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超级学霸- 第2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滔滔脸色都变了,“这不是千钧一发的阻击吗?”

    “正是这样,所以我很感激他。”

    “那这次他丁忧回来,夫君打算怎么用他?”

    赵忠实沉思片刻道:“我想让他去应天府。”

    ‘应天府?’

    高滔滔一转念,忽然明白了,“夫君是想让他去对付。。。。。。。”

    赵忠实目光凝重地点点头,“此人不除,张尧佐就始终掌握着军方的助力。”

    。。。。。。。。。。

    :。:


………………………………

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职

    在清风茶楼的一间雅室里,韩琦亲自给范宁斟满一盏茶,笑眯眯道:“回京城已经快一个月了吧!”

    范宁点点头,“差两天一个月!”

    “哦?记得这么清楚,看来你已经静极思动了。”

    范宁没有否认,只是笑了笑,端起茶盏喝了口茶。

    他确实希望自己能够回京复职,丁忧期应该结束了,不过他和其他普通官员不一样,他的复职是要先定下官职,然后才复职,他猜到今天韩琦找他也是为了这件事。

    韩琦没有直接提复职之事,他话题一转,又笑问道:“你猜一猜,谁会来接宋庠的相位?”

    范宁沉思片刻道:“右吏部侍郎曾公亮!”

    韩琦眼中笑意更深了,“但很多人都认为是右谏议大夫张昇。”

    范宁摇摇头,“张昇派系的烙印太重了,除非天子已决定立赵文恽为太子,否则不会用张昇。”

    “那包拯呢?他资历已经够了,你觉得他会入相吗?”

    范宁还是摇摇头,“和张昇一样,包拯的派系烙印也太重,贾昌朝和田况都是偏向赵文恽,所以我认为天子只会微调,提升一个中间路线的重臣,如果没有曾公亮的话,我会认为我岳父朱孝云有希望,但他绕不过曾公亮这个坎,曾公亮上位也就是必然了。”

    韩琦点了点头,“你很有眼光,官家今天已经决定任命曾公亮为枢密使、平章事,接宋庠之位,另外,你的复职问题,今天官家也问到了。”

    范宁一下子关切起来,连忙问道:“官家怎么说?”

    “官家有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让你出任宣慰使,去陕西路和河北路巡视灾情,第二个方案,让你去地方任职,具体需要征求你本人的意见。”

    宣慰使有点像钦差大臣,代表朝廷和天子,去各地视察灾害,安抚民情,从面子比较风光,不过宣慰使也罢,安抚使也罢,本质上都只是一种临时性质的职务,对夯实资历没有太大帮助,相反,去地方出任实职,才是向上台阶中必经的步骤。

    范宁当然是想去地方任实职,但问题是天子在位时日已经不多,最多还有两年,他还是希望这关键两年能留在京城,但在这个问题他已经身不由己,官家提出的两个方案都是要求他去地方。

    范宁沉思片刻问道:“官家准备让我去哪里?”

    “具体没有说,应该是由知政堂推荐,我刚才和曾公亮商量了一下,一个是知杭州,一个知江宁府,还有一个是知应天府,你可以在这三个选一个,不过。。。。。。”

    “不过什么?”范宁问道。

    韩琦笑了笑道:“巨鹿郡王的意思,希望你去应天府!”

    范宁立刻明白了,就是赵忠实希望自己去应天府,然后由韩琦来操作,和曾公亮商量是因为曾公亮即将入相,韩琦需要事先取得他的支持,然后在知政堂的表决中,才能以三比二获得通过。

    “如何,有这个意向吗?”

    范宁淡淡一笑,“我还有选择吗?”

    。。。。。。。。

    当天下午,大内发出两道旨意,封曾公亮为枢密使、平章事,参与知政堂议事,第二道旨意,准许范宁丁忧期满复职,继续出任左谏议大夫、知应天府。

    左谏议大夫只是名义上的官职,如果同时封知谏院,那才是坐实了左谏议大夫的实权,他现在的任职,准确的表述是‘以左谏议大夫的头衔出任应天知府’。

    就在范宁去吏部办理完就职手续的第二天,他的妻子和母亲一行乘船抵达了京城。

    范宁在大相国寺码头上接到妻女老母的坐船,是一艘两千石的大客船,他母亲张三娘在女儿阿多的扶持下先下了客船,范宁连忙迎上去笑道:“我还以为娘会晚一点来。”

    张三娘瞪了他一眼,“你的两个娘子,一个大肚婆,一个抱幼女,我不来行吗?”

    范宁讪讪笑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以为娘还是事情要处理。”

    “该处理的,我都处理好了,以后就要指望你这个臭小子给我养老了,你可别嫌我烦。”

    “娘这是说哪里话?”

    张三娘满意地拍拍他的肩膀,“去吧!你的两个娘子都在指望你呢。”

    范宁又揉了揉妹妹的头发,问了她几句,这才向妻女迎去。

    第二个下船的是抱着女儿的欧阳倩,小家伙一看见父亲,高兴得张开手臂喊道:“爹。。。。爹!”

    范宁大喜,一个多月不见,女儿居然会喊爹爹了,他连忙把宝贝女儿抱在怀中,在她小脸蛋上重重亲了一下,喜滋滋道:“再喊一声爹爹!”

    “爹。。。。爹!”

    虽然有点含糊不清,但奶声奶气的声音把范宁的心都融化了,他把女儿抱在怀中,却不肯松手了。

    “夫君好像瘦了!”欧阳倩眉目含情道。

    “我们不在身边,他整天花天酒地,能不瘦吗?”

    说话是朱佩,她已经有点显怀,被阿雅小心翼翼扶持着下船,她不满地瞪着丈夫,居然不扶自己下船。

    范宁连忙抱着女儿阿真迎上去,一手扶住朱佩,陪笑道:“我写的信,应该收到了吧!”

    “信是收到了,你说会复职,我们都关心你是不是又要甩掉我们娘几个,自己跑去海外逍遥。”

    范宁有点尴尬,也有点无奈,只得苦笑一声道:“不是去海外。”

    “那是去哪里?我们都猜你不会留京。”

    “回去再说吧!反正离京城很近,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

    旁边已经停了两辆马车和几辆牛车,女儿阿真非要跟爹爹在一起,欧阳倩便和朱佩坐在一起,张三娘带着女儿阿多,以及阿雅和剑梅子坐第二辆马车,其他使女则坐牛车,至于行李则有朱元丰派来的人替他们送回府。

    马车从书苑街缓缓穿过,奇石馆的瓦砾废墟已经清理干净,十几名工匠和百余小工正在忙碌地重修府宅,范铁戈在东大街租赁的临时店铺里,工地上没有认识的人。

    众人默默望着被烧毁的店铺,谁也没有说话,范宁已经在信中给她们简单说了店铺被烧之事。

    马车走出了书苑街,宝贝女儿已经在范宁怀中睡着了,欧阳倩轻轻把女儿接过去,小声问道:“夫君,你到底是哪里任职?”

    朱佩目光立刻注视着丈夫,这也是她最关心地事情。

    “是去应天府!”范宁苦笑一声。

    朱佩和欧阳倩对望一眼,两人心中都松了口气,确实不算远,两百里左右,坐船要两天,骑快马一天一夜就能赶到。

    “那你什么时候去上任?”朱佩接着问道。

    “十天后上任。”

    。。。。。。。。。

    范宁已经在几天前搬回了他自己府宅,家仆还是从前的那批人,约三十余人,只有多了一个对外的刘官家,加上对内的吴管家婆,算是一个大户人家的结构。

    在进京的路上,一家人便商量好了住宅的安排,不用范宁操心,母亲张三娘带着女儿住在东院,既和儿子住在一起,但又和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张三娘心里很清楚,朱佩才是一家女主,自己如果太强势,那只会让后院不宁。

    张三娘母女也带了四个使女进京,可以自成一个体系,平时在一起吃饭,或者聊聊天,尤其她要带宝贝孙女,这是张三娘最大的寄托。

    后宅一共有三座院子和一座园林组成,三座院子,欧阳倩带着女儿住最大的一座,阿雅和剑梅子住一座院子,八名内宅使女住一座院子,而园林雅院是朱佩和范宁住的地方。

    不久,几名小厮押送着十几艘满载行李的小船从水路抵达了范家府宅。

    。。顶点m。


………………………………

第四百三十五章 遗产分配

    入夜,略有些疲惫的朱佩早早躺下,范宁则陪在朱佩身旁,虽然身体比较疲惫,但朱佩精神却不错,躺在床上和范宁说话。◢随*梦◢小*

    “夫君,要不我陪你去应天府上任吧!”朱佩似笑非笑地望着夫君笑道。

    范宁有点头大,只得苦笑一声道:“你已经四个多月身孕了,就算我愿意带你去,岳父岳母也不会答应。”

    “那你打算带阿倩一起去?”朱佩继续试探着问道。

    范宁还是不上当,摇摇头道:“真儿还小,还需要母亲照顾,她也不能同去。”

    “那总要有人照顾你起居啊!要不让阿雅跟你去,你身边有女人,我也放心一点。”

    这个倒可以,范宁点点头,“那就让阿雅陪我去。”

    朱佩轻轻哼了一声,便翻过身去,背对着丈夫,不理睬他了。

    范宁心中好笑,便在她身后躺下,晃了晃她肩膀,柔声道:“生气了吗?”

    朱佩抖开他的手,满脸委屈道:“就想不管我,甩掉我,一个人去逍遥自在。”

    “我没有这种想法,不是你和阿倩都不方便吗?若有办法,我肯定不会甩掉你们。”

    “这是你说的!”

    朱佩忽然翻过身,双目中蕴含着笑意,“既然住在京城是住,那住在应天府不也是住?我去应天府买座大宅子,把一家人都带上,看你怎么办?”

    范宁一拍脑门,他还真没有想到这一点,他想了想道:“就怕岳父岳母不答应。”

    “他们怎么可能不答应,我心里早想好了,这件事你就别管了。”

    朱佩心情又好了起来,索性将头枕在丈夫腿上,又道:“过两天祖父要进京,可能要给你一些东西。”

    “给我什么?”范宁好奇地问道。

    “具体我也不清楚,反正不是钱财之类,我只知道三祖父给祖父写了一封信,祖父就决定进京了。”

    范宁的好奇心也勾了起来,朱元甫要给自己什么?

    三天后,朱元甫抵达了京城,朱元丰随即请范宁去府中一叙。

    范宁是在去年十月去吴江拜访过朱元甫,半年不见,感觉朱元甫又苍老几分。

    和五年前范宁迎娶朱佩时相比,朱元甫现在已是老态龙钟,不仅须发皆白,脸上和手上布满了老人斑,走路也需要使女扶持,看得出他的时日不多了。

    后堂上,朱元甫和兄弟朱元丰以及范宁坐在一起。

    朱元甫摆摆手道:“朱元骏之事你不用给我说什么抱歉,他虽然是我的亲兄弟,但他甘愿为奸佞走狗,背叛家族和祖宗,另立祠堂,我已经和他恩断义绝,你对他的出手,我全力支持!”

    范宁连忙欠身道:“多谢祖父的理解!”

    朱元甫叹口气又对范宁道:“人生七十古来稀,我今年七十四岁,说实话,我已经很满足了,这两年我一直在处理身后之事,我考虑把身后财产分为家族财产和个人财产,土地和产业属于家族财产,黄金、白银、铜钱、财物、房产属于个人财产,由我的四个儿子孝云、孝霖、孝男和孝疆平分。

    家族财产我打算交给你三祖父,把两家的家族财产合并起来,作为整个朱家的财富,不会分给个人,每个朱家子弟每年都有分利。

    另外,我的个人收藏品则交给长孙朱哲,由他来继承,方案已经定下来了,过段时间,朱氏两房子弟将齐聚京城,正式分配财产。”

    范宁没有接口,他不知道朱元甫为什么要对自己说这些,朱佩作为嫡孙女,她的财产在出嫁时已经分配给她了,遗产继承当然就没有她的份,自己是范家人,朱家的财产分配和自己更没有关系。

    朱元甫见范宁神情平静,又笑道:“佩儿其实也有份的,她的份额在她长兄那里,我的财产分割书上会写得清楚,将来哲儿是她由来照顾,哲儿身后的财富是由她继承。”

    范宁明白了,朱元甫实际上是把他的个人收藏品交给了孙女朱佩,只是怕其他族人纠纷,所以经由朱哲的手转一道。

    朱元甫的个人收藏品主要是奇石、书画和瓷器三大类,对朱哲而言,只要给他提供寿山冻石,其他物品他都不感兴趣。

    范宁点点头,朱元甫的厚爱,他将铭记于心。

    这时,朱元甫又缓缓道:“我今天给你说这些事情,只是顺便提一下,让你明白我身后的安排,但这次进京,我是要给你一些东西。”

    范宁精神一振,不知祖父要给自己什么?

    朱元甫又缓缓道:“朱家在大宋的权力构图上最早属于三线权贵,但朱元骏的不争气已经把祖荫消耗殆尽,我和你三祖父都没有了荫官子弟的名额,一旦我们故去,朱家的爵位就断了,彻底和权贵二字无缘,将沦为地方豪门,很多权贵拥有的资源也会随之消失,你能猜到是什么吗?”

    范宁沉思片刻道:“是指官场人脉吗?”

    朱元甫摇了摇头,“朱氏文渊堂几十年来培养了不少进士,分布各地为官,这些官场人脉是由你岳父继承,他毕竟也是朝廷高官,这些朱氏门生也愿意依附他,这倒不是问题,其实你也说对一半,朱家不再为权贵,很多优秀人才将不会再依附朱家,所以我现在正在考虑把朱家的另一项财富,人才资源交给你和你岳父。”

    范宁顿时明白了,朱元甫指的是朱家培养的人才。

    大宋的权贵世家会吸引大量人才来投靠,有的是自己培养,有的是恩养,他们中间的佼佼者会得到为官的机会,出仕为官,就像吴县县令高飞,他就属于朱家恩养的门生,并提供财力支援,使他现在已升为常州通判,像高飞这样的顶级朱氏门生一共有十三人,都是考中进士步入仕途。

    但考中进士的门生毕竟是少数,还有很多没有考上进士的门生,他们大多出任管事,执掌朱氏各地的产业,另外还有武士,像剑梅子、徐庆等等,都属于朱家恩养的武士,另外朱元丰培养的二十名死士其实也是朱家的人力资源。

    这是另一种财产,而且有局限性,一旦朱家权贵光环消失,很多优秀人才就会自动离去,留下的大多时平庸之辈。

    范宁默默点点头,不知道朱元甫会把什么人给自己。

    朱元甫缓缓道:“我准备给你两文八武,都是朱氏文渊堂的顶级人才,忠诚度不亚于剑梅子。”

    范宁看了一眼朱元丰,朱元丰笑道:“我的二十名死士也是属于朱门武社,其中四人就包括在你祖父给你的八人之中,其余十六人还是继续跟我吧!”

    范宁不再客气,起身长施一礼,“孙婿多谢祖父厚爱!”

    朱元甫给范宁的两文八武,是指两个文士和八名武士,两个文士一个叫公孙玄策,一个叫张博,都是四十岁左右,科班出身,是朱氏文渊堂的成员。

    朱氏文渊堂位于吴江,是由朱元甫的父亲创办,由十三人组成,相当于豪门权贵恩养的门客清客之类,基本上每个权贵豪门都有这样的智囊团组织,朱家也不例外,文渊堂由老二朱元骏掌管,几年前朱家分裂后,文渊堂也一分为二,朱元骏带走七人,朱元甫留下了六人。

    朱元骏带走的七人都以各种理由辞职走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