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清晨,一名三十余岁的大将在内侍的带领下,正快步向天皇的朝房走去。
这名身材魁梧的将领正是河内源氏家族第三代主将源赖义,他目前出任陆奥国守护,负责镇压陆奥国豪族安倍世家的叛乱,他同时也继承了父亲源赖信的威望,成为关东武士集团的领袖。
源赖义穿着一身用白银打造的华丽铠甲,头戴一顶金盔,步履矫健,内侍的步伐稍慢,使他显得有点不耐烦,但他又极力克制住自己。
这时,内侍来到一间宽大的朝房前,站在门前恭敬道:“将军请吧!天皇已在屋内恭候将军!”
源赖义大步跨进了房内,一股淡淡的檀香扑鼻而来,房内布设精致,但又十分简洁,中间是一幅帘子,背后隐约坐着一人,两边各站着一名带刀侍卫,目光凌厉地注视着走进来的源赖义。
源赖义连忙跪下,磕头道:“臣源赖义拜见天皇陛下!”
帘后坐着的正是日本第七十代天皇,名叫亲仁,后来被尊为后冷泉天皇,他年约三十岁,脸型瘦长,脸色十分苍白,说话十分轻柔。
“朕已听到了消息,安倍赖时军队攻克依川城和多贺城,两千守军投降,朕想知道,已经平息的陆奥国为什么又起战乱?”
“回禀陛下,安倍赖时从未臣服过,他只是被臣所败,形势所迫,不得不献土称臣,臣从他女婿平永衡口中得知,安倍之所以再起兵叛乱,是因为他得到了宋朝的支持。”
“宋朝支持?”
亲仁天皇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了,“你是说占据了虾夷地的宋军吗?”
“正是!宋军支持安倍赖时大量兵甲和粮食,使他有了造反的本钱,若不斩断宋军对他的支持,安倍赖时恐怕不甘龟缩东北,会继续率军南下,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亲仁天皇沉吟一下问道:“那你的意见呢?”
源赖义挺直了腰道:“微臣知道虾夷地孤悬于海外,从陆地无法支援陆奥国,只能走海路,如果能摧毁宋军的战船,那么两年之内,虾夷地的宋军无法支援安倍赖时,微臣有信心在两年内彻底斩尽安倍家族的男子。”
亲仁天皇沉默良久道:“可是朕并不想和宋朝爆发战争。”
“启禀天皇,并不需要朝廷出手,臣知道长崎领主平野吉手下有战船数百艘,武士三千余人,让他出兵袭击宋军的船只,最后将责任推到他的头上,将他人头送去宋朝谢罪,日本国和宋朝不会起纠纷。”
亲仁天皇知道源氏家族垂涎富庶的长崎已久,实际上是想利用这次机会铲除平野吉,夺取长崎海港。
不过亲仁天皇也乐见平野吉被灭,他沉思片刻道:“只是平野吉未必肯出兵!”
“天皇陛下,臣听说平野吉的独子在耽罗国死在宋军手中,他仇恨宋军已久,如果陛下答应将肥后国的土地还给他,并任命他为肥国守护,有失子之痛的亲情,有土地之利的诱惑,有守护之位的召唤,微臣相信他一定会倾兵而出。“
亲仁天皇点了点头,“如此可行!”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顶点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二百九十三章 长崎的消息
进入二月后,鲲州大部分冰雪开始融化,除了山顶还有部分积雪外,初春的气息已经洋溢在鲲州的每一个角落。
树木发芽,嫩草钻出了土地,一群群麋鹿在溪边喝水,大群鸟雀在森林上空飞翔,数千匹马又开始向北方牧草迁徙。
二月的喜讯不断传来,一个秋冬,一百多匹种马大展雄威,已经使一千八百匹母马怀上了身孕。
另一个喜讯便是铁壳火雷在之前已成功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又造出了威力更大,更加稳定的铁火雷,一个冬天,城外爆炸声不断,众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后来才传出宋军在试验新火器的消息。
这天上午,百艘大船满载着第一批三千五百名日本国劳工抵达了唐县,这批劳工来自于日本东海道。
包括伊豆、安房、相模、伊势等东海道地区,其中包括五百名年轻少女,宋军和他们每个人签订了契约,工期为三年,男子每月一两银子,女子减半,免费食宿,保证吃饱米饭。
这个条件对于饱受残酷剥削而贫困不堪的日本百姓而言,简直就是上天送来的厚礼。
尽管有很多人怀疑这些条件并不是真的,只是哄他们上当,但还是有无数人受不了诱惑,他们宁愿冒险也不愿再过饥寒交迫的生活,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报名。
尤其宋军先预付一年的工钱,白花花的十二两银子,这可以买五十石大米,让赶来报名的百姓们都疯狂了,只可惜宋军第一批只招三千五百人,无数人只得饮恨而归,都眼巴巴地盼着第二次招募到来。
码头上顿时变得热闹起来,士兵们将三千劳工编成三十营,并任命营头,他们的任务是伐木筑路,先修建一条贯通东西两岸的主干道。
鲲州半岛西北面也有一处海湾,海湾北部便是后世的札幌所在地,地理位置很优越,范宁便考虑将汉县设立在那里。
而且那里相距唐县约一百多里,不用翻越山岭,地形比较平坦,修建道路比较容易,将来汉县和唐县之间,骑马一天便可以抵达。
劳工有现成的大营,距离唐县约二十里,劳工们将在那里休息两天后便开始伐木夯路。
五百名年轻少女被领去城内,她们分为两批,负责种菜和制作衣服鞋袜,她们也有自己的营地,位于城内,条件要比劳工营稍微好一点,晚上还要集中起来学习汉语,毕竟她们中很多人要嫁给愿意留在鲲州戍边的将士。
范宁骑在马上,望着一群群兴奋的劳工,这时,士兵将三十名营头带到范宁面前,余孝年高声给他们说了几句,三十名营头纷纷跪下磕头。
“我是鲲州的最高长官,以后,你们在鲲州的生活劳作就由我来负责,过些天我会去你们大营巡视,今天给你们先简单说几句。”
范宁说几句则停下,由余孝年替他翻译过去。
范宁又继续道:“你们来鲲州是干活赚钱,三年后带一笔钱回家,这应该是每个人的愿望,想赚钱当然没有问题,但前提是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要服从军队管理,我丑话说在前面,任何人不管是偷懒耍滑,还是寻衅滋事,都会立刻开除,干一年苦工后送回家,不会再有机会。”
众人战战兢兢听完翻译,都鸦雀无声,半晌,一人小心翼翼问道:“请问老爷,我们需要干什么活?”
“前期主要是伐木筑路,然后会修建城池,三年时间一晃就过去,到时就能结帐回家,表现得好,还会有奖励,你们回去向所有工人转告我今天说的话,让大家安心干活,只要好好卖力,宋军不会亏待他们!”
士兵带着三十名心情激动的营头走了,三千劳工列队站成三排,每人领一套工服,一双鞋,一块工号铜牌,两个馒头,三千劳工便在军队的押送下前往劳工大营。
事实上,他们的生活和囚犯差不多,除了干活就是睡觉,没有自由,没有假期,只是每月有一份工钱。
可就算是这样,每个人都感到万分幸运,自己能吃饱饭,能挣钱养家糊口,他们就能在妻儿父母面前挺直腰了。
......
船队在劳工下船后,便离开码头去别处停泊,这时,有三艘从长崎归来的商队开始卸货,它们正好遇到了在东海道招募劳工的船只,便结伴一起返回鲲州。
范宁正要返回城内,忽然余孝年匆匆跑来,躬身道:“启禀御史,有重要情报!”
范宁见他身后跟着一人,便问道:“哪里的消息?”
余孝年把身后之人拉了上来,“你自己给范御史说。”
身后是一名年轻人,大概只有二十岁出头,模样十分清秀,他跪下给范宁行一大礼,”小人是长崎商人程德兴之子,小人叫做程清。”
范宁听余孝年说起过,程德兴是长崎宋商的头子,在长崎能量很大,就连平野吉也要给他几分面子。
范宁点点头,“你站起来说话!”
“谢范御史!”
程清站起身便道:“我父亲得到一个紧急消息,平野吉正在召集军队,准备月底出发,前来偷袭鲲州!”
范宁吃了一惊,连忙问道:“消息可靠吗?”
“绝对可靠,是平野吉手下第三号人物喝醉酒后泄露给我父亲。”
范宁立刻道:“跟我去军营细谈!”
他又对余孝年道:“你也一起来!”
范宁带着两人来到了军营,正好遇到狄青准备出营去劳工大营,范宁连忙叫住他,“狄帅,稍等一下,有重要军情商议!”
狄青点点头,翻身下马对范宁笑道:“可是日本对我们动歪脑筋了?”
范宁也微微一笑,“好像是的!”
“太期待了!”
狄青呵呵一笑,“到大帐细谈。”
众人来到中军大帐,程清又将情况给狄青也复述了一遍,狄青眉头略略一皱,却没有说什么,又问道:“平野吉的军队情况如何?”
“启禀狄帅,平野吉手下有武士三千余人,他们同时也是海盗,非常凶残悍勇,大小船只四百余艘,在日本近海航行没有问题。”
范宁又问道:“平野吉有几个儿子?”
“回禀御史,他有九个儿子,其中长子很早就去世了,他的亲生儿子就只剩下次子平野英侵,其他七人都是他的养子,号称长崎七海士,其实就是七个海盗头子。”
“那平野英侵死在耽罗岛后,他就绝后了?”范宁又问道。
“正是,他现在只有两个孙女,没有孙子,平野英侵死在耽罗岛的消息传来后,听说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三天三夜,整个长崎都挂了白幡,有传闻说平野吉要把所有的宋商都赶走。”
范宁也不再多问,便让人送程清下去休息。
待程清离去,范宁这才笑问道:“狄帅似乎有些疑惑?”
狄青点点头,“正常情况下,如果不是刻意试探,一般泄露这种重大军情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且还是平野吉手下的第三号人物,所以我觉得有点蹊跷。”
范宁微微笑道:“如果是他故意泄露呢?”
狄青一怔,“这怎么可能?”
范宁又转向一旁的余孝年问道:“你觉得可能吗?”
余孝年没想到上司会问自己,他沉思了片刻,忽然醒悟,“范御史的意思是说,平野吉来攻打我们,和安倍家族叛乱有关系?”
范宁点点头,“我觉得有关系,我们支持安倍家族叛乱并不是什么秘密,也没有刻意隐瞒,很容易被日本朝廷知道,他们一定会想办法阻止我们对安倍家族的支持。”
狄青也醒悟过来,“所以平野吉就是日本天皇派出的一把刀?”
“只是借刀杀人罢了!”
范宁淡淡道:“平野吉是地方领主,和朝廷关系不大,由他来出面,日本朝廷容易撇清关系,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日本朝廷对长崎的贸易厚利已眼红很久了,这次利用平野吉来对付我们,何尝不是借我们之手干掉平野吉?”
狄青也觉得范宁看得透彻,他沉思一下又道:“按照你的思路,其实就是平野吉内部的人故意泄露消息给程德兴,目的是为了让程德兴暗中通知我们,这样就说得通了。”
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这个迷局在三人的推理之下,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范宁笑着点了点头,“日本朝廷泄露消息也未必怀有好意,他们其实是希望宋军和平野吉两败俱伤,既无法支持安倍家族,同时也让平野吉把小命丢在鲲州,这才符合他们的利益。”
“为什么平野吉看不透?”旁边余孝年问道。
“他是被仇恨和利益蒙住了眼睛,其实平野吉想报失子之仇,他完全可以用海盗来对付我们的船队,但他却不惜劳师远征,一定是日本朝廷给了他无法拒绝的条件,足以让他甘愿冒这个风险。”
说到这,范宁冷笑一声,“不管他得到了日本朝廷的什么承诺,但他最终将为此赔上全部的身家性命!”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袭鲲南湾
铁壳火雷最终没有用松明粉取代碳粉,而是在碳粉的基础上添加了少量松明粉,这样效果更好,范宁和狄青在得到长崎军情的当天便视察了火器营。
这还是他们二人第一次联合视察火器营,着实让匠人们紧张。
狄青长期和西夏人作战,当然懂得火器的重要,以及火器使用中的诸多无奈,爆炸威力不强,更多是起到点火和威吓的作用。
仓库的铁架上摆放着三十五只铁火雷,这是铁火雷目前的存货。
范宁问道:“现在一天最多能做几只铁火雷?”
宋老匠想了想道:“制造工艺比较复杂,模子也少,要保证质量,最多一天只能做十颗。”
范宁算了算时间,在平野吉军队杀来之前,大概能做二百五六十颗,除去训练用雷,大概还有两百颗左右,差不多也够了。
范宁便对宋老匠道:“在三月初十之前,能做多少算多少,它们即将第一次实战应用,希望你能明白这一点。”
宋老匠顿时变得紧张起来,“大官人,要开战了吗?”
范宁笑道点点头,“是海战,你不用紧张。”
宋老匠连忙摇摇头,“我是担心铁火雷延误了战机啊!”
“你们尽心尽力制作就行,经过训练后,它的实战情况,我们会了解。”
“我明白了,我这就去交代大家!”
宋老匠行一礼,匆匆走了。
范宁见狄青还在端着一枚铁火雷沉思,便笑道:“狄帅要不要亲眼看看它的威力?”
狄青笑着点点头,“我正有此意!”
。。。。。。。。
火器试验场位于县城北面三十里外的一座山谷内,这里四面环山,试验封闭,隐蔽性很好。
一千士兵特地在这里修建了各种试验建筑,包括石屋、木房、船体等等,各种建筑达三十余栋之多,为火器试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个时辰后,狄青带着一百多名亲兵和范宁来到了试验场,同来的还有两名火药匠。
范宁拾起一只沉甸甸的铁火雷,重达至少二十斤,外形就像一只铁葫芦。
范宁笑道:“狄帅打算怎么试验?”
狄仁杰一指远处的大木船,“就炸那条船!”
范宁铁火雷递给火药匠,“开始吧!”
两名火药匠抱着铁葫芦火雷向木船奔去,这艘木船是仿造一千石的船只,修建得十分结实,船身侧面有扇小门,两名火药匠钻了进去。
只片刻,只见两人飞奔而出,奔出五六十步,两人跳进一个事先挖好的土坑里,紧紧抱着头。
一里外,所有士兵都捂住了耳朵,战马也事先将耳朵堵住,范宁却在默默地计算时间,估计大约能跑到百步时,便听见‘轰隆!’一声巨响,大船骤然爆炸了,船体迸裂,木块四射,一股黑烟腾空而起,各种碎木从空中噼噼啪啪落下。
待黑烟散尽,众人这才走到船体面前,只见千石船只被炸为两段,一段保持在原地,另一段则滚翻出数尺外,顶部出现一个一丈宽的大洞,内壁上钉满了密密麻麻的铁壳碎片。
范宁颇为惊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