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超级学霸- 第2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范宁辞去了左谏议大夫之职,率家人回乡守孝,由包拯兼任左谏议大夫之职。

    守孝也并不是要在墓前搭个棚子,不洗澡不理发住三年,那种极端孝道的情况虽然有,但还是比较少,绝大部分人都是在家乡悠闲地度过丁忧期,只要按时去给亲人添土扫墓就行了,其他生活都和平常一样,没有太多忌讳。

    “范大官人,好几天不见了!”

    一路上都有人给他打招呼,这两年他常来这里,很多小摊小贩都熟悉了。

    “小三,今天有没有新货?”

    范宁来到一个卖玉器的小摊前蹲下,摊主是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小伙,他父亲就是卖给范宁溪山行旅石的李阿毛,几年前病逝,儿子便接了父亲的班,继续在奇石巷讨口饭吃,不过李阿毛早就不做太湖石生意,他找了条路子,改做玉器生意。

    范宁腰间佩了一块极品羊脂美玉,质地温润细腻,观之犹如脂肪、油润纯净,感觉好像握了一把羊油,没有一丝瑕疵,是范宁心爱之物,一直佩戴在腰间,这块羊脂美玉就是在李三这里用二十两银子买下来。

    “大官人,若你想要上次那种羊脂玉,还真没有了,不过我昨天搞到一块这个。”

    李三从盒子里取出一块圆筒状的白玉,范宁眼睛一亮,“玉琮!”

    玉琮是祭祀用的礼器,商代比较多,也会随人下葬,一般放在腹部,范宁接过这块玉琮,是圆筒型,一寸厚,大小像个网球,应该是用南阳玉雕成的。

    当然,如果从玉质上来看,那是远远比不上羊脂美玉,虽然也细腻光润,包浆厚实,但没有羊脂玉那种脂肪感,倒有点清透。

    不过玉琮是讲究岁月沧桑,历史厚重,上面承载的价值却又不是羊脂美玉能比。

    “这个玉琮我要了,多少钱?”

    李三又取出一只配对的玉琮陪笑道:“这玉琮是一对,五十两银子。”

    “贵了!”

    范宁摇摇头,“最多四十两,就这价,要么我拿走,要么你留给别人。”

    “那好吧!四十两就四十两,谁让大官人是老主顾呢,就按照你说的价。”

    范宁从随身皮囊中取出四锭官银递给他,又笑道:“其实我还是喜欢羊脂美玉,如果你有货就给我直接送来,不会亏待你,”

    “大官人放心,我帮你留意,只要这市面上有,我立马给你送去。”

    范宁点点头,他又逛了一会儿,没看到什么好货,便背着手悠悠然回府宅了。

    范宁的府宅当然就是从前朱元甫那座百亩大宅,范宁和朱佩成婚时作为朱佩的嫁妆给了他,一直由他父母住在这里。

    范宁刚走进宅,只见一个小不点女孩儿跌跌撞撞向自己扑来,范宁吓得连忙上前抱住她,“我的小宝贝,怎么会走路了?”

    这当然是范宁的孩子,不出朱佩母亲王氏的意料,果然是欧阳倩先怀了身孕,在去年生了一女,取名范真,这是范宁的第一个孩子,刚满九个月,正在蹒跚学步,没想到居然能跑几步了。

    “鱼!”小家伙指着不远处的池塘嚷道。

    她现在能说一些单音节词,比如第一个会说的是‘娘’,后来又会说‘鱼、鸡、狗、婆’等等,却还不会喊爹爹,让范宁有点遗憾,不过她最喜欢爹爹,整天缠着他。

    跟在小家伙后面的是范宁的母亲张三娘,有了孙女后,她便渐渐从丈夫去世的悲痛中走出来,她今年也快五十了,两鬓斑白,整天把宝贝孙女宠得不像话,家里人都有意见了,她自己的女儿也没见她这样疼爱过。

    “阿宁,真儿让你带她去看鱼呢!”

    “娘!天气都缓和了,别给她穿这么多,像个棉球一样。”

    张三娘狠狠瞪了儿子一眼,“哪里暖和了?早晚冷你不是不知道,一会儿脱一会儿穿的,很容易着凉,你懂什么?”

    范宁苦笑一声,连忙打岔,“娘,阿倩和佩儿呢?”

    “佩儿这几天反应很大,小倩在陪着她,我说你别整天出去乱逛,有时间多陪陪自己的妻子,你们成婚快五年了,她才怀孕,容易吗?”

    “阿多、阿雅都陪着她呢!众星捧月一样,还要我去陪,至于嘛!”

    “你这个臭小子怎么说话呢!阿多是你妹妹,阿雅是你侍妾,没有一个是丈夫。。。。。。”

    范宁最害怕老娘念叨,连忙道:“我带妞儿去看看鱼,然后就去陪她们,保证以后少出去。”

    “这还差不多,对了,小苏让人送了封信来,在你书房呢!你呆会儿去看看。”

    小苏就是苏亮,他们去年都已从鲲州镀金回来,转正为京官,苏亮任正八品给事郎,知长洲县,李大寿混得也不错,升任从七品太常丞,在朝廷出任职官。

    范宁点点头,抱住女儿到池塘边看鱼去了。

    。。。。。。。

    朱佩是过年前后怀的身孕,现在大概三四个月左右,反应比较大,吐得昏天黑地。

    由于她是成婚快五年才怀孕,一下子里里外外都惊动了,她母亲专程从京城跑来照顾她,祖父朱元甫又找了十几个有经验的接生婆来伺候她,甚至朱元丰还特地写封信来庆祝范宁要喜得嫡子。

    范宁把女儿交给了母亲,自己悠悠然向后院走去,走到一半时才想起玉琮还在女儿手中抓着呢!他又连忙掉头,在外院找到了母亲和小家伙,不料玉琮不但没有要回来,小家伙还抱着他脖子不肯放手了。

    范宁只得抱着女儿回内宅,刚走进内宅,便遇到了急急来找女儿的欧阳倩,小家伙看见娘,立刻笑颜绽开,伸出小手要娘抱。

    “你这小手里拿的什么,好像很重!”

    范宁连忙从女儿手中取过玉琮笑道:“我女儿厉害啊!才九个月就能拿玉琮了。”

    欧阳倩白了他一眼,“你女儿和你一样是个死心眼,看上了就不放手。”

    范宁一边逗着女儿,带着娘俩向内院走去。

    “夫君,我也想再生个儿子呢!”欧阳倩瞅见周围没人,便小声对范宁撒娇道。

    范宁和她房事都用避孕措施,主要是她生了孩子还不到一年,得休养休养,否则连续怀孕对身体伤害很大。

    范宁呵呵一笑,“想生儿子还不容易,我都有经验了,保证一次命中,但还得等等,妞儿才九个月,等她一岁就开始给她准备小弟弟了,生下来正好差两岁,你说多好。”

    “可我觉得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

    “再养养吧!咱们也想生个健壮聪明的儿子不是?”

    欧阳倩撅了撅嘴,但又没办法,只得抱着女儿跟丈夫进内宅了。

    两人走进朱佩的院子,却见她蹲在干呕呢!旁边焦急地站着好几个人,范宁连忙上前扶住妻子。

    朱佩慢慢站起身,长吁一口气,无力地将头枕在丈夫肩上,“夫君,我怎么反应这样大,阿倩怀真儿的时候,也没有见她怎么呕吐啊!”

    范宁小心地扶着她向房间里走去,笑着安慰她道:“估计生男孩儿就会这样,男孩儿调皮嘛!”

    “娘,是不是这样啊!”朱佩又向母亲撒娇道。

    这两天王氏有点心不在焉,她有点担心大儿子了,这年头又没什么电话,只得发了一封急脚信去询问情况,到现在还没有回信。

    王氏信口道:“是这样的,怀你大哥的时候我就这样?”

    “娘,不会吧!怀二哥的时候呢?”朱佩吓得声音都颤抖了。

    王氏这才醒悟,连忙笑道:“我是在替你夫君说话呢!其实我怀你们兄妹三个都没有反应,这个应该和生儿生女无关,每个人的体质不同。”

    旁边两个产婆也笑道:“夫人说得对,我们见得多了,这真和生男生女没关系,有的女人反应大,有的女人就没反应。”

    朱佩长长松了口气,她可不想生一个大哥那样的儿子。

    范宁扶着妻子回房坐下,又陪她说了会话,见岳母在给欧阳倩教授养女儿的经验,房间里和谐了,便悄悄和朱佩告别,自己回到了书房。


………………………………

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变

    范宁回到书房,桌上果然有一封信,是苏亮的字迹,范宁拆开信,苏亮在信中说了一件大事,张贵妃病重。

    这个消息让范宁暗暗吃了一惊,他连忙起身,从门口的架子上取过几份报纸,他的报纸也是急脚递送来的,只比京城的当天报纸晚两天,他先打开《朝报》,上上下下找了一遍,没有发现张贵妃的消息。

    接着又打开《小报》,还是刊登张贵妃的消息。

    最后一份是《东京信报》,也是朱元丰办的报纸,也是以娱乐八卦新闻为主,销量很大,几乎和《小报》平分秋色。

    范宁找遍《东京信报》所有角落,都没有找到有关张贵妃的消息。

    显然不是他们不知道消息,而是这个消息不允许登报,只有事关重大,才会这么谨慎。

    范宁有点坐不住了,他必须要知道这个消息的来源,范宁快步来到起居房,对朱佩和欧阳倩道:“我有急事要去一趟长洲县找小苏,可能要明后天才能回来。”

    “夫君,出什么事了吗?”朱佩见丈夫的神情严肃,不由有点担心。

    范宁点点头,“可能朝廷要出大事了!”

    朱佩连忙答应了,让丈夫早去早回。

    他们府后就有一条小河直通胥江,私人码头上停播着两艘五百石的客船,范宁上了船,一回头,只见剑梅子也上了船。

    “阿佩让我保护你!”不等范宁开口,剑梅子便一句话堵住了他的疑问。

    剑梅子头戴竹笠,穿一件浅黄色的道姑服,看起来有点像女游方道士,她腰中配一把宝剑,正是范宁两年前送给她的夏国剑,剑梅子异常喜爱,便取代了她的龙泉长剑。

    剑梅子在船尾盘腿坐下,右手掐道诀,左手执夏国剑横放在腿上,闭目不再理会范宁,这些年她一直在勤练内功,连范宁也不知道她的武艺究竟有多高。

    算起来剑梅子已经三十岁,她没有家人道友,唯一的亲人就是从小跟随她的朱佩,范宁也从未见过她和自己以外的男子说过话,估计也是终身不嫁了。

    范宁也早已习惯她的风格,不用管她就是了。

    他负手站在船头,注视着飞驰而过的两岸景色,目光却陷入沉思之中。

    范宁很清楚张贵妃病重意味着什么,历史上,张贵妃在七年前就该去世,但不知什么缘故,一直拖到现在,现在距离赵祯去世也没几年了。

    张贵妃的去世必然会影响到皇嗣确立问题,要知道,张贵妃去世后,是被追封为温成皇后,大宋唯一同时出现两个皇后,可见赵祯对她的感情之深,远远超过了曹皇后。

    赵祯会不会在悲痛中立赵文恽为太子,或者张尧佐狗急跳墙,打破朝廷的权力平衡,利用张贵妃的最后一点余荫,促成赵文恽上位。

    范宁感觉都有可能,尤其是后一种情况,几乎肯定会发生。

    范宁心中也很急,偏偏他不在朝廷,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让他心生一种无力之感。

    ………

    天刚擦黑,范宁便抵达了长洲县县衙,长洲县就是今天的苏州,县衙有点陈旧了,但占地面积很大,是前衙后宅式建筑,后面就是新任知县苏亮的家了。

    苏亮已经成婚了,但还没有孩子,他妻子也是高遵甫的女儿,是高滔滔同父异母的妹妹,说起来也是缘分,高遵甫去年五月去鲲州巡视移民情况,顺便看看高家的金田,便是由苏亮全程陪同。

    高遵甫见苏亮长得很清秀,气质温文尔雅,人又机敏能干,还是赐同进士出身,条件这么好的年轻人居然还没有人抢,高遵甫回大宋后,连京城都来不及回,立刻赶来平江府,找范宁帮他做媒,亲自去苏家求亲,把自己十七岁的小女儿高园园许给苏亮。

    苏亮的祖父当然一口答应,待苏亮秋天任期届满返回大宋后,便在平江府迎娶了高遵甫的女儿,高遵甫的女儿还是从范宁府中出嫁的,在范宁府中住了一个多月,张三娘便认下了这个义女。

    有趣的是,苏亮的初恋情人叫程圆圆,而他的妻子叫高园园,也是一张圆脸,身体丰满,令苏亮十分满意。

    当了高家的女婿,苏亮的仕途就更稳了,三个月前,吏部正式任命他为给事郎,知长洲县,二十五岁出任家乡知县,既是年轻有为,也是衣锦还乡,当然,他还不能和范宁相比。

    范宁直接来到县衙后宅,敲了敲大门,里面有人答应,“是谁?”

    听声音是高园园的陪嫁使女阿左,曾和主人一起在范宁府中住过,范宁熟悉她的声音。

    “阿左,是我,范官人。”

    “是范大官人来了!”

    使女阿左听出了范宁的声音,连忙开门,范宁笑着走进大门,“你家官人呢!”

    话音刚落,便见苏亮从房里走出来,笑道:“我估摸着你今天会连夜赶来,果然来了。”

    “既然你知道,为什么不在信中写清楚?让我老远赶来。”范宁有些不满地瞪了他一眼。

    “不是想你了吗?想看看你呗!”

    苏亮嬉皮笑脸道,他又给剑梅子打个招呼,“剑姐也来了。”

    剑梅子没睬他,依旧跟在范宁身后。

    这时,高园园跑出来,“大哥来了,哟!剑姐也来了。”

    剑梅子罕见地给了高园园一个笑脸,原因很简单,高家是武将世家,高园园也好武,在范府跟剑梅子认认真真学了一个月的剑,剑梅子当然喜欢她。

    范宁笑道:“园园带剑姐去后院吧!我和你夫君谈一些事情。”

    高园园拉着剑梅子走了,范宁这才跟随苏亮来到书房,苏亮收起了嬉皮笑脸,面色沉重道:“就在刚才,我又收到岳父一个急报,张贵妃薨了。”

    范宁一阵头痛,时间就那么紧促,刚刚得到病重的消息就死了,不过张贵妃死了也好,至少这几个都忙着治丧,没有时间和精力考虑立皇嗣之事。

    但范宁还是要确认一下,“你岳父有没有说,张贵妃留下什么遗言?或者天子答应了什么?”

    苏亮摇摇头,“没有提到这些事情。”

    范宁心里明白,高遵甫的地位还是低了一点,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核心内容,他心中一阵没由来的烦躁,自己必须得尽快回京。

    本来历史上是赵宗实登基为英宗,但范宁现在真不敢肯定历史的车轮还会不会沿着原来的轨迹走,张贵妃晚死了七年,早该去世的狄青还活蹦乱跳在琉球府当大头兵,应该正在得宠的欧阳修却因为白内障发作而不得不提前退休。

    还有,历史上根本就没有赵文恽这个人来和赵宗实竞争帝位,但现在出现了,搞不好真会大意失荆州,赵宗实丢了帝位,毕竟赵文恽也是温成皇后的儿子,在法理地位上和赵宗实一样。

    如果历史发生改变,赵文恽登基,那他范宁就惨了,恐怕会不得不举家逃亡海外,张尧佐绝不会放过他的。

    范宁很多计划都是和宋神宗挂钩的,他不敢想象自己前途破灭的那一幕。

    “小苏,看来我得申请起复了!”

    苏亮算了算时间,惊讶道:“老范,有点不对啊!”

    范宁一怔,“哪里不对?”

    苏亮扳着指头给他算了一遍,道:“你辞职已经整整三十个月了,按规矩,丁忧二十七个月就该结束了,为什么吏部还不通知你回京复职?”

    这里面原因范宁是知道的,京城那位吏部朱侍郎的女儿怀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