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少年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少年行- 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突厥轻骑兵胯下的战马受此大难,纷纷发出了刺耳的悲鸣声,前翻在了地上。马背上的突厥轻骑兵全都被颠翻了下来。

    那些突厥的的骑兵落在地上,滚了好几个滚,还没有来得及稳住身子,便被扑过来的唐兵结果了性命。

    同一时刻,那几名已经是困兽犹斗的唐兵见到竟然遇到了援军,士气大阵,开始展开了有力的反击。

    突厥的轻骑兵人数占优,但是战斗力却远不及对面的唐军。他们与这些唐军交战,两个人都应付不了一个人。

    一时间,突厥的轻骑兵人仰马翻,死去了不少性命。

    叶少缘手下的龙骑军纷纷结成了简练的战阵,三个一队,五人一伙,分成了好几个战斗力强大的小团体,游走于突厥的轻骑兵队伍之间,成功的将他们之间的联系阻断,让突厥的轻骑兵各自为战,不能发挥出来人数多的优势。

    一番乱战之后,突厥的轻骑兵声势越来越弱,渐渐露出了败相。

    这般近距离的厮杀,实在发挥不出来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

    过了很短的一段时间,突厥的骑兵就已经死伤过半。他们见势不妙,纷纷策马想要逃跑。叶少缘闭上左眼,右眼瞄准,弯弓搭箭,一箭飞出,刚好穿透了了一名突厥骑兵的后心。其他士兵见了喝了一声彩,也都纷纷举起弓箭,射杀了想要逃跑的突厥骑兵

    这一场厮杀之后,一百多名突厥的轻骑兵全军覆没,无一幸免。不过,先前的那几名黑袍客的手下全部阵亡,而叶少缘手下的士兵也战死了八个人。

    叶少缘命令所有的人清扫战场,收集起来能用的武器,搜索突厥轻骑兵随身携带的物品,然后又卸下来好几副完好的轻骑战甲。

    唐兵拖回自家兄弟的尸体,这才牵着缴获的马匹转回了枯树林里。

    回到枯树林中以后,叶少缘派人找了个清净的地方,将阵亡的唐兵给掩埋了。

    那名黑袍客早已经到了枯树林里,当他来到叶少缘他们一行人临时休息的地方后,看到这里有很多唐军的伤兵时,还来不及问,叶少缘他们就回来了。

    那名身穿黑色长袍的中年男子打量了一下叶少缘,觉得叶少缘的眉宇之间透着一股英气,真称的上是一表人才。

    黑袍客心中思忖道:“此人年纪轻轻却杀伐果断,若无意外,他日必成一代名将。”

    那名黑袍客淡淡的笑了一声,轻捋胡须,看着叶少缘问道:“这位小兄弟,这些受伤的唐兵都是你手下的弟兄吗?”

    叶少缘神色不变,点了点头。

    叶少缘看了一眼黑袍客,他一脸的老学究气,下巴上还留着一撮山羊胡,回答道:“没错,我是他们的小头目,名字叫叶少缘!”

    叶少缘觉得这人定是附近州县的文官,受了难才落魄至此。叶少缘以后没准会有用的上他的地方,所以主动自报家门。

    那名黑袍客心中暗道:“叶少缘?这名字怎么好像在哪听说过,这人是个人才,我得都留意一下他才是。”

    那名黑袍客拱手施了一礼,道:“叶大人,我叫常书辛,是颍州的刺史,落了难,才到了此地。方才承蒙叶大人仗义相救了。”

    叶少缘不知道这颍州在哪里,但贵为一州之长,居然也沦落到被人追杀的地步可见,前线的形势真的不容乐观了。

    常书辛身边没了自己人,以后还要倚仗叶少缘的保护,所以十分恭敬的朝叶少缘鞠了一躬,千恩万谢的道:“常书辛一定不会忘记叶大人和诸位弟兄的舍命相救,他日定会好生答谢各位同僚!”

    叶少缘轻笑一声,道:“常大人,您不用这么客套。大家都是自己人,再客气就外道了。再说这不过是举手之劳,你不必挂在心上。”

    常书辛淡淡的笑了笑,揭过了这个话茬。

    常书辛明知道龙骑军正在前线作战,不应该出现在此地,所以故意的问道:“叶大人,你们从何处而来,奔何处而去?”

    “阴山!”叶少缘爽快的答道。

    常书辛脸上一怔,没有想到叶少缘回答的如此干脆,竟然丝毫不避讳自己。他继续刻意的问道:“你们从阴山而来,奔我军后方而去,你们是逃兵?”

    “你才是逃兵!我们是跟着都尉大人来寻找粮草,好支援卫国公的!你们这些做文职的,光知道在后方享乐,怎么不想办法给我们多筹集些粮饷,连累我们每天瘪着肚子打仗。你们这些后方的官是怎么做的?”叶宝大声的呵斥道。

    常书辛被叶宝一番话说得脸上无光,神色黯然的说道:“兄弟,莫生气!我正是从颍州而来,往前线运粮食的。可惜,粮草刚运送到半路,我们便被突厥的骑兵伏击了,死伤惨重,粮草也被对方抢了去。颍州群龙无首之下,也被突厥人攻破了。想起城里的百姓,我的心中……”

    常书辛长叹一声,卷起袖角去擦拭眼角的老泪,竟然是触景生情。

    “你说什么?颍州被突厥人给攻破了?你们这帮白痴是怎么守的城?”叶元一脸错愕,不敢相信固若金汤的大唐城池会被突厥蛮子攻破。

    “哎!我带兵回来驰援的时候,突厥人已经攻入了城里了。我们又和突厥人僵持了好几天,多次试图夺回颍州,可惜都无功而返。最后,我们寡不敌众,这才逃到了这里。可是去颍州的路线已经被突厥军队封锁了,我们只能向北方撤退了。”常书辛无奈的解释道。

    叶少缘心中明镜似的,暗道:你这老头,实在是不地道。肯定是你们以为前方有卫国公这尊大佛抵挡,突厥人的火怎么也烧不到你们的屁股上!颍州这才疏于防范,落入了敌军之手。

    叶少缘道:“既然颍州已经被突厥人占领了,那我们还呆在此处就更加的危险了。看来我们只有冒险冲破突厥人所设的防线了。我们先赶到颍州,守护好那批粮草才是最关键的。不然的话,卫国公在阴山前线打仗,如果知道后方的粮道被阻断了,肯定会影响我们唐军的士气的。”

    常书辛点了点头,赞同道:“叶大人果然看的透彻,当真是少年英雄,令我这老头子佩服的紧啊。”

    齐六忽然从唐军的人群中挤了出来,大声的喊道:“都尉大人,大事不好了!突厥大军包围了整座枯树林,密密麻麻的全是敌军的身影。”

    齐六的呼喊声令枯树林中所有人的心中为之一震,叶元有些不可思议的说道:“我们刚解决了一百多人队伍的突厥骑兵,怎么又出现了这么多敌人?突厥人是过境的蝗虫么?杀不干净?”
………………………………

第一卷 瑞雪兆长安 少年心事,情系长安,一箭之仇…… 第一百零一章 武动长安状元郎(27)

    叶少缘环视了下四周的状况,依旧十分镇定的说道:“这批人马肯定是刚才去木桥的突厥骑兵,他们在那里没有找到我们后,便折回来了。当他们路过这里,看到刚才死去的那一百多名突厥骑兵时,就一定猜到了我们就躲在这枯树林中。齐六你留下,继续负责伤兵的安全。我去树林那边看看。叶元,你去把风鸽叫来,一会他肯定要排上用场。”

    叶少缘言罢,便迈开步子,走到了枯树林的那头,躲在了一棵树干粗壮的枯树后面向前方窥探。

    突厥人的骑兵距离枯树林大概还有三、四百米的样子,他们摆出了一字长蛇阵,将整座枯树林都包围了起来。

    一名突厥的将领双手压在了马鞍之上,腰间悬着一把弧度极弯的妖刀。他身上穿着赤色的厚重战甲。

    突厥将领的眼神犀利,视线一直停留在枯树林中。那名突厥将领的身后,还跟随着百来名的骑兵,手里都举着火把,将四周照的很亮。

    叶少缘的眼睛被火光所晃,看不清那名突厥将领的长相。

    “都尉大人,你喊我吗?”风鸽走了过来,看到叶少缘隐藏在一颗大树之后,便问道。

    叶少缘轻轻的点了点头,先是“嗯”了一声,然后才问道:“李三四怎么样了?醒了吗?”

    “还没有,李三四他仍然在昏迷之中。”风鸽回答道。

    叶少缘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对风鸽说道:“李三四是条硬汉子,剜肉之痛,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的。”

    风鸽重重的点了点头,他虽然没有亲自尝到过剜肉之痛,但是光凭想象他就已经浑身起鸡皮疙瘩了。他的心中也对李三四十分敬佩,他的确是大唐最坚强的斗士。

    枯树林外,那名突厥的将领举起了一只手,一名骑兵从他的身后走了过来。他凑到那名骑兵的耳边,嘀咕了些什么。

    那名骑兵点了点头,便策马向前方行去。那名骑兵来到了距离树林很近的地方,张开嘴巴,大声的呼喊了几句突厥话。

    叶少缘听的清楚,但是是一句话都没有听明白,便连忙问风鸽,道:“他在说些什么?”

    风鸽解释道:“那个突厥士兵说,他们的头目是突厥人中最宅心仁厚的,只要我们肯乖乖投降,便可以逃脱一死,更可以免去沦为战俘的危险,可以效力他们所在的部队。”

    “你告诉他们,别巴望着我们会临阵倒戈,大不了来个两败俱伤。我们在枯树林子中早挖好了坑,就等着给他们收拾。”叶少缘愤恨的说道。

    风鸽用突厥语将叶少缘的话喊了出去,那名突厥骑兵也不墨迹,识趣的退了回去,再也没有过来过。

    那名突厥的将领,听到了这个答案后,心中十分气恼。但是尽管如此,那群突厥骑兵也没有胆量主动出击,依旧在枯树林旁徘徊。

    突厥人和大唐的军队打了多年的交道,深知唐军的厉害,他们没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是绝对不会主动出击的。

    叶少缘见这支突厥骑兵不敢进攻,暂时并不会发生战斗,他便对风鸽说道:“风鸽,你先在这里守着,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回到林子里向我报告。”

    “都尉大人,你尽管放一百二十个心,我在这里绝对能够看管好这些突厥人的。”

    叶少缘观察了下周围的地形,选择一下一会进攻的路线。大致有了眉目后,叶少缘便转身走到了枯树林子里。

    这四周的地貌有些奇特,枯树林的西边有一片茂盛的荒草丛,那些荒草很高,长的差不多有一人来高,茫茫的一片,根本看不到头。

    叶少缘看到这些荒草以后,眼前一亮,心中便想出来了突围的计谋。

    叶少缘刚回到了枯树林里,就看到常书辛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不停的在原地打转,其他的唐兵更是无计可施,只能被动的等待。

    常书辛一看到叶少缘终于回来了,像是见到了救命的稻草一样,急忙迎上前去,询问道:“叶大人,枯树林外面是不是有很多的突厥骑兵?”

    “这片枯树林面积虽然不广,可是也算不得小,容纳下个一、两千人还是没有问题的。突厥人能把整个枯树林全部包围起来,你就可以想象出他们的人数了。”叶少缘简单的陈述了一下外面的状况,说道。

    “万一突厥的那些蛮子攻进来了可怎么办?这真是刚出虎穴,又入蛇窝,没有个安生日子了。”常书辛毕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军人,遇事上静气还是不足。

    “蛇窝?就算是龙窟,我们也要剥下几块逆鳞来!”叶少缘态度决绝的说道。

    常书辛官至一州之长,在官场里也算打拼了一些年头,家里又是士族出身,察言观色、看人相面的本事他还是有的。

    常书辛看到叶少缘信心满满的模样,便欣喜的问道:“叶将军,你是不是有退敌之谋了?”

    叶少缘见其他人脸上的神情也对他充满了期待,便弯腰蹲在了地上,在地上拾起了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图形,对众人说道:“你们过来看,现在这里是我们躲避的枯树林,已经被敌人从外面给包围了。虽然,形势十分严峻,但是,我们并不是没有成功突围的希望。东边是一个茂密的荒草丛,在这里可以迷惑敌人,我们可以制造一批稻草人。我们给这些稻草人穿上战甲,绑在马鞍上,然后放走一批战马,来吸引外面突厥人的注意力。只要他们的注意力一被这些伪装的稻草人吸引过去,他们肯定会群起而追击,所以我们就趁这个时机,突围出去!”

    叶少缘将计划讲解的十分清楚,至少他心里很明白,但是在这样昏暗的夜色中,没人能看清楚他在地上画的是什么东西,也对他计策将信将疑。

    也只有常书辛,有一种独特的眼光,从他第一次看到叶少缘的时候,他就隐隐的感觉到了叶少缘这人绝不是凡夫俗子,将来定然会有一番大作为。

    现在,常书辛看到叶少缘满怀信心的样子,知道他这一招声东击西的计谋,必然是一招妙棋。

    但是常书辛心中也对叶少缘的计划有所困惑,于是问道:“叶将军,这地方荒凉的很,怎可能会有稻草?没有原料,怎么扎成稻草人?”

    叶少缘淡然一笑,道:“这问题不难,有这些枯树枝就足够了,在树枝上套上战甲,固定在马鞍上,有夜色的掩护,外面的突厥人是辨认不出来的。”

    常书辛继续发问,道:“叶将军,你有把握那些突厥人一定会上当吗?”

    叶少缘苦笑一声,道:“没有人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但是不尝试一下的话,就一定会失败。我们现在只能遇山修路,见招拆招了。他们不上当的话,我们再想别的办法。”

    枯树林中总共有三百余匹战马,叶少缘统筹规划了一下,决定留下二百匹马,用来运送伤员,其余的马匹则用来装上稻草人,来迷惑敌人。

    叶少缘带头用刀砍下了一些树枝,然后拿起一件外衣,将衣服撑了起来,用绳子固定在了马鞍上。

    其他的唐兵也依样画葫芦,开始制作掩护物。

    人多力量大,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叶少缘需要的一百个掩护物就全部做好了。

    叶元站的远些,打量了一下马上的假人,在黑色的掩护下,果然看不出来这只是个假人。他不由的都对叶少缘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感到十分的佩服,这样大胆的方法,他竟然也能想的出来。

    一切准备就绪以后,叶少缘让手下的伤兵做好突围前的准备。

    叶少缘派遣叶元带领大部队,他自己则要带领三十名最精干的唐兵,先冲开突厥人在东侧布下的防线。只有先打开了一道豁口,才好放出安装有假人的马匹,来引开敌人的注意力。

    叶元见叶少缘没有让他出战的意思,他不高兴了,满脸不悦的问道:“都尉大人!你这次为什么要把我留下来。伤兵不是一直由齐六负责照顾就好了吗?”

    叶少缘摇了摇头,声色俱厉的道:“愚蠢!叶元我觉得你一直是个聪明人,怎么也犯糊涂呢?我问你,是多杀几名突厥人重要还是保住大家的性命重要?你对这里的地形比我们都要熟悉,由你带着这些弟兄,我才能放心。我们去颍州的道路已经被封锁了,你们一旦冲出包围之后,一定要先找个安全的地方躲避一下。我引开这些突厥人之后,就马上和你们会合!”

    叶元听到叶少缘的话后,心中惭愧,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马上道歉,道:“都尉大人,还是你想的周全,我的眼光太短视了。从这里一直往南边走,有一个废弃的牧场,一般不会有人去那里,我们就把此处定位集合地点吧!”

    叶少缘点了点头,转身看了眼常书辛,对叶元说道:“叶元,带领所有人安全离开的重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