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天灭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封天灭日- 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诸位,今后一段时期北方抗日军所面临的威胁相对小一些,借此机会,北方抗日军需要抓紧时间展开大练兵活动,提高我军的战斗素质,便于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国全面抗战。

    可以预见,今后日本军队会不断地蚕食我国北方领土,北方抗日军也要做好抗击日本军队侵略的准备。北方抗日军也不能仅限于目前的规模,扩军势在必行。

    而扩军之后,整个北方抗日军将要进入大练兵运动阶段,这段时间诸位要辛苦一些。

    我任命:北方抗日军第一师师长何立中。”

    尼玛,一下子扩充到九个师的步兵,这家伙真是疯了啊。

    原来的旅长最低也是副这其中不算守备部队、骑兵、炮兵、航空兵的数量,打了激素了。

    刚加入的这些人,从一个旅长升格为副师长或者师长,一点战功未立,官职先提拔起来了,心中当然很高兴。

    封天的眼光扫了一下全场,在场的人似乎都有点小小的激动,心中暗自得意,再给你们一点惊喜。

    “诸位,北方抗日军一个师的编制是一师两旅制,全师总人数不少于两万人。

    因为,我们所要面对的是日本军队。

    日军一个甲等师团几乎达到两万八千人,而一个乙种师也要一万五千多人还多。

    所以,我军的战斗编制主要是针对日本军队而设立的。”

    “啊,两万人呀,有这么多兵员吗?”也不怪刚加入进来的人怀疑,九个师的总兵力差不多是二十万军队,快赶上东北军的总兵力了,军队发展速度太快会影响到军队的战斗力。

    封天笑道:“整编军队并不是说马上满编,也不能说立刻形成战斗力,数量上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完成。

    各师在上半年拉起框架来,下半年基本形成战斗力即可。

    再说了,军队扩充计划早就有,先期招兵工作都已经展开,北方抗日军政府防区之内的人口基数庞大,兵员是不成问题的。”

    封天的原版人马倒是没有显露出多大吃惊,新来的则不同,他们所谓的旅,甚至人员都不满,而现在一来到北方抗日军阵营,很快就有两万人马,心里的兴奋劲就别提有多高了。

    当然,心中除了兴奋之外,他们还很崇拜封天的本事,人家在三四个月的时间里从无到有,拉起了这样一直庞大的队伍,换个人肯定不行。

    更别说封天的战争指挥能力,在这些军队指挥官眼里,那都是了不起的成就。

    这里面最低的官职提到了副师长的级别,唯独苏炳文是装甲旅的旅长,封天要解释一下的。

    “苏旅长,你虽然是一个旅长,这其中还有个说法。装甲旅与步兵不同,这个旅的规格等同于一个师的编制。

    装甲旅是技术兵种,培养一名合格的装甲兵要比普通的步兵难多了,也不可能一下子把部队发展的很大,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努力。

    本来的计划是先组建一个团的装甲部队建制,因为是你们的加盟,使得北方抗日军的力量有所加强,这才设置装甲旅的编制。

    而且,装甲部队将是我军今后的主要突击力量,你身上的单子很重啊。”

    苏炳文是一个坚定的抗战者,只要能打鬼子,他倒是不太会在意职位的高低。

    听封天的解释,苏炳文立刻回答说:“放心吧,总指挥,苏炳文绝不辜负你的期望,一定为我军训练处一支强大的装甲部队。”

    “好,就等你这句话。建立一支装甲部队很不容易,要花费巨额资金。当然,花再多的钱也值得,为了把小鬼子赶出中国,我军必须强大起来。”

    封天有这样的信心,在座的高级将领们很受鼓舞。

    要知道现阶段中国还没有真正的装甲部队,北方抗日军算是头一份,这一点无疑对所有的人都是极大的鼓舞。

    当然,人们心中不是没有疑惑,组建装甲部队离不开坦克等装备,北方抗日军有这么多坦克吗?

    再说了,一下子组建两个旅的装甲部队,者的话多少钱啊。

    如次看来,有北方抗日军在,中国的抗日大有希望啊。”

    “呵呵,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不是我一个人的成就啊。没有冯副主席、张树森副主席、黄显声局长的帮助,北方抗日军政府根本不会有如此运转效率。

    没有何立中、王铁汉、徐立强、宋未照这些师长们敢打敢冲,光靠我一个人能消灭小鬼子吗?

    赵参谋长,军队整编的任务还需要你辛苦一下,这一摊子事情够你受的哈。”

    这家伙真是只动嘴不办事,大手一甩交给了赵镇藩,自己当起了掌柜的。

    (未完待续。)
………………………………

对质疑的解答

    注意到有读者在评论中说:打鬼子就跟喝凉水一样简单,鬼子又不傻,有那么容易吗?

    的确,本书写到这个位置,已经消灭了五个甲等师团,从时间和数量上讲,绝对惊人。

    但是,应该看到除了九一八消灭的第二师团一万人日军,是通过战争的形式消灭的,第二十师团等三个师团都不是在战争中消灭的。

    毁灭一个奉天城,炸掉了第二十师团,毁灭了一个郑家屯,炸掉了第十四师团。利用东北的恶劣气候,冻死第六师团,情节确实有些匪夷所思。

    我想,至少情节设计上还算合理。

    历史上,老蒋也想用炸黄河水淹人,可惜这家伙没有章法,老百姓都不撤离,慌慌张张扒掉黄河,除了老百姓倒霉,也没有消灭多少军队。

    古往今来,有多少这种战例,你总不能说没道理吧?

    火烧博望坡,你能说,曹军又不傻,那么容易上当吗?

    火烧赤壁,你能说曹操也傻?

    都不傻,战争就没有失败者了。曹军不败,也不能显示出诸葛亮的智慧。

    不在于谁聪明,谁傻,在于谁能算计成功。

    的确,本书消灭日军挺猛,我说过,这是一篇爽文,如果平平淡淡,又会有读者不满意了。

    你不能拿历史上抗日战争时期,与日军打仗来说故事。

    当时,日军的确比中**队强悍。

    九一八事变,一万日军追着东北军数十万大军进了关内。

    热河,日军一个骑兵小队撵跑了冯德麟的三十六师,占领了热河,这种事多了去,你怎么不说,军队打中**队,就跟喝凉水一样啊?

    所以,你想质疑本书,应该先质疑抗战中的一些战例,为什么日军就像是喝凉水一样。

    或许有的读者喜欢看双方对打,但是,这个时期根本不可能,强的太强,弱的太弱,双方如何对打呢?

    再说了,按照那种战争方式,本书就会变成另一个样子,绝不会按照本书现在的发展趋势走下去。书名也应该修改成:日军追着封天打。

    本书的设计,从一开始就已经框定了,书的首页也说明了,本书属于战略战术流,不属于单兵对抗那种文。

    本书的类型已经确定,大概不能改变了。

    不知道我说的对与不对,我怎觉着,看这种文章,首先应该知道这种题材的特色,爽文,不爽还有什么看头呀?

    希望这位读者在看书前,脑子开点洞,而后再来看书,好吗?

    当然,我不是说,我的文章没有毛病,毕竟是一般的作者,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也恳请各位大能指导。

    水平有限,我还需努力。

    另外,目前的写作环境,大家都知道,尤其是现在,很严格,有些东西不能写,很多雷区不能涉及到,这就必然造成部分内容不尽人意,希望书友们能够体谅。

    希望书友们继续支持本书,多打赏、月票、推荐,让本书能够顺利完本,谢谢!
………………………………

第一百七十八章紧急救援

    经过王以哲这样一打岔,鲍文樾也觉着在这个问题是与封天说下去没意思,如果双方闹僵了,后面的话更不好说了。

    赵镇藩让人准备好茶水,大家借着喝茶的机会停止了话题。

    鲍文樾不想说下去,可封天却不想此话题,问道:“鲍参谋长,义勇军在奉天浴血奋战,给予日军迎头痛击,并消灭了关东军第二师团。

    但是,东北的形势并没有好转,日本军队正在从国内大举增兵奉天。

    义勇军毕竟是散兵游勇,难以抵抗数倍于我的日军。

    而义勇军这一只弱旅之所以咬紧牙关与日军硬拼,并坚持到现在,其目的就是为了等待东北军出关增援。请问,东北军主力何时才会出关增援奉天抗日?”

    鲍文樾刚刚喝了一口茶水,听到封天的话差一点呛着,好一阵子狂咳。

    掏出手绢擦擦嘴,稳稳心神,鲍文樾才回答说:“东北军不可能出兵支援奉天义勇军。有关对日策略东北军高层早有定论,严格执行中央政府的策略,不挑事,不对抗,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东北军不会开第一枪,衅不在我。

    日本与我国是近邻,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央政府坚持以和为贵,与邻为善,和平相处原则,双方有争议可以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不能使用武力相抗,激化矛盾。

    对于日军的侵略行径,东北军上下异常愤怒,已经报请中央并请求国联出面劝阻日本政府。

    我们要相信,世界上正义力量一定会谴责日本的侵略行径,政府也会利用任何机会向全世界人民宣传我们的立场,讲事实,讲道理,不以武力形式解决争端。

    和平是世界大趋势,主旋律,日本逆潮流而动,必然引起世界人民的谴责。

    我们要相信,随着形式的发展,世界上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支持我们,也会又更多的国家谴责日本侵略。

    义勇军是民间自发的非政府武装力量,对此,政府以及东北军高层你们打出的这一旗号都很欣慰。

    你们是非政府武装,属于自发组织起来的民间力量,义勇军抵抗日本军队,日本政府抓不住政府的把柄。

    可东北军不行,一旦参与战争,必将会造成战争的升级。

    所以,奉天没有援军。”

    对于鲍文樾的回答,冯庸、黄显声以及赵镇藩几人面面相观,这货洋洋洒洒一通高论,这他大妈是什么道理呀?全都是屁话!

    嗷,人家来侵略了,占了你的地,你还要与对方讲道理,以和为贵,和平谈判。

    既然谈判能解决问题还要军队干嘛,解散了事。

    这些论调封天听多了,耳朵都会磨起茧子。

    与邻为善,以谈判方式解决双方争端,漂亮的话敞开说,反正不要钱,借以掩盖自己内心的懦弱。

    政治人物不是老百姓,如果他没有一个睿智的大脑,就把握不住趋势的走向,也就没有胆量做出决断。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说漂亮话,似乎自己很和平。

    而中国近现代仅仅出现一位领袖具备睿智的大脑,也只有在他那个时代,中国人第一次直起了腰杆子。除次之外,软蛋实在太多了。

    既然东北军不想出兵支援,封天也不像跟鲍文樾多说废话。

    “鲍参谋长,你来的可真不是时候啊。

    目前日军第二十师团正在向奉天进犯,距离此地已经不远了。

    而且,日军第十四师团、第六师团等后续军队也即将活正在越境,很快会进入奉天境内作战。

    至于其他日军还有多少军队加入到进攻奉天的行列,我们暂时不知道。奉天现在的处境很危险,恐怕我们也难保障你的安全。

    我看,你还是抓紧时间离开最稳妥,否则,不保证出现意外。”

    卧槽,封天这是下逐客令了。

    本来冯庸等人还担心鲍文樾来者不善,如今通过胡搅蛮缠,再加上恐吓,封天完全掌握主动。

    “你是说日军动用两个师团的力量进犯奉天?”封天的话让鲍文樾大吃一惊,两个师团可是不小的兵力,奉天这里的确有些危险了。

    “这并不是全部,日军第十九师团已经有部分军队越境,威胁到奉天的目前只有第二十师团,日本军队也需要时间,至于最终有多少军队谁也不知道。但是,后续登陆的军队只会是越来越多,不是义勇军这点兵能抵挡的。”

    鲍文樾有点淌汗了,这一趟奉天之行似乎真有点危险。

    可是,他来到奉天还有使命,总不能一走了之吧。

    不行,赶紧说事,说完了就走人,万一这里被日军所包围,再想走就迟了。

    “封指挥,鄙人此行是受少帅的委托,想把第七旅带回去。你看我们也来了,这里的形势又如此紧张,咱们长话短说,希望你能配合一下。”鲍文樾半点时间都不想耽搁,开门见山说出自己的目的。

    只要带走第七旅,奉天这里天塌下来都与我鲍文樾无关。

    终于图穷匕见了,封天撇撇嘴,一脸的鄙视。

    “嗷,原来鲍参谋长还另有要务。你要带走第七旅,这里哪儿来的第七旅呀?义勇军这里只有第一旅、第二旅、第三旅、第四旅,还没有扩充到第七旅的编制。如果要有恐怕也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

    鲍文樾气歪了鼻子,这个封天真是胡搅蛮缠,谁不知道他的军队基本都是第七旅的班底。

    “封指挥,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你们义勇军基本都是第七旅所创建,隶属于东北军,我这趟来带回东北军序列的军队不过分吧?”

    封天心里冷笑不已,军队在自己手里,想要从这里带回去军队简直是痴心妄想。

    “鲍参谋长,九一八事变之夜,日军进攻北大营的时候,东北边防军司令部下达指令不许军队抵抗,你觉着第七旅还存在吗?

    义勇军是在抗击侵略的过程中一点点壮大起来的,军队都是散兵游勇,士兵听到枪声自发地走到了一起,谁都不知道这里面都是那一支军队的士兵。

    站在你面前的冯庸、黄显声、赵镇藩等人都是第二天听到消息才汇集在一起的,不信你问一问他们。

    你现在问我要第七旅,我从哪里给你找一个第七旅还给你呀?

    东北军三十万大军,不抗日不要紧,你们还要讹诈我,这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卧槽,还有这一说呀。

    冯庸等人啪自己憋不住,扭头往别处看,心里可憋着笑。

    鲍文樾张着大嘴说不出话来,当即愣住了,义勇军这里竟然没有第七旅?

    回头看了看王以哲,问道:“王旅长,当夜你也没见过第七旅吗?”

    这不是废话嘛,王以哲回去已经说过了,现在鲍文樾又问,这是什么意思呢?

    “鲍参谋长,当夜我住在城里,天亮之前城外一片枪声,打得很激烈。奉天城已经在日军的威胁之下,说明第七旅已经崩溃了,所以,荣臻参谋长决定撤回锦州。”

    王以哲这段话没有毛病,他在城内哪里会知道城外的事情呀?

    鲍文樾叹了口气,心想,第七旅是要不回来了。

    封天看着鲍文樾的表情就知道这家伙泄气了,客气话还需要说两句的,反正不要钱。

    “鲍参谋长,我们义勇军当中肯定有不少第七旅的士兵,要不然我安排人挨个调查一下,只要士兵自己愿意,你就领回去好了,总比空手而回好一些,是吧?”

    鲍文樾一听,急忙摇摇手不同意:“算了,没有就没有吧,当时可能乱了,你现在一个个找算什么?嗨,这一趟算是白跑了,诸位,告辞了。”

    开玩笑,奉天这里如此危险,一个个挑人会持续多少时间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