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超级学霸- 第2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人正说着,一名士兵骑马来报,“启禀使君,梁知事和汉县、晋县的官员都到了。”

    范宁调转马头,和张临河骑马向镇上奔去。

    鲲州现任知事叫做梁春,年约三十五六岁,江宁府人,和范宁是同科进士,是前相国庞籍的女婿,他原任三司度支部副使,得司马光推荐,接替余孝年出任知鲲州事,迄今已有两年。

    故人相见,又免不了一番叙旧,这时,汉县知县李扬、晋县知县罗放生、县丞程清以及唐县的卢挽江、赵子文都赶到了新齐镇,众人在一间还没有挂牌的大宅内坐下。

    “各位,让大家都辛苦跑来新齐镇,主要是我自己想来新齐镇看一看,今天和大家聚一聚,明天我还得去各地军营,然后去日本平安京,所以我在鲲州的时间大概是六天左右,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的,尽量在这六天内提出来,我们当面解决。”

    范宁开门见山,把自己的日程安排简单给在座官员说了一遍。

    一众官员都没有说话,知州梁春的笑容甚至有点尴尬,当然,并非是他们没有问题,而是范宁的这番话有点不合时宜,或者说,有点越权了。

    海外经略府一直就有定义,管军不问政,经略府只是官府名义上的上级,比如当年范宁作为鲲州知事回京述职,就压根没有向经略府先述职,而是只是把述职报告转给了经略府一份,然后直接向知政堂述职,经略府便是州县名义上的领导。

    今天大家赶来新齐镇见范宁也只是出于一种尊重,出于为以后官场上的考虑,能攀上交情固然好,就算攀不上也不能得罪,所以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放下手中事情赶来了。

    现在范宁居然提出给州县解决实际问题,着实让众人感到意外,大堂上一片寂静。

    范宁明白众人的想法,便淡淡笑道:“各位或许不知道,当年我父亲去世,我丁忧三年复职后,先帝曾想让我出任海外经略使,那时我只是从四品太中大夫,而现在我却是正三品金紫光禄大夫,曾经出任东宫议事执笔,权力相当于副相国了,现在怎么又调头出任海外经略使?

    所以很多人说我范宁被贬黜了,有拥立之功却被贬黜,谁听说过这种事情?事实是,我一点没有被贬黜,是我主动要求出任海外经略使,既然没有被贬黜,那问题出在哪里呢?”

    范宁缓缓看了众人一眼,又继续道:“问题不是出在我的身上,而是海外经略使这个官职,名字虽然没有变,但各种权力却是为我范宁量身打造,我告诉大家,除了鲲州知事以外,所有州一级海外官员和鲲州知县我有推荐权,其他各州县级官员我有直接任免权。

    海外矿山、牧场我有直接审批权,不需要三司审核,直接审批后上报备案,海外方圆五十里以下的土地我有直接售卖权,方圆五十里以上,需报知政堂批准,方圆百里以上,报天子批准。

    还有军队,两万五千名海外经略府所属军队在海外由我全权调配,直接可以指挥作战,海外小国我有直接宣战权。

    另外,海外经略府不再属于枢密院管辖,政务方面向知政堂汇报,而军事方面则直接向天子汇报,当然,现在是两位太后。

    以后我的继任者会有什么权力我不知道,但现在我的权力很明确,我有权审批建立千户以下的中县,然后报知政堂通过,这些都是知政堂和我达成的妥协,说得好听一点,是知政堂支持海外扩张,说得难听一点,就是知政堂礼送范宁出京。”

    范宁的一番话顿时让大堂炸开了,官员们都震惊万分,梁春结结巴巴问道:“我们。。。。怎么。。。。怎么还没有得到通知?”

    范宁微微一笑,“因为知政堂和枢密院的牒文需要经略府的签署后才能正式下发,但正好我出来了,所以通知会晚几天,不过我既然我能在这里坦然告诉各位,自然有我的底气,我很快会批准齐县和魏县建立,并任命相应的县令和县丞,大家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

    范宁在这里像摊牌一般将自己的各项权力推出来,也是他反复考虑的结果。

    鲲州是他的起家之地,是他的大本营,他希望自己依旧对鲲州保持重大影响力,威慑是一种很好办法,他这番言论既是一种权力宣誓,同时也是对鲲州官员的一种拉拢和警告,跟着我会前途光明,但如果对我阴奉阳违,那就不要怪我言之不预。

    。。。。。。。。

    威慑也好,拉拢也好,范宁的一番话起了效果,官员纷纷变得活跃起来,提出了各种各样需要解决的问题,范宁和众人一一商讨,议事足足持续了三个时辰,到了夜晚才终于告一段落。

    众人都疲惫不堪,纷纷起身回驿站休息,范宁叫住了梁春,梁春也有点疲惫了,他勉强笑道:“莫非使君还要请我喝酒不成?”

    范宁微微笑道:“明天中午我做东,请大家喝酒,但今晚就算了,大家都累了,我是有件事需要提前和梁知州打个招呼。”

    “请使君直言!”

    “是这样,琉球府也打算引入两万日本劳工,我准备去平安京和日本朝廷协商此事,但我没有翻译,所以想向鲲州借一个翻译。”

    梁春想了想道:“鲲州能说日本国语言的人才倒是不少,但能写能说的只有程清,使君就带他去吧!”

    范宁笑着点点头,“我也正是此意!”


………………………………

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

    就在范宁继续巡视鲲州各县和各军营之时,作为范宁的先期使者,晋县县丞程清抵达了日本国都城平安京。

    此时日本国的内战已经结束,但外戚藤原氏和皇权以及武士阶层的权力却愈加激烈。

    在范宁主政鲲州时期,藤原家族通过宋军之手拿到了富饶的长琦,成为最大的赢家,但随着关白藤原赖通去世,藤原家族走向低迷,长琦港的控制权逐渐被以源赖义为首的武士阶层夺走,使藤原家族财力渐渐出现危机,急于另谋财源的藤原家族四处寻找机会。

    而就在这时,程清作为范宁的先期特使抵达了平安京。

    程清上午刚刚向负责涉外的左府殿递交了关文,下午时分,一名左府殿的官员便将程清请到了左相府。

    贵客堂内,程清刚刚喝了口茶,外面便传来一声重重的咳嗽,只见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走进堂内,程清一眼认出此人,正是当年亲自去鲲州和范宁谈判的藤原教通,也是现任日本国摄政关白,滕原氏家族族长。

    程清连忙起身行礼,“大宋海外经略府使者程清参见关白大人!”

    一晃过去了七八年,藤原教通也已是七十五岁的老人了。

    为藤原家族突围,便成为他最后几年的执政心愿。

    “我应该见过你!”

    藤原教通对程清还有印象,“你当年是范知州的翻译,对吧!”

    程清微微一笑,“我出任鲲州晋县县丞,这次是奉范使君的命令替他打头阵出使日本。”

    藤原教通欣然道:“先生请坐!”

    两人分宾客坐下,藤原教通有些激动地问道:“贵国的海外经略使就是从前的范知州?”

    程清点点头,“范知州已经是朝廷高官,全权负责对大宋海外事宜,他现在就在鲲州巡视,很快就会来平安京拜访摄政关白。”

    藤原教通感叹道:“我也非常期盼他的访问,不知范使君为何事访问平安京?”

    藤原教通和范宁打了无数次交道,知道范宁无事不登三宝殿,一定有重大事情才会来平安京。

    程清连忙道:“这正是我作为先遣使者的职责,我需要提前告知贵国,范使君访问平安京的目的,这样可以让贵国事先做好准备。”

    “先生请说!”

    程清不慌不忙道:“这次范经略使出访贵国有两个目的,第一是要再签一个雇佣日本劳工的协议,开发琉球府需要,人数大概是两万五千人;第二便是想开通大宋和日本国的第二贸易港口。”

    前一个目的藤原教通兴趣不大,雇佣劳工是各个地方令制国感兴趣的东西,对他的意义不大,倒是第二个目的,开通第二个贸易港口令他精神一振,这不正是他想要的东西吗?

    “不知范使君有意在哪里开第二贸易港口?”

    “这就是要和贵国协商之处,不过范使君个人偏向于下总国的千叶郡,那里距离鲲州比较近,有一处很好的海湾,有天然良港和大片平原。”

    藤原教通沉思片刻,下总国是桓武平氏的地盘,虽然平氏家族和源氏家族是死对头,但它也是一个很强势的家族,自己不太好控制,对藤原家族不利。

    “范使君有没有考虑在摄津国建立第二贸易港口呢?”

    范宁提出的下总国就是今天的东京,而藤原家族的基本地盘却在摄津国,也就是大阪,藤原教通当然希望这个港口落在他家族控制的地盘上。

    程清微微笑道:“这就需要双方带着诚意来谈判了!”

    藤原教通顿时明白了,贸易港口放在哪里,对范宁都无所谓,他要的是实际条件。

    。。。。。。。。

    五天后,范宁终于抵达了平安京,平安京就是今天的京都,夕阳已落,暮色下,黑影瞳瞳的建筑更像一个没落时代的标志,陈旧、苍老而没有生机。

    再过十几年,藤原氏彻底衰落,日本的平安京时代就要结束了,天皇迁都镰仓,源赖朝的镰仓时代开启,江户要兴起了,自己在这个时候造访日本,是否明智?

    不过范宁心里明白,在自己的干预下,源赖朝远征陆奥国惨遭失败,实力大大受损,他能否战胜平氏家族还为未可知,即使最后战胜,镰仓时代也会向后推迟了。

    跟随程清一起去码头迎接范宁的是左大臣藤原师实,藤原师实是藤原赖通的儿子,也是藤原家族的继承人,他年约三十余人,十分精明能干。

    藤原教通已经七十五岁,时日已不多,真正要和范宁打交道的人,应该是藤原师实才对。

    藤原师实当然也知道在平安京建立和大宋的贸易港口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平安京将不仅是政治中心,还将成为日本国的财富中心。

    他极为重视范宁的到来,而且程清告诉他,范宁可以代表大宋,使藤原师实更加不敢怠慢。

    范宁住进了平安京的贵宾府,入夜,八名年轻美貌的侍姬伺奉范宁入浴更衣,又用了晚饭,范宁这才摆手让她们退下,程清欠身笑道:“藤原家族为招待使君可是下了血本,八名侍姬都是来自藤原府,其中最漂亮那个,就是藤原师实的侄女,使君可以把她带回大宋。”

    范宁淡淡笑道:“偶然品尝一下可以,但收她入室,那就涉及政治联姻了,这种事情我不干。”

    范宁不想提此事,喝了口茶赞道:“这里茶不错,居然是京挺,大宋的第三名茶几时流入日本的?”

    程清就是商人世家,他对这方面很了解,他解释道:“日本流行大宋茶文化已经有数十年了,包括大宋的茶饼和茶具,在日本很盛行,不过像京挺这样的名茶在日本很少,只有皇宫才有,市场上大部分是比较低档的头骨,可就算是头骨,是市场上卖的价格比东京的京挺还高,可见利润之厚。”

    “日本不能种茶吗?”

    “日本有茶,但他们的茶和唐朝时一样,加点姜葱食盐一锅煮了,然后全部喝掉,像我们这样制成茶饼没有,而且他们崇拜宋茶,以喝宋茶为荣,十分鄙视本土茶,所以中户以上都是喝宋茶,主要是煎茶,点茶只有豪门才有。”

    点点头,又问道:“藤原家对劳工和贸易怎么说?”

    谈到了正事,程清连忙收起闲散的笑容,躬身道:“启禀使君,卑职和藤原教通以及藤原师实都谈过了,两人的态度略有不同。”

    “具体说说!”

    “他们在贸易上的态度是一样的,甚至藤原教通更加重视,他很期待使君能将第二贸易港放在摂津国的东成郡,也就是使君上岸之处,那里唐朝时就是日本的贸易港口,只是长崎港兴起后,它才逐渐没落下去,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藤原家族的利益,摂津国是藤原家族的传统地盘,而下总国是桓武平氏的地盘,虽然平氏和藤原氏是盟友,但藤原教通还是不希望肥水外流。”

    “那藤原师实的态度呢?”

    “藤原师实比藤原教通稍微关心输入日本的产品,他不希望鲲州的粮食输入日本,那会导致平安京粮价大跌,无数农民破产,除此之外,别的都好说,至于贸易港口,他同样也希望放在摂津国的东成郡。”

    “贸易可是相互的,那日本国有什么可以输入大宋?”

    程清笑道:“其实我很清楚,日本国资源匮乏,但白银产量很高,要么就是一些海产品和手工艺品,像漆器、竹器、纸、折扇之类,其他物品的价格比大宋还高,它怎么竞争得过?”

    “海产品有什么?”

    “海产品主要是鱼干、玳瑁、珍珠、珊瑚、海螺之类,倒是在大宋卖得不错,但如果和大宋贸易,白银输入大宋绝对是大头,光茶饼、瓷器和丝绸三样物品迟早就能把日本国的白银掏空。”

    “既然如此,藤原家族还这么热衷贸易?我觉得应该是锁国,防止日本白银外流才对。”

    “这就是藤原氏的家族利益所在了,当今日本皇帝不是藤原氏女儿所生,藤原氏遭到皇族打压,还有武士阶层兴起,藤原家族在长崎港投入大量钱财,最后却守不住港口,被源赖朝夺走,藤原家族损失惨重,加上藤原氏人才凋零势力,开始明显走下坡路,为了重振家族,扩大财源,他们暂时还顾不上日本国的利益,再说日本令制国众多,地方割据严重,他藤原氏不要这个港口,那下总国的恒武平氏肯定欢迎。”

    范宁点点头,“贸易可以慢慢谈,但两万五千劳工我这次必须谈妥,对方是什么态度?”

    程清微微笑道:“请使君完全放心,其实劳工根本就不用和日本朝廷谈,去找各令国协商效果会更好。”

    “为什么?”

    “各令国要银子啊!日本白银主要产在山**和东北道,那其他东海道、南海道需要购买大宋物资,手中没有白银怎么办?他们就用土地从劳工手中换取白银,加上手中的金砂,才能满足他们对茶、瓷器和丝绸的欲望。”

    范宁总算明白了,不他可以在摂津国的东成郡建立港口,但他还是希望在下总国的镰仓再建一座稍小一点的港口,必须要平衡日本国的两大势力。

    。m。


………………………………

第五百二十八章 贸易谈判

    次日一早,藤原师实亲自前来贵宾府迎接范宁,范宁在藤原师实和程清以及几名日本官员的陪同下,乘坐马车前往左相府正式协商,在左相府大门前,范宁见到了摄关藤原教通。

    “范使君,我们多年未见了!”藤原教通满脸笑容上前迎接。

    范宁笑着行礼道:“差不多七八年了,关白的身体还和从前一样结实啊!”

    “哪里!老了,范使君不见我头发都全白了吗?”

    “在我们大宋,这叫老当益壮!”

    程清迅速给两人翻译,基本上做到了同步,两人大笑,藤原教通又给范宁介绍了内大臣藤原信长,藤原信长便是藤原教通三子,是藤原家族的第三号人物,仅次于父亲藤原教通和堂兄藤原师实,目前也是日本朝廷的第四大臣。

    另外还有两名官员是主管贸易的细川护江和主管建设的池田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