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笑了。
唐作钧继续说道,“我的第三杯茶就是想把各位老总聘为职业经理人,你们带着股份加入中建工,大家都是中建工真正的主人,”见众人个个喜形于色,他笑道,“就是那些水泥厂的职工,我们也不能不管他们,不能简单扫地出门,凡是愿意留下来的都可以留下来。”
这三杯茶的份量就很重了!
岳文一盘算,秦湾水泥破产之后,以破产后拍卖的资金入股,剩余的破产后的资金用来发还工人工资,债权也能一笔勾销,这恐怕是当前最好的一条路了!
“唐总,您的设想是好的,但我们已经跟意大利人签了协议”山南水泥的老总有些犹豫了。
“是啊,您要是早说就好了,这个茶局早办就好了!”临州水泥的老总也有些举棋不定。
“我们也接了德国人的订金了”
唐作钧没有打断大家,只是笑着静静听着,当众人七嘴八舌讲完,他方才平静地笑道,“大家虽然各自找到了战略伙伴,但并没有解决山海水泥的根本问题。换句话说,过去在一线打仗的是你们,现在是你们请来的雇佣军在帮助你们打,战场的环境并没有改变,被动的局面没有改变。”
“如果中建工把大家联合起来,由散兵游勇集合成为共同利益而战的作战兵团,这样的联合,我们才能枪口一致对外,才不会出现赔本赚吆喝的事,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一个道理?”
这是一条走出恶性竞争怪圈的良策!
“高见,高见!”一直沉默的山海水泥的张大勇此时竟也赞出口来,看表情也是心悦诚服。
熊主任抬手看看手表,朝岳文使个眼色,二人就悄悄退了出来。
“小岳,快两点了,这午饭怎么安排?”熊主任开始关注后勤保障了。
岳文这才感觉肚子里有些饿,刚才光顾听唐作钧讲话了,他十二点时就悄悄问过唐作钧,唐作钧说再往后拖一拖。
“熊主任,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就吃农家饭如何,地道的农家饭!就在这吃!”
“行,那我进去请示一下唐总。”熊主任返身又进了亭子,苍茫的雨幕中,金鸡湖上仍是烟气四溢。
“唐总说了,众位老总也说了,不吃饭了,”熊主任笑着走出来,“弄点点心垫垫饥,这茶,接着喝!”
外面的雨慢慢停了下来,山色清翠,湖面如镜。
茶,喝了整整一天,这茶真的喝出了点味道――味道好极了!
………………………………
第87章 开门迎客关门翻脸
岳文搭台,唐作钧唱戏,这一出大戏从早上十点一直唱到下午五点,唱得乐此不疲,听得也津津有味。
岳文心里已是十分笃定,中建工将来溢价收购水泥厂差不多已是板上钉钉,他看着仍在温和地象拉家长一样与大家做着工作的唐作钧,在这么多水泥厂跟前,要想毕其功于一役,一举把所有合同都签了,就不能扣得太细,得有一个大框架。
刚才三杯茶即是三个框架,所以,即使秦湾水泥厂是在山海省条件是最差的,也要这在这个框架内,利益均沾,收购溢价、股份和职业经理人看来都是没有问题的了,那么,这次茶局,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大家久在商海,对政策是最敏感的,”唐作钧笑着答道,“央企的使命,就是先行先试,摸着石头过河,走在前面,”他笑着看看大家,“政策上的事,大家不用担心,……国家发改委等部委正在调研,鼓励大型水泥企业的兼并、重组与联合,我们走在前面,也会形成一个示范作用。”
这些草根老总的政策水平当然不能与国企的当家人比,可是,马上又有人问道,“唐总,我们并入中建工,这说过去就过去了?”
众人都看着唐作钧,这第一步不好走,走好第一步,第二步才顺理成章。
唐作钧也知道,今天必须让几个老总把所有的疑问顾虑都拿出来,要不以后的重组也不会顺利。
“秦湾水泥厂是东道主,王总、小岳,你们有什么想法?”唐作钧笑着看看王建东与岳文,这个问题的答案他不好贸然出口,必须有人作引子,抛出砖去试探一下大家的反应,他再根据反应,斟酌下一步的做法。
王建东笑道,“我没有什么想法。”他看看岳文,岳文却看向唐作钧,“唐总,我提三个不变,您看是否合适。”
“好,”唐作钧又下意识地开始揉脖子,“哪三个不变,愿闻其详。”
“第一个不变,设定一个3~5年的过渡期,在此期间维持原厂商标、品牌不变;”
“第二个不变,原有人员及其工资待遇不变;”
“第三个不变,现有运作机制不变,按照原来的方式开展市场经营、产品推广和渠道网络建设。”
“但在财务与整合上,各厂接受中建工的领导,三到五年以后统一易帜!换旗子,换牌子、换名字!”
“好!”
众人纷纷叫好,唐作钧也笑道,“与我们设想的差不多,那就这么定了。”
时针慢慢指向六点,亭外的雨一直在下。
远远望去,漆黑的湖边,一处亮着的凉亭,远处来来往往的车灯,光束耀眼,划破夜色。
外面来的领导太多了,但都在等着。
王凤有些紧张,她推开门走了进来,却听坐在王建东身旁的一个企业老总小声道,“这可是秦湾水泥业的少帅啊,王总,是不是你女婿啊?”
王凤心里一动,王建东笑道,“是我们街道的的领导,嗯,最年轻的领导。”
众人又都抬起头来,只见岳文又在发言,“其实,我认为,民企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都是散兵游勇,暴发户和大土豪。事实上,民企也有英雄。很多民企老板都是从市场中拼杀出来的,年富力强,非常优秀。”
“好!”
刚才与王建东窃窃私语的老板忍不住叫起好来,带头鼓起掌来,一时亭子里掌声一片,等候在外面的领导纷纷朝里观望。
“央企,有资源资金、人才技术、品牌价值和管理优势,民企有活力、激励机制和职业化精神,二者的优势为什么不能有效结合起来呢?我想,我们就是走了一条结合的道路!”
“这是中建工的领导吗?”透过亭子的窗户,隐约可以看到一个年青人侃侃而谈,指点江山,意气风发。
发问的却是一个中年人,正是秦湾市市长郑权。
他看看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廖湘汀,廖湘汀赶紧道,“不是,是我们芙蓉街道的机关干部。”
他看看郑权,没有多说,郑权皱着眉头,也没有多问。
“不要进去打扰,我们就在这里等着。”他看看无边的雨幕道,“国华省长估计现在也出发了,他们飞到秦湾,再从秦湾过来,还得有一段时间。”
几个领导静静地坐在车里,只有秘书的电话不时响起来,安排着接站、保卫、吃饭、住宿等事宜。
亭子里,却依然热火朝天。
王凤拉拉岳文,岳文正在兴头上,看看她,又回过头去。
“唐总,我再问一个问题,那么,我想知道,重组后,我们每家工厂能给我们保留多少股权?”又一个企业老总问道。
“百分之二十。”
“这么少啊?”现在每个人脸上虽然表情不一,但心里的小九九绝对打得一样,都想增加股权,争取权益的最大化,因为现在是群狼对一虎。
“这要看你们怎么看!”唐作钧正在思考该如何回答,岳文又插话了。
“是,现在我们是百分之百的股权,但是你现在不挣钱,生产一袋水泥就亏好几块钱,但我们加入中建工,虽然只有20%的股权,但是我们能挣更多的钱,不比当前亏本还要强得多吗?”
他又看看一个在盘算着的老总们,“以后我们出门,可不是什么山南、秦湾水泥厂了,我们代表的是中建工,这份地位也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岳文最后一句话,真真击中了每个老总的内心深处!
亭外的雨,一直在下。
山海水泥的张大勇站了起来,轻声地跟唐作钧说了几句,就走了出去。
“山海怎么回事?”
“人家是来看热闹的,根本就不想重组。”
岳文小口喝着茶水,这原本是他以为的杀手锏,如果中建工不答应秦湾水泥的条件,自己马上就可以再找山海水泥,搅乱市场,但现在看来,自己还是低估了唐作钧的心胸与气魄。
透过窗子,雨幕中,张大勇的背影有些寂寥。
岳文赫然发现,几排车子停在了停车场上,其中一辆正是开发区工委书记廖湘汀的车。
还有一辆车,牌子特殊,号码也特殊,他马上猜到,莫不是市长也来了?
他迟疑着站了起来,又看看在使着眼色的王凤,二人刚要出去,唐作钧却把他留下来,“小岳,你有事吗?”
“没事。”岳文无奈,只得坐了下来。
众人的疑问也终于接近了尾声,岳文刚想跟唐作钧说说市长可能来了,山南的老总却又发问了,“唐总,我们先小人,后君子,中国建材会不会‘开门迎客,关门翻脸’?”
他问得很直接,直接得有些唐突,唐作钧笑了,“现在这个社会虽然还不是一个契约型社会,但所有的条款都可以在合同里得到保证,都有法律效力,这个你放心。”
岳文笑道,“诸位老总都是生意人,我们做生意,做的是人的生意,我相信,一天接触下来,大家知道唐总是什么样的人……”
他又生情并茂地讲起了中建工简朴的办公楼、唐作钧狭小的办公室,自己在唐作钧办公室里陪着他吃的面条,走时唐作钧专门送的礼物……
这些,有些是在坐的老总亲眼看到的,也都纷纷表示赞同!
唐作钧摆着手,却笑着站起身来,将自己衣领上那枚印有公司标志的司徽取下,亲手戴在了岳文的身上。
掌声雷动。
亭外的领导又被这掌声吸引住了,“嗯,看来谈得不错!”郑权笑道,正在这时,秦湾市政府秘书长打着伞走到他身边,低声道,“国华省长到秦湾了!”
………………………………
第88章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
北方的二月,气温已经开始慢慢回升,寒风也不象冬天那样凛冽,和煦的阳光照在人的身上,让人精神正足,浑身舒服。
此时正是农历正月,鞭炮轰隆声还没有散去,饭菜的香味也依旧回味在嘴边,许多人还在走亲访友,年味很浓。
可是每年到了正月的初八,无论是否情愿,秦湾市的机关干部都要按时回到工作岗位上。
黄河路,秦湾市开发区工委管委大院里,几排车辆静静地停在粗大的杨树下,几个司机站在一起,抽着烟,拜着年,聊着天。
陈江平一脸微笑,同几个同样气宇轩昂的中年人从大楼里一同走出来,他的身后不远处,跟着穿着一身黑色西装、系着蓝色领带的岳文。
他耐心地跟在陈江平身后,微笑地看着领导们之间亲切谈话,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常委会,也是第一次进入工委大院。
看着陈江平挥手与一班领导告别,他赶紧快走几步,给陈江平拉开了车门,自己返身坐回副驾驶位上。
小傅的车子无声地开出了工委大院,陈江平也在无声地注视着这个自己熟悉的院子,主路两旁那些粗大的白杨,还是当年自己刚到组织部工作时栽下的,他看看前面与司机小傅小声聊着的岳文,自己就是象他这般年纪时,进入组织部的。
现在,小树苗已长成了参天大树,而自己,估计下一个常委会,就会研究干部,他有信心,自己街道党工委书记的职务就会正式确定。
然而,今天的常委会,在他的记忆里,很不寻常。
以前王军任开发区工委书记时,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常委会,通常都是研究机关队伍建设,现在由务虚转变为务实,廖湘汀的风格确实与王军不一样。
而今天的会议,也只有一个议题,那就是新区建设和新的工委大楼建设。
开发区新区的规划,据他所知,在廖湘汀的坚持下,两年前就进行了方案设计的招标,今年的人大会议肯定会审议通过详细性规划,届时,开发区新城的整体空间格局将进一步确定,而芙蓉街道作为新城的核心区和起步区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
但陈江平没想到的是,廖湘汀却决定,从今年开始,新区建设正式破土动工,前后分为四期进行新区建设。他本以为新的工委管委大楼的建设是一期重头戏,可是却没想到辛河的改造也提上了议事日程,不,应是改造日程。
经常与廖湘汀一起,他很理解廖湘汀那种只争朝夕的劲头,开发区北部是一片化工区,港口也以石化为主,下雨淹城的事也经常发生,在迁区建城这一点上,他无条件支持廖湘汀。
随着王军时代的结束,迁城的阻力已去,现在正是放开手脚大干的时候,也难怪廖湘汀会这么急不可待。
他看了看岳文,这小子,还是那么笑眯眯的,身上一点压力都没有。
刚开始入会时,他自己身上也没有压力,新区行政楼的建设基本不涉及拆迁,而土地权属的变更,芙蓉街道只要配合好区建设局的工作就可以了,但现在廖湘汀的决定却是――辛河流经的四个街道,先期进行辛河的整治。
廖湘汀也说得很明白,大家也听得很明白,区里只负责大楼建设的投入,那辛河整治的资金,只能四个街道自己解决。
刚才与其它三个街道的党工委书记及主任一番讨论,虽然大家都没有明确表态,但话里话外却都有意见,哪个街道现在也不宽裕,就是财政宽裕,也不想把钱投在这上面,家家都有一本账,等着用钱的的地方太多了!
可是廖湘汀却不管,区里今天正式下发了红头文件,成立了两大工程指挥部,两大指挥部的指挥长自然是他本人,而副指挥长,除了管委主任谭文正,正是他们熟悉的老上级――现在的区管委副主任蒋胜。
他又看看岳文,岳文作为街道分管建设的领导,今天也列席了会议,“小岳,你怎么看?”陈江平问道。
岳文马上回过头来,眨眨眼睛,端详着陈江平的脸。
“怎么,还得让领导揣摩你的想法?”陈江平不满道。
岳文却马上表态道,“没有,我在想廖书记的想法,不过,主任,您指哪我打哪,一点也不含糊。”
说了等于没说,不过,相比在金鸡岭时,态度倒很好,这让陈江平有些欣慰,“这整治啊,关键在资金啊,没钱,什么事也干不成。”他见岳文静静听着,象对岳文说,也象对自己说一样,“等等吧,等规划局的整治规划方案出来再说吧。”
他见岳文有些惊讶,马上猜到了这小子的想法,是,自己热衷于城市新区的建设,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因为,辛河,这条流经开发区的母亲河,前后整治过多少次,都效果不大。
去年,截污与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工后,自己就知道辛河的改造肯定会提上议事日程,没想到廖湘汀的思路是让街道自己搞。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自己只能等等,看看。
他估计,他的这个想法,其它三个街道的党工委书记也一样,都有心往前跑,但观望等待,是少不了的,说不定,工委管委迁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