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城时代- 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山海省有史以来最大的能源投资项目,明年必将是全省上下,乃至全国上下关注的头号工程。”桃花山上,海风猎猎,罗宏民站在高处,手指前面的大海,兴致勃发。

    他面带微笑,但语气感慨,“我们曾经窘迫到了什么程度,窘迫到用电高峰期,省领导常常要出面到处求电求煤……”

    求人的滋味不好受,为了一个地方的发展,就是省领导也得放下架子、放低身段,罗宏民虽然没有提自己,但在场的领导都知道,秦湾是工业大市,在用电高峰期,罗宏民、郑权等市领导也常跑济南,跑京城……

    “所以桃花岛核电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如果失败,我们都将成为山海省的历史罪人。”罗宏民一锤定音。

    廖湘汀笑道,“国家发改委同意我们开展前期工作,桃花岛核电站已经进入到实质性操作阶段。当前,我们正在积极开展可研工作,我们将按照《山海省核电项目核准前主要工作推进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加快推进……”

    “现在,项目公司已经成立,实质性征地、七通一平等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厂址现场临时道路已修建完成,具备了汽车开进现场的条件,厂址保护、核电科普教育活动以及现场办公等工作也已经全面展开……”。

    “可研报告什么时候能出来?”罗宏民打断廖湘汀,这是他当前最关心的,报告出来后报到发改委,后面的工作就是等待国务院传签、发改委核准和核安全局下发建造许可证了。

    “12月底前,完成核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取得环评、用地、地质灾害评估等一系列核电项目核准所需的支持文件……”

    “12月底前能够全部完成吗?”罗宏民追问道。

    “能,我们有信心。”在罗宏民跟前,廖湘汀显得信心十足,他的信心,来源于对岳文的信心。

    罗宏民看了看后面围着的干部,“走,我们到工地去看看。”

    廖湘汀一回头,岳文恰到好处地出现了,手上捧着两顶安全帽。

    罗宏民接过来戴上,“小岳,电筹办不仅代表区里、市里,也代表省里,后面的工作不容懈怠,……现在电筹办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岳文看看廖湘汀,廖湘汀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罗书记,电筹办当前的工作就是协调好中核电,加快工程进度,目前,主要有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协调中核电搞好厂房负挖、长周期设备订货及员工招聘工作,二是协调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搞好保障。”

    罗宏民往山下走着,岳文正要退下去,罗宏民却突然又问道,“桃花岛核电站将来对开发区的带动作用有哪些?”岳文鼓励群众开办商店、旅馆,对将来这里发展为城镇信心十足,城镇化,也是罗宏民关心的话题。

    “核电建设对地方的带动是全方位的,一座核电带起一座小城,一座核电带动多方产业,一座核电也可以富裕一方百姓。”岳文张口就来,“一是税收和建设规费。二是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最明显是建筑服务业和旅游业。三是拉动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城市品位。”

    罗宏民看看廖湘汀,“考虑得挺细致……回去以后,你就这方面内容写个材料,直接递给我。”

    “我记住了,罗书记。”

    城镇化,是罗宏民长期关注的一个课题,他在中央党校高官干部进修班中提交的论文就是以城镇化命题的,看来,岳文又一次号准了罗宏民的脉搏,又一次引起了罗宏的关注,闻振宇心里酸溜溜的。

    他看看陪着罗宏民走在一侧的岳文,后面却跟着市委秘书长、廖湘汀、霍达、李志海等领导干部,而他,却只能排在队伍的最末尾。

    “发展清洁能源、,发展核电百利无一弊,但最重要的是安全,”罗宏民来到工地,“安全话题,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永远不过时。”

    廖湘汀笑道,“桃花岛上的三个村从明朝洪武三年搬到这里,没有刮过台风,没有发生过一次海上事故。桃花岛也靠海,有充足的冷却水水源。厂址附近地区人口密度较低,且人口集中的扇形区均处于厂址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侧,即使将来发生事故,周围居民的安全都是有保障的。”

    “核电站不要万一,就要一万,我们的头脑中就不能存在万一的概念。”罗宏民严肃地指指脑袋。

    一直是廖湘汀在汇报,岳文竟也挤到了前面,霍达一路上都在琢磨着说点什么,见状马上说道,“我们一直教育干部……”

    “我们要建设安全消防队……”岳文也同时说道。

    霍达一愣,二人同时住嘴,他不满地看看岳文,岳文却对他笑了笑,但闭上了嘴。

    “什么是安全消防队?”罗宏民却对岳文的话很感兴趣,竟撇开霍达问道。

    霍达心里一黯,但皱纹纵横交错的脸上灿若桃花。

    “以前的地震防护等级是8级,我们要提高到9级增加1级地震防护,投资成本将增加15%,这就像很多办公楼有消防设备,但还要求在办公楼附近建有消防队。”岳文笑着解释道。

    “为了安全,必须提高等级,消防队必须建,这个规划好!”罗宏民道,他抬腿往车上走去,“到海边看看。”

    “……下个月,桃花山推平工作正式打上,……”廖湘汀介绍道。

    跟在后面的市发改委主任李志海看看霍达,突然发问道,“小岳,桃花岛海边的深水区,可以停靠多大规模的船舶?”

    “三千吨级,而且我们这里条件较好,不用清淤。”岳文张口就答,走在前面的罗宏民放慢了脚步。

    “桃花山推平后,场地面积能有多大?”李志海紧追不舍,闻振宇脸上慢慢挤出一丝微笑,在京城发生的事,自然也传到他的耳朵里,他明白,李志海想在罗宏民跟前,给岳文一个难堪。

    “3000亩左右!”

    “那前面的隔海大坝能有多长?”

    “至少8000米吧。”

    “平整场地后平均海拔能到多少?”

    “31米左右吧。”

    岳文对答如流,李志海有些尴尬,但马上自我化解,他笑着对霍达道,“廖书记和霍主任手下的干部,个个干工作都是行家里手。”

    罗宏民头也没回,“这就是把工作放到心上了,把心放到工作上了,全市的青年干部都应该学习。”

    李志海脸色一顿,接着又笑起来,不过有些尴尬,他没想到,自己想让岳文出一下丑,没想到却在全市树立了一个青年干部的典型。

    “岳主任,准备工作做得挺好!准备了一个月吧?”见岳文主动走在走面,闻振宇拍拍他的肩膀,酸溜溜地说道。

    你懂个锤子?

    岳文暗骂,哥有金手指,这些问题,廖书记早问过一遍了。

    “这些数字,还用准备,都在脑子里,”岳文吡笑道,“我们开发区的干部张口就来,不是什么难事。”

    吹,你就吹吧!

    闻振宇看看他,却看到前面蔡永进急匆匆过来,“小岳,小岳,快,过来,罗书记让你到中巴车上坐。”

    “让我到中巴车?”岳文一愣,车上坐着的都是领导。

    “下面到辛河和金鸡岭,罗书记不要电台解说了,”领导前来视察,后面都跟着电视台的调频车由电视台的播音员进行现场解说,中巴车里就能听到,“罗书记要你亲自解说!”
………………………………

第226章 锣鼓喧天,彩旗飘扬

    “这,就是金鸡岭?”

    罗宏民兴致勃勃地看着窗外,深秋的金鸡岭上,色彩斑斓,红黄绿橙,交相辉映。

    笔直宽阔的水泥道旁,栽满了雪松、黄枫、黑松、朝鲜槐等风景树木,往远处望去,板栗、核桃、柿子、大枣挂满枝头,山野飘香。

    “这里不是矿区吗?”他看看看紧坐在他身边的岳文,“这些树都是后来栽的?”

    中巴车靠近门口的地方是一张小办公桌,这个位置是罗宏民的专座,旁边一般没有人坐,可是今天,罗宏民却让岳文坐在自己身边。

    “是,”岳文笑着答道,“罗书记,您看那里,”他用手指指左面,“这个地方原来是一个尾矿库,我们在上面覆盖了五十厘米厚的土层,全都载上了风景树。”

    尾矿库就是挖矿产生的废渣,“这是一个难题,这样一来,尾矿变成了青山。”罗宏民很高兴,“这个思路好,可以全市推广一下,交城要过来学习……嗯,你继续往下说。”

    “我们规划了几个区,有林果采摘区,有旅游玩乐区,有花卉展示区……今年,我们绿化了一千亩荒山,栽植了、1万棵的板栗,2000余棵苹果树、2000余棵梨树, 1000余棵桃树、1000多棵的核桃,800鑫棵的枣树,”岳文自豪地看看外面累累垂垂的枝头,果实伸手可及,“10000多棵牡丹、玉兰、海棠和樱花树、再加上雪松、五角枫……罗书记,明年春天您一定要来,到我们金鸡岭赏花喝茶。”

    “走,下去看看。”罗宏民笑道,车子马停下了,廖湘汀、霍过及市里的领导也都笑吟吟地走下车来。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到了春天这里肯定更漂亮。”罗宏民并没有采摘,而是信步朝村里走去,后面的一众领导却伸手摘起了枣子,味道确实不错,就连对岳文意见很大的闻振宇也摘了一把。

    “金鸡岭是矿区,绿化成这样,着实难得,小岳这个思路很正确,”他接过岳文递过的枣子,转过头看着一众领导,表扬道,“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梆梆梆梆”“咚咚咚咚”“咣咣咣咣”

    车队慢慢驶进村口,在震耳欲聋的喧嚣锣鼓声中,在色彩张扬的明艳服装中,在姿态刚健的大秧歌中,罗宏民笑着走下中巴车。

    “小岳,你这是干什么?”蔡永进急匆匆地走过来,趁着罗宏民笑着观看大秧歌的空当,急急地问道。

    “秘书长,我们新盖了村里的卫生院,今天罗书记来,我们想请罗书记为我们剪彩。”这是他临时想出来的,他知道,以蔡永进的稳妥个性,说出来未必同意,他,就先斩后奏了。

    果然,大门边上的牌子挂着红布,一条彩绸由几个刚刚嫁过来的新媳妇扯着,横贯在大门之前,胡开岭指挥着人准备好了鞭炮与烟花。

    “罗书记,廖书记,”岳文一打手势,老书记笑着把小鼓一敲,震耳的锣鼓声马上停下了,“今天是我们金鸡岭卫生院挂牌的大喜日子,也是罗书记第一次到金鸡岭,对我们来说,也是难忘的日子,今天是个好日子,请罗书记为我们剪彩、揭牌!”

    这番话一出,廖湘汀也热切地看着罗宏民。

    罗宏民看看里面,笑道,“四层的小楼,嗯,你们金鸡岭一个村,用得着这么大的卫生院”

    廖湘汀和蔡永进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罗宏民虽然笑着,但问题有些尖锐,弄不好就有铺张浪费的嫌疑。

    “罗书记,”岳文笑得很开心,好象并没有听明白罗宏民话里的意思,“这只是我们卫生院的一期工程,后面我们还要再盖十座这样的楼房……”

    “嗯?”罗宏民的笑容慢慢收敛。

    “我们规划是,将来医疗、保健与养老并行,不只面对金鸡岭,要面向全区、全市,谁愿意到我们这里养老,我们都欢迎!”

    “好,这是一个新思路!”罗宏民笑了,“筑好金银台,引来彩凤凰,那看来,这个彩,我非剪不可了!”

    霍达虽然也笑着,但两只眼睛却在打量着岳文这张年轻的脸,把领导视察变成给卫生院剪彩,亏他想得出来。

    罗宏民视察,将来电视台和报纸肯定播出、刊发,无形中又给这个卫生养老院作了广告!

    这个脑子是怎么长的?

    他不由又看看廖湘汀,廖湘汀就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两人一起搭班子,他在工作中就不乏奇思妙想,常常剑走偏锋,可是效果出奇地好。

    他看中的人,一手提拔培养的人,也学会了他的思路。

    罗宏民和廖湘汀笑着接过剪刀,“咔嚓”一声,彩绸应声而断。

    罗宏民又笑着走到用红绸遮挡的牌子前,“刷”地一声揭下了红绸,“金鸡岭医疗养老院”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闪光!

    “砰”“啪”

    “噼里啪啦霹雳啪啦”

    鞭炮齐鸣,锣鼓震天,罗宏民、廖湘汀都带头鼓起掌来,火热的大秧歌也扭起来,满眼全是兴高采烈,满眼尽是红绸舞动,满眼全是彩旗飘舞,满眼尽是锣鼓喧天……

    “金矿收归到村里,收归到集体,”罗宏民笑着跟村民摆摆手,抬步朝前走去,广场、学校、图书馆……小小的山村一派铮铮向荣,蒸蒸日上,“看来这个思路也正确,群众的日子翻天覆地!”

    岳文与胡开岭作为村里的一二把手,笑着在前头引导着,廖湘汀等领导也在后面紧跟着,“湘汀,金矿,该关的关,该收的收,该打击要打击,总之,就一个思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了发展!”

    廖湘汀马上笑道,“前面我们对全区的金矿搞了两查,两关,下一阶段,我们决定以金鸡岭为模板,大的金矿全部收归区里,统一管理,小的金矿,一律关停!”

    前面两关阶段,出现了地下斗殴致死和琅琊岭水库存污事件,今天借罗宏民调研,顺势而为,正式推进第三阶段金矿的整治,是最重要的目标。

    这个阶段,却是阻力最大,压力也最大。

    “全部收归区属,我支持,”罗宏民立马表态道,他的耳边依然回响着鞭炮与锣鼓声,“坚决不能因为盗采金矿影响核电进程,也不能因为乱采乱挖造成环境污染,下一阶段,开发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推进核电健康平稳发展,同时,探索金矿管理的新出路!”

    “两者是有机联系的,如果因为乱挖金矿破坏地下结构,改变地质构造,桃花岛核电就会功亏一篑,同样,因为乱挖金矿污染环境,扰乱治安,这都是软环境,中核电与我们合作的信心也会受影响,你想一想,连一口纯净的水都喝不上,他们怎么能安心在这里工作?!”

    “那是什么?”

    罗宏民突然一指墙上的一排排大字。
………………………………

第227章 我要做个村民

    “这是王凤仪老先生的话,”王凤仪是民国时的奇人,王凤仪嘉言录,在东北广为流传,“现在老百姓手里有钱了,矛盾反而增多了,农村家庭最大的矛盾就是婆媳矛盾,婆媳关系最难处。”

    “小岳结婚了吗,看来是深有感触。”罗宏民笑道,引来周围陪同领导的一片善意的笑声。

    岳文摸了摸耳朵,不好意思道,“我还没结婚,……罗书记,王凤仪的书里对农村人的行为研究得很透彻,他讲婆婆道,怎么当个好婆婆,媳妇道,怎么当个好媳妇,夫妻道,……我就把这些挂在最显眼的地方,让大家上班下班都能看到,耳闻目染,行为不自觉就规范了,矛盾不自觉也就少了。”

    “这是个好办法,”罗宏民笑道,“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他看着墙上的字,“你别说,说得很有道理,……家庭内的婆媳,全是自外姓来的,到同一个家里,如同母女。这句话就说到人的心里去了,对,对,对就应该选这种老百姓能看得进去、听得进去的内容。”

    廖湘汀笑道,“这是村民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部分。”

    “噢,还有哪些内容?”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