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王国之南亚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王国之南亚风云-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东乡平八郎沉声道:“西园寺君,那你的意思是帝国完了?”

    西园寺公望惨笑道:“如果帝国还要顽抗下去的话,这点毫无疑问,秦国不会放过这么一个毁灭帝国的机会,就算同意列强调停,他们也会随时寻找开战的借口重新开战。想要保住帝国的元气,给帝国争取重新崛起的机会,只有一条路。”

    内田康哉急道:“西园寺公爵,您请说。”

    西园寺公望苦涩地道:“承认战败,结束战争。”

    “不可能!”几乎毫不犹豫,内阁高层纷纷断然拒绝。

    东乡平八郎脸色铁青,两眼仿佛在冒火,狠狠的盯着西园寺公望,一字一顿地道:“阁下,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西园寺公望苦涩地道:“我岂能不知?一切都没有保住帝国元气,给帝国争取重新崛起的机会重要。此战帝国失利,非战之罪,帝国明白,全世界也都会明白。即便承认失败,等帝国实力恢复,帝国依然是世界强国。列强不会让秦国一家独大,帝国会得到扶持,帝国把姿态放得越低,列强对秦国的打压和对帝国的扶持力度就会越大。帝国目前应该尽可能的保存元气,让秦国和列强去博弈。从秦国国主暗中西南政府对列强在华利益上的推脱,可以想象秦国国主已经准备废除不平等条约。也可以看出这位国主对中国还是有想法的。只要帝国推一把,秦国在吞并中国问题上就不会得逞,还会使秦中交恶,其他强国也不会作势中国被秦国吞并。”

    一时间,日本内阁一片鸦雀无声,每个人都脸色凝重的在沉思。

    西园寺公望大声道:“诸君,帝国目前放不下的只是一个所谓强国的颜面,可实际上这场战争发展下去结局如何,每个人都清楚。不服?很好。我们都不甘心,也都不服,并不认为支那能真的强于帝国。有着这股气在,帝国才能尽快的发展崛起。如果任由战争发展下去,帝国元气耗尽,军民这股气被消磨殚尽,那后果不堪设想。诸君,尽快决断吧!”
………………………………

?  第170章抗日战争13

“轰。。。”釜山港上空密密麻麻的机群不断的投下炸弹,剧烈的爆炸摧毁港口的防御措施,码头的官兵和工作人员血肉横飞。在这死亡的阴影下,无数人哀嚎逃窜。

    “飞机、飞机。。。”山本五十六呆呆的望着天空,此刻的他只不过是一个海军中校而已。这场可怕的空袭,让他深深感受到空军的力量,翱翔蓝天的飞机,投放的不仅仅是炸弹,同样也是阎王贴。

    山本五十六紧紧的握住拳头,内心暗自发誓:如果能活着,我一定要拼死要求帝国打造海军的航空兵。可是这个念头才起,就看到远处海面上升腾起一团团火焰,这让他的瞳孔立即收缩,紧接着就听见大炮的轰鸣震荡整片天空,尖锐的巨炮炮弹呼啸如来自地狱的声音,让他全身上下都一片冰寒。

    他努力的举着望远镜望去,看到海面上多了十几艘的军舰,后面还有大批的运输船,上面依稀可见密密麻麻的人。他知道,那不是普通人,肯定是秦国的陆军,秦国利用航空兵摧毁釜山港口的岸防设施,再利用舰炮打击掩护陆军登陆作战。一旦秦国军队占领了釜山,取得这处港口,那么以目前秦国海军控制制海权的局面,朝鲜将无法取得来自日本本土任何的物资和支援。

    “朝鲜完了!”山本五十六嘴角尽是苦涩,这个港口更本就没有多少岸防火力,加上空军的轰炸,已经变得没有任何的防护力,守军更本就没有强力武器能顶住舰炮打击阻止秦国陆军的登陆。他拔出指挥刀绝望的想就此了断,可脑海中却灵光一闪,“我不能死,我必须留着性命,让海军,让帝国知道航空兵的重要性!”

    山本五十六咬咬牙,决定离开,回头望向釜山港口,他已经看到秦国数艘战舰快速逼近码头进行火力压制,而运兵船在火力支援下,已经考上了釜山码头,不断有秦国士兵冲上码头,其中有不少士兵被阻击的日本士兵打到,可更多人却迅速突破。。。

    山本五十六看到这一幕,已经确定釜山的结局,甚至朝鲜的结局,现在不走,等一下能不能走得了就难说了。

    山本五十六果断的离开,连夜赶到蔚山,就听说釜山失陷,整个蔚山也一片混乱,桥名和官兵都惊恐不安。他顾不得许多,找到守军,表明身份后,表示有重要的情报必须立即赶回本土,亲自向海军高层汇报。可能走的船已经走了,他一咬牙找了一跳渔船,雇佣几个侨民就那么开船出海。。。

    ------------

    “声东击西!?”武藤信义看着电报,脸色惨淡。

    指挥部所有军官参谋都明白釜山对驻朝日军意味着什么,可他们能怎么办?朝鲜本来就兵力不足,在上个月还抽调两个师团增援辽东半岛被人在海上包了饺子,而在朝鲜的驻军实实在在的就剩下三个师团,是没有动员的三个师团,每个师团只有一万多人,动员了侨民勉强凑成三个师团,可战斗力却远远没有达到标准,却要面临几十万大军的进攻,哪里能防守得面面俱到?

    梅津美次郎惨笑道:“秦国在釜山一次性投入整整两个主力师,毫无疑问是要彻底切断我们和帝国本土之间的联系,用不了两天,蔚山、马山、浦项等重要港口都会全部沦陷。诸君,做好玉碎的准备吧。”

    武藤信义沉声道:“以玉碎的心态死战,方能有一线生机。如今的局面,非战之罪,那是人力不可抗拒的天灾。帝国已经要求英法美等强国出面调停,支撑到调停,就有活路。”他的话终于让指挥部的军官稍微安定下来。

    安排其他人去做事,在会议室内。

    梅津美次郎有些颓丧地道:“司令官阁下,如果海军没有战败,帝国能打赢这场战争吗?”

    武藤信义眼中精光一闪,沉声道:“梅津美次郎大佐,你在怀疑帝国的力量吗?”

    梅津美次郎苦涩地道:“司令官阁下,难道不值得怀疑吗?第五、第九师团短短时间被全歼,秦国的火箭炮,其威力不下于三百毫米的巨炮;海军两场海战全军覆没,制海权丧失已经成必然;还有秦国先进的飞机能提供火力支援,甚至能压制帝国陆军的火炮群;姑且不论支那步兵的战斗力,至少他们的步兵火力几乎是帝国陆军的三倍。帝国军备已经远远落后了,怎么赢?”

    武藤信义暴怒本想斥责,看见到梅津的灼灼的目光,不由叹了口气道:“梅津君,你是在恼恨帝国在支那挑起战争吗?其实这并没有错。在东亚,日只能有一个强国存在,日秦之间必有一战。帝国需要掠夺支那的财富快速崛起,而秦国需要帮助支那要崛起,首先就是要打倒帝国,保护他们的利益,其中的矛盾不可调和。可惜,帝国实力还不够强,由于德国在欧洲挑起军备竞赛,发动战争,英法等列强的无暇东顾,帝国控制了支那南京政府之后,引发列强的不满。帝国原本准备控制东北之后,积蓄力量在过几年控制支那,但是关东军太急切了。而且秦国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快到让列强都感到恐惧。短短30年间,钢铁产量千万吨,工业发展就更不用说了,飞机、汽车、军舰都造出来了,以秦国的科技加支那的庞大人口,一旦秦国与支那联合,并发展起来,后果不堪设想,至少东亚今后就没有欧美列强的立足之地。为此,西方也默许了帝国对东北的入侵,因为列强需要一个听话,而且仅仅是较为强大能牵制秦国的帝国,而不是一个统一强大的足以抗衡西方世界的秦国、支那联合体。”

    梅津美次郎苦涩地道:“只是他们也没想到秦国会变得这么强大是吗?他们的目的是让帝国和秦国互相消耗,不仅达到削弱帝国和秦国的目的,同时也获取了利益。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秦国的强大超出他们的想象,更没有想到的是秦国海军如此强大,让帝国海军几乎全军覆灭。”

    武藤信义叹息道:“没错。如果只是秦国较强,列强还可以援助帝国,让帝国付出精疲力尽的代价击败秦国,也让帝国继续压制秦国,同时也不会威胁到他们。可西南政府强势崛起,南京政府又转投帝国怀抱,这一切都变了,现在帝国无力再战,秦国崛起势不可挡。要想压制秦国,除非他们亲自出手。可是远洋作战代价实在是太大,而且欧洲战争气氛日益高涨。除非。。。”说着,目中寒芒闪动。
………………………………

?  第171章抗日战争14

“咻咻咻”尖锐的火箭炮声破空的呼啸激荡天地。

    “终于开始了吗?”武藤信义在清川江南部安州一处高地上看着对岸漫天飞射而来带着尾焰的火箭弹,秦国方面有这样的火箭炮早日本早已经知道了,但并未引起他们的重视。他在得知秦国军队已经成功登陆釜山,就明白独立军正面吸引他们主力防守的目的已经达到,那么再等待也没有意义,毕竟列强已经出面调停,尽管中方拒绝了,但是还是要赶时间,免得一再拒绝列强让列强恼羞成怒。

    边上梅津美次郎道:“比想象中要快,看来秦国也非常的紧迫,想尽快占领朝鲜半岛,那就要看他们有没有这个本事了。”

    “希望吧!”武藤信义严密布防清川江一线,希望借此天险给予进攻的独立军重大的伤亡打击,也让秦国不敢轻视日本。

    “轰。。。”火箭弹终于落下,瞬间整个清川江日军的防线被剧烈的爆炸火光淹没。

    武藤信义和梅津美次郎眼珠子都差点没突出来,嘴巴张得老大半天合不拢。他们听到辽东方面汇报了这种威力巨大的,简直相当于400毫米巨炮打击的火箭炮。可是谁信呢?如果有这样的火箭炮,那还要加农炮、榴弹炮干嘛?甚至还要步兵干嘛?打仗直接一轮炮击,完事,让人上去收尸得了。

    可是当他们真正亲眼看到,内心的震撼无以言表。

    只见一枚火箭炮落下,剧烈的爆炸升腾起上百米方圆的烈焰,恐怖的冲击破激起漫天的碎石尘沙横扫几百米范围,冲击波和边上其他炮弹激起的冲击破碰撞,更是飞沙走石,甚至可以见到被冲击波冲击卷飞的士兵瞬间被冲击波卷起的碎石打成碎片,直接分尸。数百枚这样的炮弹落下,瞬间清川江几公里防线被淹没。。。

    武藤信义和梅津美次郎心底升起的已经不是寒气,而是绝望。他们在江边布置的所谓坚固防线,那实际上也不过是花了两天抢修的工事,这种工事对于普通的军队进攻炮击防护力是有点,毕竟他们有修好防炮洞,可那标准只是陆军火炮的标准,在这种威力达到400毫米火箭炮打击的威力的集群打击,那更本就是个渣。

    只这么一轮炮火覆盖,他们布置在清川江前线的“重兵”就完了,能活下来的简直就是烧高香,比熊猫还稀少的存在。

    几分钟后,尘烟散去,他们看到居然有不少的坦克钻出尘烟,已经过了清川江,眼珠子都差点没突出来,看向江面,才看到秦国方面的坦克居然可以直接浮在水面上开过清川江,简直如同看见鬼一般。要知道清川江宽两三百米,在九月处于丰水期,水深可达两米左右,就算是冬天枯水期水深也有1、5米左右,坦克那是钢铁巨兽,怎么可能浮在水上开过来?

    “八嘎,支那人一定是晚上秘密派人带潜水器用石块在水下铺设一条通道。”梅津美次郎瞬间反应过来,因为在这个坦克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压根就没人想过什么水陆两栖坦克,毕竟正常的坦克都没造好,那会想这么多的用途?

    武藤信义见到这一幕就明白了,清川江更本就无法阻挡秦国的进攻,内心突然感到懊悔,因为如果他选择大同江或者汉江为天险依托防线,中方必定不可能这么容易突破,可当想到刚才那恐怖的炮击,心中便一片惨淡。

    梅津美次郎急道:“司令官,应该让后续部队上去,坚决阻击支那军队过江。”

    武藤信义苦涩地道:“已经没有意义了,不过是消耗一轮支那的炮弹而已。命令部队,以大队中队为单位,退入山地和独立军纠缠,不必死战,可务必不能让秦国轻易占领一个安稳的朝鲜,不能让秦国的物资安全通过以进攻帝国本土。”

    按正常的指挥官的心理,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在部队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他现在手中那几万人马更本就不可能阻挡独立军与卫国军几十万大军的进攻,还不如仗着熟悉地理,沿途破袭,以免秦国将物资源源不断的输送到釜山,以釜山为战略支撑进攻本土。

    李嵩山、张作霖和张孝准、郭松龄都看着两栖坦克渡江,有十几辆坦克身上缠着绳索,过江后绳索拉直,将一条条粗大的铁链拉到对岸,固定在对岸的岩石等其他坚固的地方就形成了一条条铁索桥。部分官兵扶着铁索就这么过河,有的乘坐竹筏快速过江,为的是守住桥头堡;部分铁索有工兵立即往上面铺设浮桥,以便大部队通过。

    张国伟、徐进看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做梦也想不到秦国那十几吨的战车居然能在水面上开动渡江,而且刚才那火箭炮?也太厉害了吧?有这样的大杀器,还有什么仗打不赢?

    张国伟喃喃自语:“奶奶……个熊,老子要有这东西,中国还会被小日本欺负这么多年?”

    徐进疑惑地道:“这战车该不会是用木头做的,来吓唬人的吧?”

    张国伟翻白眼道:“怎么可能?我可是亲自坐过,绝对钢铁打造,足足十五吨。。。”

    他们还没说完,就听到参谋急切地吼叫:“不好了,小日本要跑。”

    张国伟连忙望去,果然见日军没有进攻,反而迅速分散撤离。忍不住道:“是不是刚才的火炮太猛了,把日本人吓跑了?”

    “有可能!”徐进大点其头,他认为非常可能,换成是他,见到那么猛烈的炮火,也绝对撤了。在那样猛烈的炮火下,让部队上去就是去送死。就算要打,也得找个对方这样重炮不能发挥的位置打。

    张国伟很快也回过神来,虽然遗憾不能一战歼灭日军,但是目的已经达到,当下道:“这样也好。部队迅速开进,全面占领朝鲜各地。另电告国防部,希望秦国派出一个坦克营来协助围剿逃窜在山地的日军。
………………………………

?  第172章抗日战争15

卫国军装备了这些攻坚武器,他们的战斗力一下子提高了不少,再加上他们本身的人手一支自动武器,火力更加猛烈。

    朝鲜半岛位于东亚地区,其整体地形地势特征是:东北部为高原山地;东部地区由西北向东南延伸一条太白山脉;中间最高处为金刚山。西部为平原、丘陵。

    张国伟看着这么一份高丽地形图,他开始谋划着。

    东北方属于高原山地,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运动,所有张国伟派遣一个军的步兵队及秦国独立军对这些地区的日军进行围剿。而秦国独立军装备有武装直升机和各口径火箭炮,是他敢于进山围剿日军的保证。

    在西北部地区,属于平原丘陵地带,适合大规模机械化部队行进,所以张国伟让机械化部队从这里进入半岛。而协助的秦国独立军装备有坦克,装甲车,战斗机和攻击机也是他敢大胆进攻的保证。

    两支友军在一声令下同时进攻,东北方向卫国军从临江茂山集安一带突进总兵力5万,西北方向卫国军从丹东到集安一线突进,总兵力7万,另外几万独立军则从山东半岛出发向高丽仁川登陆从中路切断日军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