太监提醒他宫内不得奔跑,他也不管,带着几个太监一路飞奔而来。此时气喘吁吁,大喊道:“大捷,大捷啊,陛下,甘先生大捷。”

    “什么大捷,你好好说,说清楚!”

    “陛下,大捷,天大的大捷,甘先生把燕京城给打下来了,把辽国皇帝打得连夜逃窜,更在延芳淀伏击火烧辽国十万大军,如今……如今,燕云十六州,尽在甘先生掌控!”曾孝宽说得是上气不接下气,自己还说得激动不已。

    “什么?你说什么?”赵曙傻了,觉得自己听错了,肯定听错了。

    “陛下,甘先生以两万五千人马,先败驸马萧德让,再败耶律仁先十万大军于燕京城东,夺取了燕云十六州,把辽国皇帝耶律洪基赶得连夜逃遁!燕云十六州,归宋了!历代先祖遗愿,达成了!我大宋,终于一统天下!”曾孝宽努力平复着呼吸,认认真真说道。

    “胡说!你这是在哪里道听途说的?昔日太宗皇帝起三路大军,几十万之众也功败垂成,甘奇凭借两万五千人岂能夺得燕云十六州?”这是皇帝赵曙真正的下意识反应。

    “陛下,微臣万万不敢欺君啊,微臣亲自去了燕京城,在燕京城的辽国皇宫前见到了甘先生,微臣所言,句句属实,千真万确,千真万确!”

    “这……”赵曙陡然转过身去了,深吸一口气,再转了过来:“这,千真万确?”

    “千真万确!”曾孝宽板着表情,严肃点头。

    “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赵曙问了几句,又激动道:“道坚,道坚,道坚你可真是……”

    赵曙似乎没有找到合适的形容词。

    “道坚你可真是吓死朕了,吓死朕了,燕云十六州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