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早已打定主意要去了,甘奇劝了一句,却劝不出口第二句。劝这么一个真正的忠诚的军人放弃信仰,是一种人格上的侮辱。
甘奇点了点头,说道:“我再回去思虑一番,定要把韩琦后手防备妥当,定不能让这厮得逞。”
这是甘奇能支持狄青的唯一方式,那就是帮狄青思前想后,一定要帮狄青防住韩琦构陷的手段。
此时的甘奇,也有些泄气,是真有些泄气,对这个朝廷失望了,很是失望。
这样的国家,还能好得了吗?
:。:
………………………………
第二百三十章 这鸡太美,杀之可惜
真要出征了,狄青去枢密院领兵符印鉴,然后去城外大营点校着人马。
点校西军人马倒是不难,都是熟悉之人,狄青一去,还真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一众军将个个恭敬非常,脸上带着喜悦,能重回狄青麾下效命,一起出征打仗,这是令人开心的一件事情,大多也在等着随狄青大胜而回,天子脚下,若是天子亲自封赏,那好处自不用说。
众人激动惊喜,唯有狄青一人面色沉闷,看着这些昔日跟随在旁的西北悍勇老卒,五味杂陈。
点校完西军的三千多人马,狄青又往一旁的军营而去,寻一个叫庞敢的游击将军。
狄青对东京禁军是一点都不熟悉,还有四千多抽调的名额来自东京禁军,甘奇也就给狄青介绍了几人,甘奇能认识的,也就是庞敢庞勇兄弟,以及朱干与刘兆。这四个人与甘奇算得上熟悉,甘奇也一个不落让狄青带上。
狄青到处点校人马,也频频往枢密院去跑,粮草军械之类,都要枢密院下令各处府库,才能调动得出。
最后也免不得入宫一趟,见一见那位皇帝陛下赵祯,听赵祯嘱托几语,狄青也得给赵祯几句忠心话语。
赵祯又频频叮嘱狄青注意身体之类,如此也算得君圣臣贤。
皇帝赵祯还亲自设宴招待狄青,上一次出征火峒蛮,赵祯也亲自设宴为狄青壮行,这一次也是如此。
狄青忙着他的事情。
甘奇也忙着自己的事情,报纸又出一期,上面有出征的具体时间,便是等着愿意一起去的学生们到时候来汇合。
甘奇也要带上几十号人手在身边,甘霸周侗狄咏等人自不用说,还有刘廷龙、冷甲鱼等人,甚至把草上飞也带上了,草上飞这般的人物,天生就是做斥候的好材料。
上一次在那北邙山杀人,他们也都不曾缺席。这一回再出去,便是熟门熟路了,甘奇甚至还一人给了一些安家费,这一次是去打仗,不比头前。
赵宗汉得到了这个消息,便是飞奔回家,准备与汝南郡王赵允让说一说,也道个别。主要也是要征得赵允让的同意,赵允让若是不同意,赵宗汉想走也是个麻烦事。
却是刚刚到得赵允让的房中,赵宗汉就看到了赵小妹也在这里,而赵允让脸上似乎有些不快。
赵宗汉进去拜见。
赵允让抬头看着他,语气颇为不善:“有何事啊?”
赵宗汉看了一眼一旁的小妹,见得小妹脸上似有泪花一般,心中打着鼓,却还是说道:“父王,孩儿此番准备随狄将军南下,特来此行。”
赵允让闻言先是愕然片刻,随后又道:“你也不看看自己的胳膊腿,拿得起一柄刀吗?狄青去打仗,你跟着去作甚?去送死?”
赵宗汉连忙解释道:“父王,孩儿只是去长长见识,并不上阵,到得邕州,也只会在城中不出去,父王放心就是。”
赵允让皱着眉头,看着面前的兄妹俩,又问:“可是甘奇?是甘奇叫你去邕州的?”
赵宗汉先生点点头,却又连忙摇着头:“父王,是孩儿自愿随他去的,好男儿志在四方,岂能一辈子留在这东京城内?孩儿如今长大了,总该四处走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此方为好男儿。”
赵允让叹着气,抬手指着兄妹俩,口中说道:“你们啊,你们啊,没有一个省心的。一个要为父卖着老脸花上一二十万贯去买个青楼花魁,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却要上阵去打仗。你们是怕为父活得太久了,死不了。”
赵宗汉闻言惊讶起来,转头看向自己的妹妹,他已然明白了赵小妹为何在这里,却是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这个小妹,竟然要做这种事情。
赵宗汉连忙说道:“父王,小妹是不懂事,尽做一些傻事,道坚不过在青楼里与那女子对饮了几杯,小妹就要去把人家买回来,世间哪里有这样的事情,父王自不必管她。孩儿此番去邕州,那是去见世面的,为国尽忠,乃是大丈夫所为。”
赵宗汉这是把妹妹卖了,踩着妹妹往上爬。
赵小妹闻言大急,连忙又道:“父王可千万别听兄长瞎说,我只是觉得那张大家诗词文章,吹拉弹唱无一不通,一见如故,想她在青楼里实在可怜,所以想让她到咱们府上来陪着女儿,女儿在府上实在孤苦,如此也能有个伴,父王若是苦闷了,我们两个人一起为父王弹琴唱曲的,也能解父王一些苦闷。”
赵允让闻言,双眼睁得大大,左右来回看这兄妹俩。无言以对,最后只问出一句话:“甘奇就这么的好?啊?好成这样了?一个要跟着去打仗,一个为了他不惜一二十万贯的钱财,连老父的脸也不当回事了?甘奇就这么好?”
赵宗汉连忙说道:“父王,父王,孩儿可不是去打仗,孩儿只是顺道游山玩水,见见世面。小妹她是猪油蒙了心,要多多管教一下。”
赵允让这个气啊,指着赵宗汉就骂:“我看你也是猪油蒙了心,死了才好,死在那蛮人的刀下,你就知足了。”
中国的父亲,区别不大,多是这一类。
“父王,死不了,当真死不了,没有什么危险,您还不了解我吗?有危险的事情我可不愿意去,躲都来不及呢,我就是跟着去看看,一旦有危险,谁能有我跑得快?见了这番世面,往后才能有出息,父王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赵宗汉一脸的讨好,头也不断往前去凑。
却听那赵小妹已经哭出来了,口中说道:“兄长瞎说,父王,不是这么回事,兄长冤枉人家,父王也冤枉人家,嘤嘤嘤……”
“唉……”老王爷赵允让头都大了。
“父王,孩儿此番,特来辞别,不知家中有没有上好的甲胄?给孩儿来一套,孩儿拜谢父王。”赵宗汉大礼拜下。
“滚,滚远点。”赵允让骂道,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赵宗汉哪里是能上阵杀敌的人?还要去邕州?莫不是真要去送死?赵允让岂能答应。
赵宗汉却就是不滚,站在一旁,想着怎么说服自己的父王。
却是赵小妹一边嘤嘤嘤,一边说道:“父王,父王,您就帮女儿这一回吧。”
赵允让又是一口长叹,站起身来,摸了摸赵小妹的头,说道:“宗兰吶,你在家中最小,谁都疼着你、护着你,为父也最疼你,你真是为难为父了,若是年轻时候也就罢了,但是为父如今六十有三,还端着脸面到处去求人,只为买一个青楼花魁,传出去不知多少人要在背后笑话……”
“对对对,小妹当真不懂事,如此为难父王,父王六十有三了,岂能还端着脸面去做这般的事情?小妹,你也该懂事了,你看我,我就知道要上进,要为国效力,为父分忧,也为官家分忧。”赵宗汉义正言辞。
“滚,一边站着去,闭嘴。”赵允让呵骂一声。
赵宗汉连忙往一边站了站。
却见赵允让又摸了摸赵小妹的头,说道:“罢了,罢了,为父如今,时日无多了,那甘奇,还真是个良人。一二十万贯的钱,死了也带不到棺材里去,为父去买,去给你买就是。你去吧,别哭了,好好一个姑娘,哭花了脸像什么样子?回去等着就是了。”
赵小妹闻言大喜,果真不哭了,抱着赵允让的手臂擦了擦脸上的泪水,口中说道:“谢过父王,谢过父王,女儿这就不哭了,这就回去等着。谢过父王。”
小姑娘屁颠屁颠就跑了出去。
一旁的赵允让目瞪口呆,急忙一语:“父王,爹,亲爹,我不会是你捡来的吧?”
“滚,滚蛋,还打仗,你出门杀只鸡给我看看,你若能把鸡杀死,我便让你去了。”赵宗汉抬手在赶。
赵宗汉迈步就走,出门便是大喊:“鸡呢,把府上的鸡都给我找来,我今日不屠他千八百只鸡,还就被人看扁了,好教你们也知道,我也是铁骨铮铮一条好男儿。”
一边喊着,赵宗汉一边往厨房里冲,提着一柄切菜刀就跑了出来,口中依旧大喊:“鸡呢?鸡在哪里?”
“世子,鸡给您找来了。”一个小厮笑意盈盈而来,算是心思活络,讨好自家主人。
赵宗汉看着面前的大公鸡,提着刀,转头往赵允让房间的方向大喊:“父王,孩儿可就要杀鸡了!!”
“世子,请!”小厮一手抓着两个鸡翅膀,一手捏着鸡头,把鸡脖子都撸出来了,只等赵宗汉一刀下去,命断当场。
也还听得大公鸡咯咯在叫,像是知道自己命不久矣。
“父王,我可就要动手了啊!”赵宗汉又是大喊。
“世子,砍这里,一刀下去,定然毙命!”
赵宗汉把手一抬,就要杀人……杀鸡。
只见他左边瞄了瞄,右边瞄了瞄,又问:“砍这里吗?”
“对对对,就这里,脖颈之上,一刀就死。”
赵宗汉左边走了走,右边走了走,舔着嘴唇,吞着口水,手势做了好几趟,却就是没有砍下去,口中轻声一语:“这鸡太美,杀了可惜,去换一只丑点的来。”
“啊?哦……好……好的,世子稍后。”
:。:
………………………………
第二百三十一章 逃跑的甘奇
家中的甘奇,也正在头疼,因为吴巧儿正在哭。
小乖官好好的非要跑到战场上去,吴巧儿岂能不哭?
抱着甘奇的大腿不松开,哭得死去活来。
怎么劝也劝不住,怎么也不松开手,只是一个劲的哭,鼻涕眼泪蹭得甘奇衣服上到处都是。
要说吴巧儿与甘奇之间的感情,实在太过深厚。小时候,甘奇算是富家少爷,而寄养到甘奇家的表姐吴巧儿,其实算是一个丫鬟一般。伺候着甘奇的衣食住行,也带着甘奇玩耍,还看着甘奇读书。
后来慢慢大了一些,十一二岁的年纪,吴巧儿早早成熟起来,甘奇的老爹也是信任,家中里里外外的事情,都让吴巧儿操持起来,吴巧儿反倒成了大管家一般,连去收田租都让小姑娘带人去,那个时候的吴巧儿也就慢慢学着泼辣了起来,而半大小子甘奇却开始不听话了,吴巧儿不仅是姐姐,也成了老妈,追着赶着管教。
但是半大小子要说叛逆起来了,又岂是吴巧儿管教得住的?那时候的甘奇,烦了的时候甚至会对吴巧儿恶语相向。吴巧儿永远都是任劳任怨,两人就这么慢慢长大,如今的甘奇也终于算是浪子回头了,本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但是甘奇又不知哪根筋搭错了,非要拿着剑去打仗。
吴巧儿能有什么办法?那就只有哭了,抱着甘奇的大腿不松,哭他个昏天暗地。
此时的甘奇能有什么办法?只能苦口婆心安慰,但是再怎么劝,吴巧儿还是哭着不依,还能有什么办法?那就只能任由她哭。
这仗还是要去打的,男人与女人的区别,就在于男人在这种时刻能狠得下心。
最后甘奇实在没有办法了,唯有开口说道:“巧儿姐,我不去打仗了。”
吴巧儿哭声止了止,抬头问道:“乖官可是当真?”
“当真,当真呢,我不去打仗了。”甘奇一本正经说道。
吴巧儿慢慢坐起,用甘奇的裤子擦了擦脸,然后才从地上爬起来,问道:“我就知道乖官最是听话了…………”
才说得这么一句,却见吴巧儿立马面色一变,跳脚大骂:“乖官呐,杀千刀的乖官……你竟然骗我,你这个没良心的……”
只见那甘奇,在吴巧儿松开手的那一刻,拔腿就跑,头也不回就奔出去了,吴巧儿在后面跟着骂,跟到了门口,左右一看,人毛都没有了。
从家里逃出来的甘奇,松了一口大气,站在大街上,左边看了看,右边看了看,一时之间不知道往哪里去。
想了一想,甘奇往开封府衙走了一趟,此去邕州,至少三四个月,自然得跟包拯辞个行。
包拯一番语重心长的嘱咐之后,甘奇拜别而去。
随后甘奇又去一趟樊楼吧,也该与张大家辞个行了。
只是到得樊楼,并没有见到张淑媛,只听人说张淑媛又被汝南郡王府的赵小妹请去了。
赵小妹自然是高兴了,有了好消息第一时间就把张淑媛又请了去,只是不知道张淑媛知道了这个好消息,心中到底如何作想?是否也是一番五味杂陈。
从樊楼出来,甘奇又在街上晃荡了一番,苏家兄弟回四川去了,去寻赵宗汉?但是这汝南郡王府,此时去好像有点不合适。
想来想去,甘奇又往太学而去,跟胡瑗辞个别也是应该是的,也还得求胡瑗一些事情,否则这些太学生想随甘奇去邕州也不可能。
甘奇一到太学,立马鸡飞狗跳起来。
孔子祥看着甘奇进得胡瑗的公房,回到学堂上就哭爹喊娘:“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道坚兄来了,道坚兄来了……”
一个个惊愕的脸,一个个苦涩的面容。
冯子鱼开口一语:“我就不信了,都考了这么多回了,总该有个尽头不是?我看这一次不会考了。”
“你就自欺欺人吧,道坚兄与胡先生一番谈论,岂能不考试?”孔子祥像是有了信仰一样坚信这一点。
冯子鱼摆着手:“总有个尽头,哪里有这么多东西拿来考的?”
众人听得冯子鱼的话语,好似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点光明,立马有人开口说道:“对对对,子鱼兄此言有理,总有个尽头不是?”
“对对对,总有个尽头。”
然后胡瑗就走了进来,面色带笑。
众人见得胡瑗来得这么快,皆是喜出望外,为何?因为这就证明了甘奇并没有与胡瑗谈论什么。没有坐而论道,那就没得考了。
胡瑗慢慢开口:“我大宋开国至今,细细算来,已有九十八年光景,却是第一次有书生要上站阵的事情。起初听来,老夫也觉得此事不妥,但是细细一想,却又觉得此事并无什么不妥,想圣人在世的那个年代,读书报国,经天纬地,如何也离不开兵事。如今我大宋外敌环伺,读书人去看看战阵,也是好的。君子六艺,有御有射,古之君子能同御射,便是勇武。今人效仿之,也是应该。老夫便不说那些灭尔等志气的话语了,愿去者,尽管去吧。落下的课业,回来再补就是了。”
君子六艺,乃是周礼所言,礼、乐、射、御、书、数,也就是两周时期对君子的要求,春秋战国的读书君子,六艺是基本要求。御就是驾车的技术,在那个时代,驾车可是战争技能,车乃是战争利器,与现在骑术是一回事。
六艺中的每一项,还有具体要求,比如射,还有详细要求,射为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白矢是要求力道,参连是要能瞬间连发,剡注是要求瞄准的时间极短,井仪是要求四箭连发皆要正中目标。
可见那个时代的读书君子,要求何其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