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超级学霸-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也正因为范宁的字写得太糟糕,范仲淹才决定带他去京城。

    他知道凭范宁的字是无论如何考不上延英学堂,他要利用这段时间好好指点一下他写字。

    当然,他也可以给刘院主写封信,只是那样一来,一定会有另一个优秀的孩子被挤掉,那不公平,也不符合他范仲淹做事的原则。

    范仲淹坐在一旁看范宁写字,见他写的竖就像腿在打摆子,瑟瑟发抖,写得横就像人在练肌肉,上面凹凸不平,令人目不忍睹。

    范仲淹终于忍不住屈起手指关节敲了敲范宁的脑袋,“我真搞不懂你,既然能写出那么优秀的词,怎么字却写得这样烂?”

    其实范宁也同样恼火万分,这根本就不是他的字,而是范呆呆的字,一笔烂字就像撕不掉的狗皮膏药,顽固地传了自己。

    “我练!我苦练还不行吗?”范宁发狠似的一笔一笔向纸上戳去。

    范仲淹见他有点恼羞成怒,不由哑然失笑,也不再影响范宁练字,便坐到一边看书去了。

    这时,旁边小福嘻嘻一笑,“其实我倒有个速成的法子。”

    “什么法子,快说!”

    “我若说了,你要帮我烧半个月的茶水。”

    “烧你个头!”

    范宁反过笔杆在他头上重重敲了一记,“想哄范爷我替你做事情,你还嫩了点!”

    “我真没骗你!”

    小福悄悄对范宁道:“这种宣纸是几层粘在一起,可以越撕越薄,你把它撕成半透明状,覆盖在字帖上描着写,这样练字就快了。”

    范宁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办法,自己居然没有想到。

    他立刻揽住小福肩膀笑眯眯道:“我烧的茶连乡下人都嫌难喝,恐怕三阿公不会喜欢,能者多劳,还是你多辛苦一下,为了表示感谢,到京城后我请你吃糖。”

    听到吃糖,小福口水都要流下来,他连忙道:“你可不准耍赖,我们拉钩。”

    范宁嫌厌地看他一眼,“你多大了,还要拉钩呢!”

    “你若言而无信怎么办?”

    范宁拍了拍胸脯,“范爷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难道还会骗你这个小屁孩。”

    “好了!好了!”

    范仲淹在一旁看两人说话,心情着实愉快,他忍不住笑道:“你这个小屁孩也大不到哪里去,快写字,不准再闹了。”

    两人又低头写字,这时小福胀红了脸,咬牙低声道:“你才是小屁孩!”

    范宁摇了摇头,“和你这种幼稚的小家伙坐在一起写字,真的没意思!”

    “我来考考你们吧!”

    范仲淹看得有趣,索性放下书笑问道:“我先问小福,你说为什么我要在这里停船?”

    小福挠挠头,半天没猜出来。

    “那你呢?”范仲淹又笑眯眯望向范宁。

    范宁却不屑地对小福撇撇嘴,“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连这个都想不到?读的书都喂狗了!”

    “我其实能想到的,就是一时忘记了。”小福恼火地反驳。

    范仲淹赞许地点点头,“宁儿一定是看见外面的虎丘塔了?”

    “我早看见了,但我知道这不是三阿公停船在这里的真实原因!”

    “哦?那你说说真实原因是什么?”

    范宁狡黠一笑,“和在蒋湾村的原因一样,三阿公怕被人骚扰。”

    范仲淹哈哈大笑,竖起了大拇指,“真是个聪慧的孩子!”

    范宁笑嘻嘻摊开手,“猜中了应该有奖吧!我不要多,三阿公奖赏我一贯钱就够了。”

    范仲淹掏出一文钱扔给他,没好气道:“这就是你的奖品,什么一贯钱,你怎么不要一百两银子!”

    小福一脸幸灾乐祸地笑道:“吃瘪了吧!谁让你那么贪心,居然要一贯钱,要是我,我就只要十文钱。”

    范宁随手把一文钱扔给他,“我要钱是为了还你的人情,既然你不嫌少,那就自己到京城买糖吃去!”

    ........
………………………………

第四章 客串教授

    或许是昨晚茶喝多了,天不亮,范宁便被一泡尿憋醒,被子里十分暖和,让他舍不得起来。

    最后实在憋不住了,他只得掀开被子,轻手轻脚地向船舱外走去,生怕惊醒熟睡中的祖父。

    走出船舱,一股清新而带着寒意的河风迎面吹来,冻得他直打哆嗦。

    他急忙弯腰一溜烟跑到船舷边,痛快地向河里撒了一泡尿,转身又向船舱里跑。

    就在这时,范宁忽然发现岸上有几个鬼鬼祟祟的黑影,他心中一惊,有贼!

    君子不立于危墙,发现了蟊贼,他当然不能挺身而出,范宁又悄悄摸到船头,轻轻推了推正在熟睡的船夫,“大叔!”

    船夫正梦到去京城吃红烧肘子,吃得正香,却被范宁推醒了。

    “什么事啊!”船夫迷迷糊糊问道。

    “好像岸上有几个小蟊贼,大叔先去探查一下,我去找趁手的家伙。”

    “那不是蟊贼,是几个考科举的士子,来找范大官人请教学问的,半夜时就来了。”

    船夫打个了哈欠,又翻过身,迷迷糊糊睡去了。

    原来不是小蟊贼,那自己怕个屁啊!范宁又挺直了腰,摸了一件船夫的衣服披上,这才大摇大摆向船尾走去。

    .........

    天蒙蒙亮,范仲淹便被一阵说话声惊醒,他一转身,只见小福蜷缩在角落里睡得正香甜,范宁却不知去向。

    范仲淹一惊,他连忙坐起身,这时外面传来范宁的声音,“你写的这是什么,你这样的文章还想考上举人?”

    他似乎在斥责什么人?范仲淹大为好奇,他连忙轻轻推起船窗一角,只见范宁略显稚嫩的背影正对着自己。

    他坐在船舷边,披着一件船夫的衣服,手中拿着一篇文章。

    再向下看,原来岸边站着五六名身穿青衿深衣的年轻士子。

    这些士子面带愧色,一个个战战兢兢。

    被斥责的士子争辩道:“我的文章也请教过大儒,评价并不差,小官人说它不好,至少要说明理由吧!”

    范宁哼了一声,“你这篇文章从头到尾都是用各种华丽辞藻堆砌景色,或许这就是你认为的好,但它的内容是什么?”

    “什么都没有!”

    范宁挥了挥稿子,“内容空洞苍白,文章讲究言之有物,寓景于情,你既然写虎丘剑池,山石奇峻之类一笔带过就是了,关键是你从剑池悟到了什么?

    应该是投剑于池,止武于天下,为天下百姓求和平,应该有这样的胸怀抱负,你才能做到修身齐家平天下,否则你考这个解试又有什么意义?”

    被斥责的士子满脸羞愧,接过文章长施一礼,“听小官人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张明感激万分!”

    “你们去吧!我阿公身体感恙,不便接待你们,让我随便和你们聊聊。”

    五六名士子深深行一礼,转身走了。

    范宁的一番话令范仲淹心中震惊万分,他慢慢放下船窗,轻轻捂住口,差点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天道循环,损有余而补不足,既让自己在朝堂上遭遇了人生最残酷的挫折,失去了平生的志向和理想。

    但上苍却又悄悄给自己开了另一扇小窗,让自己在家乡找到了继承人。

    ..........

    客船足足走了半个月,范宁和小福也一路斗嘴了半个月,着实令范仲淹身心愉快,他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开心了。

    这天下午,客船终于抵达了京城,也就是东京汴梁,今天的开封。

    从岸边出现的第一座屋舍开始,范宁便站在船头瞪大眼睛向两边张望,他只恨手中没有照相机,无法将两岸的市井百态都记录下来。

    汴河两边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岸上是来来往往的行人和商人。

    酒馆、脚店、茶馆、小吃店、香药铺、解库、质库、布帛铺、医馆等等,一家挨着一家,越靠近城池,越是繁华,旗幡招展,人口稠密,热闹异常。

    这里还是汴梁城外,便已十分繁华,真不知城内会是什么样子?

    这时,前方出现了一座木制拱桥,范宁一眼便认出来了,他顿时激动得大喊:“快看,那就是虹桥!”

    小福在后面撇了撇嘴,眼中充满了鄙视,“一座木桥而已,值得这么大惊小怪吗?还是读书人呢,一点涵养都没有?”

    “你知道个屁!这座桥会流传千古。”

    范宁负手悠然望着木拱桥从头顶横穿而过,这就是清明上河图的那座虹桥啊!

    到底是人走进了画中,还是画变成了现实?

    这时,范仲淹走上前轻轻揽住范宁稚嫩的肩膀,笑道:“这就是京城了,其实和咱们平江府也差不多。”

    范宁咧咧嘴,“我好像连吴县都没去过,一步就跨到京城,这腿够长的。”

    范仲淹听他说得有趣,不由莞儿一笑,又拍拍他后脑勺问道:“你一路上给我说,想见京里的名人,现在到京城了,说说看,你想见谁?”

    范宁正在欣赏岸上一位风姿绰约的骑驴美女,一时脱口而出,“李师师!”

    范宁说漏了嘴,他不好意思挠挠头,连忙解释道:“李师师是我的邻居,和我从小青梅竹马,去年她全家搬到京城了,怪想她的。”

    四十年后,正在上幼儿园的李师师小朋友若听到范宁这番解释,不知该作何感想?

    范宁自以为编得滴水不漏,可惜一路北上,范仲淹早已摸透了范宁的习惯,只要挠头,接下来必然就是胡扯。

    范仲淹心中又好气又好笑,在他头上敲了一记,“说正经的!”

    “那苏东坡如何?”

    范仲淹一怔,“苏东坡是谁?”

    范宁顿时想起来了,苏东坡现在还在树上掏鸟窝呢!

    绕了两个弯,他才笑了笑说:“如果有可能,我想见一见王安石。”

    范仲淹有点不解,王安石太年轻,还算不上什么名人,京城比他有名的人多的是,像欧阳修、司马光、冯京、曾巩等等。

    可这孩子却一心只想见王安石,倒有点奇怪了。

    范仲淹并没有追问原因,他想了想道:“王安石已经外放了,不过最近京城事情比较多,你应该有机会见到他。”

    范宁心中暗暗庆幸,幸亏祖父没有追问自己为什么想见王安石。

    自己真不好回答,他总不能说,我跟你老人家进京城,其实就是想见一见这个王安石吧!

    ........

    三人下了船,范仲淹在京城呆的时间不长,便让船夫在京城等他几日,他们坐上一辆牛车,缓缓向城内而去。

    东京城内和城外其实差不多,只是城内建筑更加整齐,商业更加繁荣,行人更多,能看到一些深宅大户。

    他们没有走得太深入,牛车很快在城西一座很破旧的老宅前缓缓停下。

    范宁见老宅虽然占地面积不小,但实在年代久远,大门上油漆都掉光了,靠地面的墙上布满了水渍,想必下雨就会被淹。

    而且周围环境也不太好,人多嘈杂,大多是小房子,一群群光腚小孩在街头奔跑,给人一种贫民窟的感觉。

    这时,身后忽然有人大喊:“希文,是你吗?”

    范宁回头,只见两名随从簇拥着一个中年男子正骑马而来,男子皮肤白净,脸庞方正,目光格外神采奕奕。

    他头戴双翅乌纱帽,身穿绯色朝服,显然是名官员,他远远看见了范仲淹,激动得挥手大喊。

    范仲淹哈哈大笑,迎了上去,男子翻身下马,和范仲淹紧紧拥抱一下,“我还以为你真不回京了。”

    “这次是进京办点私事,可不是奉旨进京,别误会了。”

    “我知道,你是来看望师鲁的,他的身体是很糟糕,还要贬去筠州,我也劝他退仕算了。”

    两人边说边走,来到大门前,范仲淹拉过范宁笑着介绍道:“这是我族孙范宁,也是一个天赋神童,这次特地带他来和你的宝贝徒儿打擂台。”

    听说要和自己的爱徒打擂台,官员眼睛顿时一亮,上下打量范宁,恰好范宁也在看他,只见他目光澄静,丝毫没有畏惧之色。

    初生牛犊不怕虎啊!官员点点头笑问:“你知道我是谁?”

    范宁轻轻摇头,在陌生人面前,他从来都是收敛,不露锋芒。

    甚至对范仲淹也是这样,直到上了范仲淹的船后,范宁才渐渐露出了真实的一面。

    范仲淹对这个孙子的人小鬼大早已习以为常,不过只要他品性端正,他也不想管得太多。

    范仲淹笑道:“你想用你的名头来吓我孙子,对不对?”

    官员呵呵一笑,“我的名头哪里比得过您老人家?你看看,令孙根本就把我没放在眼里。”

    “那是因为他不认识你!”

    范仲淹这才笑着给范宁介绍,“这位中年才俊就是欧阳修,你可以叫他欧阳伯伯!”
………………………………

第五章 勇斗小曾布

    欧阳修狠狠瞪着范仲淹,“没见过像你这样公开占便宜的,居然让你孙子叫我伯伯!”

    范宁发现自己自从有了范仲淹这个便宜祖父后,他对名人的免役能力迅速提高。

    眼前的欧阳修竟然只让他略有一阵小激动,然后就归于平静了,相对于激动,他心中更多是一种好奇。

    原来这位就是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看起来比祖父年轻得多。

    他连忙躬身行礼,“晚辈范宁给欧阳前辈请安!”

    欧阳修有点诧异,他又深深看了一眼范宁,回头对范仲淹道:“你孙子真的很聪明啊!”

    欧阳修和范仲淹相差二十岁,两人其实是忘年交,从不论辈分。

    范宁显然也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他称呼欧阳修为前辈,也不提辈分,这就叫各交各的,巧妙避免了称呼伯父带来的尴尬。

    范仲淹却淡淡道:“有我夸奖他就够了,你就不要再多事,以免他连字都不会写了。”

    范宁顿时满脸通红,一张老脸有点挂不住。

    祖父这是在敲打他呢!北上十五天,他就在船上练了十五天的字,但进步却不大,只是稍微工整一点。

    他的字距离‘书法’二字还差十万八千里,让范仲淹着实有些失望。

    “我们进府里说话!”

    欧阳修连忙将范仲淹祖孙让进府中,范仲淹打量一下房子道:“永叔,你确实该买宅了,总这样租别人的房子也不是办法,要不你夫人真要把你赶出家门了。”

    欧阳修叹口气,“京城房价那么高,我哪里买得起?希文,我们不提此事,会影响心情,今晚小弟给你接风,我们不醉不休!”

    范宁心中好笑,怎么宋朝也和后世一样,见面就聊房价,不过他也很好奇,现在京城的房价是多少?

    ........

    欧阳修将范仲淹请到客堂,两人分宾主落座,虽然旁边空着几张椅子,但范宁还是乖巧地站在范仲淹身后。

    在眼前这两位宋朝大佬面前,可没有他的位子。

    两人寒暄几句,范仲淹便取出一包团茶放在桌上,笑着推给了欧阳修,“家乡的一点土产,虽然不值几个钱,但贵在心意。”

    “好香!”

    欧阳修深深嗅了一下茶香,对范仲淹笑道:“这香味应该是洞庭东山脚下那十亩茶园内的,最上等的贡品,市场都买不到,没想希文给我送来了,今天真是好福气啊!”

    范宁在一旁看了半天,他怎么也认不出这几块略有些发白的茶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