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猛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猛虎-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狄青倒也轻松,笑道:“忍两日就是,许是辎重在路上耽搁了,有粥喝就不错了,以往守城的时候,战事一久,连粥没得喝,舍不得杀马,饿上两三日也是正常。”

    甘奇却在摇着头:“狄大爷,事情怕没有这么简单,咱们如今快要进荆湖南路了,水道四通八达,陆路也是极为畅通,再邕州那边辎重都没有耽搁,岂能到得这里还耽搁起来了?”

    狄青正准备端起碗再喝粥,听得甘奇一语,连忙又把碗放了下来,问道:“道坚莫不是说有人故意耽搁咱们的粮草补给?”

    甘奇点了点头,说道:“怕是如此。”

    “什么?”狄青站起身来来,看着大帐之内十几个军将,又道:“岂敢如此?何人敢故意延误大军粮草?莫不是这官不想当了?到得汴梁,不怕我等在官家面前参他一本?”

    在座十几个军将,皆把手中的粥碗一放,一脸震惊看着甘奇。

    甘奇沉默了片刻,前后思虑一番,又问道:“若是大军断粮了,会发生什么事情?”

    庞敢大概是不相信甘奇的话语,立马答道:“甘先生,大军岂能断粮?咱们是凯旋回朝,又不是孤军深入了,更不是被敌人截断了粮道,怎么能断粮呢?”

    甘奇似乎想清楚了什么,说道:“此番必然会断粮,大军一旦断粮,不需多久,只需断上两日,必然生乱,但凡有一个士卒生乱,劫了百姓之粮,狄大爷回京,免不得一个纵容部下作乱之名,甚至还未回京,狄大爷作乱的罪名就已经到了御前,好生了得的手段,好生了得的手段!”

    狄青愕然一旁,这一刻他岂能不知甘奇说的是什么意思?大军若是断粮两日,生乱的士卒可不是一个两个,谁都要吃饭,饿两天肚子,谁受得了?军中本就都是浑汉,岂能不生乱?

    一旦生乱,必然是狄青还未到汴梁,狄青劫掠州府起兵造反的罪名就到了汴梁。

    仁宗皇帝不信?

    狄青身边皆是心腹军将,狄青一向与这些军将关系亲密。即便是东京的禁军,也是狄青亲自选拔的,想来也是以往相熟之人。

    一个百战百胜的掌兵大将,带着心腹大军,还有三千多精锐士卒,携大胜之势,意图谋反。

    仁宗赵祯信不信?即便不那么相信,也只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因为大宋朝就是这么来的,仁宗赵祯也不知一次听人在他面前说狄青就是那后周的赵匡胤了。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那该怎么应对?自然就得调兵遣将来应对了。

    只要如此一应对,事态的发展方向就难以预料了。

    文武双全的韩大相公,手段了得!

    狄青心中在分析思虑,惊骇得无以复加。

    庞敢开口:“甘先生,您是说有人要害狄将军?”

    甘奇点了点头:“嗯,有人要狄将军的命。”

    庞敢又问:“是何人要狄将军命?难道连八千大军的命也不管不顾?要让我等都背一个作乱的罪名不成?”

    甘奇不再答话,只看着满场惊骇的表情。

    狄青终于开口:“道坚,此事当还有回旋的余地,此地离乐昌城还有五十里,明日开拔,下午应该能到,我且进城去见一见乐昌知县,借调一些粮草,定然不能让大军生乱。”

    甘奇依旧在摇头:“狄大爷,此时不到收粮的季节,一个县能有多少存粮?就算有,他也不会给你,他如何敢在没有上官吩咐的情况下把府库里的粮食给你?”

    上官吩咐,这才是重点。昔日狄青短暂当过荆湖南北路宣府使,但那是昔日,今日他并不是。上官,真要说上官,韩琦才是那个上官里的上官。

    州府官员不给粮草,大军饿着肚子,看着城内府库里的粮食,却还是只能饿着肚子,怎么办?八千人每天要消耗的粮食,可不是三斤五斤。

    动手抢?总不能八千大军,看着沿路州府里的粮食,都饿死在路上吧?

    难怪韩琦在狄青出征的时候对狄青那么多好,后手原来这这里!

    狄青面色早已沉了下来,脚步在大帐之内来回不断。

    庞敢更是大怒而言:“甘先生,你说,是谁?是何人要置我等于死地?我等为国出征,奋勇杀敌,凯旋而回了,不说御前封赏,却还能如此对待我等有功之臣,岂有此理,当真岂有此理,到得汴梁,我必杀此贼!”

    甘奇并未立马不答,怕把韩琦名字说出来,吓坏了众人。

    却也有人开口说道:“甘先生不会是……想得太多了吧?是否……兴许就是辎重在路上耽搁了一下呢?过两日就到了。”

    却听狄青叹息着,摇头答了一语:“粮草来不了了,粮草看来是真来不了了。”

    狄青不是那等心怀侥幸之人,甘奇都说到这里了,狄青又岂能还有侥幸心理?

    韩琦是当朝相公,是进士出身,就在皇帝身边站着。狄青是一个犯罪丘八,脸上刺字的军汉,不通圣贤教诲,不在皇帝身边。

    这么好的机会,韩琦不拿来对付狄青,过来这个村,哪里还有这个店?火峒蛮也灭了,韩琦在皇帝面前大包大揽的差事也就完成了,再不趁着这么好的机会对狄青下手,等待何时?

    逼着狄青犯错,就是这么逼的。

    庞敢问道:“狄将军,咱们该怎么办?总不能坐以待毙,定不能让那恶贼奸计得逞。”

    狄青开口说道:“且把军中战利品收拢一下,进城先去买一些粮草。”

    庞敢立马答道:“狄将军,战利品中值钱之物是那几百头水牛,却都留在了邕州,其他金银铜铁本就不多,换不得多少钱,杯水车薪而已。早知道如此,就该把在火峒蛮那里收来的稻谷都带上,如此也不至于在路上饿肚子。”

    归根结底,还是火峒蛮太穷。除了水牛与稻谷,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是这大军车架不多,运载军械铁甲之类倒是够用,要用来运粮食,也不现实。再说,哪里有前线作战的军队自己带大量粮食的道理?

    狄青唯有答道:“能换多少是多少,军中万万乱不得,军中一旦生乱,你我皆是万劫不复。”

    庞敢又问一语:“狄将军,甘先生,到底是何人如此恶毒?只管与末将说就是,末将回京,一定要把这厮当街斩杀,取他头颅当球踢,如此方才解我心头大恨!”

    狄青却不答话,而是转头看着正在沉思的甘奇。


………………………………

第二百四十六章 道坚你所言当真?

    狄青看向了甘奇,就是期待着甘奇在这一刻开口说话,能出得一个对策。领兵打仗是事情,狄青比甘奇擅长。但是遇到这种问题,狄青下意识就把希望寄托在了甘奇身上。

    甘奇倒也没有让狄青失望,这一刻他真的开了口:“狄大爷,粮草补给之事,非乐昌这种小县城可以解决的,更非沿路这些小县城可以解决的。此处离汴梁,还有三千里,跋山涉水,再快的脚程,也至少还要走两个月。若是没有大量的粮草入营,每日这般喝粥,也保不住士卒不做出什么乱事。”

    “道坚,你可是有办法,快说,快快说来。”狄青听得甘奇开口了,稍显激动。

    甘奇看着狄青,开口说道:“狄大爷,我带了钱。”

    “你带了钱?”狄青愣愣看着甘奇。

    甘奇点着头,又道:“我带了钱,出京城的时候就带了,就怕万一。”

    “道坚,莫非你早已料到此事?”狄青激动问道。

    “我带钱出京是以防万一,但也当真没有料到今日之事,我带的钱虽然不少,但也远远养不起八千人一个多月的粮草用度,若是能料到今日,我必然带更多的钱上路。”甘奇似乎也有些后悔,后悔自己既然带钱出门了,何不一并就多带一点。

    “你带了多少钱?”狄青问道。

    “三千贯。”甘奇答道,这些钱是真的带出来备用的,从汴梁拉三千贯钱几千里去邕州,本就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再带多一点也没有必要。

    狄青摇了摇头,叹道:“三千贯,人吃马嚼两个月,还是远远不够。”

    甘奇也叹道:“即便是钱够,此去几百里都是小城池,也买不到这么多粮。狄大爷,这个季节,附近哪里能有大量存粮?”

    为何甘奇要这么说?因为现在大军处在乐昌,也就是郴州附近,这里主要是山丘地带,这里其实不是产粮区,再往北是衡州,也就是衡阳,依旧是山丘地形为主,产粮也不多,乃至人口其实比起平原地方而言也不密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季节,正是盛夏,也不到这个地区粮食收获的季节,入秋才会收粮。存粮已经从去年秋到现在,吃了快一年了,存粮也不会多。

    在这个地方给大军断粮,可见韩琦是如何的耗费脑筋去挖空心思,就是要让狄青这些心腹大军乱起来,花钱都买不到多少,哪怕是纵兵劫掠,也抢不到多少粮食。

    狄青稍稍一想,往北方指了指,说道:“道坚,此去唯有潭州,潭州有粮。”

    潭州是哪里?就是长沙,长沙就不一样了,有大片的盆地平原,本就是产量之地,那里人口众多,城池也繁荣,那里才有能供养得起大军的存粮。

    “潭州?潭州离此有多远?”甘奇脑中飞快运转。

    狄青算了一算,也不知甘奇在谋划着什么,只是面带期盼看着甘奇,说道:“四百多里,最多五百里。”

    “马匹来去,四天?”甘奇又问。

    “这个季节昼长夜短,四五天勉强可以走一个来回。”狄青帮着甘奇计算着,四五天一个来回,就是一天走二百里地,一百公里,骑马走路,途中还要过山过水,应该够用。

    当然,马匹不是跑,而是走。马匹不是机器,是不可能一路飞速疾驰的,马匹与人一样,快速飞奔只能坚持一段路程,打马赶路其实也是马匹以正常的步伐在走路。除非八百里加急这种沿途换马的办法,才可以一直飞速打马疾驰。

    甘奇又皱眉在思索。

    狄青见得甘奇不言不语了,有些着急,开口问道:“道坚可是真有办法?”

    过得片刻,甘奇才回答:“办法是有,却也不知到底能不能行,待我去做了才知道。稍后且把营中所有的马匹与车架都集中起来,我带着去潭州运粮。今夜就走,宿到乐昌城外去。”

    “道坚,你如何能从潭州运来粮草?”狄青疑惑问道。

    “狄大爷且先安心,应该能成,不偷不抢,我此去潭州,会在潭州留一日,便会带着粮食回头送到营中来,狄大爷明日也不要克扣营内士卒的口粮了,士卒们吃不饱便也赶不路,明日到乐昌尽量多买一些,让士卒们吃饱了多赶路。如此兴许五日之内,新粮就到了营中,万事大吉。”甘奇说道。

    狄青看着甘奇,又激动起来,一把上前拉住甘奇的手:“道坚,你所言当真?当真能运回粮草?”

    甘奇其实心中并不那么笃定,但是此时却一本正经点着头:“此去潭州,定能带着足够的粮食回来。狄大爷,你速速去把营中所有的马匹与车架都集中起来,我现在就走,久拖不得。”

    甘奇心中清楚,此时当务之急,就是眼前这一劫必须要过去,如果这大营不能及时有粮草来,后果实在不可设想,一旦真有士卒生乱,狄青满身是嘴,也不可能在皇帝面前解释得清楚了,甚至狄青这一辈子再也不可能有机会见到皇帝了,只怕还未入京,就会被各路人马围剿,狄青即便一腔忠心,不愿同室操戈,下马投降,怕也是不可能活着到东京。打到东京见皇帝?那是更不可能的事情,都打起来了,那就完全没有回旋的余地了,狄青就是必须要剿灭的反贼了。

    至于其他的事情,那都是后话。过了这一劫,才有资格想之后的那些什么报仇之类的事情。

    狄青喜出望外,连忙开口大喊:“快,快去把营中马匹与车架都集中起来,速速去办。”

    “遵命!”庞敢带着军将们急忙出去集合马匹车架。

    甘奇也出大帐而去,回去收拾一番,主要还是收拾那三千贯钱。

    赵宗汉也急忙跟出,在甘奇身后担忧问道:“道坚,你可是在潭州有相熟权贵之人?当真能从潭州带回粮食吗?”

    “我在潭州并不认识何人,但是此去定要把粮食带回来。”甘奇答道。

    “我随你一起去。”赵宗汉说道。

    甘奇也未拒绝,答道:“嗯,你把东西都带好,此去潭州办好事情,你我直接回汴梁去。”

    “啊?直接回汴梁?不押送粮草送到营中吗?”赵宗汉问道。

    “押送粮草让狄咏去做,我们若是不先快马赶回汴梁,也要出大事。”甘奇说道。

    赵宗汉连连点头:“好好,都听你的就是。”

    傍晚,甘奇在狄青满脸的期待与盼望中,带着两百多匹马,七八十个车架沿着大路飞奔而走,身边只带几十个心腹之人,今夜就要赶去五十里外的乐昌,此去乐昌,明早入城也有要事。

    回到大帐之内的狄青,皱着眉头,心中依旧担忧不已,不得片刻,却又咬牙切齿起来,心中所恨,自然是那个杀人诛心的韩琦,如此恶毒之计,忍了一辈子的狄青,此时心中怒不可遏。


………………………………

第二百四十七章 买一百头,买够为止

    甘奇到乐昌城外的时候,早已月朗星稀,已然是凌晨时分了。

    也不要什么营寨,把车架围成一圈,留一些岗哨,众人就这么睡去,鼾声如雷。

    大早朝阳刚起,五十里外的大营之中,为了弥补昨夜那一顿怨声载道的粥,今早的吃食份量十足,吃得众多饥肠辘辘的军将士卒连连夸赞。

    入得乐昌县城的甘奇,带着三千贯钱,来到乐昌县城小小的市集之内。

    甘奇来得早,但是市集里的人来得也早,几乎与甘奇差不过时候就来了,早已吆喝起来。

    甘奇带着几个铁甲汉子占了一个位置,甘奇也懒得去想是占了何人的位置,只拍着甘霸的背说道:“呆霸,让大家吆喝起来,收购黑水牛,三十贯一头。”

    甘霸闻言一愣,问道:“大哥,水牛哪里要三十贯一头,便是在汴梁,也不过十贯,在这乡下地方,七八贯也差不多了。生意可不能这么做啊。”

    “就这么喊,不这么喊,今日哪里能买得到几头牛?就三十贯一头,只管来卖,童叟无欺。”甘奇此时是想快速收购牛,牛是重要的生产工具,更是许多富农家中最重要的资产,正常市价,买上一两头倒也不难,加一点价收购,倒也能买上不少,但是甘奇没有时间慢慢等,甘奇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买到很多牛,那就必须要这么干了。

    甘奇要用这些牛,到潭州去弄大量的粮食。当然,其中还需要一番骚操作,否则也是不可能凑得齐粮食的。甘奇之所以能想到这个办法,还是因为在邕州缴获了几百头牛的这件事情提醒了他。

    甘霸还想说上一句什么,看着甘奇抬起来的手,下意识捂了一下头,连忙开口大喊:“买牛了,买黑水牛,三十贯一头,童叟无欺,快快牵牛来卖啊。”

    隔壁一个卖肉的中年汉子闻言一愣,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转头去看了看不远处的这几个铁甲汉子,竖着耳朵再听一次。

    果然那个大胖子军汉口中说的真是三十贯一头。

    中年汉子急忙上前来,见得两个少年公子站在这些军汉头前,便开口发问:“两位公子,打听一下,可是当真三十贯一头收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