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少年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少年行-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楚飞燕闻言,一个字都没说,转身就走。

    王子婳柳眉微蹙,上前一步,抓住了楚飞燕的衣襟,责难道:“楚非燕,楚大侠,你要食言而肥?你别忘了,你还欠我一件事情没做,去拿个武状元回来,我就放过你。不然,你一辈子也别想脱离我的阴影。”

    楚非燕平生第一次生出了挫败感,转过身,朝家世富贵无双的王子婳长长一揖,道:“王大小姐,求你放过我!你明知道我习惯了闲云野鹤的生活,还要我去入仕?你杀了我好了!一了百了。”

    王子婳见来硬的显然会是两败俱伤的局面,所以又换了一副怀柔的微笑模样,说道:“楚大哥,你知道我不是强人所难的人。其实,我也不是非让你拿武状元,你只要让他拿不到武状元就好了!”

    楚飞燕直起身子,用问询的目光看着王子婳。

    王子婳娇笑一声,道:“你就算最后遇到他,打败了他,拿到武状元,也可以立马就走,想当就当,想走就走!”

    楚非燕一阵眩晕,暗道:我的大小姐,你真拿大唐的国法是过家家么?

    。。。。。。

    当世第一强国大唐的第一届武举,不光是只有大唐一国重视,像大唐相邻的数国,也都在密切的关注之中。每一国排出的探子数目,都在百人之上。

    举世瞩目的大唐武举,终于在百声响彻天际的礼炮声之后,正式拉开序幕。

    大唐军方高层,除了一去阴山之后便行踪不明的李靖和戍守南方的大将军侯君集之外,悉数到场。

    高高的点将台上,名将云集!端座在众将之首的是两位功勋卓著的公爵尉迟敬德和段志玄!
………………………………

123。第一百四十章 武动长安状元郎(67)

    '第3章  第3卷'

    第154节  第一百四十章 武动长安状元郎(67)

    尉迟敬德扫了一眼,点将台下数不清的人头,笑道:“我大唐果然是人才辈出,此届的武状元必定是历代最强,含金量最高!”

    战功彪柄的段志玄正色说道:“此言不假,不过,这届武举状元之名,其实已经早有归属!”

    尉迟敬德心中纳罕,为什么他从来没听说过这方面的消息呢?

    尉迟敬德已经花白的眉头一锁,问道:“段公,何出此言啊?可是上面流出了什么消息?”

    段志玄神秘一笑,说道:“非也,非也!”

    尉吃敬德着了急,征战了快一辈子的他即使已经老了,但还是没改掉他年轻时的急躁性子。

    段志玄哈哈大笑,说道:“尉迟公莫急,其实你是明知故问!”

    尉迟敬德心中不悦,双手交叉于胸前,大咧咧的往椅子靠背上一仰,说道:“段公看我上了年纪,可是要作弄老夫?”

    单论军中资历,尉迟敬德算的上目前大唐军界的第一人。就算是目军中第一人的卫国公李靖见到老尉迟公的时候,都要执见长辈之礼。

    段志玄当然不敢招惹老而弥坚的尉迟敬德,凌烟阁二十四文武功臣之中,他排名靠后。浸淫官场多年的段志玄,怎么会主动去得罪与他毫无利害冲突、现在早已经没了兵权的老尉迟公呢?

    段志玄连忙解释,说道:“尉迟公莫恼,其实我早就知道,你的外孙薛仁轩也参加了这次武举。以他的本事,台下纵然人数众多,怕也要成了陪太子读书的配角了。”

    尉迟敬德哈哈大笑,说道:“段公,消息当真是灵通。我特意嘱咐仁轩换个名字参加比试,就是为了避嫌,你可切莫不可再对别人说起这件事情啊!”

    段志玄点点头,说道:“尉迟公的心思我明白,此事我一定守口如瓶!”

    段志玄看了一眼喜上眉梢的尉迟敬德,心中暗道:真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不过,段志玄绕了大半天的圈子,险些把马屁拍在了马腿上。好在,他的目的还是达到了。

    点将台下,人声鼎沸,俱都是正当年的大好男儿。

    “难怪比个射箭,都要花费一整天的功夫,这人数还真是不少!”一名看起来更像是文科生的瘦弱男子,在叶少缘的身旁搭讪似的说道。

    也难怪这名瘦弱男子会主动选择叶少缘进行搭话,因为他们二人身旁不是长相凶神恶煞的,便是一看着装打扮便是出生于权贵之家的公子哥。长相温良的叶少缘,自然成了众人中最好说话的一个。

    昨夜,被天外飞来的怪客,祸害的不轻的叶少缘,根本就没有休息好。他脸上有明显的黑眼圈和眼袋,困倦的险些站立着都睡着了。

    叶少缘朦胧之中听到有人跟他说话,激灵了一下,眼睛睁大了不少,东张西望的搜索着方才和他说话的人。

    骨瘦如柴的年轻男子,一脸的尴尬之色,举起了一只手,咳嗽了两声。

    叶少缘这才找到了正主,满是歉疚的语气说道:“这位兄台不好意思哦,我昨晚没休息好,打了个盹。”

    瘦弱男子一脸同道中人的神情看着叶少缘,说到:“是吧,你也紧张吧!实不相瞒,昨晚我也是辗转难眠。我起早冲了个凉水澡,才精神了些!”

    叶少缘点点头,虽然他昨晚已经开始运行那有去除疲劳伤患神效的无名功诀,但是两个肩膀还是撕扯般的剧痛,如此一来,这伤痛势必会影响到叶少缘今天射箭比试的发挥了。

    瘦弱男子像是个话唠,憋屈了半天,终于找到了叶少缘这个可以说话的人。

    瘦弱男子凑到叶少缘的身旁,轻声说道:“说实话,我一看这人山人海的阵势,心里的气别泄了一大半。”

    叶少缘不知如何回话,只得出于礼貌性的连连点头,暗中却不断加快无名功诀的运行速率,争取在余下不多的时间里,尽可能的多恢复些伤势。

    瘦弱男子纵然是块木头,看到叶少缘如此冷淡的态度后,也应该闭嘴了。可惜,他不是块木头,而是个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的布谷鸟。

    瘦弱男子依旧自故自的说话,使得本来就心情不佳的叶少缘更加的烦躁。

    不过,叶少缘好歹和他同组,也称的上有些缘分。因此,叶少缘也只能隐忍不发了。如果一定要怪罪的话,那么就只能埋怨考官为什么把这个话唠和叶少缘分到一组了。

    一声清脆的锣声响起,喧闹的操场终于安静了下来。当然,那个让叶少缘烦透了的话唠,也终于停了下来。

    一名身穿铠甲、英姿飒爽的年轻武将,走上了考场最高的演武台。

    场下,传来了众人齐声的轻叹。演武台上的年轻不是别人,正是大唐军方年轻一代的佼佼者,号称冲锋陷阵第一的“枪豪”韩神通。

    韩神通示意大家噤声之后,表明了此时此刻他的立场。他作为第一场比试的考官,自然要提前宣布一下考场规则和注意事项。韩神通简短的发言之后,射箭比试正式开始。台下的众人早已是摩拳擦掌,急不可耐,唯有叶少缘一人,还嫌开始的时间太早,伤势还来不及恢复好。

    号角声之后,第一小组的人员到位,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射完了箭筒里的十支箭支。

    通过各级地方选拔而晋级到长安,参加大唐首次武举的人数,总共有两千人。再加上长安城本地人和叶少缘这类的关系户,人数就达到了三千人了。

    这三千人,每百人划为一组,合计为三十组。第一场射箭比试的晋级率为六成。也就是说,这一场比试下来,就要淘汰掉一千二百人。

    叶少缘可不想成为被淘汰的那四成人中的一员。叶少缘被分在了第九组,出场的时间算比较靠前的。也不知道轮到叶少缘出场时,他的伤势能恢复多少。

    瘦弱男子紧张的手直打哆嗦,原来他不断的和叶少缘找话说,就是为了缓解他内心中的紧张之情。

    叶少缘肩膀上的伤势稍微好转了一点,才开始认真的打量了打量了瘦弱男子。文质彬彬、手无缚鸡之力这些词语用到他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叶少缘看到前面还有好几组没有比完射箭,闲来无事之下,便对瘦弱男子为何会参加武举感到了好奇。难道这人是真人不露像?如果他真是故意藏拙的话,那他的演技也忒高超了,一旦入了仕途,那是必定要飞黄腾达的节奏啊!

    叶少缘一改刚才的寡淡之色,拍了拍一直紧紧的跟在他身后的瘦弱男子,问道:“兄台贵姓啊?可是长安城本地的人士?”

    瘦弱男子咧嘴笑了笑,却是有点皮笑肉不笑的感觉。看来临近比试,他真是紧张的已经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了。

    瘦弱男子定了定心神,答道:“在下孙茂才,长安府人士,祖上三代都是给大将军扛旗的悍卒。我的祖父更曾经是唐高祖的马前卒,为太上皇挡过不少刀枪箭雨,立过了汗马功劳。所以,我才破格占了一个参加武举的名额。”

    瘦弱男子打量了一下叶少缘,接着问道:“我看兄台你口音和打扮,都不像本地人士,可是外地来的?”

    叶少缘根本没有户籍,现在凭着侯文节在户部硬实的关系,才给他办出了一张长安本地的假户籍,这才得以参加这次武举。

    叶少缘心知肚明,自然不会如实告诉孙茂才他的来历。

    叶少缘头脑转的极快,很快想到了一个搪塞的说法,道:“叶子圆,我随父母经商,来到长安定居已经多年。只是过了这么些日子,我这乡音和着装习惯,还是改不过来。有好多人多怀疑我是初来乍到长安的。”

    瘦弱男子哦了一声,点了点头,也没深究叶少缘说的是真是假。

    叶少缘和孙茂才越聊话题越多,觉得孙茂才这人涉猎的知识面极广,倒真是有些意思。他若不是参加武举,而是专攻一下文科,未必没有金榜提名的机会。

    两人天南地北的聊的还算投机,时间自然也过得很快。马上,便要轮到叶少缘他们这一组出场了。两人通过交谈,叶少缘解了闷子,孙茂才的紧张也缓解了不少。

    年轻一辈将领中的佼佼者韩神通,作为本次射箭考试的主考官,孤独的坐在离靶场极近的一张椅子上。他翘着二郎腿,抿了几口说不上是什么名贵茶叶沏出来的茶水。他手指轻轻的扣着椅子把手,显得极为的无聊。也难怪韩神通会如此,见惯了两军冲杀大场面的他,看现在这些考生射箭,便宛如小孩子过家家一般。前面八组的成绩大体上还算是差强人意,都能算是合格的射手,但是,却没有一名考生有资格进入到李靖麾下最精锐的神箭营。换一句话来说,就是目前为止的考试,缺少能让人眼前一亮的考生出现。如此一来,也难怪韩神通提不起兴致了。
………………………………

124。第一百四十一章 武动长安状元郎(68)

    '第3章  第3卷'

    第155节  第一百四十一章 武动长安状元郎(68)

    当时,正一门心思研究药膳的侯紫,费了艾钱好一顿口舌,才说动了侯紫去看武举比试。

    香雪十分惋惜,但她一向最听叶少缘的话,所以也就没再坚持。可是,艾钱可就没那么好脾气了,一向爱凑热闹的他,怎么会错过武举这么有意思的事情呢?

    艾钱和叶少缘死缠烂打无效之后,灵机一动,想起了一位“老”朋友,也就是侯紫。

    万众瞩目的武举比试,终于轮到了第九组出场。

    叶少缘长吁了一口气,虽然肩膀依旧很疼,发挥不出百分之一百的实力,但是,通过考试应该不难。

    叶少缘接过考场工作人员递给他的长弓,用手拉开了弓弦,试试了分量。相比与他平常习惯使用的长弓,显得分量太轻。

    一名身穿唐军军服的小卒举起红色的旗子,示意叶少缘他们开始射箭。每个人的箭筒中都有十支箭,必须在半柱香的时间内全部射完。箭靶距离射箭人员三十米,比神箭营通常训练时的五十米,要近了不少。箭靶没出什么新鲜的花样,是各国骑射部队通用的十环之靶。此次射箭考试所用的弓箭也较神箭营三百石起步的重箭,轻上了不少。所以,此次射箭考试难度有,但是还没到能让人望而却步的地步。

    不过,射箭考试太简单,对于叶少缘来说也许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本身他身上就有伤,控弦就有可能不太稳定。如果射箭比试的难度大一些的话,他还能发挥一下自己深厚的射箭功底。可是,这次射箭比试相对来说容易,大家都有可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关键就看的是谁更稳定了。有伤在身的叶少缘,在这一方面就明显的不占优势了。

    叶少缘拉开弓弦,搭上弓箭,肩膀明显的传来了一阵刺痛。这疼痛不是不能忍受,而是造成的手臂的微颤,太致命了。射箭,要想准确的命中目标、箭无虚发,最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控弦的手一定要稳定。叶少缘现在明显达不到这样的标准,所以实力上打的折扣着实是太大了。

    叶少缘迟迟找不对感觉,没有发箭之时,第九组的其余考生,已经准备射第二支箭了。不远处箭靶上,传来的“咚咚”的落箭之声,像一道要命的催促符,警告叶少缘再不出手,时间就要不够用了。

    韩神通许是在椅子上坐的太久,身子骨有些难受了。他站起身,走进了靶场,就站在传令小卒的身旁。第九组每个人的射箭情况,韩神通都看的十分清楚。

    韩神通其实也是发迹于神箭营,算得上控弦之术上的大行家。这次射箭比试,选韩神通作为主考官,也是考虑了他这方面的特长的。

    不夸张的说,韩神通看一眼每位考生射箭的姿势,大体就能评估出他们的射箭水平。

    半柱香已经燃掉了三分之一,大部分的考生都已经开始射出第五箭,而叶少缘的箭筒中依然还有九箭。

    过了这么长的时间,叶少缘居然仍是一箭不发。

    韩神通百无聊赖之下,巡视了一下靶场考生的情况,从一个人一直走到了第一百个人。当韩神通经过叶少缘的身旁、看到他箭筒中竟然还有九支箭,不由的蹙眉,停住了脚步。

    比试已经到了第九组,还是第一次出现香快烧了一半,有人还一箭未发的情况。

    韩神通“咦”了一声,仔细观察了一下叶少缘。他的射箭姿势十分标准,比这一组的每一名考生都要好。可惜,偏偏叶少缘的手在微颤,所以注定他成不了神射手。

    韩神通轻轻的叹息了一声,好容易看到个基本功不错的,手却发抖。他有点惋惜的转身离开,坐回了座椅上。

    叶少缘举了半天的箭,终于找到了准心。韩神通刚刚转身离开,他手中的箭便脱弦而出,十环!

    叶少缘也知道时间所剩不多,趁着手上还残留着方才一箭命中靶心的良好手感,接连速射了五箭,依然是箭箭命中靶心。看的站在靶子后面记分的唐军小卒,大开眼界。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可惜,叶少缘连中六箭之后,更有第七箭落到了和第六箭相同的位置,将第六支箭一分为二。

    负责记分的唐军小卒已经对接连命中六箭的叶少缘大为折服,不在多在箭靶之后,而是探出了半个身子,想要第一时间看清箭支的风骚的走位。所以,这将第六箭一分为二的第七箭,刚好就在这名唐军小卒的眼皮子底下发生了。他不由的惊叹了一声,这也难怪,这种前后两箭,落点完全重合的情况,就算是在神箭营中的将士们之中也不多见。

    唐军小卒正在错愕间,对面飞来的一箭却脱了靶,直冲向他的面门飞来。

    唐军小卒惊叫一声,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