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天灭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封天灭日- 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为了即将到来的战争,无论从物资方面还是兵员的准备,封天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北地义勇军有十个守备师,南云省分出去两个师,西云省分出去两个师,剩下六个师,其中三个师安置在热河。而热河战区一个师布置在西面,俯瞰河之北平原,另外两个师布置在热河中东部。

    剩下其他三个守备师安置在东北战场,防范关东军从奉天向北的威胁。

    无论是热河战区还是东部战区,北地义勇军与关东军暂时没有战事。

    因为,关东军的目标已经不在北地义勇军这边,他们知道封天不好招惹,同时,又不必担心北地义勇军出动出击,威胁到关东军。

    在日倭的眼里,大概北地义勇军还没有能力威胁到关东军,关东军不主动进攻北地义勇军,他们已经烧高香了。

    再说了,如今的关东军实力大涨,本土的军队源源不断地登陆东北,更不会担心北地义勇军南下。为了一九三七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倭军扩军到了近百万,这比历史同期的兵力大多了。

    可以说,日倭人的这种惯性思维真的很可怕,一直把北地义勇军当成一个地方武装力量对待,作为一个国家,日倭这样想本没有问题。

    但是,封天是个例外,这一点日倭人做梦也没有想到。

    如果不是有一个封天这种妖孽的领军人物,日倭大概不会把北地义勇军放在眼里。

    这就是封天的策略,一直以来北地义勇军从来不会主动招惹关东军,除非关东军招惹到了封天,北地义勇军才会实施报复行动,狠狠地给关东军来一下子。

    从九一八事变之后的战争,之后第八师团偷袭封天,以及上一次战争,都是日倭军主动招惹封天,除此之外,封天几乎按兵不动。

    从这一点上看,封天很能忍。

    所以,关东军的错觉就来自于此,习以为常。

    即便是日倭军队即将大举进犯河之北之际,也没有对北地义勇军采取太多的防范措施。

    在奉天一带,关东军也不过是布置了一个乙种师团的兵力,而且还远离前沿,尽量与北地义勇军近距离接触。无疑,关东军严格执行陆军参谋本部的作战命令,避免与北地义勇军发生摩擦,导致节外生枝,分散日倭军队的兵力,影响到整体作战计划。

    日倭陆军参谋本部深信,他们兵进河之北,北地义勇军肯定不会有动作。

    因为,当初关东军夺取锦州的时候,北地义勇军没有任何军事行动,而后,关东军进攻山海关,北地义勇军还是没有采取军事行动。

    所以,日倭这一次大型作战计划,几乎把北地义勇军排除在外。

    这是一个巨大的阴谋,封天历经多年终于让日倭相信,北地义勇军是独立体,不会关注外面的战争。就像中国其他军阀一样,仅仅守住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安全。

    由此可见,封天实在是太狡猾,太阴狠了!

    不错,北地义勇军的确是一个地方武装力量,总兵力与国民政府相比较,还差很多。

    但是,如果小瞧了封天的能力,小瞧了北地义勇军的军事力量,必将遭受到巨大的损失,日倭军队要为自己的轻敌付出惨重的代价。

    的确,北地义勇军上一次的危机,逼的封天差一点使用最新式武器应对外部的压力,好在最终幸运地度过了难关,没有把新式武器用于战场上。

    在这一点上封天的意志是非常坚决,好钢用在刀刃上,不到决战的时刻绝不会轻易出手。

    碰上如此可怕的对手,日倭人算是倒霉了。

    如果日倭军队知道,此时的北地义勇军主战部队正在荒漠中训练,使用的都是最先进的武器,其目的就是要在一九三七年派上用场,给关东军致命一击,到时候还不知道有多后悔昵!

    夜幕降临,北地义勇军辖区又进入宵禁,尤其是贯穿北地防区的东西铁路线的沿线,除了警察不断地巡视,再也没有人在外面活动。

    这一夜,北地义勇军的宵禁不同往常,戒备森严。

    昏暗的夜晚,铁路依然在忙碌,一列列的火车运载着各种物资来来往往穿梭不止。

    不过,今夜的铁路运输,列车上可没有运载物资,几乎所有的车厢内全都是军队。

    历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于封天的干预,山之西的形势发生了变化,阎锡山没有北方门户的担忧,专注于东大门的防御。

    重要的是,北地义勇军将联合十八集团军和阎锡山,三方采取联合作战。

    面对日倭军队的进攻,北方战线如此广阔,仅靠北地义勇军一家单独应战,恐怕难以应付过来。但是,三家军队联合作战,胜算会大大加强。

    封天不可能不联络十八集团军,当然,考虑到河蟹的强大,只能简而言之,写出一个省略版。

    十八集团军没有穿过阎老西的地盘,而是乘坐着北地义勇军的火车,秘密穿越北地义勇军的防区,进入了燕山南麓,进入到太行山区。

    而燕山南麓的北地义勇军也悄悄地后撤,与十八集团军换防,双方很默契地完成了一次暗渡陈仓。

    也就是说,(封天早就有预谋,在与与十八集团军接触之后,双方达成了某种协议。

    果然不出封天所料,十八集团军从三个师的兵力变成了六个师兵力。

    封天很无奈,那些破枪能打仗吗?

    这也难怪,十八集团军穷惯了,哪怕武器再差劲,也不舍得丢掉。

    没办法呀,封天只好在这些军队上火车之前,将他们手中一些劣质的武器挑选出来销毁,给他们换上了北地义勇军的武器。

    嗯,又是一个师还多的装备送出去了。

    封天知道,武器太差的话,不仅影响到战争的质量,还有可能造成大批人员的消耗,得不偿失。

    封天担心留下那些旧武器,十八集团军肯定不会销毁,说不定还会使用这些旧武器扩招军队,所以,封天干脆把这些换下来的劣质武器销毁,一了百了,断了他们的念头。


………………………………

第三百六十章一诺千金

北地义勇军很有钱,而北地的工业又是相当的发达,不缺乏武器弹药。

    在这之前,北地义勇军武装了中国的许多军队,当然,那些武器都要花钱的。无论是国民政府军队的武器装备,还是各地军阀军队的武器都有了相当程度的改良。

    如今,也只有十八集团军的武器属于一支非常落后的军队。

    十八
………………………………

第三百六十一章又是青壮

    

    封天说,北地义勇军不会跨越长城,让刘湘与龙云大失所望,北地义勇军可是一支强大的抗战力量,少了这一支抗战力量,对于全国的抗战是巨大损失。

    的确,老蒋是疑心病很重,对封天的北地义勇军多有戒备,上一次北地危局之时,老蒋就没安好心。

    刘湘还想劝一劝封天,说:“抗战是目前的头等大事,事关民族存亡,不应该因为某人高兴不高兴而影响抗战。再说了,北地义勇军在北方,距离那位远着哪,你实在是多虑了。”

    “是啊,抗战少了北地义勇军,不是民族之福。按照封将军的能力,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呀。”龙云摇摇头,甚为遗憾地说。

    封天也不知道这两位说的是不是真心话,对此也不太在意。

    不过,事关抗战事宜,还需要解释一下的。说道:“以前我说过不会参与国内事务,主要还是因为不喜欢内斗,为了尽量避免与其他势力生摩擦,不如躲得远远的。

    虽说不越过长城,不代表北地义勇军不参与抗战。

    北地义勇军早有计划,会在新民一带挡住关东军北进的路线,至少山之西的北大门安然无恙。

    另外,随着日倭军队的大举进犯,很快会在南方登6,威逼南之京。

    川省山城是国民政府的陪都,估计日倭军队必然会从中南半岛登6,威逼云之南以及川省,形成夹击之势。为此,我已经在中南半岛布局,挡住日倭军队的前进路线。”

    封天的话让刘湘等深感惭愧,以前川军可没少打内战。另外,打不打内战也不是自己说了算,谁都不会束手待毙,有些事很复杂,说不清楚的。

    当然,他们不会讨论这个话题。

    龙云和刘湘早知道北地义勇军有些军队南下,当初还单纯地以为是反击大英帝国,现在才明白封天的真正目的,原来是想在中南半岛挡住日倭军队的进军路线。

    但是,封天怎么会提前知道日倭军队的战略意图昵?

    “你是说,日倭会从中南半岛登6吗?我说为什么你突然南下,原来还有这一个因素。那个位置紧邻云之南,如果还需要一些青壮,到也很方便,我这边再给你准备一些。”龙云不得不关心这一问题,因为他当其冲。

    点点头,封天回答说:“那就谢谢龙省长,西南疆域远离北地义勇军防区,我这边的确有些困难,还真需要二位大力支持。

    至于日倭会不会登6中南半岛,请拭目以待。

    从日倭的总体战略分析,不难看出他们的野心很大。

    日倭欲侵吞中国称霸亚洲,中南半岛也是目标之一,同时,从东南半岛进军,又可以对云省、川省实施钳形压制,何乐而不为昵?”

    想一想封天以前的预言,龙云和刘湘确信封天所言非虚。

    “没问题,都是为了抗战,川省再给你征召二十万青壮。还别说,北地义勇军待遇好,一旦征召报名的人非常踊跃,凡是被选上的人,媒婆踩破了门槛。刚才你说日倭军队会在南方登6,大概是商海吧?”刘湘注意到了这个细节。

    这两位大开方便之门,乐坏了封天,几十万青壮有了着落。封天拉拢刘湘,其目的还是为了青壮,川省可是人口大省,又靠近西南边陲,在方便不过了。

    封天点点头,肯定地说:“不错,日倭为了分散国际方面注意力,也为了呼应河之北的军事行动,必然从商海登6,并构成对南之京的压迫。而在河之北战场之后,也将对山之西动攻势。随后,日倭军队会南下中原,徐州将会爆一场大战役。”

    封天寥寥几句话,已经把抗战前期的几大战场勾勒出来了。

    有前面的例子摆着,刘湘和龙云敢不相信吗?

    从封天的话里面也能扑捉到一些信息,抗战的初期,形势并不乐观啊,无论是刘湘还是龙云,心情都很沉重,低着头想心事。

    场面有点冷,半天没有人开口说话。

    看了看刘湘,封天心中有点犹豫,要不要提醒一下昵?

    要知道刘湘马上就要一命归西,大概在一九三月份吧。

    1937年8月2o日,刘湘但任第二路预备军司令长官,辖九个军,26日表,号召四川军民为抗战作巨大牺牲:“全国抗战已经动时期,四川人民所应负担之责任,较其他各省尤为重大!”

    一时间川军各将领纷纷请缨抗战,9月1日刘湘率部出川抗战。1o月26日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作战地境为江苏的太湖以西和浙北、皖南部分地区。

    省政府秘书长邓汉祥等人,劝多病的刘湘不必亲征,留在四川。

    刘湘说:“过去打了多年内战,脸面上不甚光彩,今天为国效命,如何可以在后方苟安!”

    谁知此一去竟是不归路,1938年1月2o日在汉口去世。

    死前他留有遗嘱,语不及私,全是激勉川军将士的话:“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封天到底还是没有忍住,突然开口说道:“刘省长,小子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说出来恐有冒犯。”

    刘湘一愣,便笑了笑,说:“有什么可冒犯的,不过就是大实话,难听一点而已,放心吧,老刘我人虽粗陋,还有这点肚量。”

    “那就好,小子冒犯了。”封天斟酌一下,开口说道:“刘省长命不久矣。”

    这算什么话,哪有开口咒人死的,刘湘的脸色有点难看。

    此时,哪怕是旁边的龙云都有些看不过眼,说:“封老弟,慎言,这种话可不能乱说。”

    “实话好说难听,我可是提前打预防针的。”封天摇摇头叹息,就知道是这种结果。但话已开了头不能不说清楚:“刘省长可能不相信,我问你,是否有胃病呀?”

    封天的这句话让刘湘感觉事态严重了,封天为何知道自己有这种毛病呀,难道说,封天真的能掐会算,知道自己要完蛋吗?

    “不错,这是我多年的毛病了,不过偶尔有点不舒服,难道还会危及生命吗?”事关性命大事,刘湘不得不问一问,心情越显得凝重。

    封天点点头,说:“这就是了,问题就出在你这个胃部的病,平时如果没有外因刺激或许暂时无大碍,但是,人不都是一帆风顺,一旦遇到闹心的事,怒气伤身引恶疾,必然危及生命。

    其实,此次小子要见刘省长主要还是为了此事。

    你知道,北地义勇军的医疗条件非常好,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有几把好手,借此机会调养一下,也许治好了也说不定。”

    刘湘有点犹豫,不是不相信封天的话,到了今天大概封天的每一次预判,包括龙云在内都会相信的,实在是这段时间太重要,全国统一抗战,有许多事情都不能脱身。

    “值此全国抗战前夕,刘某添为一省之长,不敢脱离川省太久,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吗?”刘湘真的有些为难,如果治疗的时间太久,他恐怕就会拒绝封天的好意。

    封天想了想,便有了一个折中的方法,说:“刘省长先在这里的医院检查一下,采取一些治疗手段,而后,带着药回去,这样就不需要太多的时间。不过,送给刘省长一句忠告,以后就不要出川了,更不能去武汉,否则,年底必有灾难,熬不到开春。”

    封天的话,唬的刘湘脸色煞白,尼玛,连时间地点都算到了,到了这个地步也不敢不相信封天说的话是假的。想活命,就必须听从封天的话。

    在封天看来,尽管刘湘是一个地方军阀,四川的战乱负有一定的责任,但是,身在江湖身不由己,除非刘湘甘愿被对手干掉。

    人都有私心,不可能让凡夫俗子都成为圣人。

    屁股决定脑袋,此一时彼一时,不可机械地把一个人简单定性。

    不要说刘湘,难道说他封天就没有私心吗?

    是人都有私心,既然封天自己都有私心,就不能把完美扣在刘湘的头上。

    判断历史人物,要从大节方面论事。

    历史上刘湘积极抗战,川省也的确为抗战出了不少力,刘湘也实现了他的承诺:“抗战,四川可出兵3o万,供给壮丁5oo万,供给粮食若干万石!”

    什么时候最考验人,如今国难当头,正是考验人的时候,刘湘大节不亏,至于其他小节到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封天打算让刘湘在北地医治好身体,延续生命。

    刘湘还是做出了决定,说:“如果时间不是太长的话,那就让封老弟费费心了。”

    既然刘湘同意了,事情就好办了,封天笑道:“呵呵,刘省长不必太担心,时间不会太长,也就十天半月的。先在北地的医院先检查一下,让西医做一下控制,而后再让中医开药方调理,回去后坚持吃药,估计没有什么大碍。如果你同意的话,在北地滞留半个月吧。”

    “好吧,就按照老弟的意思办吧。老弟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