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名官员没有多问,他一指左面走廊,“倒数第二间屋子就是!”
“多谢了!”
范宁行一礼,快步向左面走廊走去,这名官员望着他的背影,半晌摇摇头走了。
片刻,范宁来到朝房前,他看了看门上的牌子,上面三个大字:弓弩司。
门没有关,虚掩着,从门缝可以看见里面一名中年官员正在忙碌地整理文书,从他绛红色官服来看,应该是一名七品左右的下层官员。
范宁推门走了进去,笑道:“我是国子监督学,姓范,请问这位官人是?”
官员打量范宁一下,见他这么年少,居然是国子监官员,他有点不敢相信,便问道:“你有什么事?”
范宁取出一份公函,递给他,“太学学生要练习弓箭,特来借一批弓弩!”
公函是蒋监丞给他开具的,太学开设有射箭课,确实有借弓箭的需求,官员接过公函没有看,还是盯着范宁,“何以证明你的身份?”
范宁太年少了,简直让人怀疑他是普通学生假冒官员。
范宁取出免召金牌放在桌上,“天子赐我这面金牌,可以证明吗?”
“啊!”
这名官员大吃一惊,竟然是免召金牌,他连忙变了态度,换了一副笑脸,躬身行礼,“下官不知,得罪了!”
范宁收起金牌笑道:“我们公事公办,官人请看公函!”
官员这才仔细看了看公函,脸色略略露出为难之意,“借一百副弓箭没有问题,但借十具军弩军器监没有先例,请问范督学,国子监怎么想到要借弩?”
“今年太学开设了弩课,要求学生了解弩矢,并不是为了射弩,而是了解弩的结构、射程等等,希望军器监给予支持。”
弩是民间禁用之物,军器监管理非常严格,范宁如果以个人的名义来借弩,肯定借不到,但如果是公对公,以国子监的名义来借,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这就不违反大宋对军弩的管制。
更何况范宁还有免召金牌,这名官员不敢得罪他,他略一沉吟,便想到一个折中的办法。
“十具太多了,既然只是了解,两具弩就应该足够了,一具完整的弩,一具零件散弩,范督学看这样行不行?”
“可以!”
“还有我需要善意提醒,按照军弩管理规定,借期最长一个月,到期前要先归还,若还要继续使用,可以再续借!”
“没有问题!”
官员随即给范宁开一份弓弩借用单,凭这份借用单可以去军器监仓库提货。
范宁接过借用单,又问道:“另外再问一下,听说军器监有高额悬赏军弩,这份悬赏目前还在吗?”
官员笑了起来,“有!而且还是万贯悬赏,这份悬赏已经颁布两年了,至少有三十副新军弩前来应试,但没有一副达到要求,想拿这份悬赏可不容易。”
“不知有什么要求?”
官员看了范宁一眼笑道:“怎么,范督学有兴趣?”
“说不定太学生们有兴趣,你可别小看他们,他们脑瓜子很灵。”
官员笑道:“要求其实很简单,只有一条,百步外射穿辽军士兵的铠甲,只要做到这一点,一万贯钱就到手了。”
。。。。。。。。。
借弓箭是国子监的真实需求,但借弩却是范宁夹带的私货,蒋监丞给他一个面子,帮了这个小忙。
军器监的万贯悬赏当然令范宁怦然心动,他现在手上只剩下三千贯钱,现在军器监有万贯悬赏,他完全可以凭借先知先觉拿下这笔令人垂涎的厚赏。
回到书库的官房内,范宁反锁了房门,桌上摆满了一把军弩的零件,包括弩身、弩弓、和弩机、弩牙、望山等等,这是绘图用的参考物件。
范宁是在考虑提前造出宋朝著名的神臂弩,神臂弩在宋神宗年间由党项人李定献给朝廷,成为大宋最犀利的单兵武器,从此打破了敌军铁甲无法远距离射透的窘状。
神臂弩属于用脚踏的蹶张弩,弓身长三尺三,弦长二尺五,射程远达三百四十多步,杀伤距离两百四十步,威力强大,弩矢可射入榆木半杆。
汉代的大黄弩也有这么大的威力,但大黄弩不是单兵武器,至少要用两个人才能开弓上弦,而且重达数十斤,平时必须用牲畜托运,在战场上并不是很实用。
而宋朝的神臂弩之所以能取代大黄弩,就在于它能单兵上弦,只重十几斤,一名弩手就能操作并携带,非常实用,而且威力比大黄弩还要大。
弩的威力无非就是势能强大,能把弓弦拉至少七石的力量,用七石的力量把箭射出去,威力当然无比强大,所以神臂弩的关键就在于怎么上弦。
神臂弩的制作方法在历史上已经失传,但后人也有研究,范宁就曾经看见过一份复原神臂弩的图纸。
神臂弩分为两步走,一步是脚踏张弦,用腰臂力量上弦到正常位置,第二步是最大程度利用杠杆原理继续上弦。
在神臂弩的弩身中有一段生铁打制的内膛,内膛中安放了一排齿轮,一个大齿轮带动五个小齿轮,都是用精钢打造,在弩身侧面开了一条槽,平时里面放置一根圆头的细铜杆。
需要拉弦时,将铜杆从弩身下方插入大齿轮中,向上拉动,引发大齿轮转动,在一组齿轮的带动下,弓弦又继续向后延伸,最后能扣在弩牙上。
这样就用很小的力量撬动了正常情况下完全拉不动的弓弦。
神臂弩的核心就是生铁打造的内膛和这一大四小五个用精钢打制的齿轮。
当然,这种齿轮并不是钟表上那种薄片齿轮,而是比较宽,至少宽半寸,这样齿轮之间就容易契合。
怎么在铁膛内组装齿轮,范宁并不担心,宋朝工匠早已经掌握了这种技术,在农田水车和踏车船上都能见到这种齿轮原理。
他要做的事情是,找一个技艺高明的工匠把铁膛和齿轮打造出来,并将它们组装起来。
然后再绘制一幅图纸,连同铁膛齿轮一起交给军器监,再由专门的弩匠来打造,范宁相信神臂弩一定能由此造出来。
=========
【说明:神臂弩杀伤射程两百四十步,也就是三百七十米,能射入木半箭,威力强悍,不过它的实物和打造方法在明清时期便已经失传,一些宋朝资料语焉不详地提到了铁膛和精钢齿轮,老高是靠自己的想象来打造这柄威力巨大的神臂弩,至于枪,老实说,早期滑膛燧发枪的威力还真不如神臂弩】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顶点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见天子
两天后,范宁在名匠荟聚的东二条甜水巷中找到了一名专门制作精工器物的老匠人,把铁膛和齿轮的图纸交给了他。
如果成功做出来,就能将一股力量很大的细绳从第一个齿轮移送到最后一个齿轮上。
但如果不说这是弩的零件,估计谁也想不到,老匠人接下了这个活并开价十贯钱,双方约好五天后交货。
这两天县衙已将修建私人码头的申请批复下来,同意范宁在蔡河上修建一座私人码头,范宁新宅那边正在忙碌地动工,搬家的计划不得不一推再推。
中午时分,范宁正在小餐堂内吃午饭,忽然,蒋监丞匆匆跑了进来,一眼看见了范宁,顿时松了口气,他连忙上前附耳对范宁低语几句。
范宁愣了一下,“可我还在吃饭啊!”
“哎呀!回头再来吃,我让餐堂单独给你做,赶紧跟我走!”
““师兄,什么事情这么急?”曹诗笑问道。
“天子召我进宫,可我还在吃饭呢!”
范宁话音刚落,对面齐刷刷给了他四个大眼白,就装吧!当心被雷劈。
范宁嘿嘿一笑,起身道:“我去换官服,马上就去皇宫!”
一刻钟后,国子监一辆专用马车疾速驶入皇宫,在宫内停车处缓缓停下,范宁下了马车,快步向紫微殿方向走去。
御书房内,赵祯正在细看范宁写的报告,他已经看了三遍了,宋朝从来不是保守的王朝,对外贸易做得极为繁盛,关键是有没有机会。
现在赵祯忽然发现海外竟然有如此广袤的草原和森林,不属于任何国度,让他怎么能不怦然心动?
任何帝王都有一颗开疆辟土的雄心壮志,为了争夺河西走廊,打通丝绸之路以及获得养马之地,赵祯不惜以举国之力和西夏大战,最后却没有能成功,令赵祯为之心痛万分。
但西方不亮东方亮,范宁的一份报告给赵祯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使他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他这些天都沉浸在海外的开疆辟土之中。
在赵祯的御案上还有几份地图,包括从书库中找出的唐朝黑水都督府的管辖疆域全图,里面清晰地绘制了库页岛的存在,还有一份黑水都督府给朝廷的奏折,里面有唐朝官员对它的一些描述。
‘窟说岛疆域万里,岛北苦寒,冬季大雪覆盖六尺,春末方融,岛南却异常温暖,森林茂盛,牧场广袤丰美,海岸常年不冻。。。。。。。。’
这就表明库页岛原本属于唐朝领土,由黑水都督府管辖,这就在法理上证明大宋夺取这座大岛的合理合法,应该叫做回归。
正是这份地图和奏折使赵祯彻底打消了最后一丝顾虑,他下定决心夺取库页岛和毛人岛。
但对于毛人岛,赵祯始终找不到相应的地图,但既然已经证实了库页岛的存在,那应该也说明毛人岛是真实的。
这时,一名宦官在门口禀报:“启禀陛下,范宁来了!”
赵祯顿时精神一振,“快!快让他进来。”
片刻,范宁快步走了进来,躬身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赐坐!”
有宦官搬来一只绣墩,“谢陛下!”范宁坐了下来。
赵祯微微笑道:“这几天在忙什么?”
“回禀陛下,微臣这几天在赚钱!”
“赚钱?”
赵祯有些奇怪,便笑问道:“在做什么营生赚钱?”
“陛下,军器监悬赏一万贯钱征募能百步外射穿敌军盔甲的强弩,微臣想拿下这一万贯钱悬赏,这些天就在琢磨这件事。”
赵祯眼睛一亮,这份悬赏还是他两年前批准的,他至今记忆犹新,他连忙道:“可有了进展?”
范宁取出一份图纸,起身呈上,“这是微臣绘制的图纸,里面一些部件正在请人打造,请陛下御览!”
范宁迟早要将这份图纸交给军器监,但自己的所有权怎么保证?他想来想去,由天子来做担保是最好不过,所以他便一直将这份图纸带在身上,寻找机会呈给天子。
赵祯打开图纸,仔细看了看,他被范宁设计五枚齿轮吸引住了,他看了半晌问道:“说说你的思路?”
“陛下,弩箭射杀敌军的关键在于力量,微臣考虑把弩身加长,把弩牙向后延长一尺,微臣测算过,这样发射的力量将是原来弩箭的三倍,可凭借普通士兵的力量,是绝对无法拉开这么强大的弩弦。
所以微臣就考虑了投石机的原理,设计一组齿轮,用铜杆扳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这样原本人力无法拉开的弓弦,就能通过齿轮轻易拉开。
微臣估计这种新弩杀伤距离至少在两百步以上,可以轻易射穿敌军的盔甲。”
赵祯听得连连点头,范宁说得很有道理,投石机靠十几个人就能将数十斤的大石投掷到三百步外,就是利用了机械的巧妙来省力,他觉得这种新弩真可以实现。
赵祯笑道:“这份图纸就放在朕这里,如果实现了,朕加倍奖赏你!”
“有陛下的承诺,微臣就不用担心拿不到钱了。”
赵祯听他说得有趣,忍不住哈哈大笑,“要你的新弩达到要求才行,朝廷的钱哪有那么好拿的?”
赵祯将图纸放在旁边篮子里,便将话题转到今天的正题上。
他将找出来的唐朝奏卷和地图递给范宁笑道:“你先看看这份资料!”
范宁小心翼翼接过这份已经有三百年的奏卷,慢慢在桌子展开,竟然是黑水都督府的奏卷,他仔细看了一遍,欣喜道:“原来库页岛属于唐朝,那大宋将它收回就理所当然了。”
赵祯点点头,“朕也是这样考虑的,只朕有点想不通,那里怎么会有四季不冻的海岸?”
这个原因范宁倒知道一点,库页岛和北海道之间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暖流和寒流交汇之处,受暖流影响,库页岛的南部海岸不结冰也很正常。
“陛下,或许和水温有关系,那边的海水比较温暖,导致海岸不冻,但微臣认为,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库页岛,而是毛人岛和耽罗岛,陛下打算什么时候派人前去探查?”
赵祯沉吟片刻道:“前两天狄青主动向朕请缨,愿意替大宋开疆辟土,但朕考虑让他去南方平息岭外之乱,他向朕推荐赵宗实负责两岛的探查,朕想问问你的意见,你认为谁去探查比较合适?”
范宁顿时明白了,这一定是曹家的意思,借狄青之口来推荐赵宗实,给赵宗实立功的机会,既然赵祯刻意提到他,显然已经决定让赵宗实去了,范宁便不想在赵宗实身上耗费精力,但他要给曹家一个交代。
范宁便笑道:“毕竟是海外开疆避土,微臣赞成由皇室子弟为主导,另外微臣想推荐一位副使,此人去过毛人岛和耽罗岛,陛下也认识此人,由他来做向导是最适合不过。”
赵祯顿时有了兴趣,笑问道:“何人去过毛人岛和耽罗岛?”
“国舅曹佾!”
赵祯顿时哑然失笑,原来是自己的大舅子,他当然知道自己这位大舅子沉迷于仙道,常年在外四处游历,对做官毫无兴趣。
“曹佾去过毛人岛和耽罗岛?”
“正是,曹家老爷子祝寿时,我听说曹国舅去过海外,便找他聊了很久,结果他真去过毛人岛和耽罗岛,他给微臣讲了很多毛人岛和耽罗岛的情况,陛下可以具体再和他谈一谈。”
赵祯顿时有兴趣了,自己的大舅子居然去过毛人岛,真要好好问问他。
“陛下打算什么时候派人前往耽罗岛和毛人岛探查情况?”
“朕打算一个月后派一支贸易船队出发去新罗和日本,以贸易为掩护,秘密探查耽罗岛和毛人岛,如果一切如我们之前的判断,那朕就要着手准备了,两年后开始正式实施海外计划。”
说到这,赵祯对又范宁缓缓道:“辽国在京城探子颇多,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微臣明白,一定守口如瓶!”
范宁告辞走了,赵祯沉思片刻,又拾起了范宁画的新弩图纸,他当即令道:“传朕的旨意,宣军器监罗监事速来见朕!”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乡来人
从皇宫出来,范宁没有去国子监,而是返回自己位于旧曹门的住处,他一路上都在考虑赵宗实之事,看得出赵祯已经决定让赵宗实负责出海调查,难道真是狄青的一个建议或者曹家的面子就能让赵祯决定启用赵宗实?
范宁觉得恐怕还是赵祯自己的想法,赵祯并没有放弃赵宗实,而是在耐心观察他,这几年赵宗实表现平静应该还是让赵祯满意。
这才是理智的答案,在已经无法再生出儿子的情况下,赵祯不会不考虑自己的继承人问题,如果考虑继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