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超级学霸- 第3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接下来是抽去宅地,县城的面积很大,划分了五千份宅地,每份宅地约两亩左右,用简易木栅围起,官府目前只提供基础住房,每家只建了一座木房,但每户的宅地面积足够大,以后可以自己建房。

    一部分宅地上盖了木房,另一部分则搭建了临时帐篷,具体怎么分配则需要抽签来决定,这也是移民们来到吕宋面临的第一个让他们关注的事情,他的新家会在哪里?

    抽签很快,在半个时辰内便结束了,每户人家都抽到一个地块号,家家户户根据地块号去寻找自己的新家。

    县城内顿时热闹起来,到处是笑声和惊喜的大喊声,范宁和张楠在县城内巡视,范宁望着男子在自家的院子里踱步,考虑着以后怎么建房,女人则在房间内收拾行李,孩子们则兴奋地在房间内跑来跑去,这熟悉的一幕又让他想起当年的唐县,随着时间的沉淀,吕宋府最终也会成为一个富裕的海外领地。

    “张司马,我已经上奏朝廷,推荐你为第一任吕宋知府,你要有心理准备!”

    张楠默默点头,他早就意识到范宁会把自己留在吕宋了,“卑职会尽心尽力,把吕宋建设好,不负使君的重托。”

    范宁点点头,“等会儿我给介绍九名官员,他们是吕宋第一批三个县的官员,他们协助你把新县建好,然后根据新县的经验再建造新的县城。”

    “朝廷准备在吕宋府建三座县城?”

    范宁摇摇头,“朝廷是根据海外经略府的建议来做决定,事实上,我准备在吕宋府建九个县,其中南面的吕宋河流域建三座县,北面的新北河流域建两座县,然后东西沿海各建两座县,一共九座县,共两万户人家,现在说的三座县就是第一批吕宋河流域的三座县。”

    张楠这才明白范宁的规划,他又笑问道:“使君打算怎么起县名呢?”

    “这个我倒和知政堂协商过,大家意见一致,就以移民故乡名字来起,前面加一个新字,比如这第一座,移民大多来自延安府,那么就取延字,叫做新延县,明白我的意思吧!”

    “卑职明白了。”

    范宁笑了笑又道:“用地域起名最好只限于县城,向这条大河会流经三座县城,你说叫新延水,以后北面的县城肯定会有意见,所以这种垮区域的命名最好还是简单一点,大家都能接受的名字,比如北面大河,我给它起名新北河,南面的就叫南河,这样就一目了然。”

    “使君说得有道理,卑职受教了。”

    “其实这也是鲲州的经验,慢慢摸索吧!以后会有吕宋经验。”

    “使君,日本劳工之事?”张楠又小心翼翼问道。

    范宁微微一笑,“最多再过十天五万日本劳工就到了,你们尽快把百姓安置好,土地分配好,除了建房外,其他事情让他们自己去发展,然后你们要集中精力安置日本劳工,烧砖、建城、建码头、伐木、修路,把这些基础打扎实,然后再考虑开矿淘金之类的事情。”

    张楠感觉自己的负担很重,范宁笑道:“放心吧!这次我带来了百名泉州州学的学生,他们会帮忙做事,还有数千军队协助,事情一定会妥善完成。”

    “让使君见笑了!”

    范宁拍拍他肩膀笑道:“走吧!把官员们召集起来,大家一起协商,看看怎么做事吧!”

    。。。。。。。。。。

    有了鲲州为蓝本,吕宋府的移民安置,土地分配和城池建设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针对五万劳工的劳工营也已准备就绪,这次范宁带来百名学生志愿者和四百名建筑工匠,为吕宋府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援和管理支援。

    仅仅用了两天时间,土地便分配完毕,这些来自北方的失地农民终于又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兴致高涨地农民们迅速犁田种地,放水育秧,想赶在雨季来临前种上一季水稻。

    十天后,从日本过来的船队抵达了吕宋港,送来了五万民日本劳工和五千名日本少女,新延县很快变成了一座大工地,修路、建城、伐木,港口附近异常热闹。

    很多嗅觉灵敏的商人也闻讯赶来,抢先在码头上买地建仓库,准备将吕宋港作他们的货物中转地,一座座仓库,一座座商铺、酒楼、客栈和妓院先后矗立起来,商业开始在吕宋府出现了。


………………………………

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齐

    在日本劳工运转正常化后,范宁率领一千军队以及三十艘万石大船离开了吕宋湾,前往三佛齐国都城末罗瑜。

    三佛齐王国是唐宋时期南洋最强大的王国,存在了五百余年,控制着以苏门答腊岛为中心,北至马来半岛,东至爪哇岛西部和中部的广大地区。

    从宋朝建立时开始,三佛齐国王便连续不断地派使者前去大宋朝贡,几乎每个皇帝登基,国王都会派者前往大宋。

    宋朝和南洋地区的贸易主要就是和三佛齐王国以及渤尼国进行交易,当然也有真腊和吕宋国,但贸易量远远比不上拥有数百万人口的三佛齐和渤尼国。

    船队已经过了渤尼国,距离三佛齐王国已经不远了,同行的明仁对范宁道:“三佛齐王国看似对大宋恭敬,但这只是表面,这个国家从上到下都极为重利,如果无利可图,他们也绝不会来朝觐大宋。”

    “你说的有利可图是指贸易”

    明仁点点头,“这个国家从前很落后,就和吕宋国差不多,但和大宋贸易后,带给他们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你到了就会发现,他们的衣食住行都和大宋有关,这还不是他们获利之处,而是他们作为中间商,买入大宋的货物,再高价转给卖给西方,从中谋取巨额利润,三佛齐却严禁大宋商人在他们这里开商行。”

    “你和他们国王打个交道吗”范宁又问道。

    “当然打过交道,他们国王叫做占卑,能说几句汉语,我们也能说几句他们的土语,他们对大宋的工匠十分渴求。”

    “为什么”

    “当然是想学技艺,比如他们塑造佛像的技术就是跟我们学的,还有建筑,造船,他们能造千石战船,还有冶铁、打造兵器等等,都有大宋的影子,军队也有十几万人,算是南洋第一强国。”

    “如果我想在三佛齐国买一块土地,他们会同意吗”

    “看要买在哪里买在主岛上肯定不行,如果是周围的副岛倒是有可能,而且必须是很偏远的副岛才行。”

    明仁很清楚范宁的心思,又对他道:“这个国家的商人非常奸猾,对王室的影响很大,如果我们在海路要津上买地,他们肯定会意识到我们要自己做中转,抢夺他们的利益,他们一定会坚决反对,所以我不敢肯定能否买到土地。”

    沉默片刻,范宁又问道:“三佛齐王国和渤尼国的关系怎么样”

    明仁冷笑道:“三佛齐国多次入侵渤尼国,杀了不少人,你说他们的关系能好到哪里去”

    范宁心中迅速制定了一个方案,他叫来一名都头,指着地图上对他道:“你带一艘船去渤尼国西海岸寻找,找一处天然良港,找到后就在渤尼国都城等我。”

    “遵命!”

    都头匆匆去了,不多时,一艘大船离开了船队,掉头向北面驶去。

    次日一早,宋军的船队抵达了三佛齐王国都城末罗瑜,三佛齐国都城原来在东面的渤林邦,数十年前和爪哇国激战,结果都城被爪哇国占领,他们只得迁都到百里外的末罗瑜,后来三佛齐国又击败了爪哇国,并将西爪哇占领爪哇国被迫和三佛齐国合并为一国。

    旧都渤林邦便是今天的巨港,而新都末罗瑜则是今天的占卑城,实际上也是用国王的名字来命名。

    次日一早,船队抵达了三佛齐国都城末罗瑜,,码头上格外热闹,当地百姓载歌载舞前来欢迎大宋贵客到来。

    宋朝这支船队并不是商船队,而是官方船队,国王占卑闻讯,派大臣地华伽罗前来迎接宋朝负责海外经略的高官到来。

    范宁站在船头打量这座海港都城,这座城池地域广阔,城墙足有四十余里,城内佛教的气息浓厚,远处各种巨佛雕塑和大金塔清晰可见,码头上各种店铺林立,里面的货物琳琅满目,大宋的瓷器、丝绸、布匹、茶饼等各种货物,当地的香料、椰油、名贵木材,还有来自西方的地毯、银器、宝石等等物品。

    这时,一名头上缠布,皮肤黝黑的官员在大群随从的簇拥下向这边走来,明仁认出了他,对范宁道:“那个官员是三佛齐国负责对外联系的大臣地华伽罗,是国王的心腹,在三佛齐国做生意都要经过他批准!”

    范宁点点头,快步走下大船,一名精通当地土语的商人给范宁做翻译,他给地华伽罗介绍了范宁,地华伽罗很惊讶,大宋负责对外的高官居然会这么年轻,不过他依旧恭恭敬敬道:“欢迎范使君前来三佛齐做客,我代表国王和王后热情欢迎使君和军队的到来!”

    范宁微微笑道:“我是作为海外经略使,例行公事前来南洋考察贸易,希望我的访问能更有力地促进双方贸易。”

    范宁的话说得很清楚,只是来考察贸易,不是代表朝廷来回访你们国王。

    地华伽罗脸上有些失望,他还以为是大宋新帝登基,特派使者来告之三佛齐国,没想到竟然是海外经略使自己的公事访问。

    他勉强笑道:“请使君到王宫一叙!”

    范宁随即下令,给士兵们放假一天,黄昏时分必须回船,他这才跟随地华伽罗去了王宫。

    三佛齐国的王宫和吕宋国的王宫一模一样,但比吕宋国的王宫要大得多,范宁被贵客厅坐下,地华伽罗命人上了椰浆,笑道:“范使君是第一次来南洋吧!”

    范宁从王宫的建造便可猜到三佛齐国和吕宋国的关系一定密切,甚至吕宋国或许还是三佛齐王国的属国,那么吕宋国被整体南迁,三佛齐王国会不知道

    范宁也不提吕宋国之事,点点头笑道:“确实是第一次来南洋。”

    “使君对南洋的感觉如何”

    范宁听了翻译,笑道:“出乎我的想象,我没有想到南洋人口会这么多,人烟稠密,土地肥沃,三佛齐王国人口有一千万吧!”

    “最强盛时有六百余万,现在大概有五百万出头。”

    两人闲聊几句,范宁道:“南洋海域广阔,岛屿众多,时常有海盗出没,打劫商船,严重干扰了贸易,为了打击海盗,我打算在贵国购买一片土地,建一座军港,不知贵国可同意”

    地华伽罗脸色微变,紧张地问道:“贵国打算在哪里购地”

    “当然不会在苏木都刺购地,考虑在海峡北面购地,面积大概在方圆百里左右。”

    “这个。。。。。购买土地事关重大,我需要向国王禀报,请使君好好休息,明天一早给使君答复。”

    。。。。。。。。。

    给范宁做翻译的商人叫林春,泉州人,和建造府宅的林俊生有点转弯抹角的亲戚关系,他在三佛齐经商多年,主要是做香料生意。

    下午,林春陪同范宁在城内参观,虽然地华伽罗很想安排人陪同,但被范宁婉拒了。

    “林员外在三佛齐做什么生意”

    “我主要做香料生意,收购香料,然后卖给大宋商人,我们也只能做这种生意,不能和西方客商做生意,就算西方客商想买香料,我们也不能接单,这是他们本国商人的特权。”

    “我也听说了,好像是做中间商,利润很高!”

    “一倍的利润!”

    林春道:“三佛齐商人收购我们的丝绸,每匹五贯钱,卖给波斯人却是每匹一两黄金,瓷器和茶饼更是两三倍的获利,最近来南洋来做生意的宋朝商人多了,三佛齐商人准备集体压价,将收购价再压低三成。”

    “南洋各国不也同样需要大宋的货物吗”

    林春笑着摇摇头,“南洋各国的百姓都很贫穷,他们愿意买大宋的粗布、铁器、陶器、低档瓷器等生活用品,至于丝绸,主要是贵族、僧人和商人购买,但要的数量也不多,主要卖给西方,至于茶饼,南洋人不喝茶,全部卖给波斯人和大食人,他们就靠做中间商赚取巨额差价。”

    两人来到码头上,正好一艘西方的货船来了,下来一些商人,居然都是欧洲人。

    “那是来自热那亚的商人,他们来这里购买各种香料和东方的丝绸,他们的货物主要是珍珠、琥珀和银器。”

    范宁倒有了几分兴趣,热那亚的商人居然来东方了。


………………………………

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绝

    在三佛齐王国建国之初开始,商人的地位就相当高,是仅次于权贵和僧人的第三大势力,而且权贵和僧人也要靠商人的支持才能获得优越的生活,正因为如此,商人参政在三佛齐国非常普遍。

    范宁提出购买土地的要求后,王国占卑立刻召集十个著名的三佛齐大商人商议此事。

    宋朝想在三佛齐王国购买土地的消息传出后,整个大堂像炸了锅一样,十名大商人纷纷反对。

    “王上,如果宋朝控制了一座港口,那么宋朝商人必然会在港口建立商行,绕过我们和西方贸易,我们的利益将受到极大的损害,王上,不能卖土地给对方,甚至租借也不行。”

    为首的商人是商会首领蒲开支,他的家族经营着三佛齐王国最大的商行,垄断了四成的西方贸易,他兄弟和儿子同时也是军队高官,在三佛齐国势力庞大。

    蒲开支的意见得到了在座商人的一致赞同,不准宋商和西方商人直接贸易是他们和官府的共识,一旦宋朝在三佛齐王国建港,宋商就有了立足之地,这种事情绝不能让它发生。

    国王占卑有些为难,商人们的担忧他能理解,但他也不想因此得罪宋朝。

    地华伽罗起身道:“王上再考虑一下吧!怎么回绝宋朝官员比较好。”

    商人们都告辞了,国王占卑这才问地华伽罗道:“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地华伽罗低声道:“王上,宋军已经强占了吕宋国,打击南洋海盗也完全有基地,依我看,他们还是在找借口,想把势力渗透进南洋。”

    “我也明白,但我怎么拒绝宋朝呢?”

    “王上,我们可以在爪哇岛东面给他们一块地,远离商贸要冲,商人们也没有意见,宋军离我们核心区也比较远,然后也能堵住宋朝的嘴,可谓一举三得。”

    这个办法不错,远离商贸要地,而且那边是大片原始森林,土著人凶悍,让他们去那边,也算是一个交代。

    占卑点点头,“那就这么决定了!”

    次日一早,国王占卑接见了来访的范宁,并谈及大宋新帝登基,三佛齐王国需要派使者前往朝觐一事。

    在最后谈及土地租赁一事上,占卑表示,原则性同意出售土地给宋朝,但具体方案还有待商榷。

    在接下来和地华伽罗的具体协商时,地华伽罗拿出了地图,对范宁道:“经过内部反复协商,大家都欢迎大宋军队在南洋剿匪,不过之前范使君说的那片土地,鄙国另有他用,准备修建一座城池,所以无法提供给贵国,我们考虑在爪哇岛中东部画出一片土地给贵国建港,希望使君能理解我们的难处。”

    这个结果在范宁的意料之中,他听说国王召集商人们协商此事,便知道自己的想法要落空了,他是想要后世新加坡那片土地,但对方也很精明,不给他机会,而是把三佛齐王国最东面的一块土地给自己,那边距离马六甲海峡足有数千里之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