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征北将军
的霸府秩序在河北初步建立起来,从草台班子向政权方面开始转化,高驷大为欣喜,已经给薛元敬等升了官。
值此初冬时节,难得的遇到晴天,适合野地纵马,自然要开了驰骋一番。
邺城一代原本就气候适宜,山水环绕,平原沃野千里,乃是不可多得的根基之地。
高驷视察完屯田后,便带着众将狩猎,临近大片山林覆盖的丘陵和山坡,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各种动物出没,充满了野性生气,这是后世所没有的。
骏马奔驰,铁骑横行,冬猎之雄武,正合男儿豪气。
到了中午,跨过一处低矮的山岗,远处出现了座寺庙,半隐在此处,很是清幽。走进了,只见一道小溪潺潺流过,木桥横跨,连着寺庙的山路。
半山藏古寺。
高驷在马上见了,不由诧异,深山之地,尚有寺庙,难道有大德高僧隐居?
就下马,带了几个随从和魏征、李百药、崔略三人上前拜访。
咚!悠扬古朴的钟声响起,从山间寺庙传来,有着洗涤人心之效果、
高驷为之动容,说着:“入庙拜佛,我们进去一观。”
等在靠近一些,只见有个石刻上书“真言寺。”
有诗句曰:
山巅宝刹俏溪边,紫气朝阳上碧天。信语怜民依净土,真言恤寡近迷川。
神随法意三摩地,慧定莲花半偈禅。心逐佛光云绮处,红尘勘破苟名权。
落款是晋阳乐。
“晋阳乐,北齐文宣帝高洋是也。此人幼年长扮痴傻,实则暗藏峥嵘。”李百药见了,不由说起了段往事。
那年齐神武帝高欢,正效仿曹操,自任东魏丞相,忽有一天想想测试九个儿子的应变能力。
于是,给每个儿子发上一堆乱麻,让他们各自理清,其他人包括世子高澄都是一根根慢慢抽,越抽越乱,无法解开。
唯独高洋拔刀将乱麻刷刷两下斩为几段,不解自开,说:“乱着须斩。”
后人称之为快刀斩乱麻!
李百药感慨的说着:“高洋虽凭父荫,但却建国大齐,征伐四克,以法驭下,公道为先,是少有的英雄天子。可惜中年后,酗酒成性,滥杀而亡,甚为可惜。”
“此诗虽是作于其晚年之时,仍有三分洒脱,足见其不凡。”
高驷赞许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高文宣毁誉参半,也算是半个英雄。”
“不过,这治理地方,你们可得常提醒我,北齐的殷鉴不远,大伙都得警惕。”高驷微皱眉头,带着众人进了寺庙大门。
内里,大佛端坐,罗汉列张,气度森严而不失温和。
这种气氛,使外来者一进来,就能感受到佛法的博大精深。
因见得有香客上门,老主持早吩咐了小和尚,在门口等候。
高驷等入内后,先是不由自主的搜索着寺内的和尚踪迹,看下是否真有着大德高僧。
“阿弥陀佛,师父命我来迎远到而来的诸位施主。”小和尚双手合十,很有礼貌。
“令师如何称呼?我们自当往见。”
小和尚在前面引路,忽想起一事,上下打量几人一番,顿时满面疑惑:“奇怪,师父说你们中有贵人,具体贵在哪里?却不与我说,你们谁最贵呀?”
“哈哈哈。”这小和尚的萌态惹得众人大笑。
步入大雄宝殿,众人很快就见到了个老和尚。
见老和尚手中拿着一卷经书,高驷问道:“大师如何称呼,这是什么经文?”
“老僧道言,此经书乃是《金刚经》,施主今日到此也是桩缘分。因果报应,佛法就是如此简单,能消除许多肃杀之气,诸位不妨读一读。” 老和尚信口将来,却给人一种智慧圆满的感觉。
“哦,是金刚经呀!”高驷响起了前世的一句话,不由说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可是此经?”
老和尚眼中精光大盛,赞同道:“然也。施主也是个向佛之人吗?此经第一说般若智慧,第二说修持佛法途径。施主,你大有慧根。”
“阿弥陀佛,大和尚谬赞了。”高驷也双手合十回礼,让其他人面面相觑。
魏征最先反应过来,打断气氛,急声说着:“主公胸怀大志,当作救民于水火之事,怎可拘泥在佛法里面?想那南朝梁武帝,数次出家,将佛法付诸国事,最终闹得身死国灭,不可不防!”
高驷笑着反驳说着: “魏征,你是多虑了,我心里有数。修身可用佛理,治国必须用王霸之道。只因见得大师父不是普通和尚,这才交流一番,这和出家无关。”
“大师,信徒高重德前来拜访,请多多指点。”随即,点了三根香,虔诚的拜了三拜。
老和尚说着:“施主想作的是大事,却在为家中琐事羁绊,这家事讲究珍惜眼前人,迟疑不得。”
“佛说; 人生八苦;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施主这一生,也将经此八苦之后,才能大彻大悟。将来成事之日,不要忘了减免赋税以让百姓欢欣,造福苍生……”老和尚说着,竟似乎看出了高驷的来历。
一时间,别的事都放下,两人一问一答,彼此投缘。
谈法道下午,高驷放下了诸多烦恼,准备回去。
才走下山路,准备上马,前方忽然又信使赶到,就听见卫士禀告:“郑俨大人求见。”
高驷 王弘毅一怔,说着:“让他过来。”
片刻之后,只见以文士赶到,文质彬彬,却满是干练之气,一身青色官袍,衬托的颇有威仪,当先行礼,道:“主公。您迎娶长乐公主的事务已经安排妥当。”
“要惜眼前人。”
高驷想到那老和尚的劝告,就点了点头,说着:“就在腊月初八之人举行。
“走,咱们回去。一行人打马回转。
几曰后,长乐公主下嫁消息传至清河郡贝州城,听闻到的当日,窦建德气得破口大骂。
“果然不是个东西,转眼就娶昏君的女儿,狗屁的义军大帅。传令,召集儿郎,勤加操练,年后将会有大战了。”
窦建德骂完很快就恢复了常态,一面派出使者跟杨义臣部接触,一面整顿兵马为大战作准备。
邺城这厢,高驷得报,同样面无表情道:“窦建德真个与杨义臣暗地里有来往,这个人,不简单呐。宽仁下士,有刘备之风,必须重视起来。来人,让尉迟恭加快运粮。”
“遵命。”卫士应声远去传信。
………………………………
第三卷:立基业 第九十九章:儿女
“宝剑出匣耀光明,在野铮铮惹凡尘;今遇征战逢天命,连战连败众人离。”
袁紫嫣披着羽衣,肌肤如玉,柳腰随风起舞,手捻剑诀,推演天机,良久得出一卦象。
“竟然是此卦!“
领着侍从踏遍整个邺城四周,终于发现此地正在酝酿中的一处潜龙龙脉。
漳水列阵,邺城为剑,山水环抱,是个至尊至贵的风水格局。但同样少了金戈之气,争龙路上必有一场生死劫难,度过则儿孙代代坐龙堂。不过,则身死族灭,殆害子孙。
“昂“突有道常人听不到的龙吟长鸣,远远的有条金龙虚影自关中游动出行,巡视各地,采集地脉,等待来日吞噬四方龙脉。
“李唐气数勃发,天命真龙出世?“袁紫嫣目光一凝,脸色沉重。
她观望地气后,自然察觉的邺城之下的散落的龙气,还有些煞气,彼此纠缠沉淀,一阴一阳,乃是宝剑出匣的运势所在。
不过既然决定跟随高驷,自然没有了退路,想到这里,就给自己打气,说着:“魏武帝曹操定下曹魏天命,还不是被司马氏篡夺?袁天罡,要想天命归李,须看我手段!“
随即开坛做法,将取自高驷的血脉洒在地上,融合地脉。
“九天**,玄牝之门,扶明主兮平乱,潜龙,凝!凝!凝!“袁紫嫣连叱三声,法诀引动地脉,顿时激得运数北地大变。
“锵!“悠扬的剑鸣拔地而起,剑身上龙虎环绕,接着朝正在北来的金龙斩去。
轰轰轰无形交锋使得天机变化更加剧烈,其他有关注天机变化者也趁机纷纷入场,把大隋江山这团浑水搅得更浑。
…………………………
几日后,邺城遍布喜庆,高驷迎娶长乐公主的消息传遍四方,引得各方瞩目。
一时间,接着这波洗白的机会,征北将军府大肆招纳地方英豪。
“顺势而为果然是个好策略,只要解决了杨义臣,凭其主公当朝驸马身份,以及我齐军的善战,日后定能扫平河北,南下逐鹿。”崔略极是满意,开怀大笑。
魏征虽是难得的没有喷人,但仍旧面带忧色,“主公与朝廷妥协,这条路,虽是暂时获利颇丰。可从长远看来,掣肘之患不得不防。”
“不错。主公,三国时以曹操的雄才大略,尚且多受汉臣影响,最终使得后方不稳,兵败赤壁,从而丧失了一统天下的良机。如今,隋杨的恩惠固然不及大汉四百年正统威严,但杨开皇的三十年盛世,必有隋朝故吏怀念,要防微杜渐。“虞世南也在旁劝说。
高驷笑着一一采纳。
“主公,尉迟将军押解粮草到了。”贾元度来报。
黎阳仓不亏是天下有数的三大粮仓之一。
在通往邺城的官道上,辆车绵延数理,光是第一批就有两百多辆牛车粮食,实际上还有部分军马也被分派过去运粮。
兵无粮则散,故而高驷不惜血本,动用大手笔,将黎阳之粮源源不断的运到邺城,深根固本。
“走,看看又到了多少车!高驷带着众人,向城外冰井台赶去。
很快,在卫士环绕下,高驷等一行来到冰井台前。
见到主公到来,正指挥下属清点的主官李百药满上前见礼,面带喜色,说着
:“主公,冰井台已经存下三万石粮食。邺城,再无乏粮之忧。
高驷见大家伙儿都是一片欢笑,干劲充足,心里某些担忧的念头才放下。
当下将众人勉励一番,把尉迟恭等也留下,安顿好人马,就返回邺城准备成亲之事。
“回城!”
……………………
有道是,好事多磨。
高驷刚回到将军府内,恰在此时,外面来了两个丫鬓侍女。
见主公回来,其中有个急忙上前,带着哭腔,说着:“将军,两位夫人难产,危在旦夕,您赶紧去看看吧。”
“什么?”高驷大惊后,二话不说,就纵马再度往城外铜雀台飞奔而去。
快马加鞭,转眼就来到了铜雀台,沿着台阶飞奔,推开一切阻拦,就直接跨步进了房。
此时,徐小慧和杨敏儿都正躺在床上,韦圭于旁坐着,还拿着一些话本图册,细细教导着两女,看见夫君到来,纷纷停止了说笑。
徐小慧和杨敏惊喜之余,各自要起身,谁知才一动,就哇哇呕吐,惊得侍女慌忙上前侍候。
高驷见了,连忙上前照顾,问着:“你们不是要生了吗?别乱动!
儿女听了一个莞尔轻笑,一个轻哼一声表达不满。
想到自己那厢正要娶公主,高驷大惭,立刻醒悟过来,关怀的问着:“我在这里陪着你们。大概什么时候生?“
韦圭在旁插言,笑着说:“夫君,敏姐姐身体底子好,要晚一点,大概两三天后生产。
“至于徐姐姐,她身体虚弱,可能会早产,刚才还隐瞒着,现在不得不告诉你。”
“啊呀,这可是大事,不应该隐瞒,不应该隐瞒的。”高驷紧紧紧紧握着徐小慧的手,安慰道:“我在,我会一直陪着你们。
俗话有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时候的子嗣传承,异常重要,绝对不在光宗耀祖之下。
有子才有根,才能繁衍家族。倘若无后,症下诺达的基业有何用?
尤其是对于志在天下的枭雄,倘若没有后裔,就只能收纳义子,不利于稳定人心。
乱世争龙,倘若没有个良好的继承人,纵然统御八荒**,一旦开国之君死去,国家就会陷入动荡或者江山落入外人之手。
最典型的莫过于,秦始皇与公子扶苏,杨开皇与太子杨广。这两位父亲都是雄霸千古的人王大帝,可是一旦身死,就落得个江山社稷二世而亡的惨景。
要知道,争夺天下的君主,一旦三五年没有儿子,其下属必然会劝主公广选美女,诞下后嗣。
听到夫君的关怀话语,两女顿时大喜,喜乐的气氛弥漫到整个房间。
“苍天垂怜,我有儿子啦,我有儿子啦,大业必成!“高驷拉着两位爱妻的手,大笑安慰:”莫怕,莫怕,我会陪着你们。传令,除了喜宴外,打赏全城,上到文武,下至百姓都有酒食。“
过了片刻,更是贴着徐小慧和杨敏,伏在她们身边,倾听动静。
刚喜了片刻,高驷渐渐镇定了下来,看着两女气色还不错,就笑的说着:“这会你们感觉还好吗?要不要让医生看一看?”
恰好瞥见韦圭手中拿着一卷画本,又问:“这是什么?”
“夫君,妹妹可是生
产过孩子的,这是些宫廷秘传的生产孩儿的画本,很珍贵呢,多亏有妹妹指点照料,我们少受了很多苦。”
“高驷虽然不懂,可以颇为感激。
韦圭在那一刻,看在了眼里,美眸里也泛起一抹笑意。
几人正说着,忽然徐小慧痛叫起来,竟是要生了的迹象。
韦圭见了,说着:“莫急,这是好事。夫君先出去,把接生的交给产婆,你要去让人筹办酒席。这里有我呢。“
高驷才从慌乱中稍微镇定下来,搓手说着:“好,我这就去办。别说是酒席,只要孩子出生,无论男女,我都会减免赋税,为他(她)祈福。“
因为不懂这方面的事,只能按古人的方式办事。一时间,把别的事都放下,在门外专门等待孩子处世。
高驷正在来回的踱步,突然里面又跑出来个侍女,急促说着:“将军,杨夫人也早产,产婆人手不够,快想办法。“
高驷一怔,马上大吼起来:“传令,把铜雀台宫殿里所有生产过妇人都叫过来!“
不知何时,铜雀台上忽然聚集了大片火烧云,霞光之中有一龙一凤盘旋不止,光芒照耀四方。
高驷不知不觉,就受到某种力量牵引,走上铜雀台最高处观望天际。
“木德天子,吾乃是天凤临世,请多照料……“接着一直五彩凤凰聚拢双翅,扑空落下。
“木德天子,吾乃是青帝子托生,请多关照……“随后一条青黑色蛟龙卷起身子,长吟中投入产房。
高驷眉头一皱,正要再看,眼前凤凰/蛟龙景象各自消失不见,彷佛一切都从未见到过。
就在这时,突然之间产房内升起两股肉眼看不见的光芒,先是一只赤红凤鸟,猛的从天而降,落在了府中。
接着,是一条青黑蛟龙,同样从天降落,投入产房,天上云气宛若龙凤盘旋,异像数里可见。
“将军!“身后的声音传来,侍女的声音,唤醒了高驷的迷茫。
“怎么样?高驷豁然转身。
“生了,两位夫人顺利生产,全都平安。韦夫人让婢子唤您回去。”那前来报喜的婢女恭敬的说着。
“知道了。”高驷倒是彻底平静下来,迈步朝产房走去。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