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超级学霸- 第2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正如宋军了解他们,他们也同样了解宋军,宋军只会防御,而不会反击,只要他们跑出百步外,那他们就平安无事了。

    土著首领下达了命令,数百人尖叫着向铁农具冲去。

    这时,警戒的宋军士兵忽然感觉到不对,只见无数毒箭从黑暗中射来,他们一边迅速后撤,一边举盾相迎,而埋伏在城墙上的一千宋军士兵也纷纷举起弓弩。

    数百人疾奔而至,不顾一切地扑向铁器,城墙上一起发射,箭如飞蝗,射向一个个狂奔而来的小黑影。

    小黑土著瞬间倒下一百余人,但剩下的土著还是冲到农具前,每人抱起几件铁农具便调头狂奔。

    城头上鼓声大作,两千宋军从城内冲杀出来,这一次他们没有止步在百步内,沿着着土著人身后追杀而去。

    抱着数十斤重的铁农具,土著人的速度明显降低,也没有之前的敏捷,他们不断被宋军追上杀死,宋军数年的满腔愤恨都发泄在这些土著身上,下手毫不留情,也绝不留活口。

    不多时,土著人损失已过半,首领发现情况不对,从不敢追出百步的宋军居然追出数里,他连声大喊,剩下的一百多名土著只得丢下铁器,仓惶逃亡。

    而就在这时,前面一条溪河面对,两千名宋军已经埋伏在这里,这是范宁带来的两千士兵,他们绕到小黑土著的身后,截断了这些土著的退路。

    这时,远处的尖叫声和喝喊声迅速传来,两千宋军一起举起了弩箭,瞄准了溪河,只片刻,从树林内忽然冲出无数小黑影,跳进了溪河,溪河宽十余丈,很浅,只淹没人的膝盖。

    只听一阵梆子声响起,树林内千箭齐发,两千支弩矢同时射向正在渡河的土著人,一百多名土著人措不及防,纷纷被弩矢射倒,鲜血立刻染红了小溪。

    只一轮射击后,一百五十余名土著便全军覆灭,全部被射杀在小溪内,他们首领也身中七箭,死在一块大石上。

    两边宋军纷纷现身,站在溪河两岸,数十名士兵则跳下河,将没有死绝的土著一刀杀死,至此,三百五十余名土著全军覆灭,没有一人逃脱,让无数宋军士兵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范宁也出现在队伍中,他对主将周密道:“周将军可率一千士兵回去,组织民夫迅速将物资搬进城内,军队严防死守,不给土著人任何偷袭我们后方的机会。”

    “遵令!”

    周密转身刚要走,范宁又道:“把干粮留下,给其他士兵!”

    他们这次行动不仅要击破土著人的偷袭,还要趁势端掉一个土著人的老巢,目前已知的巢穴在一百余里外,范宁准备用三天时间摧毁这个据点,每个士兵也携带了三天的干粮,当然,还有几艘船也在沿海跟随他们南下,随时可以补充他们的粮食。

    三千军队连夜出发,在森林中迅速前进,向百里外的目标杀去。。。。。。。。

    次日中午,三千军队终于看见了目标,只见在茂密的森林中,一片高出平地数丈的高地上用木头修建了一座占地很大的土寨子,寨子上的哨兵之前就发现了他们,他们也迅速进入了战争状态。

    寨门关闭,寨子上方站满了皮肤黝黑的土著小矮人,密密麻麻足有两千余人,他们拿着长矛和弓箭,目光仇恨地盯着杀上门的宋军士兵。

    这时,士兵们找了一棵至少有数百年历史的粗壮大树,大树高达二十余丈,树干笔直,树冠如盖,士兵们用木头和绳索做了一个升降器,一起拉拽,将范宁和几名大将送上了树端。

    在树端上,几乎都可以俯视这座土著大寨,只见寨子中已经乱成一团,无数密密麻麻的小黑点在奔跑,整座大寨占地约五十亩左右,里面都是用树枝和木头搭建成的低矮窝棚,中间倒有一座木楼,高两丈左右,估计是他们酋长居住之地。

    范宁对两名将领道:“对付这种木寨最好的办法就是火攻,一把火烧了寨子,逃出来的人格杀勿论!”


………………………………

第五百二十三章 斩草除根

    三千宋军分为五队,分别扼守住大寨的五个出口,宋军的装备十分精良,士兵身披铁盔铁甲,手执长矛弓弩,而土著只有石矛毒箭,身上毫无防备,双方在装备上相差太远。

    如果没有被对方毒箭射中脸部,或者从高处抛下的石矛,仅仅是平地作战,对方的毒箭和石矛根本刺不穿宋军的盔甲。

    五支队伍已经分布就位,随着范宁一声令下,一支支火箭腾空而起,向寨子里射去,宋军使用的是火药箭,里面混合着硫磺粉,发热量高,燃烧迅猛,寨子里很快便四处起火,火借风势,蔓延十分迅速,只片刻,大半个寨子都被浓烟覆盖,烈火熊熊燃烧。

    范宁在远处观战,高高树冠上换成了哨兵,这时,哨兵大喊:“敌军准备从西南面突围!”

    指挥作战的将军魏诚高声令道:“速令东面和南面各调五百士兵向西南口集结!”

    寨子内的土著仓惶逃命,两千青壮士兵护卫着酋长从西南口突围,这里守备着六百名宋军士兵,由一名指挥使率领,见黑压压的土著人汹涌奔出,指挥使立刻下令,“前排结矛阵,后面弩箭射击!”

    三百名士兵一字排开,高举盾牌和长矛将出口封住,后面则有另外三百士兵举弩射击,密集的弩矢如疾雨般射去,奔跑在前面的土著士兵纷纷栽倒,但前面倒下,后面又立刻冲上来,在伤亡两百余人后,土著士兵终于冲下山,和宋军的长矛阵激战在一起,这时,后面的弓弩兵也放下弓弩,手执盾牌和长矛冲了上去。

    六百名宋军士兵将西南出口牢牢封住,使土著士兵进退两难。

    山寨内已完全被烈火吞没,大部分妇孺都丧生在大火之中,整座山寨只剩下西南口的一千八百余名土著士兵保护酋长突围,而宋军开始从四面八方赶到,渐渐将土著士兵包围起来。

    残酷的杀戮在这一刻爆发了。。。。。。。。。

    山寨足足烧了两个时辰才在一场突来的黄昏大雨中渐渐熄灭,但整个山寨已经完全被烧毁,三千余人命丧火海,而逃出的士兵也基本上被宋军屠杀殆尽,只留下土著酋长和他的几名亲信,这是范宁特意下的命令,他还需要知道其他两座山寨的具体地点。

    不过摧毁了这座山寨,琉球城的威胁基本上解除了,另外两座山寨在中南部,离这里较远,虽然他们对琉球城没有威胁,但琉球府一旦南扩,在中部设县,他们必然会成为新的拦路虎,必须要将他们赶尽杀绝才是解决之道。

    这时,大将魏诚上前向范宁汇报战况,“启禀使君,弟兄们阵亡三十一人,伤五十五人,斩杀敌军两千一百人,大火烧死之人不计其数,难以统计。

    范宁点点头,“将阵亡士兵尸首就地烧化,骨殖带回县城,战死和烧死的土著也挖深坑掩埋,防止出现疫病。”

    “卑职遵令!”

    宋军士兵当晚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大军返回琉球县。

    。。。。。。。。。

    范宁在抵达琉球岛三天后,才第一次进琉球县城,平心而论,虽然琉球府扩张乏力,难以自给自足,但县城却修建得很不错,城池周长三十里,宽敞整洁,居然还有下水道,污水排入城内一条河流,最后流入大海。

    各种房舍也建造得很好,以木屋为主,下面架空,离地面大概一尺,估计也是比较潮湿,防备毒蛇的一种方式,但建筑都比较大,家家户户的居住条件不错,道路也很宽敞,两边分布着各种商铺,不过绝大部分商铺都没有开门,只有一家杂货店和三家酒楼以及两家青楼开门营业,生意似乎还不错。

    整个县城显得干净整洁,比范宁想象的要好得多,平时这里是什么样子范宁不知道,不过这几天整个县城洋溢着欢快的气氛,不仅是补给到了,更重要是困扰他们多年的安全问题得到了解决。

    当宋军全歼土著,端了整个土著老巢的消息在昨天晚上传到县城,整个县城一片欢腾,人们敲锣打鼓庆祝,几乎一夜未眠。

    尽管此时大部分百姓都在家中补睡眠,但街上还是有不少百姓,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几年的不满和阴郁都仿佛在一夜之间被一扫而空。

    范宁来到了县衙,目前琉球府衙暂时设在海外经略府官署中,在岛上还没有府衙。

    县衙位于县城中部,范宁听取了几名县衙官员的汇报,随即和众人商量开垦土地和开采银矿的安排。

    “启禀使君,现在还是二月初,安排耕种完全来得及。”

    说话的是县丞丁敏,进士出身,只有二十五六岁,他在这里呆的时间最长,也最了解情况。

    “目前琉球县已经开垦了一百五十顷良田,全部都是稻田,一年可种三季,亩产三石稻米,这样算下来,一年产稻谷十三万石,养活全城百姓已经没有问题,之前主要是安全得不到保证,一年只能种一季。”

    范宁摆摆手道:“我现在想知道农业潜力,朝廷已经批准五年内陆续再迁徙两万户百姓来琉球岛定居,他们的粮食自给怎么解决?像丁县丞,我准备推荐你去琉球岛最南面负责筹建琉南县,出任第一任知县,你要告诉我,你准备从何入手。”

    丁敏心中一阵激动,居然直接出任知县,不再是县令,他正要表态,范宁笑道:“我明白的决心,现在先不谈琉南县,你说说琉球县发展农业的潜力。”

    丁敏冷静下来,想了想道:“启禀使君,县城西南是一片宽五里,长二十余里的丘陵,越过这片丘陵,便延绵近百里的平原,如果我们从丘陵里修通一条路过去,那农耕土地要多少就有多少,而且非常肥沃,这是最大潜力,另外县城西面今年可以直接辟出两百顷土地,到明年,光琉球县就能养活三万人。”

    范宁笑道:“我提两个当务之急的建议,第一,修建好从琉球县到码头的道路,这是最急迫的事情,当然,种粮也不能耽误,你们自己协商安排;

    第二,高县尉要组织起一支民团,民团的首要任务就是清理毒虫,我发现这里毒蛇很多,这可不行,必须要把县城和矿山周围的毒虫全部清理干净。”

    说到矿山,知县张赢面露难色道:“不瞒使君说,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力不足,现在全县人口一万余人,青壮男子只有三千,军队就不说了,他们要去剿匪,那这三千青壮分出五百人种田,剩下的去修路,修路最快也要半年,那采矿怎么办?还有民团怎么办?使君看看能不能帮我们引进一些劳力?”

    范宁也知道他说得是实话,没有人,想什么都白搭,他点点头道:“我会尽快联系鲲州,替你们引进两万五千名日本劳工,负责采矿、筑路和伐木,你们的青壮就负责种田。

    要我说,三百五十顷田还是太少,你们既然有两千户人家,那每家分两顷田,就是四千顷田,和鲲州一样,只要把土地及时发放给各家,他们的积极性就会迅速调动起来,四千顷田保证种满了稻子。

    我再给你们申请一批耕牛,相信两年后,你们就会超过鲲州,成为海外最大的粮食产地,只要每家每户都十分富裕,那么引入两万户人口那就是轻而易举之事了。”

    几名官员一起起身向范宁行礼,“恳请使君尽快替我们引入日本劳工!”

    他们很现实,有了劳力,那什么时候都好做了,范宁却很是头大,引入日本劳工还有很多事情,他们的住处,各种药品,还有他们的工钱给付等等,麻烦的事情多着呢!

    不过范宁既然答应了,他就准备立刻启程去鲲州,先把劳工之事解决了再说。

    。m。


………………………………

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

    当天晚上,范宁召集几名将领,部署了后续的剿匪安排,

    在一幅手绘的地图上,范宁指着两个红点对两名都指挥使周密和魏诚道:“这是他们交代的另外两个土著巢穴位子,没有什么可怜惜的,不把他们斩尽杀绝,我们的琉球府扩张迟早还会遭到重挫,两位将军各负责一个巢穴,给你们一个月时间,等我从鲲州回来,我希望那时琉球府已经没有任何匪患。”

    两人一起躬身道:“遵令!”

    这时,周密又问道:“请问使君,抓获的酋长是否要送进京城?”

    范宁摇摇头,“他们不是什么重要人物,朝廷也不会重视,我就怕某些吃饱了撑得慌的大臣说我们滥杀无辜,说服朝廷收回我们的用兵权,所以这种事情还是只做不说为好。”

    两名将军都深有同感,很多朝廷官员确实不了解情况就胡乱干涉,他们早已饱受手脚被捆住的痛苦,不想再经历第二次。

    范宁又嘱咐二人道:“这次的目标是平原番,高山番和渔番暂时不动,有什么情况等我从鲲州回来后再说。”

    。。。。。。。。

    次日一早,范宁率领五百士兵乘坐十艘万石大船离开了琉球县向北方驶去。

    三天后,船队抵达了小琉球,小琉球就是后来的琉球群岛,此时琉球的三山王国还没有开始,岛上只有极少量的土人,数年前,宋军占领了小琉球岛,将这里建成一个中转补给站,驻军五百人。

    另外,官府又从澎湖县迁来一百户渔民长居琉球岛,这一百户渔民便成为小琉球岛的第一代居民,建了一座小镇,起名琉璃镇。

    五艘万石大船在琉璃镇外的码头上缓缓靠岸,当地驻军的指挥使带着几名士兵急匆匆赶来。

    指挥使上前单膝跪下道:“卑职李英参见经略使!”

    范宁虚扶一下笑道:“李将军辛苦了,请起!”

    小琉球群岛由四百六十余个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面积比耽州还要大两倍,军队和渔民就生活在最大的琉璃岛上,他们实际上只用了很小一块土地,士兵开辟三十顷稻田实行军屯,解决了岛上军民的粮食和蔬菜问题,肉食也以鱼肉为主,泉州会定期补充一些生活用品。

    岛上的生活很枯燥无聊,一般每两年更换一半的士兵。

    琉璃镇就在码头上,有两百多座木屋组成,居住着百余户渔民,由于驻扎海外的士兵军俸比较高,每月有十贯钱,为了赚士兵的钱,一些头脑活络的小商人在镇上开了一些商业,包括一间杂货店,两座酒楼和两间妓院,招募了十几个日本船妓在这里做皮肉生意。

    范宁关心是小琉球附近出现的海盗,据张赢的猜测,这支海盗可能和驻军有关系,这便让范宁格外警惕,他这次来小琉球,就是要解决这件事。

    范宁在指挥使李英的陪同下视察了军营,又和一些士兵聊天,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对于士兵们而言,渴望打仗立功是他们的共同的心愿。

    范宁便对李英笑道:“既然弟兄们都想找点事情做做,我看你们也有数十艘战船,不如出海巡视,维护海上治安,我听说最近从琉球府前往日本的航线上出现了三支海盗,两支在日本,一支就在你们附近,为何不剿灭了这支海盗,也算是立下一个功劳。”

    李英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半晌道:“并非是卑职不尽力,小琉球群岛有数百个岛屿,很多岛屿上还有山,真不知道这支海盗会藏在哪里?我们也多次搜巡,但最终都无功而返。”

    范宁点点头,“既然如此,你们可以给沿途的商船提供护航,保证商船在小琉球这一带的安全,我觉得维护航道的安全至关重要。”

    “卑职遵令!”

    又说了一些话,范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