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度,这个民族,才会由此反应。
八点刚到,街道渐渐安静了下来,全城等待卫国军正式进驻香港。
正在这时,远处天空中传来了由远及近的飞机轰鸣声。
“飞机,我们的飞机”不知谁大喊一声,人群纷纷朝天空望去,只见远处飞来的一大片机群,最少有一两百架。密密麻麻地布满了远处的天空,给人一种无上的压迫感,随着机群的飞近,整个天空都被战机的轰鸣声充斥着。
“噢噢……啊啊……”
人群都沸腾了,疯狂地向着天空挥舞手中的红色金龙旗与三色旗。
机群成八个大编组成三角阅兵编队,来回飞过城区上空,向香港致敬,向祖国归来的游子致敬。
整个香港城区都轰动了,卫国军、独立军两个大队的战机按照三角机组编队,一次次地俯冲过中低空,为香港献礼,为整个华夏献礼。所有的人都在尽情地欢呼,尽情地呐喊。
随后,卫国军陆军一个师的部队终于开拔,正式进驻香港。
领头的红色金龙旗和三色旗,让所有人都欢呼起来。
海面上在战列舰的带领下,所有的军舰都摆好队形,舰炮奏响出礼炮的节奏,舰炮的轰鸣声彻响天际。
陆军师都是清一色的军用卡车,几百辆卡车一眼望不到尽头,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入了香港城。军卡上,一名带队的排长,身着笔直的卫国军军官制服,显得非常威武。排长带队敬礼,其他的士兵则身着野战迷彩,头戴钢盔,手中拿的是中华二型半自动步枪,每一支半自动步枪都上了刺刀,寒光湛湛的刺刀斜指天空,战意凛然。每个士兵都将自己的胸膛挺得高高的,站得笔直,目光坚毅,手中握着钢枪,带着一股刚下火线的杀气,让人一眼就能叹服,这是一支铁血精兵。
……
车队行进中,旁边的香港市民都不约而同的欢呼起来。
看到自己的民族也有这么精锐的部队,即便是这些不懂军事的平民,也能从那一个个身着迷彩,充满杀意的士兵身上,感觉到一股威严。这是一支能够守卫民族,能够守卫香港,能够抵御外辱,铁血精兵。和之前的驻港英军相比,卫国军更有杀气,更有威慑力。
“敬礼”
每一辆军卡进城的时候,带队军官都会大声喊敬礼的口令,随即整个军车的士兵整齐地敬礼,这才驶入城区。
军车之后便是坦克部队,这也是卫国军第一支装甲部队。一辆辆坦克带着巨大的声响跟在军卡后面,庞大的车身,威武霸气的造型,狰狞的炮口和机枪,让香港的华人久久出神着。
每辆坦克上都站着一个坦克兵,当坦克进入城区时,和步兵师一样,都是敬着礼进入香港。坦克虽然只有几十辆,但是其震撼性一点也不比其他装备差。
坦克的到来,让人群的欢呼声更加热烈起来。今天所有的华人都看的热血沸腾,是啊,前所未有,何时见过华夏有如此强大的军队,和昨天还在城里四处可见的英军相比,自己民族的守护神,不论是军规军纪军容,都强了好几倍。
最重要的是,这是我们自己的军队,这是华人的军队,这是保家卫国,杀敌安民的民族卫国军团完全进入香港后,后面还有车队到来。这时不知道谁喊道。
“香港万岁,西南政府万岁。。。”
“秦国万岁,国主万岁。。。”
“香港万岁,西南政府万岁,秦国万岁,国主万岁。。。”
………………………………
第179章外交风云
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不在你愿意时结束。
1934年9月12日华夏临时政府、秦国与日本、大英帝国及法兰西共和国正式在仰光展开谈判。
以仰光做为谈判地点,再一次让英国感到难堪。
谈判时秦孝泉并没有参加,不过在谈判前,他特地见到了丘吉尔,面对未来独裁英国的胖子。秦孝泉向他微微一笑,说了一句:“好好谈判,争取和平。”
这句话很有上级对下级说话时的口吻,这只是秦孝泉心中一点想法在作祟。接下来的二战中四个最有权利的领袖中,丘吉尔他算是见过一面了。如果不是经过十几年领导生涯的熏陶,或许秦孝泉见到丘吉尔时,可能会有些激动啥的。不过现在他是秦国国主,丘吉尔还只是英国大臣,他可以完全不把丘吉尔放在眼里。
丘吉尔见到秦孝泉的第一感觉就是年轻,完全不像近五十岁的人。第二感觉就是平易近人,丘吉尔也很疑惑自己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在丘吉尔的映像中,那位秦国国主应该很有威严,让人去害怕他,遵从他。可这些在丘吉尔眼中一点都没有发现,反而有种想和他成为朋友的感觉。第三个感觉是沉稳,短短的接触中,秦孝泉那强国领袖的气质,让丘吉尔感觉眼前这个年轻时就建立了秦国,可见不一般。
谈判桌上丘吉尔再次碰到了宗离,面对这个年轻外交官,丘吉尔心中也有些无奈。谈判之初就是他和宗离两人对掐的,那时候两人还是平等,现在两人再次站到一起,可地位不就一样了。一个是胜利者,一个是失意者。
谈判之初就陷入了巨大的僵局中,宗离一贯使用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政策。不但想要在日本身上挖去一大块肉,还要抽日本的血出一大桶血才罢休。
香港问题和租界问题没有什么必要去谈,从英法答应交出在华所有利益来说,这些已经不是问题了。比起日本制衡秦国,比起英国在印度的利益,法国在越南的利益来说,在华租界根本不算什么。这些殖民地才是英法两国的生命线,老帝国需要这些殖民地来吸取新鲜血液,需要这些殖民地的资源和庞大的市场来支撑庞大的家业。比起这些地方的重要性,在华的香港和租界的问题就显得微不足道。
有秦国做后盾,一开始宗离就开出了巨大的价格,不但要日本赔偿总额为十五亿英镑的黄金,并且还要归还所有在华抢走的文物。
日本求坚决不同意,这些财富是日本快速崛起的宝藏,怎么可以退还。日本代表不停的说中华是在讹诈。
宗离很快也给予的回答:“比起你们在中华所掠夺走的黄金、白银、文物及毁坏的古迹,今天这些价码十分的便宜。而且现在还有几万日军士兵在我们那里享受俘虏待遇,我算了一下,每个士兵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还有医疗等费用。不但大量消耗我们的金钱,还浪费我们的大量的人力物力。每个士兵每天最少需要一百英镑的费用,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好几天了,一天700万,那这里最少也要几千万了。而且我们英勇的士兵为了抵抗入侵,死伤了不少,按照我们军部的抚血政策,一个士兵最少需要一万美元,加上弹药消耗,这里面最少要三亿英镑,你自己算算吧。至于以前你们对我们华夏造成了大量的屈辱,我还觉得这些钱远远不够。”
宗离的一番长篇大论让日本气氛,让丘吉尔和萨克求郁闷,太能掰了。一天下来,两人一点都没有松口。
第二天……第三天……,宗离甩袖离开。
9月15日。
前面三天的谈判一点进展都没有,很多东西始终都无法谈拢。不过今天一则消息引起了丘吉尔和萨克求的担忧,秦国方面将要终止谈判。
很快,在印度的英国守军就给英国本土发去了一则消息,最少有三十个师的秦国军队出现在穆斯林共和国境内向印度边境运动。同时交趾区的秦国军队向越南边境移动。
这下子大不列颠彻底震动起来,三十个师的秦国军队,最少有四五十万人,还是独立军。难道是秦国和德国暗中结盟了,想到德国第一个积极退还在华租界。这让他们暗暗担心。秦国的一切动向让英国彻底着急起来。不能让秦国倒向德国阵营。
随即丘吉尔就收到伦敦的电报,看完电报内容,丘吉尔苦笑的摇了摇头,把中华的要求发给伦敦,请伦敦自己定夺。丘吉尔的这个举动很无奈,这样的举动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否定,可丘吉尔也没有办法,这样的条件他可不敢答应。
其实丘吉尔也知道这是中华的一种让自己屈服的手段,可自己偏偏不敢不去理会。
萨克求也和丘吉尔差不多,把难题踢给巴黎,让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佬去费神。
有了国内的回复,丘吉尔和萨克求急忙再次联系宗离。
第四天谈判有了长足的发展,至少在赔偿上英法两国答应了在中华文物上会归还一部分。
第五天……直到9月20日才正式谈妥。
双方都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宗离也没有过多的要求。
文物方面英法两国答应归还两国国家博物馆的一半中华文物,并且不会禁止华夏方面在英法两国回收华夏文物的举动。
秦国也答应英法两国一些东西不会摆在明面上东西。
随后这份名为《华英法仰光合约》正式生效。
但在中日问题上,双方再一次陷入了僵持。最后基本达成一致。和日本签到了一个临时停止协定。算是给日本留了一线生机。
宗离搞定了英法后,并没有停歇下来,而是马上来到上海。
开始和其他小国家开始谈判,如葡萄牙、这场会谈很轻松,基本上每个国家都有了心里准备,之前外交部也都照会过了,所以结果很快便出来。
一个国家新政权的诞生,旧政权所签订的合约都可以否认,除非你的拳头不够大。
会谈的时间只是持续了一天,事情便完美的决解。
世界各国都承认和中华废除所有不平等合约,取消租界归还中华,各国居民在华只要遵循律法都可以享受到公平待遇。同时更多的互惠合约相继签订。
会谈的最后,宗离以华夏临时政府的名义邀请各国代表,参加中华10月1日的建国典礼和建国阅兵式。
;
………………………………
第180章华【夏成立
和平的脚步到来,这一时刻的欢乐之足以激荡古老的中华五千年尘封的记忆;当祝福的声响震彻十月的神州九天,这一时刻的欢乐之足以激荡今日中华千万平方公里丰饶的土地!
时间脚步刚刚踏入金秋十月,一号早晨七点,华夏的建国仪式在做最后阶段的准备工作。
紫禁城外,10万多卫国军士兵已经列队完毕,准备接受人民和国家的检阅。
天刚亮,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的民众和各族代表以及国内外各界人士相继走向卫国大,他们拿着一封封邀请函,或者手持记者证明,经过层层检查,最终才正式走进大道的广场上。
今天,华夏共和国将在北平卫国大道上举行华夏成立的庆祝活动。
今天,将在气势恢宏的中华广场见证华夏共和国崛起所奏响豪情激烈的盛世华章。
从1840到1934年,一条94年的长路,一头连着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华夏,一头连着在民生军事建设活力迸射,向繁荣富强快步迈进的华夏。
中华民族94年风雨历程,回望那些在西方列强铁蹄下被无情践踏的人民,回望那数之不尽的屈辱,那一张张不平等条约,那一幅幅荼毒苍生的画面。
但在今天这一切将会离人民远去,因为有了卫国军,因为有了领导这个民族崛起的伟大领袖。
英勇的卫国军在这里集结,自豪的人民在这里欢聚。静候伟大时刻的到来,要用最嘹亮的声音唱出心中最美的赞歌!
人群已经在广场汇聚。此刻的卫国大道广场上,八万余名青少年用明黄与鲜红的花束组成了巨大的华夏共和国字样。
几个月以来,十几万人一起努力,拆除了原来广场上的中华门、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户部刑部等衙署、以及仓库棋盘街等建筑,遂成如今的卫国广场,并在广场中建起英雄碑。曾几何时,为了这个伟大的时刻,多少志士仁人奔走呼号、殚精竭虑。
曾几何时,为了这个伟大的时刻,多少军人志士前赴后继、浴血奋战。
“振兴中华”这不是一句口号,是无数仁人志士漫漫征途中,曾发出由衷的期盼。
英雄的血肉凝成帝国军人的铮铮铁骨,英雄的精神聚起人民军队的赤胆忠魂。光荣传统,世代相传,帝国军队,威名远扬!帝国军队的英雄气概是奔腾不息的江河,激越澎湃,浩浩荡荡!现如今帝国的钢铁雄师整装列队,准备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88门礼炮齐整地排布在卫国广场最南端,它将用穿透云霄的鸣响为新华夏烙印峥嵘的纪念和和平的诤言。88声震撼的鸣响必将激荡千年古国的万里疆土,激荡华夏民族的奔腾血脉。
十时整,身着汉服装秦孝泉和卞鸿德一同走向北平的城楼上,跟在身后的是两国的政府人员及高级将领。
秦孝泉的到来,原本还有些吵闹的广场,霎时间变得鸦雀无声。随后就是一阵整齐的欢呼声,广场上的各族人民已经无法控制他们此刻内心的激动。
“华夏万岁,国主万岁。”
“秦国万岁,华夏万岁。”
最后汇集成“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
原本八万余名青少年用明黄与鲜红的花束组成了巨大的华夏共和国字样,此刻也变成陛下万岁。
秦孝泉和城楼上的所有人都被这样的吼声震撼到了,同时也非常尴尬。
作为对华夏共和国有巨大贡献的秦孝泉走到话筒前,伸手压了压。
欢呼的人群再一次陷入寂静,肃穆听讲。
“我有一个梦想。
两千多年前,一位伟大帝王一统神州大地。一千三百多年前,一个皇帝创造了盛世东方。
然而最近这近一个世纪以来,华夏神州在列强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华人的生活备受压榨。到今天,许多华人仍过着三餐勉强果腹的日子。到今天,华人仍然萎缩在世界社会的角落里。35年前,第一个华人国家——秦国成立了,给世界华人带来一丝曙光。而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中华共和国的诞生,就是要把这一切都通通撇开,我们要向世人宣扬,我们华人再也不会任人欺凌,我们将告别饥饿与寒冷。同时华夏共和国也是我的祖国,更是世界华人的祖国。在这里我预祝祖国繁荣昌盛。
秦孝泉的话在广场上空飘扬,几十架摄影机由远及近从各个角度将这场盛会记录下来。记录下观礼台上那些受到邀请而来的华人华侨,记录下他们泪眼婆娑的面容,记录下他们激动的神情。
这些华人华侨都是应邀从世界各地赶来的,他们都是一些真正的爱国志士。他们虽然远离家乡热土,但心中永远牵挂这个国家。当他们学业有成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回国发展,凭借学到的知识,努力改变这个落后贫穷的国度。当祖国需要他们时,他们可以献上自己的全部家产。
此刻激动的是华人,但许多外国人却没有丝毫的激动,反而他们有种深深的危机感,在西方人的眼中,怎么去看待又一个即将崛起的华人国家?而且还是地区大国。他们不会去管你打算怎么崛起,但西方国家会根据历史的经验来判断。
每一个世界强国,从来都是靠掠夺他国来完成崛起。这是西方国家最直接的认识,不管你怎么解释,他们都只会如此看待。对他们而言,和平崛起一点说服力都没有。因为历史上没有一个真正的强国是靠和平崛起,有的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