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超级学霸- 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范宁向苏亮眨眨眼,暧昧地笑了一下,苏亮的脸顿时红了,恼火地瞪了范宁一眼。

    程员外看在眼中,他呵呵笑道:“我给三位少郎介绍一下,这位是小女圆圆,年方十三。”

    程圆圆脸更红了,哪有介绍年龄的,爹爹这样介绍,会让人误会。

    程员外又对女儿道:“圆圆,这三位是你兄长的朋友,都是平江府的少年才俊,这位范少郎,是今年平江府童子解试第一名,中间是苏少郎,是童子解试第五名,那位是李少郎,长他们几岁,也考中了举人。”

    程圆圆连忙起身给三人行一个万福礼,却不敢抬头。

    这时,几名使女端着酒菜飞快走来,给每张桌子上菜斟酒,菜肴很丰盛,酒也是上好的清酒,程家请客确实很有诚意。

    程员外举杯笑道:“大家不用起身,这杯酒给三位少郎洗尘,希望三位少郎能多住一阵子,就像自己家一样,如果有什么招待不周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众人连忙客气几句,大家一起饮了第一杯酒。

    大家开始谈笑风声地吃菜喝酒,家宴就很随意,没有太多礼节,彼此间都可以聊天说话。

    杨氏却在悄悄打量三人,李大寿首先排除了,长得太黑太凶,一脸横肉,让人望而生畏,而且有点魂不守舍,让杨氏很不喜欢。

    范宁和苏亮倒真的在瑜亮之间,听儿子说,两人都是十二岁,但苏亮要比范宁大半岁,不过身材却是范宁更高一点,两人皮肤都很白,一看就有读书人特有的儒雅之气。

    不过范宁看得出更老成一些,目光很深沉,但嘴角又带着一丝玩世不恭的笑意,让人看不透。

    而苏亮却很开朗阳光,城府不深,几乎所有的丈母娘都喜欢这种开朗阳光的女婿。

    不过丈母娘更关心他们的家世。

    “听说,范少郎是范相公的孙子?”杨氏温和地笑问道。

    范宁微微欠身答道:“范氏家族很大,我只是范相公的远房晚辈,其实关系不大。”

    “哦——”

    杨氏点点头又问道:“那你父亲是做什么营生?”

    范宁嘴角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笑意,依然很有礼貌地回答,“家父是太湖渔夫,捕鱼为生,所以晚辈家境比较贫寒,家中只有草屋三间。”

    旁边苏亮简直是婶婶可忍,叔叔不能忍,他刚要开口纠正范宁的胡说八道,范宁却不露声色踢了他一脚,把苏亮到嘴边的话又踢回去了。

    杨氏笑了笑,“贫寒子弟能考中第一,不容易啊!”

    虽然杨氏不失礼貌,但她心中对范宁的兴趣便消退了,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如果范宁现在是进士,倒可以不在意出身,但举人还不行。

    杨氏的兴趣立刻转到苏亮的身上。

    “听说苏少郎是书香世家?”

    不等苏亮开口,范宁便笑眯眯替他回答,“小苏的祖父是苏台镇余庆学堂的创始人之一,父亲是余庆学堂首席教授,家中有良田数千亩,是苏台镇有名的书香大户人家。”

    苏亮胀得满脸通红,低声对范宁恨恨道:“我自己会说,用不着你多事!”

    “有些事情你不好意思开口的,还是我替你说吧!”

    范宁又对杨氏和程员外笑道:“小苏年方十二,尚未定亲!”

    内堂上顿时笑声一片,连程圆圆忍不住偷偷看了苏亮一眼,眼中流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

第一百五十九章 险成损友

    回到院子,苏亮便跳起来发泄自己的满腹牢骚。

    “大寿,你听说过误交损友吗?今天你就见识到了,我旁边这位范大爷就是不折不扣损友,交他这个朋友,我算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虽然李大寿很同情苏亮,但范宁是他师兄,他除了傻笑外,别无选择。

    范宁拉住他胳膊笑道:“下午我们散步时,你不是眼睛一直盯着人家小娘子吗?我在给你创造机会呢?你居然说我是损友,太让我伤心了。”

    “你哪有半点伤心的样子?”苏亮恨恨道。

    范宁一点不恼,依旧笑眯眯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原本是天道,很多美好的婚姻就因为某一方的矜持而擦肩而过,我不希望你将来会有这样的遗憾,所以我会替你抓住每一个机会。”

    “难道不合适,我还可以再换?”苏亮反唇相讥道。

    “你至少可以多对比,多考虑,就算将来放弃了也不后悔。”

    “但你也不能不分场合乱说一气。”苏亮的语气有点变软了。

    就在这时,一名使女在院门处施万福礼,“我家老爷有请苏官人一叙!”

    苏亮顿时惊慌失措,一个劲埋怨范宁,“都怪你,他们当真了,你说现在怎么办?”

    范宁将他拉到一边,笑着低声道:“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又不是你想娶就可以娶,再说,你才十二岁,你不会毛都没长齐就想进洞房吧!”

    “滚一边去!”

    苏亮狠狠瞪了范宁一眼,埋怨归埋怨,他却定心了很多,便整理一下衣帽,跟随小使女走了。

    这时,李大寿慢慢走过来笑道:“这次小苏被师兄坑惨了。”

    范宁瞥了他一眼,似笑非笑道:“你怎么知道他不愿意?”

    李大寿一怔,“难道他还真愿意?”

    “愿意倒不一定!”

    范宁淡淡笑道:“但我知道他肯定动心了,昨天下午他见到程小娘子时,竟然看呆住了,我和他同舍两年,还第一次见他这样子失态。

    或许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刚才走时还居然整理了一下衣冠,你不觉得很有趣吗?”

    李大寿想了想,顿时哑然失笑,还真是这样子。

    范宁又笑道:“你以为我是不负责任的开小苏玩笑,若小苏自己不动心,说不定我的玩笑就开到你身上了。”

    李大寿吓了一跳,结结巴巴道:“师兄,我要练字了,我先走一步。”

    他转身慌慌张张地跑回宿舍,范宁摇摇头笑了起来,这家伙相亲太多,已经畏惧成条件反射了。

    他抬头看了看夜色,天空还有一丝蓝色,暮色还有没有完全拉下来,四周的树木和房舍黑影瞳瞳,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空气中已有了一丝凉意,一名使女替他的书房点亮了蜡烛,窗上拉下纱帘,房间里也点燃了驱蚊香。

    范宁来到房间,喝了口热茶,随手取出他最喜欢的书,《历届省试对策文大全》,是手抄本,没有印刷。

    这是范宁随身携带的一本书,走到哪里都要带上它,是临行时赵修文送给他的奖励。

    不知不觉,范宁看得入迷了。

    忽然,门砰地一声推开了,只见苏亮气急败坏地走进来。

    “范宁,我现在就要走,这里我一刻也呆不下去了。”

    范宁一怔,“小苏,你别急,坐下慢慢说,发生什么事了?”

    苏亮一屁股坐下,恨声道:“员外倒是很客气,但员外夫人说话太过分,让我写份保证书,又要我今晚写信给父母,说我同意这门婚事,我哪里同意了?”

    范宁微微笑道:“既然你不同意,干嘛还谈到写信给父母?”

    苏亮脸一红,“我只是夸奖程小娘子一番,她母亲问我觉得她女儿如何,我当然要说人家好话,在人家家里做客,总不能说别人不好吧!”

    “话虽然这样说,可她母亲的意思,明显是在问你愿不愿这门婚事,只是问得含蓄点而已。”

    苏亮瞪大了眼睛,“真是这样吗?”

    “当然!”

    范宁笑着摇摇头,“她总不能问你,小苏,你愿意娶我女儿吗?这样直白,你受得了?所以人家含蓄问你,小苏,你觉得我女儿怎么样?你说一堆好话,人家当然以为你有了这份心思。”

    苏亮有点急了,“范宁,我才十二岁,你觉得我现在谈婚姻,合适吗?”

    “我不是说了吗?你毛都没有......”

    “闭嘴!”

    苏亮没好气道:“现在什么时候了,还跟我开玩笑?”

    “好吧!”

    范宁见他有点恼羞成怒,便不再开玩笑,低头想了想。

    “我估计对方的意思也是先定亲,但空口无凭,他们贸然上门去找你父母岂不是尴尬,所以就让你先写一封信。”

    “我若写信回家,我爹爹非要撕碎我不可,明明是进京备考,却搞出了这桩事,这信我绝不能写,范宁,你说我现在该怎么办?”

    苏亮毕竟年少,在交谈时估计糊里糊涂承诺了什么。

    范宁也懒得深究,他沉思片刻道:“这样吧!你还是给家里写封信,把这边的情况说清楚,然后写明你的态度,你以学业为重,暂时不想考虑婚姻大事,把信寄出去,也算是给程家和你父母一个交代,然后咱们明天一早就走,不去扬州了,直接进京。”

    苏亮犹豫一下道:“你不是一直想去瘦西湖游玩吗?”

    范宁摇摇头,”以后再玩也来得及,我担心夜长梦多,程家又整什么幺蛾子出来,还是及早离去比较好。”

    事实上,范宁心中也有点懊悔,他发现苏亮还是太嫩了一点,说不定程家再给他一点什么诱惑和承诺,他真会做出什么傻事。

    万一这件事影响他科举,自己真的就成了损友,这件事必须悬崖勒马,立刻把苏亮带走,不能让它再继续发酵下去。

    苏亮点点头,“我今晚就写封信,明天路过市镇时把它寄回家,我再留封信给程员外说清楚,现在我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婚姻问题。”

    两人又商量片刻,便通知了李大寿,明天一早出发。

    次日一早,程泽听说他们三人要走,急忙赶了出来,“范宁、小苏,你们不是要去扬州吗?我还打算陪你们去游玩,怎么又改变计划了?”

    范宁笑道:“大寿一心要练字,不想去玩,小苏也发现自己准备不充分,没有了游玩的兴致,等考完科举再来扬州吧!这次就不去了。”

    程泽走上前小声问道:“小苏是不是因为我妹妹的事情,急着想离去?”

    范宁把他拉到一边,笑道:“我实话实说,小苏对你妹妹很有好感,但也仅此而已,他才十二岁,根本没有任何考虑婚姻的想法,昨晚你母亲提到的一些要求把他吓坏了,你要理解他的难处。”

    程泽苦笑道:“我听母亲说,小苏好像答应以后会考虑我妹妹,所以我母亲就想先定亲。”

    “你母亲估计是误会了,我觉得为了双方的颜面,暂时不要再提这件事,万一小苏父母已经有了合适的人家,你父母贸然去提这件事,会伤尊严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程泽默默点头,他当然明白范宁的意思,小苏的父母一口回绝,那实在太没有面子。

    “好吧!我把你的话转告父母。”

    程泽长长叹息一声,“哎,其实我也和你们一起进京赶考啊,我父母怎么也不准,估计我要到一月份才能进京去了,进京后你写封信给我,告诉我,你们的住处,我进京后来找你们。”

    范宁上了船,船只启动,缓缓向运河方向驶去。

    这时,程员外走了出来,叹了口气道:“果然不出我所料,他们被吓跑了,你娘也是,那么性急做什么,非逼人家书面表态,小苏毕竟还是少年啊!”

    “爹爹,以后来日方长吧!”

    程员外苦笑一下,这一走,还会有以后吗?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顶点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一百六十章 寿山寻宝

    就在范宁一行离开扬州继续北上的同时,明仁、明礼兄弟也乘船抵达了福州闽县,福州和建州就是今天的福建,在宋朝,这里是大宋最重要的白银和茶叶产地。

    另外陶瓷、农作物以及港口造船业也很发达,像南面的泉州,是大宋最发达的远洋港口,南洋、天竺乃至于波斯、大食的商船都会来泉州停泊交易。

    除了物产丰富、航运发达外,福州的人文科举也在大宋十分有名,以至于人才辈出,像北宋中后期著名的蔡氏父子,蔡襄、蔡卞、蔡京,相国章惇、余深等等,都是福建人。

    福州和建州的银矿除了官营外,也有不少权贵获得开采权,不过他们开采冶炼出的白银一般要求卖给官府,但也并不是那么严格,否则也不会有‘官银’这种专用称呼了。

    大量私人铸造的银锭也同样在大宋各地流转。

    朱家在福州也有一座矿山,朱家买的是铅矿,只是铅矿中也伴生大量白银,另外还有一座焙茶厂,在福州经营了十几年,由一名资深大管事坐镇。

    除了矿山外,朱家还在福州和泉州各开了一家朱氏钱铺。

    接待明仁、明礼兄弟的管事姓王,是朱家焙茶工坊的主管事,焙茶工坊正好就在连江县。

    明仁和明礼抵达闽县的第二天,便坐在一辆牛车赶往连江县。

    “我前两天专门打听了一下你们要找的那种石头,还真有人知道。”

    明仁和明礼对望一眼,两人大喜,这么快就有消息了,明仁连忙问道:“矿场在连江县吗?”

    “好像在连江县和罗源县之间,一条河的两岸,具体在哪里我还没有来得及去看,等到茶厂后你们再具体问一问,是我工坊中的一名焙茶匠人告诉我的。”

    马车在路况不太好的官道上一路颠簸北上,连江县距离闽县很近,牛车当天晚上便抵达了朱家位于连江县的焙茶工场。

    宋朝八成的茶都来自于福州和建州,这里茶品质好,产量大,可以满足宋人对茶的巨大需求,茶叶采摘后要先简单发酵,然后制成茶饼,再烘焙干燥后,运往大宋各地。

    福州和建州的焙茶工坊有数百家之多,朱家的工坊算是比较大的一家,拥有工匠一百余人,在一座茶场内建造了数排房屋。

    包括发酵、制饼、烘焙都在这里进行,制出的优质茶饼主要供应京城,另外,工坊内也有一间养茶屋,专门养制少量的高档茶饼,像朱佩送给范宁的凤茶,就是在这里耗费了十年时间养成。

    一间焙茶的屋子里,木材在炉子里熊熊燃烧,一名老工匠眯眼打量着手中的凤凰暖玉,这是明仁和明礼带来的样品,范宁当年从奇石巷中淘到。

    “没错,这就是我家乡出的凤凰蛋,没想到会变得这么漂亮,真像蜂蜜凝固而成,而且一般没有这么大,大概都和拳头一样大。”

    “这种石头很多吗?”明礼问道。

    “我们家乡不少,在寿山溪的两岸比较多,但其他地方就没有听说了。”

    明仁迟疑一下又问道:“你是说,这石头是埋在土里,不是在山上?”

    “当然是在土里,实际上它们是埋藏在寿山溪两岸的稻田深处,很多人又叫它田黄石。”

    “对!就是田黄石。”

    明仁和明礼顿时激动起来,范宁就是这样称呼它的,田黄石。

    “可是这种石头并不值钱,农民从田把它挑出来,都扔到寿山溪里,或者挑回家里,用来造房子,或者垒猪圈,你们买它们还不如买寿山石,那玩意比较值钱,一块大石能值几百文。”

    “我们老爷子想用这种田黄石造塔,所以让我们兄弟来大量收购。”兄弟二人开始胡说八道了。

    王管事在一旁道:“老关,放你三天假,你带他们去产地看看,我也跟去,回头给你结五百文钱一天。”

    “哟!太感谢管事了。”

    .......

    寿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