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少年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少年行- 第1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个黄脸的都尉也算识时务,当即叫道:“我等愿意以将军马首是瞻,一切听候将军调遣。”

    那个都尉的话音刚落,身后的士兵便同时叫了出来:“一切听候将军调遣。”

    叶少缘满意地点了点,将手中的人头远远地抛到了一边,扶起了那个黄脸的都尉,说道:“从此以后,你们就是我的部下了,我们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你叫什么名字?”

    那个黄脸的都尉答道:“小人姓赵,单名一个全字。”

    叶少缘见这赵全很识时务,他办笑呵呵地说道:“嗯,赵都尉,麻烦你带领本队人马,负责船只的调度,准备一下渡河的事情!”

    赵全应了一声,便带着本队五百士兵到了岸边,着手准备渡河的事情。

    叶少缘吩咐叶元招呼百姓,将所有百姓集结起来,秩序来划分渡河的批次。之后,他带着叶宝、齐六等人搜索了一下渡口的军营,从中拉出了不少粮草,一并吩咐人装船开运。

    当所有的船只都准备停当之后,叶少缘开始着手处理渡河一事,黄河渡口的船只飘荡在岸边,一批批的民众开始走向了船只,然后由赵全等人亲自摆渡。

    叶少缘让叶宝和几百个士兵先渡河,主要是为了到了对岸后开始接受难民,把他们有序的安排起来,以免又形成了混乱的局面。

    做完这些准备工作后,他便开始让自己手下的士兵把守渡口,维持着秩序,将民众一批一批地摆渡到对岸去。

    几个小时以后,接近五万的人都被摆渡到了对岸,叶少缘下令士兵开始撤退,将粮草、马匹、兵器等全部运送到对岸。他自己则暂时留了下来,准备把耶律凤兰交还给那队突厥军队的士兵。

    叶少缘和耶律凤兰骑在了火风的背上,开始向渡口上的堤岸奔去,因为他知道,那队突厥军队的骑兵就隐藏在大堤上的树林里。

    叶少缘到了树林边,一个突厥军队的骑兵都尉带着几个骑兵便从树林里冲了出来。他没有下马,而是用匕首架在了耶律凤兰的脖子上,对那些突厥军队的骑兵说道:“你们都给我退到两里以外,我才能将你们的郡主放了。”

    那个骑兵都尉说道:“现在就放了郡主吧,我们不会为难你的。一路上,我们不都是听着你的吗?”

    叶少缘厉声说道:“少废话,别以为我不知道,现在不知道有多少弓箭手在瞄准着我呢,只待我放了郡主,你们就要将我射成刺猬吧?都给我退后,不然的话,你们休想让我放了你们的郡主!”

    那个骑兵都尉脸上一怔,他的安排都被叶少缘给看破了,看到耶律凤兰仍然被绳子给绑着,嘴巴也在堵着,他为了郡主的安全,当即下令全军后撤。

    叶少缘见那队骑兵全部后撤了两里,他便下了马,伸出一只手在耶律凤兰的脸蛋上摸了一下,然后笑呵呵地说道:“小郡主,以后咱们再见面可就难了,你要是舍不得我,干脆现在就别回去了,给我当老婆算了。”

    耶律凤兰的嘴巴被堵着,口中发出了“唔唔”的声音,眼睛瞪得也是大大的,充满了对叶少缘的恨意。

    叶少缘也不去理会,反正是最后一面了,他使劲地朝马屁股上一拍,火风便发出了一声长嘶,飞奔了出去。他也急忙向渡口跑去,一边跑一边回头张望,看到耶律凤兰也背过了头,再看着他。

    到了渡口,船只早已经准备妥当,赵全、齐六、叶元等人在船上等着他。叶少缘急忙上了船,然后士兵一用力便摆渡到了黄河中。

    叶少缘的船只刚离开岸边,从大堤上便飞奔而下了一支大军,领头的人正是耶律纳吉,他带着身后的骑兵迅速到了岸边,望着远远离去的叶少缘,只能发出了一声叹息。

    叶少缘看到这一幕,突然想起了草船借箭的故事,便大声地喊道:“耶律将军,谢谢你一路护送了!”

    叶元等人听了,便异口同声地喊道:“多谢耶律将军一路护送!”

    其他船只上的人听见了,也都纷纷喊道:“多谢耶律将军一路护送!”

    叶少缘早已经做了安排,他们将渡口的一切全部带走了,就连船只也一个不留,只留下了一座渡口边上的空营寨。

    耶律纳吉听到这话,恼羞成怒,举着手中的方天画戟,大声地叫道:“汉奴贼将!你休要得意,他日若是再遇到你,我定要将你碎尸万段!”

    紧接着,耶律纳吉放火烧了渡口,也算发泄了他心中的怒火。

    叶少缘望着风陵渡的大堤上,一团红色立在那里,那是火风,它的背上驮着耶律凤兰,他笑呵呵地朝耶律凤兰挥了挥手,大声喊道:“小郡主!再见了!要是想我了,记得来中原找我啊!哈哈哈!”

    船只越行越远,渐渐地驶入了黄河的中心。

    叶少缘此时的心中是无比的开心,他终于离开了那片土地,远离了有突厥人所侵扰的生活。看着滔滔的河水,他的心中不禁想起了一首词,于是,便大声喊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叶元等人听完这文绉绉的词,都比较懵懂,但是他们也不是傻子,还是听出了其中的一个错误的地方。

    “将军,这里不是长江,是黄河,你刚才说错了!”叶元直言地说了出来。

    叶少缘哈哈笑道:“那好,我改改!不用长江了,我教你们唱歌好不好?”

    “唱歌?”叶元、齐六、赵全等人都迷茫地问道。

    叶少缘点了点头,脸上十分的喜悦,他不慌不忙地说道:“嗯,唱歌,我叫你们唱好汉歌。Music!”

    “米有一克?将军,你在说什么呢?”叶元追问道。

    叶少缘此时的心情,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无法体会,那种像逃脱了魔爪一样的心情,那种大难不死的心情,总之很喜悦。他也不管叶元他们听懂听不懂他说的话,便清了清嗓子,大声地唱道:“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

    叶元等人听到叶少缘的歌声,心中忽然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共鸣,当叶少缘唱到“路见不平快拔刀哇,该出刀时就出刀哇,雷厉风行杀四方哇”的时候,他们心中埋藏着的那骨子热血激情,一下子便被激发了起来。

    “唱的好!”叶元等人同时叫了出来。

    叶少缘自顾自的唱完了这首歌,微笑着问道:“怎么样,好听吗?”

    齐六坐在木板上,挠了挠头,说道:“将军,这首歌跟我们唱的怎么不一样啊?不过,比我们唱的好听多了。”

    叶少缘忽然想起了唐代的歌曲和隋朝歌曲的差别,就通俗易懂而言,唐代的歌曲确实不如隋朝的歌曲,古代写歌词的人多是之乎者也的,那哪里是普通人唱的歌曲啊,分明是给达官贵人唱的。他看到齐六、叶元等人还在回味着,嘴里也默默地念着“路见不平快拔刀哇,该出刀时就出刀”的词句,这种歌词正好符合了他们的血性。

    于是,叶少缘便一脸喜悦地说道:“好听就行,只要好听,我们就唱,管他娘的是什么样的歌曲呢。来,我教给大家唱,我唱一句,你们跟着我学一句!”

    叶元等人都点了点头。

    叶少缘便张开了口,大声地唱道:“大河向东流哇……”

    “大河向东流哇……”

    叶少缘教一句,叶元等人便跟着唱一句,黄河的中央,响起了一支动听的歌谣,顺着那向东滚滚的河水,他们的歌声也顺着那河水一起向东流传了过去。

    叶少缘现在是无比高兴的,他再也不用顾及会有追兵,又该如何堵截追兵了,他只希望尽快地渡过黄河,到达岸边,然后就能到了中原。

    中原,对于叶少缘来说,一直是一个向往。

    叶少缘沉浸在了这一份喜悦之中,但是他没有忘记,也丝毫不敢忽略,渡过黄河,只是他迈出的第一步。

    乱世,却仍然在继续。

    夕阳西下。

    黄昏的河面上行驶着几十条船只,每条船上都装载着粮草、马匹、兵器,还有不多的一百多人。

    叶少缘和那些士兵还在高兴的唱着好汉歌,却隐约地看到了河对岸黑压压的一片百姓,那些百姓开始四处逃窜,不停地叫嚷着。岸边的大堤上排列了一个长长的队伍,那些都是骑兵,他们骑在马背上正在用手中的弓箭不停地向岸边放着箭矢,残杀了不少百姓和士兵。

    叶少缘看到这一幕,十分的诧异,他本以为到了黄河南岸就能躲避战乱,可是他错了。他眉头紧皱,立刻站起了身子,立在了船头,指着岸上的那些骑兵大声地叫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这样?”

    赵飞急忙来到船首,向前眺望了一下,急忙对叶少缘说道:“将军,是胡虏,是鲜卑的胡虏!”

    “什么?”

    叶少缘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看到的是的确是一支披着战甲的骑兵,可是这支骑兵队伍与在黄河北岸的突厥军队不同,他们身上的战甲没有统一的颜色,就连衣服也各式各样的,和他一直见到的突厥军队骑兵没有办法比。

    “这里怎么会出现胡虏?他们不是应该在黄河以北吗?”叶少缘急忙问道。
………………………………

第一卷 瑞雪兆长安 少年心事,情系长安,一箭之仇…… 第一百二十一章 武动长安状元郎(48)

    赵飞遥遥指着那些骑兵,向叶少缘呼喊道:“将军,这的确是鲜卑胡虏,只是他们不是突厥的军队,而是王璐的军队。”

    叶少缘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十分的模糊,关于势力的分布,他根本不清楚,除了几个知名的人物外,其他的都一概不知,他又怎么知道王璐是谁呢?于是,叶少缘便问道:“王璐是谁?”

    风鸽听到叶少缘的问话急忙说道:“将军,鲜卑人部族混杂,光在辽东就有三大部族,分别为耶律氏、宇文氏、王氏三部。三部鲜卑经过多年战争,最后耶律氏统一辽东,灭了宇文部,这王氏一部则被赶出了辽东,来到了冀州,归降了前朝。这王璐乃是段兰的儿子,在几年前趁着陛下剿灭赵国石氏的时候,就带领着部下跑到了南方,真没有想到,他们居然会出现在这里。”

    叶少缘听完之后,便恨恨地说道:“他娘的,怎么到处都是臭胡虏,难道这天下就没有一处太平的地方吗?快点到岸边,咱们必须击退他们。”

    肥水南岸,叶宝领着部队正在大堤下面与王氏的骑兵做战,这些骑兵在战斗力上不如突厥军队那么强悍,只是些许散兵游勇,被叶宝领着龙骑军为主的部队一冲便散了。大堤下面骑兵败退之后,叶宝领着人便朝大堤上冲了过去,那一排王氏的骑兵见先头部队失利,便急忙撤退,根本不与叶宝交战,利用骑兵的机动力,一边撤退,一边射出箭矢。

    叶宝将那些骑兵赶跑之后,也不再追赶。

    王氏骑兵退却,百姓稍微安定下来,见叶少缘这最后一拨人渡过了肥水,便又重新聚集了过来。只是,王氏骑兵的这一次突然袭击,倒令百姓死伤了不少人。河岸上,大都是被长箭射死的百姓,那些百姓的亲属,都痛苦不已。

    船一到岸边,叶少缘便急忙跳了下来,迅速地跑上了岸,看到岸上尸体遍地,许多百姓都痛哭流涕,他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

    “我本以为渡过了肥水就能得到一片安宁,真没有想到,肥水以南也都是胡虏。可恶的天道!这天下,到底还有没有一片净土啊!”叶少缘抑制不住心中的情感,伸出手指天大骂道。

    叶宝留下了一些士兵把守大堤,以防止再有人袭击,他自己看到叶少缘上了岸,便急忙走下了大堤,跑到了叶少缘的身边。

    叶少缘一见到叶宝来了,便立刻问道:“叶宝!我让你一渡河便派人侦查,你他娘的到底按照我的吩咐做了没有?”

    叶宝扑通一声便跪在了地上,将手中的长戟高高地托了起来,然后低着头,对叶少缘说道:“将军,此事是我的失职,请你处斩我吧!”

    叶少缘见叶宝连辩解都没有辩解,他见周围围过来了那么多百姓,心中也是怒火中烧,当即接过了叶宝手中的长戟,大声说道:“你他娘的就想这样一死了之吗?好!我成全你!”

    叶少缘举起了手中的长戟,高高的抬起,将戟头朝下,准备刺向叶宝。

    “将军!刀下留人!”

    一个巨大的声音从叶少缘的背后传了过来,叶少缘收住了手中的长戟,回头看到李三四一瘸一拐地从远处走了过来。

    李三四的脸上显得很是慌张,从人群里挤了出来,立即跪在了地上,大声叫道:“将军,这事跟叶宝没有关系,要杀就杀我吧!”

    “李三四,你他娘的瞎凑什么热闹?滚一边去!”叶宝猛然抬起了头,冲跪在身边的李三四喊道。

    李三四没有理会叶宝,缓缓地说道:“将军,这事都是我一个人的错。叶宝是按照你的吩咐做的,只是,做斥候的是我。那些胡虏来的时候,我腿脚不利索,跑的不够快,以至于耽误了军情,造成了现在的恶果。千错万错都是我一个人的错,与叶宝无关。”

    叶少缘听完李三四的话,便问道:“叶宝,李三四说的可是实情?”

    “将军,此事和李三四没有关系,是我一时疏忽,忘记派出斥候了,还请将军处罚!”叶宝大声地叫道。

    叶少缘放下了手中的长戟,见他们两个都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突然感到了一股战友之间的情谊,认为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就算是杀了他们两个也无济于事,不如借此机会收买下他们和百姓的人心。

    叶少缘目光中透着几许关怀,但是脸上却仍旧一脸的怒容,厉声喝道:“叶宝、李三四,你们两个都有错!你们两个造成了这样的恶果,想一死了之,那时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今天不杀你们,把你们的性命暂且寄存在这里,我要你们两个日后将功折罪,多杀他几个胡虏,替死去的百姓和兄弟报仇!”

    叶少缘的周围聚集了很多百姓,他们围成了一个圈。这一次意外,是谁也不能预测的,百姓们纵然又恨,也只会恨那些胡虏,绝对不会恨这些保护他们的士兵。所以,在听到叶少缘的话后,都默默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叶少缘紧接着说道:“乡亲们,你们既然选择跟着我,我就一定要保护好你们,我绝对不会让任何人再伤害你们。今天死去的多少人,我们明天定要让杀那些胡虏双倍,给死去的人报仇!”

    叶少缘的话音一落,立刻在百姓里引起了反响,许多百姓也都纷纷喊出了“杀胡虏,报仇雪恨”的口号。

    叶少缘看见群情高涨,他的心里会心地笑了。经过这次突发的事件,那些百姓对叶少缘也更加信任了。

    叶少缘见目的达到了,心中便嘀咕道:“都说大唐的百姓是愚昧无知的,看来一点也不假。我到现在才知道,为什么在大唐,总是会有振臂高呼,百姓相随的场面了。看来,大唐的百姓思想都很单纯,要的也很简单,只要满足他们心中的所想,他们就会跟着你走。得民心者,得天下。看来我还要继续收买更多的民心才是,只有这样,我才能够依靠百姓的拥护,结束这个乱世,给他们一个真正的和平的生活。”

    叶少缘命令人收拾了一下战场,将死去的两千多人的尸体,都给埋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