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三司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三司使-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怎么回事?杨游发蒙!这时听见有人喊道:“小郎,快坐下吧,这今日算不完,是要挨罚的!”

    杨游低头一看,只见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已经给他让出了案上的位置,凳子本身倒多了好几张!

    哎!没钱给人家添香油,看了这半天风景,也着实过意不去!既然人家让帮忙,咱就看看吧!杨游也来了好奇心。

    他坐下打开账册一看,原来是关于田租的!

    这算账有何难,可惜没有算盘!只好将就用纸笔了。于是杨游认真算起账来!

    杨游从小就很喜欢数学和珠算,这源于他外公。他外公曾经在公社当了二十多年的会计,后来退休后没事干,就天天教几个外孙打算盘。杨游从三岁起就跟着外公摆弄算盘,才刚上小学,加减乘除却比他年老的外公算得还快。

    到了小学毕业,什么平方、立方、开方全都学烂熟于胸了。由于一些原因,他大学念的文科。大学毕业上班以后,他曾经利用周末开过珠算培训班,教孩子们学习珠算。

    不过现在的家长,对国粹“珠算”没了丝毫的兴趣。他教了几个月,学生太少,挣不到几个钱,就放弃了!

    ……

    “你在干什么?怎么还不动手?”

    杨游一回头,只见刚才那个五十余岁头发花白的老道有些生气!看样子,他是个管事的。

    杨游站起身来,双手一摊:“早就算完了!”

    “算完了?”

    老者满脸疑惑,似乎不信。别人要几个时辰,没理由他两刻钟就完成了呀?只见他拿起账册认真看起来!看了一会儿,抬起头来:“哎,似乎不差!”

    “这写的是什么?”老者突然又指着一张废纸上面的阿拉伯数字问道。

    “那是小生算账用的符号!”杨游答道。

    老者很疑惑,他当然不认得阿拉伯数字。这时,一个鹤发童颜的老道人走了过来,看着应该六十岁开外。

    几个算账的一看这老道来了,都站了起来,刚才与杨游话说得老者赶紧过去行礼:“上座怎么有空前来?”

    杨游一听,上座?那他就是玄都观的二号人物了,再往上就是一号人物观主。

    “宗正寺崇玄署与尚书比部三日后要派人来查账,某来看看你们把账复核得如何了!”

    (道观以前归鸿胪寺管辖,此时已经划归宗正寺;尚书比部指刑部比部司,因六部只对下属各司进行业务指导,并无人事权,人事权归尚书都省,所以尚书六部各司都称为尚书某司,不加某部。)

    “按时复核完成绝无问题,请上座放心!特别是上座推荐的这位五郎,算账真是神速呢!”他指着杨游道。

    上座一愣:“某忘记说了,柳五郎母亲重病,来不了!这位是……”

    那花白头发老道一听,脸色突变,扭头盯着杨游道:“郎君是谁?”

    杨游一看,忙行礼说实话:“鄙人河东平阳杨游,今日来贵观游览。多有打扰,请恕罪!”

    接着,他把简单讲了几句身世,以打消二人顾虑。

    上座听罢,点头叹息:“原来杨郎是今科明经及第的举子,困顿于此,也是不幸。”

    “小生有幸得兴善寺释无风长老救回一条命,已经万幸,今后一切就随缘了!既然上座事务繁忙,小生不打搅,告辞!”

    杨游看看没事,转身要走。

    这时,那花白头发老道知道杨游无家可归,顿时心生怜悯,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急忙道:“杨郎别急!”

    然后转身对上座道:“上座,如今朝廷不定期抽查官办道观账务,以防某等道人占财为私、骄奢淫逸、不修道法。本观田产、商贷众多,账务繁杂。杨郎既然困顿于此,何不让其帮本观稽核账务?他一个人怕是胜过三五人呢!”

    上座一听,略微思索,便道:“也好!此事你安排就行,只是本观杂职一月杂钱也才三百文,怕是委屈杨郎了!不知道杨郎肯否暂时屈就?”

    杨游一听,这玄都观也是皇家道观,在此暂居,对他今后的发展也许会有帮助也说不得。只是这待遇也太低了,仅仅比当时的最低工资略高而已!

    不过在此暂时帮忙,也不挂什么职务,与打小工当下人截然不同,因为这是出家之地,在此也算半个出家人。唐朝很多公主都临时出家当过女冠(道姑),就是当今杨贵妃,也当过几年女冠。

    管他钱多钱少,先干着再说吧!于是笑着答道:“小生愿意为贵观效劳!”

    ……

    通过介绍,上座名叫紫阳炼师,那五十余岁道长叫青云法师,是本观的监斋,是本观第三号人物。

    一个道观基本上就是由观主、上座、监斋三人统管一切。

    接下来,青云真人给杨游安排了住宿之地,并让其尽快回寺里收拾行李!

    第二日一大早,杨游还在梦中,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杨游,快开门!”

    是大师兄的声音。

    杨游爬起床来,披衣开门,却看见门外除了大师兄外,还有大胖子和尚卢贵。

    “杨游,今后卢贵就与你睡一间屋子!”

    和卢贵一起睡?杨游一听,肺都气炸了。这个卢贵,睡觉打呼噜的声音可以传好几里去!真要和他一个屋子,如何睡得着?明显是大师兄要赶自己走,太阴险了!

    幸好昨日找到工作了,否则非得被这大胖子的呼噜声折磨死不可!

    “遵命,大师兄!不过我还没睡醒呢,你们等会儿再进来吧!”

    杨游顺手大力把门来又给关上了!外边只剩下满脸气得通红的大师兄!

    上午,玄都观。

    安顿好卧具,杨游目光四下一扫,悠然得意之色溢满脸上。他对屋子很满意,窗子的一半被竹林挡着,另外一半刚好能够看见大花园,一开窗,就可以看见园内美景。这可是难得客房,杨游很感激清云道长。
………………………………

第三章 母女同观

    花园东北边还有一条三尺宽青石小径,路旁边是两行高大的柏树,后面房屋数十间,不知居住何人。昨日杨游忙着看人算账,没时间过去,他打算下午过去打望一番。

    青云法师让杨游休息一天,明日再核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杨游决定先做一副算盘出来。因为这纸张太贵,一百张就要六十文钱,他也不好随便拿来当草稿。而用阿拉伯数字计算,没有草稿纸不行。

    算盘就好用多了,在没有计算机以前,中国算盘可是全世界最好、最快捷的计算工具!

    他打听得道观里面正好有木工加工手串出售。于是问了路,径直来到木工房,把自己加工算盘的要求给木工师傅讲了。

    那木工师傅三十岁不到,身材普通,人看着很是精明。

    看了杨游画的图样,他说道:“杨郎如果下午要,就只有将就这大号的珠子,把孔钻大一点,穿上铁销,钉上框架就可以用了。如果要按照杨郎画的珠子加工出来,至少要两天时间。”

    “那请师傅先随便做一个我用着就行!辛苦师傅!师傅贵姓?”

    “小人排行第三,名字刚好也取作邓三。听说账房王管事说,杨郎已经明经及第。杨郎果哪日当官了,还请多关照小人一下!”木工师傅也说起恭维话来。

    “这怕是要等到六年以后呢!”

    “六年?那也未必!”

    未必?杨游一听,倒有些没有听懂。

    “邓师傅,此话怎讲?”

    邓师傅一边干活,一边说道:“比如那与你同科中明经的杨暄,听说已经当上校书郎了!”

    杨暄?名字很熟!猛然间,杨游却想起来了。靠!不就是杨国忠的儿子吗?谁能跟他比得了!

    杨游对唐代李林甫、杨国忠二人的事迹略微记得大概。这“杨暄及第”的典故很有名,他倒有些印象:

    说的是这杨暄没考上明经,知贡举的礼部侍郎达奚珣派儿子达抚去通知杨国忠,谁知被杨国忠骂了一顿。后来达奚珣怕被报复,在儿子达抚的劝告下,违心取了杨暄明经上等。

    不过来到这个真实的大唐以后,他觉得此典故有故意丑化礼部侍郎达奚珣和杨国忠之嫌。因为杨钊(杨国忠)目前仅仅是度支员外郎兼侍御史,他还远没有到敢于欺侮礼部侍郎达奚珣的地步。

    而达奚珣作礼部侍郎即将满三年,下半年就要离任,杨暄不可能是以后才明经及第。因为此时早已经是礼部侍郎主持科举考试,并非吏部侍郎。

    “他是皇亲国戚,当然不同!”杨游叹道。

    邓师傅抬头笑道:“所以呀,杨郎讲的明经要过六年才允许上吏部铨选,也不一定。只要上面有大官帮你说话,放官还不是顷刻之间的事?”

    杨游暗想:“我等平头百姓,哪里能认识什么大官?现在是李林甫当政,所有官员都噤若寒蝉,胆战心惊。没有特殊的背景,谁肯帮你?”

    “还有一条出路,就是进使府当幕僚官,俸禄可比朝官优惠很多!将来一样入仕,而且使府当幕僚官资历,吏部将来铨选时也会认可。当然要认识那些当使职的大官才行!”

    “这我就更不认识了!”

    (按,当时凡是有出身的进士人,如果暂时没有官做,有可能被节度使、观察使、采访使或者其他使职官员聘任为判官、掌书记、推官、巡官等。这些使职的佐僚官要有出身的人才能做,同样要报吏部备案,不过不算朝廷正式官员。使府幕僚官员的待遇非常优厚,很多人干几年后再回到朝廷做官,会一并计算资历。)

    午饭后。

    杨游出了房间,来到花园之中慢步,散散心。来此大唐还不到十天,没有自己前世日日不离的手机、汽车,他还很不适应。看来要三五个月才能够调整过来。

    不料没走几步,却突然看见了令人惊奇的一个身影,在树丛中一闪而过!

    怎么玄都观还有修道的外国人?

    杨游确信自己没有看走眼,这中国人外国人,他还是分得清!长安城外国人虽然多,但是在道观修道外国人,却几乎没有。原因很简单,人家不信道教!

    杨游神情有些紧张,他慢慢踱步到刚才那身影附近,四下一看,却不见人影。

    不行,得看看这人长什么模样!于是大声说道:“出来吧,别躲啦,我都看见你啦!”

    话音刚落,眼角却立即瞥见一个瘦小的身影从树丛中钻了出来!

    “郎君,你是谁?”她声音有些怯懦。

    一个小女道!只见她不过十二三岁,皮肤白皙、鼻梁很高,眼珠黑中带蓝,明显是中亚一带人种。

    这年纪应该是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年纪呀!看着非常可爱的一个小姑娘,不知为何穿上青色道袍,禁锢在这玄都观里面。

    “鄙人叫杨游,刚来的!小真人,你叫什么名字?”

    那小姑娘有些怕生,也有些害羞:“奴叫。。。。。。叫虫娘!”

    虫娘!好奇怪的名字!

    “你住在哪里?是那后边吗?”杨游指了指昨日他未去的方向,估计她应该住在后面,那边应该是女道士住的地方。

    虫娘点点头!

    “郎君,你看见奴的黑猫没有?”

    杨游摇摇头:“猫出来玩一会儿,肯定会自己回去的,你不要担心!”

    谁知虫娘摇摇头:“那可不一定!那是一只母猫,兴许跟哪只公猫跑了也说不定呢!”

    靠!不会吧?她小小年纪,如何说出这样的话来?

    “那他出去玩几天,总会回来吧?”

    “不一定!奴已经丢了两只猫了!”虫娘不那么害羞了。

    “那好,一起找找看!”

    “嗯!”

    杨游陪着虫娘在花园里面寻找起猫来!谁知找了半天,也没有看见。

    “虫娘,你怎么和陌生人在一起?他是谁?”突然一个中年妇人的声音在耳畔想起。

    杨游一惊,扭头一看,却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美妇人,也穿着青色道袍,模样与虫娘倒有六七分像似,看样子,也该是虫娘的母亲。

    这妇人气质非常不错。

    “娘,你怎么也出来了!”

    虫娘看见她娘出来,立刻奔了过去,拉着她娘的手臂:“娘,我来找如意的!”

    怎么母子二人都在道观修道?太不可思议了!

    杨游赶紧上前行礼:“小生杨游,见过真人!”

    那中年妇人皱了皱眉头:“以前怎么没有见过你?你在这里做什么?”

    杨游一身破旧布衣,很有些让人看不上眼。

    “小生是今科明经及第的举子,家乡并无亲人,紫阳上座让小生权且在本观做些账务稽查的杂事!等待有机会参加吏部试或者制科考试。”

    后面半句有些吹嘘,他可没准备去参加什么吏部试或者制科,那玩意儿比进士还难考,录取率也就百分之一。

    一听他是及第的举子,妇人脸色好看多了:“这算账可不容易!那杨钊才来四五个月,已经接连升了四级,目前已经是度支员外郎兼侍御史,还兼着十来个使职呢!”

    午后阳光明媚,春暖花开,蜜蜂和蝴蝶在花间飞舞,花园美不胜收。三个人来到一处亭子坐下。

    “你算账能力能赶上杨钊吗?”妇人问道。

    靠!比算账,杨钊怎么能和自己比?他要不是靠着杨贵妃,不知道在哪里当赌徒呢!

    “杨公是贵妃的亲戚,自然飞黄腾达啰!”杨游摆出很无奈的表情,不过一个女道居然对朝中的事务熟悉,倒让杨游有些意外。

    “也是,李相当权这许多年,终于来了一位对手了!虫娘,那边不是你的如意吗?”

    杨游顺着妇人手指望去,果然看见一只黑猫呆在树杈之上。

    “如意,快点过来!”虫娘满脸堆笑,轻轻朝如意走了过去。

    “哎!虫娘就一个朋友,就是那只猫!”妇人看着虫娘,摇头叹息道。

    “真人,为何你们母女……”

    “奴九个月生了她,由于未足月,她父亲认为不祥,不喜欢她,就把她送到这里来了!奴家也跟着来到这里!”没等杨游说完,夫人便打断杨游。

    这当爹的也太狠心了吧?早产很正常啊!

    “早几日出生似乎也正常啊?”

    “她父亲可不怎么想!”

    不知道她父亲是谁,居然把孩子往道观送,真是狠心,搞得虫娘一点童趣都没有了!

    又聊了一阵,那妇人有些犯困,便起身招呼虫娘回去。

    虫娘抱着她的如意,跟“她”说着悄悄话,样子很是可爱。

    “虫娘,你今后有时间过来就是,某可能还要住些日子!改日某出去给你带点好玩的东西进来。”杨游看这虫娘很可怜。

    “不用烦劳郎君!”那中年妇人说道,随后便带着虫娘回去了。

    从谈话中知道,原来她二人并不是在玄都观修行,而是在隔壁的玄通观修行。这玄通观为女道士观,与玄都观一墙之隔,是三十年前在玄都观一旁扩建而成。

    由于地势所限,这大花园却由两家道观共享。当然,一般的闲杂人是进不到这里来的。

    。。。。。。

    第二天。

    杨游开始在玄都观对账、核账工作。

    杨游一看,这账册是依据“四柱结算法“编制:按照“旧管“(上期结存)、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实在“(期末结存)这“四柱“特定的格式。

    账册里面的记录的收入有田租、放贷、卖香烛、手串、护身符等纪念品以及香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