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超级学霸- 第2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入夜,红鸾帐中云雨初歇,欧阳倩伏在丈夫怀中低声道:“夫君,我今天真的很高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兴过。”

    欧阳倩横在心中的心结终于解开,她和父亲和解了,让她心中异常欢喜,这就意味着父亲终于接受自己嫁给范宁的事实。

    范宁心中好笑,当今天子亲自做和事佬,这个面子欧阳修怎么能不给?

    “那我什么时候上门去拜见老丈人?”

    “再等一等吧!”

    欧阳倩歉然道:“给爹爹一点时间,我想过年的时候去给爹爹拜年,这就很顺其自然了。”

    “我当然没有意见,就怕你那个继母心急,逼着你爹爹见我。”

    欧阳倩不屑地哼了一声道:“她巴不得明天你就上门,因为你上门肯定不会空手,但我偏不顺她意,过几天我再给爹爹说说,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去给他老人家拜年。”

    说到上门不空手,范宁倒想起一事,笑道:“你爹爹怎么把手稿送给真儿,不怕她撕坏吗?”

    欧阳倩娇嗔地瞥了丈夫一眼,“哪里是送给真儿,分明是送给你的,你还不明白吗?”

    范宁搂了搂妻子笑道:“既然丈人有心意,我们这些做晚辈的就得明事理,过两天有空时,我找一家大书铺把它刻印出来,就叫做《醉翁诗词集》,相信一定会风靡天下。”


………………………………

第五百零一章 东宫议事

    文彦博在两天后抵达了京城,他之前因为涉嫌行贿温成皇后一事被贬为河南府尹,时隔数年,文彦博再一次被启用。

    不过这一次不是为相国,而是实任太子少傅,组建东宫议事,利用他老道的处政经验、崇高的威望以及广博的人脉为皇嗣赵顼顺利继承大统保驾护航。

    文彦博果然名不虚传,上任第一天就和知政堂达成了共识,确立了东宫议事的地位。

    崇文馆贵客堂内,皇嗣赵顼(赵仲针改名),东宫詹事范宁、太子宾客韩绛以及太子少傅文彦博围桌而坐,听取文彦博和知政堂的谈判汇报。

    “微臣和知政堂达成的第一条妥协便是,东宫议事是临时机构,一旦皇嗣登位,东宫议事随即解散。”

    文彦博看了一眼三人,见三人都无异议,又接着道:“达成的第二条妥协是,知政堂不向东宫议事汇报,而是向皇嗣汇报,由皇嗣行使部分君权,东宫议事不是和知政堂平行的权力机构,而是皇嗣的辅佐参事堂,东宫议事不刻印章,但可以使用皇嗣的印章,转回奏折批复。”

    这时范宁接口道:“文少傅的意思是说,东宫议事并不是朝廷官署,只是一个临时组合?”

    “准确说,它只是一个临时参议机构,不能独立行权,必须以皇嗣的名义和知政堂参讨,不过一些细碎的事情不一定要皇嗣知道,对方也明白,这是东宫议事的意见,只是以皇嗣的名义参与和对方讨论,我们三人是皇嗣的影子。”

    赵顼笑道:“这个变通倒不错,我也认为把东宫议事作为权力机构有点不合法度,但把东宫议事作为我的影子倒也合情合理了,不过还是尽量让我知道政务,我不能辜负皇祖父的重托。“

    文彦博笑道:“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三点,东宫议事由我们三人组成,其他官员为辅佐,但我们三人应该轮流为执东宫笔,主导东宫议事,然后东宫议事做出的决议,要交给皇嗣,并由执东宫笔进行解释,皇嗣无异议,再转发给知政堂,如果有什么意见,也是由当期的执东宫笔负责和知政堂交涉,一个月轮一次,大家觉得如何?

    众人都接受这个方案,毕竟天子没有指定谁为首,那么大家轮流当值,就是最好的方案,文彦博虽然资历雄厚,但在这件事上,他却没有犯糊涂。

    韩绛是北方士族的代表,资历很深,而范宁是皇嗣心腹,还手握神武军,他这个太子少傅虽然是一品官,但在东宫的地位还真不一定比另外两人高。

    范宁又笑道:“我再建议由太子洗马范纯仁和侍讲苏辙两人出任东宫议事记录官,另外左右春坊令和赞善大夫可以旁听,可以发表意见,只是没有投票权。”

    范宁这个建议照顾到另外三名东宫高级官员的情绪,文彦博和韩绛随即表示赞同,赵顼也同意了这个方案。

    “最后一条,东宫议事的地点,我建议就放在崇文馆,就是我们现在坐的地方,皇嗣可以参与、可以旁听,可以有自己保留意见,甚至可以上呈天子,但不能否决。”

    说到这里,文彦博很歉意地对赵顼道:“关键是殿下还未成年,按照大宋例制,天子或者皇太子未成年,不能主政,只能由我们来替皇嗣做出决策。”

    赵顼默默点头,皇祖父让他代行君权分忧,但又成立东宫议事,就是考虑到他尚未成年这一点,他也无话可说。

    这时,韩绛问道:“假如知政堂不接受皇嗣的批复怎么办?”

    文彦博道:“很多时候,知政堂也不愿接受天子的批复,会朱封驳回,然后知政堂就要想办法说服天子,实在说服不了就只能执行。

    我们这边也一样,知政堂不接受,也必须是朱封驳回,如果双方意见相左,实在无法达成妥协,那么只能报天子仲裁。

    不过我觉得这里面知政堂就有了任意驳回权,皇嗣行权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我希望能限制一下,一个月,天子最多只能仲裁三次,当月超过了三次,就不用再仲裁,知政堂必须执行,毕竟皇嗣行使的是君权,不是东宫议事的权力。”

    “对方同意这个方案吗?”范宁问道。

    文彦博微微一笑,“知政堂要求一个月天子仲裁十次,但我只肯给三次,我估计最后双方妥协,一个月仲裁五次。”

    知政堂和东宫议事的谈判最终在天子的干涉下达成了共识,由韩琦代表知政堂,文彦博代表东宫议事,双方在协议文本上签字盖章,终于达成了政务流程。

    在最核心的不同意见主导上,双方首先是协商寻找妥协方案,如果双方无法协商达成,那知政堂必须服从皇嗣意见,但允许知政堂每月有六次向天子提交仲裁的机会。

    中午时分,富弼和韩琦走出了知政堂,富弼叹口气道:“名义上是皇嗣的决定,实际上是东宫议事的决议,这明显是分知政堂的权,我不明白官家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韩琦缓缓道:“官家这样决定是有他的深意,你没发现官家是在为将来做试验吗?”

    富弼略有触动,迟疑一下道:“官家是在避免赵宗实涉政?”

    韩琦点点头,“假如官家有什么意外,而皇嗣尚未成年,那朝政该怎么运转?一般是太后垂帘听政,但赵宗实尚在,让太后怎么听政?”

    说到这,韩琦长叹一口气,“很明显,官家是在寻找一个平衡,他在试行双知政堂制度,你没发现东宫议事其实就是一个小的知政堂吗?”

    富弼沉默片刻道:“这样会引发严重的党争,对朝廷很不利。”

    “这也算是一个不利方面吧!不过天子总要试一试,我们要理解他的一片良苦用心。”

    富弼点点头道:“太医那边有消息吗?”

    韩琦神情有些黯然,半晌道:“张文秋说,让我们做好最坏的打算。”

    “还有多久?”富弼顿时有点紧张起来。

    “少则半年,多则一年。”

    韩琦叹息一声,快步离去了。

    富弼呆住了,少则一年,多则半年,难怪官家这么急于立皇嗣。

    巨鹿王府,自从王妃高滔滔密会了范宁后,她便不再犹豫,开始在府中部署对丈夫的全方位监视,主要是她培养的一批心腹使女,一共十三人,这十三名使女分布在府中赵宗实有可能出现各个地方,通过她们的眼睛,高滔滔监视着赵宗实的一举一动。

    她实在害怕丈夫在冲动之下,做出毁掉儿子的愚蠢举动,范宁给她说得很清楚,张尧佐并没有死心,他还在等待机会做最后殊死一搏。

    高滔滔很清楚,如果被张尧佐抓住丈夫的把柄,还真有可能翻盘,这是她绝不愿意看到的后果。

    这天中午,中庭的起居房内,使女将一名家将带了进来,“王妃,他来了!”

    “让他进来!”

    家将叫做刘曲,三十余岁,跟随赵宗实多年,是赵宗实的心腹之一,赵宗实外出时一般都会带着他。

    刘曲进门跪下,“小人刘曲参见王妃!”

    “刘曲,你知道我今天为什么找你?”

    刘曲犹豫一下,点点头道:“小人知道!”

    高滔滔见他很知趣,便笑道:“你年纪也不小了,我相信你也不甘心一直就这么碌碌无为下去,只要你配合我,管束好王爷,我答应你明年进神武军出任指挥使,神武军是我儿的直属军队,左将军是我父亲,范宁也是我儿的心腹,相信安排一个指挥使,我还是能做主的。”

    刘曲磕头道:“多谢王妃厚爱,小人一定随时向王妃报告王爷的动向。”

    “咱们都是为了王爷好,不希望他出事,你不要心中有什么愧疚。”

    “小人心里明白,一切都是为了小王爷!”

    “你明白就好,去吧!我会安排人专门和你联系。”

    刘曲再行一礼,便匆匆走了,收买了刘曲,高滔滔这下子心定了很多。


………………………………

第五百零二章 危险气息

    京城在进入九月后,天气便渐渐转凉,到了九月底,一阵阵秋雨袭来,阴冷的京城如坠初冬。

    御街朱骷髅茶馆内,温暖的茶香弥漫中大堂,气质高雅,清丽脱俗的茶妓们不时端着茶盘出入一间间精雅的小屋,在二楼最里面的一间小屋内,王妃高滔滔和朱洁相对而坐,高滔滔眉头略皱,“你说王爷找你父亲要走三万贯钱?”

    “准确说是三千两黄金。”

    朱洁忧心忡忡道:“我不是舍不得三千两黄金,但这件事确实有点蹊跷,王爷要求我父亲做成三个提取黄金的凭据,感觉他似乎要送人。”

    高滔滔神情也变得凝重起来,需要用一千两黄金来行贿,这可不是小事情,一种直觉告诉她,丈夫又要生事端了。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就在三天前,九月二十六日。”

    高滔滔又问:“除此之外,他还有别的要求吗?”

    “别的”

    朱洁想了想道:“他似乎对《信报》非常有兴趣,希望能够插手《信报》,还有,他希望我父亲能在财力上全力支援他,将来他会十倍奉还,还会封我父亲为郡王。”

    “那有没有让令尊保守秘密?”

    “当然有,但我父亲不会隐瞒我,立刻告诉了我,他很担心王爷又在做蠢事了。”

    高滔滔又问道:“这件事告诉范宁了吗?”

    “还没有,但我打算下午去一趟他的府上,我想这件事不能隐瞒他。”

    “好吧!我们分头去调查,有情况我们还在这里碰头。”

    两人很快便各自离去了。

    高滔滔坐在马车内,她的愤怒已经消失了,她现在只剩下冷静和理智,丈夫要了三千两黄金,分成三份,那应该是给三个人,那他们会是谁?丈夫又在打什么主意?

    高滔滔当然知道,丈夫绝对不是给女人,他的问题她很清楚,他必然是为夺权做准备,现在再夺权应该不现实了,儿子已成为皇嗣,他现在乱来,天子不容他,百官也不会容他,或许是等儿子上位后?

    高滔滔心中陡然一惊,丈夫这是想做什么?想夺儿子的皇位,还是想以太上皇的名义逼儿子让位。

    一种母亲的护犊本能使她对丈夫忽然深感痛恨,其实这种不满和痛恨早就有了,自从她发现丈夫对儿子上位之事极度不满后,一颗怨恨的种子便在高滔滔心中发芽了,但她一直默默忍耐着,而直到今天,这颗怨恨的种子终于长成了仇恨的大树。

    高滔滔心中的仇恨不可抑制地要爆发出来,她低沉地自言自语,“你不要逼我,一切都是你自找的!”

    回到王府,高滔滔问道:“王爷呢?”

    “回禀王妃,王爷在书房里看书。”

    高滔滔点点头,对使女彩娥道:“让我刘曲来见我!”

    不多时,刘曲匆匆赶来,单膝跪下道:“参见王妃!”

    高滔滔冷冷道:“你有事情瞒着我?”

    “小人不敢,卑职所知已全部告诉了彩娥姑娘!”

    “那么就是还有你不知道的地方!”

    刘曲惭愧道:“这一个多月,王爷时常出去,确实有四次没有带小人。”

    “三天前,九月二十六日有吗?”

    刘曲点点头,“确实有,王爷那天下午是一个人出去了,不过出去的时间不长,一个时辰后就回来了,小人不知道他去哪里?”

    这就对上了,有些事情丈夫并不相信家将,看来这件事非常隐秘,事关重大。

    高滔滔心中暗暗思忖,这几天丈夫都没有出门,那三千两黄金应该还在他手上,他到底要把黄金给谁?

    东宫议事已经推行一个多月了,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麻烦,基本上都是一些细碎的琐事,在官员之间没有个人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各种政务都顺利运转。

    唯一的一次矛盾是关于陕西路大旱的灾民安置,文彦博和韩琦的意见发生了冲突,文彦博主张允许灾民留在河北西路,减少陕西路旱灾地区的承受能力,而韩琦则主张灾民回乡,由官府赈灾并组织灾民自救。

    双方互不相让,最后报天子赵祯仲裁,赵祯以边防为重,同意了韩琦的方案。

    这是唯一的一次意见相左,但范宁还是敏感地捕捉到了党争的气息,文彦博和韩琦似乎在争夺朝政的主导权,两人都长期担任右相,都有强烈的主导欲望,赈灾之争不过是两人的一次试探。

    范宁开始有些忧心忡忡,他开始感觉到东宫议事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一时赵顼完全被架空,其次朝廷要形成两个权力中心,这势必会在朝廷内部形成激烈的权力斗争,会削弱大宋的中央集权。

    范宁的马车在府门前停下,他进了府门,迎接他的是阿雅,“小姑来了,两位夫人在陪她说话,好像小姑有什么要紧事情找官人。”

    “我知道了!”

    范宁来到后宅,却没有急着去找朱洁,而是陪女儿喂羊,又抱着女儿去找到了小松鼠,这才把她交给乳母,自己来到了内堂。

    内堂上,三个女人正在喝茶闲聊,朱佩见丈夫进来,笑道:“小姑等你很久了,倩姐,我们撤吧!”

    “这傻孩子在说什么?”

    朱洁望着两人离去,这才对范宁淡淡道:“你的麻烦事情要来了。”

    范宁的脸色立刻变得凝重起来,“赵宗实?”

    朱洁点点头,“三天前,他问你三祖父要了三千两黄金,分为三份,并承诺将来封你三祖父为郡王。”

    郡王这种空口许诺范宁不关心,他更关心三千两黄金,也就是三万贯钱,这可是收买军队的价格啊!

    “王妃知道这件事了吗?”

    “她知道了,我下午见过她。”

    “那王妃是什么态度?”

    “她当然也很紧张,也很恼火,她会盯住赵宗实,也希望我们这边也一起盯住他。”

    范宁沉默片刻道:“三祖父为什么要把黄金给他?”

    朱洁感觉到了范宁语气中的不满,她无奈地解释道:“你三祖父只是一介平民,他得罪不起赵宗实,况且他这些年已经投在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