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超级学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超级学霸-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了这道圣上的护身符,士子们逛妓馆也是心安理得,而且大家发现了一个礼部巡查的规律,礼部巡查大多是在早上,只要不在妓馆过夜,那么风险就会降低很多。

    距离省试还有五天之时,京城的热闹也到了高潮。

    这天傍晚,京城各大酒楼都在流传一个消息,范仲淹被贬黜京城五年后,又重新被天子召回,封观文殿大学士、礼部尚书。

    这个消息震动了朝廷,迅速在京城各地传播,成为京城百姓茶余饭后议论的焦点。

    旧曹门大街的清风楼也是京城的有名酒楼之一,拥有酿酒资格,它酿的酒叫做三清酒,在京城颇有声誉。

    傍晚时分,在清风楼的二楼,范宁摆下一桌酒席,给二叔范铁戈和明仁接风洗尘,这次范铁戈进京是为了在京城筹办开店之事,他将在京城呆两个月,然后回平江府,然后四月份再返回京城,店铺就正式开业了。

    当然,除了开店之事,范铁戈还把范宁请玉郎雕刻的九龙香炉也一并带进京城,另外,他儿子范明仁还带了一千块极品田黄石进京,为田黄石打出名声造势。

    “明仁,你怎么变成黑炭了?”

    喝了两杯酒,范宁开始调侃范明仁,“开始我还真没认出你,还以为二叔带了一个昆仑奴进京!”

    在父亲面前,范明仁不敢太放肆,装模作样的喝酒装深沉,但范宁说得太过份,居然说自己黑成了昆仑奴,范明仁终于忍无可忍。

    “你这臭小子把我们兄弟骗去福州,你在京城吃香的喝辣的,我们兄弟多可怜,整天喝米糊糊,想吃点肉还得自己带弓箭进森林,我们没日没夜在河边给你挖石头,你居然还嘲笑我脸黑!”

    范宁脸上一点歉疚的表情都看不到,他给明仁斟满一杯,笑嘻嘻道:“太夸张了吧!想吃肉居然要进森林打猎?凭你们兄弟的作风,我估计附近村子狗的数量急剧下降。”

    “去!你以为狗那么好偷,我们第一次偷狗,被几条狗追着咬,差点被它们拖回去下酒。”

    “是不是后来只好去酒馆花钱买酒肉?”

    范宁一句话就揭穿了明仁的老底,开玩笑,身上带了一万贯钱,还没有地方喝酒吃肉,那不是笑话吗?

    这时,范铁戈伸手给了儿子后脑勺一记耳光,骂道:“瘦点黑点有什么不好,阿宁给你们找事情做,你们还这样不满,那样不服,有本事你们也考上举人,进京参加省试,给我争口气!”

    “爹!”

    明仁捂着头满脸委屈道:“我不是在和阿宁开玩笑嘛!好像说得我们一点事都不懂,我们好歹也是秀才吧!”

    “秀才有屁用,秀才就讲诚信了,要不是我盯着你们,那几块最顶级的田黄石你们肯拿出来?”

    范宁瞪大了眼睛,“明仁,你小子想把最好的田黄石吞掉?”

    明仁脸一红,“不是想私吞,只是舍不得卖,我们挖遍了数百亩矿田,才找到三块最好的田黄石,想自己留下来收藏,到时候最大的一块肯定是你的。”

    范宁有了兴致,笑道:“最顶级的田黄石是什么样子,快拿给我看看!”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顶点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一百九十三章 预看考场

    范明仁从随身带的包里,取出一块用绸子严密包裹的田黄石,他将绸子一层层打开,最后露出一块排球大小的田黄石,范宁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这块田黄石呈椭圆形,深黄色,一看便是极品冻石田黄,但更加细腻如脂,上面居然没有萝卜纹路,也没有一丝裂纹或者瑕疵,简直就是极品中极品。

    “其他两块也和这块一样?”范宁问道。

    “比这块略小一点,但品质是一样的,是一窝挖出的三块,上面原本还有一层石壳,剥去石头后就发现它的珍贵了。”

    范宁沉吟一下道:“这三块都给我!”

    明仁顿时怪叫起来,“你三块都拿走,太贪了吧!”

    他话音刚落,范铁戈又狠狠给他后脑勺一巴掌,“你急什么,听阿宁把话说完!”

    明仁捂着头嘟囔道:“我想留给子孙作传家宝,有什么不可以?”

    范宁摇摇头笑道:“我不是想要你们的石头,我自己也不能要,这种极品的田黄石只适合用来刻印玺,一旦田黄石被世人认可,你们手中的这两块田黄石至宝会成为子孙的隐患,会被人窥视的。”

    范铁戈毕竟年纪大,懂得平民不持重宝的道理,他连忙对儿子道:“阿宁说得对,这种田黄石至宝不是我们能拥有,拿着它反而是祸患,你们把它交给阿宁,让朝廷刻成玉玺,反而让它发挥作用。”

    明仁在范宁和父亲的轮番劝说下,只得答应了,他心中却在想,如果让他再一次找到这种田黄石至宝,他得吸取教训,绝不能再让范宁知道。

    范宁小心翼翼用布绸将田黄石包好,收了起来,不知什么时候有机会让它变成印玺。

    这时,门开了,苏亮从外面快走了进来,连连拱手歉然道:“抱歉!抱歉!我来晚了。”

    明仁看见苏亮,大马猴的本性立刻迸发出来,他立刻跳上去,拉着苏亮的手笑嘻嘻道:“小苏,听说你已经有未婚妻了,怎么不带来看看?”

    苏亮最怕就是这对孪生兄弟,虽然明礼没有进京,但就是这个明仁也让他头大。

    他狠狠瞪了范宁一眼,不用说,肯定是这小子说出去的。

    “我才十二岁,哪有什么未婚妻,你不要听范宁胡说八道。”

    “过了年就十三岁了,十三岁应该可以娶妻,可以享受男人的乐趣,你不用谦虚嘛!”

    “明仁,别胡说!”

    范铁戈虽然在斥责儿子,但他眼中一样涌满了笑意,难道小苏真要成婚了吗?

    苏亮挣脱明仁的手,不再理睬他,他坐了下来对范宁道:“我刚才听到消息,范相国又重新启用回朝了,是真的吗?”

    范宁点点头,“我也听说了,封观文殿大学士、礼部尚书。”

    范铁戈听说三叔又回朝为官,他心中大喜,连忙问道:“观文殿大学士和礼部尚书是什么官?”

    范宁笑道:“这两个官职都是从二品高官,但都是虚职,我估计天子暂时不会让堂祖父管具体事务,以堵住那些反对者的嘴。”

    “那范公升官了吗?”对于范铁戈这样的平头百姓,他最关心是范仲淹有没有升官。

    范宁笑着点点头,“堂祖父是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出任邓州知事,资政殿学士是正三品,现在升为观文殿大学士,便是从二品了,升了一级。”

    其实范宁心中也十分感慨,按照历史的轨迹,范仲淹应该是去年出任杭州知事,明年又调青州,最后染病,一年后病故。

    但最终范仲淹没有调杭州,而是直接调回京城,无疑改变了历史和他的人生轨迹,就不知他在暮年还能不能再有所作为?

    ........

    范仲淹的新任命下达后,范仲淹要交接,要启程东进,到京城赴任至少要二月份去了,但科举省试已经迫在眉睫,离科举还有两天,礼部允许士子参观考场,以便士子熟悉考场位子。

    一大早,范宁、苏亮和李大寿乘坐一辆牛车来到了北城外面的军营,这里是北兵营,最多时曾驻扎二十万大军,军营占地近万亩,扎下了一万多顶大帐。

    皇佑二年的省试科举就将在这座大军营内举行,近十万士子分成二十个考场,由于军营太大,第一个考场和最后一个考场之间相隔了二十几里,当士子实地了解了考场情况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考场情况安排出行时间了。

    牛车出了新封丘门,不多久便看见前方十里外旌旗招展,似乎很热闹,车夫对三人笑道:“那就是北大营,这次科举就在北大营举行,前天就开放参观,今天是最后一天参观,听说今晚就要封营了。”

    “前两天参观的人多吗?”

    “怎么不多,每天都有几万人,我都跑了七趟了,你们是哪个考场?说不定我知道。”

    范宁道:“我们有两人在甲考场,一人在丁考场。”

    “呵呵!甲考场就有三个,第一个叫甲童考场,第二个和第三个甲考场分别叫甲二和甲三,丁考场在中间去了,好像隔得很近,但实际上隔了差不多七八里。”

    “为什么会有三个甲考场?”苏亮不解地问道。

    “谁知道呢!你们如果是考童子试,估计就是第一个甲童考场。”

    苏亮连忙取出浮票,他这才注意到,他真是甲童考场,童字隔得比较远,他还一直以为自己是甲考场。

    马车在第一个考场前缓缓停下,范宁对李大寿道:“结束后我们就在这里汇合,不见不散!”

    “知道了!”

    李大寿答应一声,马车继续向西驶去。

    范宁和苏亮来到考场门口,给门口官员验了验浮票,官员点点头道:“你们就在这里,自己进去看吧!注意不要遗漏任何东西,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甲一考场就是童子试考场,一进门便看见立下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童子试专用考场’,这仅仅只是一座考场,里面开阔便让范宁和苏亮一阵惊叹,大营内至少有数百顶大帐,整齐地排列着,一眼望不见头。

    大营内不光是他们,还有不少其他考生,大多十三四岁,都是来自大宋各地的童子试考生。

    这次一共有三千名童子试考生,其中以开封府的人数最多,足足有一百余人,这也是为了照顾京城权贵子弟,像庞籍孙子庞恭孙、张尧佐的孙子张椿等等。

    他们基本上不用考解试,只要获得太学、国子学以及弘文馆推荐名额,便可直接参加省试,这些权贵子弟占用了大半名额,剩下的十几二十个名额才由广大平民百姓打破头去争夺。

    范宁是两千七百八十六号,苏亮是两千一百九十九号,两人相隔不远,但应该在大营后面去。

    “在这里!”

    苏亮终于看到了大帐前的牌子,两千一百八十号到两千一百九十九号。

    “范宁,我的考帐找到了!”

    大帐一半被掀开,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二十张桌子,但桌上的考号还没有编,这是不让考生预先知道自己具体坐在哪里,以免他们隐藏作弊资料,反正只要找到考帐,其他就容易多了。

    范宁也找到了自己的考帐,里面也摆放着二十张桌子,他记住了大概方位,转身刚要走,或许真是冤家路窄,只见柳然和两名考生迎面走来。

    “我考帐在这里!”

    柳然指着范宁身后的大帐兴奋大喊:“我找到了,就在这里!”

    他一抬头看见范宁,不由呆了一下。

    自从上次朱佩去柳家拜年后,柳然和范宁的关系就变得有点微妙起来,至少柳然的心态变了,他对范宁的态度就开始敌视起来。

    “哟!真巧啊!”

    范宁笑道:“柳兄居然和我在一个考帐。”

    柳然脸色很难看,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范贤弟的考号是多少?”

    “我是两千七百八十六号,柳兄呢?”

    “我是是两千七百八十号,我们座位应该很近,范贤弟这次势在必得吧?”柳然酸溜溜问道。

    “哪里可能势在必得,我根本就没有复习好,不知拿什么考?倒是柳兄很胸有成竹啊!”

    “彼此!彼此!我心慌得很,恐怕这次要名落孙山了。”

    两人虚伪地互相谦虚对答,客气得就像两国谈判使者见面一样。


………………………………

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后冲刺

    二叔范铁戈和明仁这两天在京城各地游玩,还有范宁父亲范铁舟的小徒弟阿庆也跟了来,他当然也是来京城游玩。

    离科举只有三天了,范宁没有时间顾及他们,让他们自己去京城各地游玩。

    不过京城此时已经找不到客栈可住,连寺院、民居都住满了各地前来参加科举的士子。

    范铁戈尽管不想打扰范宁他们,但也不得不跟他们挤住在一起,苏亮搬到范宁的书房,把他的房间腾出来给范铁戈父子以及阿庆居住。

    明仁带来的千块田黄石只能寄存在货栈内,在京城有很多这样的货栈,给外地商人存放货物。

    范铁戈三人尽量早出晚归,不打扰他们三人最后冲刺复习。

    程氏兄妹白天也基本上在外面,他们这段时间忙着看城外的房子,程泽的曾祖父在汴梁原本有一座宅子,杯酒释兵权后,程泽的曾祖父为表明态度,将这座京城的宅子卖了。

    现在他们家十分后悔,又想在京城买一座宅子,城内的宅子太贵,动辄数万贯,他们买不起,只能考虑城外的宅子。

    这些天,他们兄妹一直在外面看房子,苏亮也没有时间陪他们了。

    最后三天,李大寿就像疯了一样,每天只睡一两个时辰,他已经彻底豁出去了,拼命地练习书法。

    书法入门容易,但到一定程度提高就很难,主要还是看个人的悟性,李大寿悟性较差,虽然这几个月他没日没夜苦练,但他的书法就是提高有限,总觉得还差一点火候。

    他是考成人科举,两百人只录取一人,压力太大,这就要求无论对策文、议论文,默经和作诗都必须发挥出高水平,才有可能被录取,任何一门有瑕疵都会被淘汰。

    当然,第一步被淘汰的是书法,在抄誉院,有专人负责抄写卷子,书法不佳者或者卷面涂改太多,就会被拎出来,由审卷官来判断书法和卷面是否合格。

    一般而言,只要在抄誉院被拎出来的卷子基本上都会被判死刑,十万份试卷,审卷官不可能每一份卷子都会细看,找到一处瑕疵就淘汰。

    李大寿可不希望自己的卷子在抄誉院就被拎出来。

    房间里,苏亮一边背着《宋刑统》,一边哀嚎道:“范宁,《宋刑统》我已经很熟了,为什么还再背,我想这两天再看看别的,要不然我心不定啊!”

    “少废话,给我背,必须把《宋刑统》给我背下来!”

    范宁不给他申诉的机会,又把厚厚一本《县官审案大全》扔在他面前,恶狠狠道:“今晚上开始重新看这本书,每个案例都要给我看得烂熟。”

    两人住在一起,范宁才发现苏亮并没有按照自己的要求严格背书,他大部分时间都花去和程圆圆谈恋爱了,背诵《宋刑统》也完全是为了应付自己。

    范宁着实恼火,只剩下三天,他不准苏亮再和程圆圆见面,必须苦背《宋刑统》,必须熟读《县官审案大全》。

    不过相比李大寿,苏亮表现得还好一点,至少背了看了,李大寿根本就没有翻看这两本书,堆在一边积满了灰尘。

    着实让范宁失望之极,现在再让李大寿看这两本书已经来不及了,范宁索性也不再管他,集中精力用三天时间把苏亮缺失的部分补上来。

    “范宁,你怎么知道对策文真会考县官审案?”苏亮不服气地问道。

    “我叫你背书,你就给我老老实实背,哪有那么多废话,你以为我想管你?若不是怕不好向你父母交代,我才懒得管你。”

    “不过你这小子确实能猜题,解试题都被你猜中了,这次我就听你的,如果没有考律法,你以后休想再让我——”

    “给我闭嘴,背书!”

    范宁一声怒喝,苏亮嘟囔两句,只得收起心思,全神贯注地开始背书。

    范宁也没有让他全背,《宋刑统》有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