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超级学霸- 第3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军并没有追击,他们士气大振,一洗烈日带来的各种不适应,半个时辰后,两万大军兵临城下,范宁也亲自到了。

    一封信射上城头,范宁责令他们立刻投降,无条件接受宋军开出的五个要求,同时将黄金数量提高到两百万两,否则宋军杀入城内,鸡犬不留。

    整个三佛齐国都已胆寒,城门开启,一队官员和商人出城,这是三佛齐国的国王出城投降了。

    他们无法抵挡宋军可怕的火器,更无法承受灭国的后果,只有投降,无条件接受宋军提出五个要求。

    宋军清缴了三佛齐国军队的兵器,解散了军队,抄没了国库和商人首富蒲开支的库房,获得大量黄金珍宝。

    两天后,三佛齐国和宋军签署土地转让协议,将海峡对岸的半岛割让给宋朝,并承诺放弃水军,废除一切歧视宋商的规定。

    国王占卑同意将幼子送去东京读书。

    至于战争赔偿,宋军从国库和大商人蒲开支的库房抄没黄金达二百四十万两,珍珠、宝石、珊瑚等珍宝不计其数,宋军便不再提出赔偿要求,大军登船转向北方半岛,离开了三佛齐国。

    国王占卑送走了宋军,为了弥补国库损失,他下令抄没了水军主将蒲文达的府宅,并抄没十三家大商人的府邸,获得近百万两黄金,勉强维持了王国的根基。

    但这次战争却极大的削弱了三佛齐国的元气,掐断了三佛齐商人获得暴利的机会,致使其国力一蹶不振,七十年后,三佛齐王国爆发内战,分裂成数国,但最终被大宋南洋都统领范文茂逐一消灭,建立南平府,此时的南洋诸府宋人已达三百万之众。

    。m。


………………………………

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树油

    海峡对岸的半岛就是后来的马来半岛,但面积却是整个半岛,北面和佛统国接壤,半岛上生活着一些土人,大多温顺朴实,以捕鱼和采珠为生,他们倍受三佛齐国剥削,宋朝使他们摆脱了三佛齐国的剥削,令他们感激万分。

    另外,三佛齐国在半岛上建了一座小城,叫做狼牙脩,只有人口千余人,士兵三百人,范宁随即安排船只让他们送回三佛齐国。

    宋军主力返回了新港,范宁则留下两千士兵镇守半岛,数天后,数百名商人和十几名官员从新港赶来。

    大家心里都清楚,虽然新港发展得很快,但作为商埠,它的地理位置并不算很好,比不上三佛齐国的都城,但这座半岛的地理位置却比末罗瑜更好,尤其最南端,正好在海峡口上。

    范宁看中的港口并不是后来的新加坡,而是马六甲港,主要原因是新加坡那座岛屿四面环海,几乎没有淡水,而且他现在控制的是整个半岛,把州府放在最南端不太适合。

    而马六甲在唐朝史书中有记载,叫做哥罗富沙,这里阳光充足,降水丰富,土地肥沃,可开垦的良田一望无际,既适合做港口,同时也能成为大宋控制半岛的据点。

    上午时分,范宁带着数百名商人来到海边,他指着远处海岬对众人道:“这几天我一直在半岛上寻找合适的港口,最后发现这里最好,水深,可以停靠三万石巨船,而且海面终年平静,很少有狂风巨浪,我打算把这里建为第二座中转大港。”

    “范使君,这里只修建港口吗?”一名商人问道。

    范宁摇摇头,“整个半岛都已属于大宋,我打算将半岛命名为宝州,港口叫做富沙港,然后在这里建立新泉县,作为宝州治所,人口至少要达十万之众,各位,新港依旧会保留,偏向于香料生意,但宝州的富沙港则偏向于和西方贸易,它的规模至少会是新港的两倍,商行面积会扩大,并会拥有自己的仓库,三年后,它会成为南洋最大的贸易港口。”

    众商人都十分激动,纷纷表示要在这里投资建商行,范宁笑道:“大家都自己去看看,然后我们再商量怎么规划它!”

    商人们都各自散去,这时,明仁领着两名热那亚商人上前,给范宁介绍,“这两人是从遥远的西方而来,他们是兄弟,哥哥叫皮罗文,弟弟叫皮罗德,他们想跟随使君的船队去宋朝。”

    范宁有点奇怪,现在苏伊士运河并没有开通,热那亚商人大多偏向于陆路,他还很少听说走海路过来的欧洲商人。

    他便蹲下在沙滩上画了一幅印度洋北部地图,问两兄弟道:“能给我说说你们航线?”

    此时欧洲人对地图轮廓还是一头雾水,他们根本不知道范宁画的是什么?还是明仁有办法,他立刻找来一名常去大食的商人,当范宁在地图上标注了麦加时,商人立刻明白过来,给两名热那亚商人解释了一下。

    皮罗德指着红海向北走,用比较拙劣的汉语道:“进海湾,下船,雇骆驼运货北上,在亚历山大港上船去热那亚。”

    范宁明白了,他们是在红海最北端的苏伊士湾下船,然后雇佣骆驼商队走两三天到亚历山大港,再坐船渡过地中海去热那亚。

    他兄长皮罗文倒看懂了范宁的地图,指着波斯湾道:“从这里去巴格达,那边也有热那亚商人,把货物卖给他们,不怎么辛苦,但获利少了一半。”

    “一匹丝绸卖到热那亚要多少钱?”范宁问道。

    兄弟二人对望一眼,犹豫半晌道:“大概三十两银子。”

    周围几名商人都惊呼起来,“这是十几倍的利润啊!”

    范宁却看出这兄弟二人没有说实话,压低了价格,至少要卖五六十两银子。

    他也没有说什么,让手下带他们去宋朝,不过范宁还是找一个机会叮嘱明仁道:“丝绸、瓷器和茶是我们卖到西方的法宝,你要当心不要让他们把蚕种和茶种带走,虽然朝廷早已下禁令,不准海外养蚕种茶,但我们还是要小心。”

    明仁点点头,“我会安排人跟随他们,盯住他们。”

    这时,有士兵跑来道:“启禀使君,当地酋长求见!”

    范宁点点头,“带他们过来!”

    之前宋朝官员已经和当地土人达成了共识,宋朝不会干涉当地土人的捕鱼狩猎,半岛上的土人也不多,只有五六千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山间狩猎采摘为生,另一部分是捕鱼采珠为生,基本上和宋朝的活动没有冲突,甚至他们多余的产品还有了销路。

    不多时,一名四十余岁的酋长被带了上来,跪下行礼道:“小民普旺达参见大人。”

    他说的是三佛齐的语言,大部分商人都懂,比较容易翻译,明仁给他们当了翻译。

    范宁点点头,对明仁道:“你问他,找我有什么事情?”

    酋长叽里咕噜说了一通,指了指身后的两个年轻少女和几件礼物,明仁笑道:“他说这两个少女是他们族中最漂亮的女子,愿意送给使君在身边伺候,还有几件礼物。”

    范宁有点头大,之前渤泥国王要送给他五名美貌少女,三佛齐国王也表示要把女儿献给他,现在这个酋长也要送给他女人,到哪里,对方都想送女人给自己。

    范宁无奈,只得对明仁道:“你告诉他,礼物我可以收下,但宋朝官员不接受女人,请他把少女带回去。”

    明仁给酋长解释半天,酋长见范宁确实不肯收下少女,只得献了礼物。

    礼物是两样东西,其中一盒是明珠,大概有三十余颗,都是鸽卵大小,非常圆润,在市场上很难看到。

    另一件礼物是一只大罐子,里面似乎是液体,范宁有点奇怪,他打开盖子,里面是粘稠的白色液体,一股浓烈的橡胶气味扑面而来,居然是满满一大罐很新鲜的乳胶。

    “这是乳胶!”

    范宁惊讶道,他经略南洋已经几年,还真把这个东西忽略了。

    “这里产量多吗?”

    明仁翻译过去,酋长连连点头道:“半岛中部全部是这种树木,产量很大,我们希望能够采集它换取物品。”

    原来酋长今天来是打这个主意,范宁毫不犹豫答应了,可以卖给驻军,有多少,收多少。

    他让人拿了一些日用品送给酋长,酋长这才千恩万谢走了。

    明仁见他走远了才笑道:“这个当地人叫做树油,这种树木三佛齐、渤泥国、吕宋岛都分布了很多,我看当地人用它们来刷房子,防止漏雨。”

    范宁注视着乳胶对明仁道:“这其实是一个宝贝,用处很广,可以叫它乳胶、橡胶都可以,它是南洋一带的特产。”

    “我见过多次,可它具体有什么用?”

    “你用火烤一烤它,它就会凝固起来,把它用做床垫、坐垫、枕头之类,能隔绝地上的水,用在军营里很实用,或者用它制作投石机的弹力绳,可以把投石机的射距增加一倍,或者做成靴子,下雨就不怕水了,或者把它做成皮管子,从远处送水就方便,但它最大的作用应该是做车轮,使大车不再颠簸,而且速度加快。”

    明仁挠挠头笑道:“你这样说起来,我倒有兴趣试一试。”

    范宁笑道:“它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不稳定,做成靴子冬天还好,到夏天就变形了,不过有一个秘方,可以让它变得很稳定。”

    范宁索性让人取来纸笔,写下一个方子:生乳胶五斤,硫磺粉五十克,搅拌均匀,高温烘烤一天。

    然后又画了车内胎和外胎的图样,把充气原理写在旁边,交给明仁,笑道:“这是一笔价值几十万贯的生意,你回泉州后找人好好研究,以后驾车就很轻松了。”

    明仁仔细看了半晌,才小心翼翼收起来。

    又问道:“你要回泉州吗?”

    范宁摇摇头,“我要富沙港安排好,然后去三佛齐国东面,据说那边有大片无主之地,甚至还有一个更加广袤的天地,我想去看一看。”

    。m。


………………………………

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陆

    三艘两万石桨船沿着爪哇岛向东航行,航线上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岛屿,每座岛屿上都布满了热带雨林,偶然也会看到一些黑皮肤的赤身土人手执长矛从密林里跑出来,冲着宋朝船只怒声大喊,抗议他们的到来。

    三艘大船带着足够的粮食和淡水,有着众多的专业航海人员,他们能够熟练运用罗盘,能够在夜间辨识星辰,熟悉南洋海面上气候变化,能准确判断暴风雨。

    “前面有暴风雨,会有惊涛骇浪,立刻寻找避风处!”一名中年水手长大喊起来。

    在第一艘大船二楼的船首,范宁注视着远方,现在才是下午时分,但远处的天空出现了一种奇异的深黄色。

    “这就是暴雨的先兆吗?”

    范宁自言自语,他立刻回头问道:“附近可有避风之处?”

    “刚才我们路过一处海峡,但您不同意进入海峡。”船长恭恭敬敬道。

    “但刚才没有暴风雨!”范宁冷冷回了他一句。

    “卑职明白了!”

    船长快步走出去,大声令道:“通知船队掉头!”

    三艘大船开始迅速掉头,这时,天色已经变了,刚才东边天空还是深黄色,现在已变得漆黑如墨,在漆黑的云团中,不断有闪电划过。

    黑色迅速向西蔓延,海水也大幅起伏,很快,大雨倾盆,一排排惊涛骇浪从东面扑来,船只开始剧烈颠簸,范宁一把抓住了船板上的扶手,没有让自己甩出去。

    “海峡到了没有?”他终于怒吼起来。

    “看见海峡了,快进海峡!”船长嘶声竭力大喊。

    他们终于赶到了黑漆漆的海峡石壁,不顾一切地向海峡中冲去。

    海峡内也是一片漆黑,但海面还算平静,他们总算在最后一刻摆脱了惊涛骇浪,海峡坚固的岬角将风浪挡在了身后。

    这座海峡大约有十里宽,应该说很狭窄,海面上分布着不少巨大的礁石,大得就像一座座小岛,但它们确实是礁石,石头上没有一棵树木。

    水手和船长们经验都很丰富,这种地形往往会有暗礁,撞上去,船只就完了,船只躲过暴风雨后便不再航行,静静地等候着天明。

    暴风雨肆虐了一夜,当清晨的阳光照在海平面上,巨浪已经消失了,海面平静得像一块玻璃,两边巨石矗立,就像一闪开启了千万年的古门,等候着它的主人过去。

    范宁望着海峡南面,这里和他绘制的草图对不号,“这究竟是哪里?”他自言自语问道。

    这时,船长出现在门口,沉声道:“使君,等候你的命令,是不是要离开海峡,继续东行?”

    “不!”

    范宁摇了摇头,“我改主意了,船队继续南下,穿过海峡!”

    “遵命!”船长深深看了他一眼,转身去了。

    没有人知道范宁究竟在寻找什么?三艘大船数百名海员,十几个经验丰富的水手长,他们都没有来过这里,对他们而言,这里的岛屿太普通了,在南洋随处可见,岛上全是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生活着野蛮残暴的土人,据说有的土人还会吃人。

    范宁想找的是伊里安岛,那座外形像恐龙一样的岛屿,太平洋第一大岛,找到伊里安岛后,船队就会掉头北上,前往吕宋府,这里距离吕宋府南部的棉兰老岛其实并不算太远。

    船队只用了一个时辰便驶出了海峡,又航行了两个时辰,前面一片蔚蓝的大海,空气干净得没有一丝杂质,视野非常好,远处依稀可以看见一条黑线,那应该是一座大岛,位于南面的百里之外,大岛东面再次出现一座海峡,只不过这座海峡要宽得多,足有一百余里。

    “这是哪里?”范宁自言自语,他完全没有一点印象了。

    船队慢慢靠近大岛,二号船淡水不足,需要一号船均匀,或者在大岛上寻找到湖泊或者溪流。

    这时,范宁忽然想到了什么,跑到一层,对指挥使秦刚道:“你率百名士兵上岸,寻找水源,如果能发现土人,也尽量抓两人回来。”

    “遵令!”秦刚去集结队伍去了。

    范宁刚刚想起,这一带很多地名都是根据土人的发音来取的,看看这些土人的发音有没有自己熟悉的名字。

    这里的水很深,大船可以直接靠岸,搭上了船板,一号船和二号船各派出一支队伍,上岸去搜寻淡水。

    一个时辰后,二号艘的队伍回来了,他们发现了一条河流,就在东面二十里处,一号船的队伍已经向河流过去了。

    船队再度起航,向前方驶去,航行约二十里,只见一条瀑布出现在他们眼前,一条河流从十几丈高的悬崖坠下,直入大海。

    范宁仰头望着瀑布,要是有一根皮管子,就直接可以把河水引到船上。

    二号大船在悬崖下停住,悬崖顶上的士兵用长索将装满了淡水的大水罐缓缓放到船上,水罐放在木笼里,一次可以放十二罐,水罐倒入淡水池,又开始吊装第二次。

    直到傍晚时分,三艘大船才装满了淡水,这时,指挥使秦刚抓了三名岛上的土人回来了。

    三名土人很年轻,两个少年男子和一个少女,看起来也不过十几岁,却十分健壮,皮肤黝黑,赤裸着身体,他们双手被反绑,目光皆十分恐慌。

    范宁走到三名土人面前,指着岛问道:“这里是哪里?”

    三人茫然地望着范宁,范宁又指瀑布问道:“这叫什么?”

    “阿蒙!”一名少年脱口而出。

    范宁点点头,指着岛画一个圈问道:“岛叫什么名字?”

    那名少女好像明白范宁的意思了,怯生生道:“萨乌!”

    这个名字有点耳熟了,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