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特么的联合关陇世家,对李渊出手!
这种事情也能做的?
脑子被驴踢了吗?
现在萧瑀只希望这些人已经对自己说了所有的实话了。
要不然他真的是保不住整个江南的世家了。
不过就这么一点东西,他也感觉到十分的棘手了。
毕竟有些事情不是他能够控制的了。
现在要看李世民到底想不想对江南的士族出手了。
想清楚了这些事萧瑀就果断的去找李世民了。
想看看李世民此时到底知道多少事情。
李世民自然什么都知道了,并且他知道的比萧瑀还要多,萧瑀想要旁敲侧击,李世民就跟萧瑀打起了太极。
本来李世民是要生气的,但是房策在来信中已经说得很明显了。
放心的交给他,等到时机一到,江南的士族自然就会彻底的消失。
不需要任何的动作,直接让江南的士族变成江南百姓的养料。
听到了房策保证,再加上李渊说他现在在胡逗州玩得很开心,李世民也放心了,虽然这一路有点惊险,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不错的。
遇到了虬髯客,这件事让李世民还是相当的舒服的,毕竟虬髯客对于李世民来说,还是有个好印象的,听到了虬髯客的计划,李世民差点兴奋的拍桌子。
然而虬髯客却走了,将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房策,这样一来,李世民更加的放心了。
毕竟嘛,虬髯客是外人,而房策却是外戚,怎么说都是自己人。
这就很放心了。
这样一来二去的,萧瑀并没有得到什么确切的消息,只以为李世民真的蒙在鼓里,于是就给江南的士族回信了,让他们尽量的稳住胡逗州的太上皇和房策,其他的事情也收敛一点,不要再给他们抓到把柄了。
当然了,萧瑀并不放心这一切,还跟李世民请了个假,准备亲自到江南去看一下,这群人到底想要干什么。
这些人真的不能让萧瑀放下心来。
只有亲眼看到他们,才能够让他放心下来。
等到李世民的同意了萧瑀的告假之后,萧瑀的信早就传到了江南。
江南的士族将很多的东西运往了胡逗州,这可不能怠慢了,虽然不知道房策要的这些东西是干啥的,但是还是朝着胡逗州送了过去,一切都是江南常见的东西,这些东西居然被房策看上了。
房策一不要钱,二不要粮的,只要江南士族准备一些东西,用这些东西来充当赔偿,就答应他们讲他们的这些事情压下来。
江南的士族一开始并没有打算给,毕竟嘛,这些东西虽然很多,但是如果房策骗他们的那怎么办?
只有等到了萧瑀将信传到了江南之后,这些江南的士族才开始给胡逗州运送东西。
房策自然是知道这一点的,于是就加码了,本来给那么多就行了,现在你们拖了这么久,还想只用那么点就想混过去?
门都没有!
房策加码的事情,江南士族根本没有当一回事,毕竟嘛,房策需要的都是一些常见的东西,并且基本上都用不到的东西,像什么竹子,木炭什么的,这些东西都是不常用的东西,江南的士族根本不在意这些东西。
加码就加码吧,反正没有什么用的东西。
房策将这些东西收集过来之后全部都集中在了胡逗州的东北角,以后房策准备在那个地方做一个工业区。
这些东西可都是宝贝啊。
房策的脑海中有着无数的东西,通过这些东西,制造一些这个时代还没有的东西,房策就能赚很多的钱。
房策有很多的东西,但是有些东西并不想拿出来,就像他一开始过来的时候搞出的那三壶蒸馏酒,其实他是可以自己酿酒然后蒸馏的,这样会比这些酒要容易很多,而且好喝不少,但是呢,房策并不想要这么去做。
贞观初期,粮食还是很少的,而且接下来要经历大旱,还有蝗灾,粮食若是用来酿酒只会造成百姓饿殍遍地。
不过除了酿酒难道没有其他的产业了?
酒可不是生活必需品。
造纸术,印刷术,还有食盐提取的技术,已经送给了李世民。
但是不代表房策就不能用这些东西来敛财了,毕竟嘛,他就呆在这个海边,如果不搞点盐,那不是对不起自己嘛?
还有造纸术和印刷术,如果不多搞点书来卖,怎么瓦解世家对知识的垄断?
房策对这些基础的事情特别的上心,他准备在整个胡逗州进行扫盲,除了那些进入了养老院的老人,其他的人,不管你有多少岁,每天都要用一个时辰的时间来学习。
在扫盲计划下,所有人都可以免费的识字!
在这个时代,识字就代表了知识,只要识字了,那就高人一等。
很多人都沸腾了。
尤其是听到房策准备搞出一本字典,每家每户都给发一本,这种事情让整个胡逗州的人都感觉到不可思议。
毕竟嘛,这个时代一本书的价格都是上贯的,尤其是房策说了,这字典至少有上千页厚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房策疯了。
这要多少钱?
根本不是钱能够解决的问题了吧。
每家每户都要有一本字典,一本字典上千页,就算是一千页,整个胡逗州也有数十万户人口,这每家每户都一本。
那需要的纸张将会是一个什么数字?
这全天下的纸都收集过来,够吗?
这个问题萦绕在胡逗州所有百姓的心头。
此时房策的一封奏折八百里加急的送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
第64章 一个名垂千古的机会【求推荐票】
御书房。
李世民召集了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来商议事情了。
这事情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
李世民感觉到十分的棘手,所以需要有人来帮忙。
但是他这一次并没有让长孙无忌过来,现在长孙无忌已经告假了,说是要给儿子办丧事,所以李世民给了他三个月的假期。
这一次并没有去打扰他,这件事他感觉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应该可以做出决定。
不仅如此,他还喊了很多皇族的老人过来了。
房策的奏折上面什么都没有写,只是说了一句,有件名垂千古的事情,需要鸿儒还有皇家撑场子,过来了,那就是名垂千古的事情。
于是啊,李世民就把文官请了过来,想要请他们决断这件事。
房策真的不是吹牛逼啊,他随便搞一件事,那都是大事。
现在李世民已经见怪不怪了,他说是名垂千古,那就一定是名垂千古。
需要鸿儒和皇家撑场子,那这个一定要用对了人。
不然场子是撑不住的。
“朕想让太子和李纲前去,这李纲是一个鸿儒,我打算让他前往。”
李世民是打算让李纲担任太子的老师的,很看重李纲。
并且李纲也算是个鸿儒了。
完全有资格去的。
这个李纲是什么人物?
他是隋朝杨勇的老师,是大唐李建成的老师,接下来就是李承乾的老师了。
若是一切按照历史走下去,他李纲一个太子杀手的名号是跑不了的。
不过嘛,此时的他还不是太子杀手,毕竟嘛,才两个太子被他给奶死了。
事不过三嘛,并没有得到这个太子杀手的成就。
李世民想让李纲当太子的老师,这种事情自然想让李纲上了。
“陛下,太子乃是国本,让太子去江南,不妥。”
杜如晦第一个开口的,他感觉太子应该在这朝中安稳一点比较好。
“陛下,李纲虽然称得上是鸿儒,但是我感觉孔颖达更加适合,毕竟他是孔圣传人,他去更加的合适。”
房玄龄的意见和杜如晦的意见不同。
但是两人说完之后相互对视一眼,然后同时点了点头。
李世民看着这两个人的表情,完全明白了。
这两个家伙是故意的。
也就是说,他指定的这两个人,这两个家伙都同意啊!
太子和李纲都被这两个人给否定了。
李纲这个还好说,不同意的话,换孔颖达也没有事。
关键是太子这件事他真的是不想换人了。
虽说太子是国本,但是自己还年轻啊,还没到三十岁呢!
这个时候讨论国本的事情,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而且太子一直呆在皇宫,一点名声都没有,哪像自己?
十多岁就挂帅出征,为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
现在的太子也跟他当初披挂上阵的年纪差不多大了,也该出去历练一下了!
李世民心中有了计较,然后看着房玄龄和杜如晦说道:“老房老杜啊,太子虽是国本,但是天下终归是太子的,现在太子一点名声都没有,我想给他一点机会,你们知道吗?李纲我不让他去了,年纪毕竟大了,如果是前去江南,舟车劳顿,对于一个老人来说是个折磨,既然如此,我就让孔颖达带着太子前往江南,国子监就让李纲暂代祭酒之职!”
“陛下不可啊!”
杜如晦正想在劝一下。
“别说话!朕意已决!”
李世民这个做爹的就是想让太子镀个金,你们弄啥嘞?
想要搞什么?
李世民很不爽,直接将这些人给赶走了。
杜如晦表情顿时如同吃了大便一样,满脸的不甘,然而其他的人一脸懵逼的过来,一脸懵逼的走了。
都没有说上几句话,就被赶走了。
也没有当回事,什么名垂千古?
吹牛逼吧!
他们并不相信房策所说的鬼话。
但是无奈李世民相信啊。
这也不好多说什么,既然李世民相信,那就这么搞吧。
谁去对他们都没有什么影响,该做什么事就去做什么事。
李世民已经做出了决定,自然要有人去通知这三人啊,可是这一下子,所有人都走了,连个通知的人都没有了,于是李世民只能让淼公公跑一趟,将这三个人喊过来了。
此时的胡逗州,房策正在自己的府中传授将人们技巧,造纸的技巧,比蔡伦的改造的造纸术还要先进的造纸术。
能够将成本压低不少,并且有了江南士族的辅助之后,房策的成本更加的小了。
突然有人跑了进来,在房策的耳边说了句话,房策点了点头,然后对这些匠人说了一句,大家自己继续思考,等会儿再说。
然后房策就离开了这个地方,朝着府外走了过去。
来到了州长府外,一个看上去已经四五十岁的小老头子带着大大小小的十几号人跑到了自己的府外了。
“想必这就是应国公了,快快请进!”
房策早就听到下面的人汇报了,这人就是应国公了,应该请进去的。
“上将军,老奴只是应国公府的管家。”
这个四五十岁的老头子,抬手作揖,然后说道:“应国公他老人家被太上皇捉过去斗什么东西去了,老朽也没有听太清楚。”
你丫的不是没听清楚吧,是不敢说吧。
换个人谁也不敢说好不好?
斗皇帝,这特么的谁敢说啊!
房策表示理解了,然后就将这些人全部接到了府中,一一安排了住所,还好州长府地方够大,能够一下子安排下这些人。
不过嘛,这个只是暂时的,因为应国公府还没有建好,只能够回头再说,先把这些人安排到一个院子之中,应国公怎么说都是一个国公,房策将他们安排在自己的院子隔壁,这样就不算冷落了他们。
最为关键的是,武珝现在还在这里啊,所以嘛,自然是要好好的亲近亲近嘛。
毕竟以后可是一代女皇,养成一代女皇,这样的成就感,是多么的爽啊。
让她在所有人面前都是女王,在自己的面前就是一只小猫咪。
房策只是想了想,口水就流了出来。
美滴很啊!
………………………………
第65章 计划【求推荐票】
一幢幢建筑拔地而起,整个胡逗州已经展现出了一股生机勃勃的场景。
胡海洲的人如果刨除了那十万水军之外,根本就不够参与胡逗州的建设的,所以只能去外面招人。
包食宿,有工钱,并且胡逗州的工钱也不算很低,很多江南东道,还有淮南道的人都争先恐后的前往胡逗州。
世家根本就不敢阻止,毕竟这些过来招工的人可都是胡逗洲的兵士,若是真的撕破脸皮了,那可真的完犊子了。
房策对于这点也没有什么可说的,这十万胡逗州的原有士兵,房策已经开始进行自己的训练了。
他想要优胜劣汰,十里挑一,给他们加重训练量。
但是吧,房策给这些兵吃的是什么?
餐餐有肉,还有更多的薪资,让这些人瞬间斗志十足。
优胜劣汰?
根本就不存在的,这些人本来就是虬髯客挑出来的,并且经过了虬髯客的训练的,能够差到什么地方去?
若是差了,那岂不是打了虬髯客的脸?
这些人的底子并不差,所以只要房策的伙食营养跟得上,这些人也是相当的强悍的,训练量一天天的上去了,这些人也能更得上。
房策也没有太多的肉疼,毕竟嘛,精兵越多不就说明了越强吗?
这些兵训练了几天之后,房策发现人不够用了,于是就让这些兵来临时充当劳动力,可是过了才两天,房策就感觉这些兵好像也不够。
索性房策就准备从外面去招人了。
毕竟此时的房策手里有钱,心里完全是不慌的。
只要你有钱,管饭,还管住,这就让他们迫不及待了。
这些工人到了胡逗州的第一件事就是建房子。
没错,虽然说是管住,那也要有房子对不?
这些房子不可能无中生有吧,只能够让他们自己来建了。
不过这些房子建起来特别的简单,毕竟大家都是穷苦人家出生的,并不是锦衣玉食的世家子弟,随便盖个草棚就行了,遮风避雨的就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了。
不过嘛,这些工人们发现了一件事,这个临时搭建的草棚根本就没有住太久。
因为他们这些人过来的主要任务就是建房子,各种工坊的各种房子,房策已经将一切都交给了胡逗州原有的工匠了。
再由这些工匠担任负责人,然后去建设各种工坊。
房策才懒得去教这么多的人,毕竟他的时间也是很宝贵的,没有这么多的功夫去扯淡。
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呢。
毕竟嘛,现在的胡逗州需要更加的繁荣可不是光花钱就能够达到的,必须要有自己拿得出手的产业,若是没有拿得出手的产业,怎可能会繁荣呢?
想要繁荣,首先就要有一件可以拿得出手的产业。
什么食盐,造纸,这些都是民生方面的,虽然可以赚钱,但是不赚这些昧着良心的钱,毕竟房策可不是这些世家大族,想着马儿跑得快,又不让马儿吃草,这种事房策还是做不出来的。
所以房策需要更加赚钱的产业,尤其是那种能够空手套白狼的产业,可惜的是现在他的钱不够啊!
若是他的金银储备量足够,他都想开银行了。
可惜的是,最硬性的要求达不到,于是他就想到了其他的行业了。
这也就是他跟张乘风顶下那个约定的根本原因,毕竟嘛,只要能够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